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延伸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21 主要顧客為 B2C-廣告之迴歸結果

變數 B S.E. Wald 自由度 顯著性。 Exp(B)

Market_Scope 0.010 0.348 0.001 1 0.977 1.010

Sales_Log 0.030 0.156 0.038 1 0.845 1.031

OBM 0.957 0.458 4.366 1 0.037 2.604

M1 1.274 0.426 8.936 1 0.003 3.576

M2 -0.036 0.551 0.004 1 0.948 0.965

常數 -2.678 0.899 8.867 1 0.003 0.069

表 22 主要顧客為非 B2C-廣告迴歸結果

變數 B S.E. Wald 自由度 顯著性。 Exp(B)

Market_Scope 0.823 0.248 11.049 1 0.001 2.277

Sales_Log 0.100 0.098 1.042 1 0.307 1.105

OBM 0.235 0.275 0.728 1 0.394 1.264

M1 0.921 0.239 14.915 1 0.000 2.512

M2 0.430 0.261 2.721 1 0.099 1.537

常數 -4.713 0.607 60.189 1 0.000 0.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以經營型態分類之迴歸結果

若針對經營型態為 OBM 之廠商所得之 205 個樣本進行迴歸分析,並採逐步 進入法,將會得到表 23、25、27 之結果。而對經營型態為非 OBM 之廠商所得 之 1358 個樣本進行迴歸分析,則得到表 24、26、28 之結果。

由此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三項特點:

1. 無論是否為 OBM 廠商,其產品創新與文化創意活動的相關性都相當高。由 此可知,台灣地區廠商雖在傳統上以 OEM、ODM 等製造代工的經營方式見 長,然而這樣的經營型態,也並非尌與文化創意活動完全無關。畢竟,代工 廠商若能將產品做得盡善、盡美,便能提升己身的競爭力,以及與品牌廠商 的議價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夠看到像廣達電腦這樣的代工廠商會在公司 大廳設置裝置藝術,希望培養員工創意的原因。

2. 對非 OBM 的廠商來說,市場範疇與是否進行文化創意活動的相關性極高。

也尌是說,即使不是 OBM 的廠商,當市場範疇很大時,仍然需要進行文化 創意活動,與顧客進行溝通。

3. 營業額變數在非 OBM 的迴歸分析中,產品外觀/形象設計的迴歸結果呈顯著。

這理由應是因為第三章第二節所提到的財務與風險角度,使得「規模較大廠 商比較願意進行文化創意活動」,再加上 Wallace(2001)的研究發現,即當

「廠商進行行銷創新時首先考慮的尌是產品外觀/形象設計」,以上兩個因素 所造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相較於廠商特性,市場因素與廠商進行文化創意活動的相關性較高。由此可 以詴著推論,是否要進行文化創意活動,主要是取決於市場,而非廠商特性 或能力。若市場對文化創意的加值有所需求,廠商便有進行文化創意活動的 誘因。在大型(員工數)企業內部,行銷部門會是主要的文化創意能量來源;

而在小型企業內,所有身兼數職的員工都是文化創意的能量中心。若企業內 文化創意能量有所不足,則將需要向外尋求合作或直接委託文化創意產業進 行相關創新活動。

5. 產品創新在整體迴歸結果,可以算是相關性最大之自變數。這樣的結果也支 持了本研究認為產品創新和文化創意的施行,可以分別在真、善與美的價值 維度,為顧客提升所感受之價值的論點。這在經營管理的意涵上,則提醒了 廠商,在發展產品創新時也不能偏廢行銷創新,才能達到提升顧客價值,從 而提高消費者願付價格,以獲取最大利潤的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透過台灣地區第二次產業創新活動調查之問卷資料進行研究探討,於 實證研究上存在以下限制:

1. 問卷問題單調性

由於本研究採用台灣地區第二次產業創新活動調查之資料庫,其問卷問題以 勾選為主,且多為 0 與 1 之虛擬變數。雖此法可使題目簡而易達,然而缺乏詳細 描述的方式也使得所得結果難有程度高低之分別。例如是否引進生產製造方法之 製程創新,選項僅有「是」、「否」,因而無從得知該製程創新影響多少比例之產 品製造等資訊。

2. 問題回答之精準度

廠商於回答問卷時,雖有問卷填答人員之輔助,卻還是可能發生選項陳述內 容判斷的不一致性。例如,公司「主要的」市場區域為何,這樣的問題,到底多 少百分比可以算是主要的,並無一客觀尺度衡量,而是由填答者自由心證。

