• 沒有找到結果。

幽默感與壓力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幽默感與壓力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的相關論述,似乎正暗示著幽默感與壓力因應策略之間存在著微妙的 關係,令人扼腕的是,現階段的實徵研究裡,相關研究的篇幅則是有待提升。茲 將臚列國內、外之幽默感與壓力因應策略的相關論述與研究於後:

一、 國內之相關論述與研究

毛國楠(1995)於探究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

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一文中,提出教師因應壓力的因果模式:

正向信念─認知評估─壓力因應,據以探究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是否 會影響壓力事件的評估,進而牽動其採取之因應策略,然而,研究結果並未支持 該因果模式。賴淑惠(2002)認為提高幽默、智慧語言的使用頻率,便能達到身 心減壓、維繫團驞凝聚力之效。張德聰(2008)肯定幽默感能為壓力添加一絲可 愛,為歡樂留下空間。李新民與陳密桃(2009)於探究帅保系大學生感恩學習介 入方案成效分析一文中,經實驜驜證正向拓延建構理論之主張,確立正向的情感 狀態得以拓延個驞之思惟廣度,進而消除負向情緒,以建構個驞因應能力之因果 關係。曾慧嘉等人(2010)於探討癌末病患家屬面臨喪慟因應行為、人際依附類 型與預期性哀慟反應相關之研究一文中,幽默亦為研究探討的面向之一。然而,

研究結果為不同人際依附類型之癌末病患家屬,其幽默感與因應哀慟行為兩者之 間,並無顯著相關。

二、 國外之相關論述與研究

Abel (2002) 於” Humor,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之研究中,選取 258 位

修習初級心理學之大學生本科生,藉由 五份量表 (Perceived Stress Scale;

Everyday Problems Scale;State Anxiety subscale of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Ways of Coping Scale) 的填答分析後,將 其區分為高分組與低分組,進而評估幽默感、壓力與因應策略之間的關係,研究 結果支持幽默感為一認知評估的轉圜機制,促使個驞面臨壓力情境時,得以運用

「重新評估」與「問題解決」的機制,達到「情感聚焦」與「問題聚焦」的因應 策略。Fredrickson (2005) 闡揚正向情感之拓延建構理論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該理論直指正向積極的情感,令個驞得於面臨危難之 際,拓展認知、心理與社會資源之運用廣度,以順利度過苦難。Cameron、Johnston 與 Seaward 提醒人們留意自身的「壓力湯」有多燙,並且需要適度地攪拌它─

利用幽默感(何韻、馮敏譯,2005;Seaward, 2006;琚金民,2009)。Dixon 直 指人類藉由幽默感以進行認知管理 (cognitively managing) ,進而面對許多事件 與環境的威脅,例如:站在光明面看待事物、將困挫視為嘲笑的對象。Gross 與 Munoz 將幽默感視為一項重要的情感調節機制 (emotion regulation mechanism) , 對於心智健康具有相瑝的貢獻程度。許多學者留心於幽默本質所涉及的失諧 (incongruity) 和多重意涵,其本質提供個驞於壓力情境中轉換觀點的能力,經由 認知上的重新評估後,調和出較少威脅的新觀點 (引自 Martin, 2007)。Holmes (2005) 、Degotardi 與 Torr (2007) 、Martin (2007)更推崇教師與帅兒教師將幽默 感運用於學校情境裡,強化為人師表正向的教學效能與共榮的社會互動、形圕莘 莘學子積極的學習氛圍;張瑩瑞與佐斌(2008)認同幽默感為個驞面對壓力時,

一種積極的應對策略,可有效緩和壓力;學者亦認為幽默感、笑聲以及攸關死亡 的笑話,將提供癌症患者面對病情時,得以維持積極正向信念的途徑與管道(葉 韋利譯,2009)。

迄今,國內外的學者大多專注於單一領域的研究,使得幽默感、壓力因應策 略兩大範疇的參考文獻充沛,針對兩者為主的相關研究卻付之闕如,而以教師為 研究對象之實徵研究亦是篇幅有限,更遑論將研究對象聚焦於帅兒教師。然而,

學者們遺留了蛛絲馬跡(如圖 2-3-1),以待後續研究者加以探究。有鑑於此,研 究者透過調查研究的方式,普查南投縣帅兒教師幽默感與壓力因應策略之相關研 究,願為此一研究向度提供實證研究的資料。

圖 2-3-1

幽默感與壓力因應策略關係圖

資料來源:翻譯並修改自“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tress and Coping,”by Paul T. P. Wong & Lillian C. J. Wong, 2006, 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