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所得的收穫與結果,加以整理並檢討,提 出個人粗淺的建議,以提供教師或日後研究者作為參考。

一、教學上建議

(一)解題步驟口訣化

本研究之後設認知策略教學設計,將解題步驟分成六個步驟,其口 訣為「一讀、二說、三畫記、四想、五算、六檢查」,學生容易朗朗上 口和記憶其解題步驟,教師在進行文字題教學時可參考本研究設計。

(二)彰顯畫記輔助解題的好處

本研究的解題策略第三步驟「三畫記」達成率較低,建議在教學過 程中,教師應讓學生體會畫記的好處,指導學生根據題意自行畫圖或做 上記號,方能易於掌握加減法文字題題意以利解題。

(三)強化檢查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安排兩種解題情境,一種為正確解題,另一 種為錯誤解題,再將兩種答案代回題目中,重新思考題目和答案的合理 性,讓學生感受到檢查的好處及重要性,促使學生願意檢查,提升其解 題表現。

(四)加強比較型文字題的練習

在加減文字題的題型中,學生於比較型文字題的解題表現較差,建 議在教學中多練習此題型,透過多次閱讀比較型文字題題目及放聲思考 訓練,學生應能逐漸掌握其題意。

二、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二年級學生,未來可擴展至其他年級。從一年 級學童剛開始學習加減文字題時,即教導後設認知策略解題步驟,也許 效果會更好,亦可延伸至三年級學童,做縱貫研究或不同年級的比較。

(二)實驗教學時間

本研究因配合研究者任教學校之校內的數學課程節數,教學時間上 有所限制,只進行了 6 節課,而且並非連續的 6 節課,因此研究結果的 成效較差。日後若要做相關研究,應拉長實驗教學時間,以幫助學生更 熟悉運用後設認知策略的解題步驟和技巧,才能提高其在加減法文字題 的解題成效。

(三)研究方式

本研究著重於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提升加減文字題解題能力之整體 成效,未進一步了解學生個人的解題歷程,無法深入知道學生解題失敗

的原因,建議日後可針對解題歷程進行晤談,以助於教學方式的調整。

此外,本研究之加減文字題為單一步驟的文字題,後續可針對二步驟、

多步驟加減文字題或多餘資訊的文字題進行研究,擴增研究範圍,以利 實驗結果之推論與運用。

(四)研究變項

本研究重點在加減法文字題,主要探討二年級學生解題能力的提 升,但學生解加減文字題應受其語文能力的影響,因此建議日後的研 究,可將二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納入研究變項中,加以操控或排除,應 有不同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瑋樺、詹勳國、鄭博信、劉曼麗(2000)。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解題與錯 誤類型之研究。「八十九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發表 之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古明峰(1998)。數學應用題的解題認知歷程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6(3),

63-77。

古明峰(1999)。加減法文字題語意結構、問題難度及解題關係之探討。新 竹師院學報,12,1-25。

江美娟(2002)。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解題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江素鳳(1997)。自我教導策略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兒童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何縕琪、林清山(1994)。表徵策略教學對提升國小低解題正確率學生解 題表現之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259-279。

呂玉琴(1997)。國小低年級學生對加減法文字題的了解。中華民國第十 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55-361。

李玉惠(2000)。資優生真的有較好的後設認知嗎?資優教育季刊,76,

12-17。

邱上真(1989)。後設認知研究在輕度障礙者教學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 刊,30,12-16。

吳德邦、馬秀蘭譯(2009)。小學數學教學資源手冊—推理與解題導向。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原宏、許天維、劉湘川(1993)。問題解決的研究與教學。國教輔導,

33(2),13-18。

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林秀娟(2008)。國小二年級學童加減法概念試題編製與分析(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能傑(1995)。南區新數學學生在二步驟文字題上的解題表現(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逸文(2002)。原住民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問題解題分析之研究。「九十 一學年度學習障礙低成就學生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林碧珍(1991)。新竹師院輔導區國小數學科怎樣解題教材實施情況調查 與學習成效研究。新竹師院學報,3,363-391。

