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合作金庫銀行及中華電信民營化,則為公務人員人數減幅最大,公保養老請 領人數及比率也為歷年最高;因此公保請領率受到公營事業機關民營化影 響,某些年度會產生較大的波動的現象。因此,上述現象對於公保養老給付 請領率之實證估計上也可能會產生影響。

如果再探討提前退休的情形,可由林嘉琪(2003)研究得知,公務人員選 擇請領退休金方式中,擇領月退休金者與提早退休意願呈現正相關,且領取 一次退休金者傾向於屆齡退休;很可能是考量在 65 歲退休時,領取月退休 的時間不會太長,因此可知,退休後經濟生活獲得一定保障為公務人員考慮 退休時的重要影響因素,而領取月退休金雖對退休人員而言是較佳的照護方 式,但卻對政府財政而言是較重的負擔。雖然現行退休法制規定,如任職年 資已超過 25 年及年齡 60 歲、年資滿 5 年者,可以辦理自願退休;但後者任 職年資未達 15 年者,只能領取一次退休金;如任職年資已超過 25 年、未滿 50 歲者,雖然可選擇請領展期月退休金來辦理退休,但基本上也須等到 55 歲或 60 歲時才能開始領取月退休金。姑且不論以 50 歲來界定需要被照護的 老年人口年紀是否合理,但從近幾年公務人員退休年齡即使都還在下降,卻 都還在 50 歲以上的現象來看,顯示許多人選擇提早退休的前提要件仍在於 請領月退金的資格,而此現象亦成為本研究在計算公保養老給付請領比率時 之基準。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主要是從公務人員退休制度面來了解請領公保養老給付,是否會 受到總體經濟環境以及制度變遷之影響,然未探討到公保本身的財務制度,

畢竟請領養老給付的前提是,公保要有健全的財務狀況,才能讓公保被保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在退休時安心領到養老給付,因此對於公保財務上之管理及運用方面,可 再進行探討之。

本研究礙於資料限制,並未以機關類別或人員類別加以分析實際請領公 保養老給付的個別效果,因此後續對於本研究議題有興趣之人員,可針對此 部分再作進一步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公教人員保險統計 100 年(2012.6),臺灣銀行公教保險部。

王宜偉(2010),《中古屋房價與總體經濟指標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屏東科 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學位。

王季云(2002),《我國退休金制度與老人經濟安全保障之探討》,國立政治大 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一屆碩士論文

李明伶、陳材燦、張淑幸,<退休金規劃-以公、勞保為例>,臺灣經濟金融月 刊第 47 卷第 3 期,臺灣銀行。

邱華君(2011.11),<現行考銓制度>,一品文化出版社。

吳寶珠(2003),《公務人員保險制度變革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 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鴻麟,莊淑娟(2010.04), <保險及退休策畫>,初版,新陸書局股份有限 公司。

周正山(2003),《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邱成喜(2009),《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 學系碩士論文。

林敏華(1997),《我國壽險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及其績效相關性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保險學研究所。

林嘉琪(2003),《影響公務人員提早退休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 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柯木興(2007),<社會保險>,修訂版,三民書局。

柯木興、林建成(2005.9),<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

壽險季刊:第 137 期,頁 61-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張淑惠(2005),《總體經濟因素對台灣年金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之影響》,

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班。

連怡杰(1999),《退撫新制下公務人員擇領方式模擬評估之研究》,輔仁大 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珊蜜(2010),《影響退休信心因素之探討》,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秀齡(2002),《台灣地區壽險保費收入與總體經濟因素之關係向量自我相 關迴歸分析》,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文(1997),《我國公務人員提早退休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 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惠(2002),《台灣人身保險整體收入及給付預測模式之建立-以總體 經濟指標為預測變數》,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玲慧(1999),<壽險有效契約之成長與經濟環境之相關分析研究>,保 險專刊第 58 輯,頁 92-107。

陳綉惠(2009.06),社區發展季刊第 125 期。

黃定遠(2002),「退休制度對公務人員提前退休決策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耀滄,<我國年金制度發展初探>,台灣勞工:第 14 期,頁 24-32。

鄒桂蓉(2010),《公營事業人員退休制度月退俸或一次退之決定因素-以T 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十屆碩士論文。

銓敘部(1981~2011),70 年~100 年統計年報,昆毅彩色製版有限公司。

銓敘部(2011.12),銓敘法規釋例彙編(下冊),上校基葉有限公司。

劉志雄(2008),《勞工保險老年給付一次給付與年金制之選擇》,國立政治大 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六屆碩士論文。

盧濟遠(2007),《世界銀行「多層支柱」老年經濟保障模式與我國現況之初 探》,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簡慧紋(2006),《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變革對退休決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六屆碩士論文。

簡德峰(2012),《個人退休金規畫之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Bould, Sally ( 1980 ) “Unemployment as a Factor in Early Retirement Deci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39(2):

123-136.

Doerpinghaus, H.I. and Daniel C. Feldman(2001)“Early Retirement Penalties in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13(3):

273-288.

Feldman, Daniel C. and W. H. Turnley(1995)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ntions to Retire: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18(6,7): 28-45.

Gruber, Jonathan ﹠David Wise eds(1999),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and Retirement around the world”,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onference Repor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dy, M. A and L. Hazelrigg(1999)“A Multilevel Model of Early Retirement Decisions among Autoworkers in Plants with Different Futures”, Research on Aging, 21(2): 275-303.

Hogarth, Jeanne M. (1998) “Accepting an Early Retirement Bonus: An Empirical Study”,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23(1): 21-33.

Kim, S and Daniel C. Feldman(1998) “Healthy, Wealthy. or Wise:Predicting Actual Acceptances of Early Retirement Incentives at Three Points i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ime”,Personnel Psychology, 51: 623-642.

Luchak, Andrew A(1997)“Retirement Plants and Pensions:An Empirical Study”, Relations Industrielles, 52: 865-886

Marmot (2000) “Predictors of Early Retirement in British Civil Servants”, Age and Aging, 29: 529-536.

Robert Holzmann and Richard Hinz(2005), Old-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st Centur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Pension Systems and Reform, Washington:the World Bank.

Streib, Gordon F and C. J. Schneider ( 1971 ) Retirement in American Society:Impact and Process. Z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Stuart, Roy and C. Graham ( 2003 ) “Early Retirement on the Bargaining Tables”, Canadian HR Reporter, 16(2): 12-15.

The Financial Times ( 2005 ) , Multi-pillar Solutions to Pension Reform, Editorial Commen.

World Bank(1994),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叁、  網際網路 內政部網站,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fund.gov.tw/mp.asp?mp=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網站,

http://www1.stat.gov.tw/ct.asp?xItem=15448&CtNode=4744&mp=3 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213&CtNode=3504&mp=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3291 銓敘部全球資訊網網站,

http://www.mocs.gov.tw/pages/law_list.aspx?Node=449&Index=4 全國人事法規釋例資料庫網站,

http://weblaw.exam.gov.tw/LawSearch.aspx 財政部統計處網站,

http://web02.mof.gov.tw/njswww/WebProxy.aspx?sys=100&funid=def jspf2

臺灣銀行網站,

http://www.bot.com.tw/GESSI/Pages/default.aspx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