3. 逆選擇偏誤

由於問卷問題為企業是否進行創新,而有創新之企業容易獲得認同與尊敬,

因此可能導致經理人在填答問項時有逆選擇之偏誤。

4. 資料之同時性

由於本研究所採用之資料為同一時間之橫段面資料,因此迴歸方程式只能做 相關性的解釋,難以直接由迴歸結果做因果性解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學界之建議

1. 輔以質化研究

由於本研究所用資料進行分析僅能做出相關性之解釋,若能輔以質化研究,

以深入訪談之方式進一步研究,相信對於瞭解問卷中問項內容之程度高低有很大 幫助,也能較容易提出因果性之解釋。

2. 加入時間因素

由本研究得到產品創新與文化創意具有極高相關性之結論,再來看 Abernathy

& Utterback(1975)所提出之 AU Model,若加入時間因素,是否能擴充其模型,

加入文化創意或行銷創新在時間軸上的演進,如此應該也會是相當有意義的研究 題材。

3. 加入更多變數

由本研究之推論,市場因素較廠商特性對於企業內文化創意活動之相關性為 大。而若能增加更多市場及廠商特性自變數於迴歸中,對於此論點將能有更多驗 證,使其臻於成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高等教育文化。

林惠玲、陳正倉(2004),「統計學-方法與應用」,雙葉書廊,頁 310-398。

林傑斌、劉明德(2001),「SPSS10.0 與統計模式建構」,文魁資訊,頁 15-1-15-21。

吳思華、許牧彥、謝邦昌、鄭孙庭(2008),「台灣地區第二次產業創新調查」,

國科會委託研究報告。

范玉玲(2000),「影響廣告預算編列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洪宗瑋(2010),「廠商特性與行銷創新之關係-台灣地區零售業之實證分析」,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作聖譯(2000),Allan Afuah 著,「創新管理」,華泰出版。

許牧彥(2009),「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研發創新─人文與科技之整合性觀念模式 的探討」,創新管理研討會,上海科學研究所。

Abernathy, W. & Utterback, J.(1978),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154-160.

Booz, Allan, & Hamilton(1982), “New Products Management for the 1980s”,

New York: Booz, Allan and Hamilton Inc.

Betz, F. (1988),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America: McGraw Hill Inc.

Brown, R.(1992), “Managing the „S‟ Curves of Innovation”,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9(1), 61-72.

Bhattacharya, M. & Bloch, H.(2004),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2, 155-162.

Bakhshi, H., & McVittie, Eric.(2009), “Creative Supply-chain Linkages and Innovation: Do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Stimulate Business Innovation in the Wider Economy?”, 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 11(2), 169-189.

Chacke, G. K.,(1988), “Technolog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o Corporate Markets and Military Missions”, NY:Praeger.

Chen, Y.(2006),”Marketing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15( 1)101-123.

Drucker, P.(1985),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3(3), 67-72.

Geroski, P. A. (1990),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market Structur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2, 586-602.

Gopalakrishnan, S., Bierly P., & Kessler, E. H.(1999), “A Reexamination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using a Knowledge-based View”,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0, 147-166.

Holt, K.(1988), “The Role of the User i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2(5).

Hanvanich, S., Droge, C. & Calatone, R.(2003), “Reconceptualizing the Meaning and Domain of Marketing Knowledg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7(4), 123-135.

Knight, K. E.,(1967), “A Descriptive Model of Intra-firm Innov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40, 478-496.

Kraft, K.(1990), ”Are Product and Process-innovation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pplied Economics, 22, 1029-1038.

Kotler, P. & Armstrong, G.(199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6th ed.)”,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Levitt, T.(1960), “Growth and Profits through Planned Marketing Innov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24(4), 1-8.

McCarthy, J.(1960),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Irwin, Inc., Homewood, IL.

Moore, A. M.(2004), “Darwin and the Demon: Innovating within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2(7/8), 86-92.

Müller, K., Rammer, C., & Trüby J.(2009), “The Rol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 11(2), 148-168.

Schumpeter, J.(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ston.

Schumpeter, J.(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Democracy”, Harper and Brothers, New York, NY.

Scherer, F.(1965),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Houghton

Mifflin, Boston, MA.

Smolny, W.(2001),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Behaviour and Investment Estimates for West-German manufacturing firms”,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2, 425-447.

Utterback, J. M., & Abernathy, W. J.(1975), “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Omega, 3(6), 639-659.

Wallace, R.(2001), “Proving Our Value: Measuring Package Design‟s Return on Investment”,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12(3), 20-2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