南一書局(2012)。國民小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

涂金堂 (1995)。國小學生後設認知、數學焦慮與數學解題表現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涂金堂(1999)。後設認知理論對數學解題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

(1),122-137。

涂金堂(2002)。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知識結構之評量。教育與心理研究,

25,369-399。

翁嘉英(1988)。國小兒童解數學應用問題的認知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吳曉青、徐振邦、梁文蓁、陳儒晰譯(2006)。最新教育研究法。臺北縣:

韋伯文化。

馬秀蘭、吳德邦 (1999)。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解題後設認知行為之研究。

國立臺中師院學報,13,371-410。

馬祖平、蔣治邦(2003)。國小學童理解問題方式的發展:加減比較問題。

教育與心理研究,26(2),305-330。

陳立倫(2000)。兒童解答數學文字題的認知歷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陳玉仙、劉曼麗(2008)。運用圖示表徵於二位數加減文字題之教學。數 學學習領域典範教學示例彙編(二),1-12。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李綢(1992)。國小男女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作業表現的關係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25,97-109。

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陳曉萍(200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提升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解題能力 與數學態度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市。

郭秀緞(2003)。後設認知的理論與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研究,11,

149-158。

郭秀緞(2006)。以認知負荷理論探討數學問題設計與後設認知策略教學 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解題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

孫扶志(1996)。認知解題策略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童文字題解題能力之 實驗研究。測驗統計年刊,4,71-124。

張可婷譯(2010)。焦點團體研究法。臺北縣:韋伯文化。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 局。

張淑娟(1996)。高一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張景媛(1990)。後設認知能力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34,6-9。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27,175-200。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

教育部。

甯平獻(2010)。數學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葉家綺(2005)。不同數學文字問題之解題與合作解題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楊明家(1997)。國小六年級不同解題能力學生在數學解題歷程後設認知 行為之比較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楊美玲、蔣治邦(1992)。國民小學數學科加減法教材關鍵字之分析研究。

國教學報,4,109-128

蔡佳倫(2008)。加(減)乘二步驟文字題的潛在類別分析與動態評量--以二 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蔡坤憲譯(2006)。怎樣解題。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蔣治邦、鍾思嘉(1991)。低年級兒童加減概念的發展。教育與心理研究,

14,35-67。

鄧少林、蔣治邦(1994)。三、五年級學生對比較應用問題的分類。國教 學報,6,97-114。

蔣治邦(2001)。中年級學童「部份-全體」運思的發展:文字題選圖與作 業表現的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3(2),239-254。

劉秋木(1989)。數學解題行為評量表編製報告。七十七年度國科會專題 研究報告。(NSC77-0111-S026-01A)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桂冠。

鄭惠萍(2007)。國小三年級學童在比較型加減文字題的解題表現及錯誤 類型之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 大學,屏東縣。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

鍾政廷(2001)。國小數學解題歷程及後設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謝毅興(1991)。兒童解數學應用問題的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大學,臺北。

二、英文部份

Briars, D. J., & Larkin, J. H. (1984). An integrated model of skill in solving elementary word problem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245-296.

Borich, G., & Tombari, M. (1997) .Education Psychology :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New York, NY: Longman.

Borkowski, J. G. (1992). Metacognitive theory: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literacy, writing, and math skill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5, 253-257.

Brown, A.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21-2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ardelle-Elawar, M. (1995). Effects of metacognitive instruction on low achievers in mathematics problem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1, 81-95.

Carpenter, T. P., & Moser, J. M. (1983). ‘The acquisition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concepts.’ In R. Lesh and M. Landau (Eds.) The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processes (pp.7-44).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Case, L. P., & Harris, K. R. (1988). Self- instructional strategy training:

Improving the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skills of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1001) Cummins, J. (1991).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learning. In L.

Malave and G. Duquette(eds).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pp.161-75)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Desoete, A., Roeyers, H., & Buysse, A. (2001). Metacognition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in grade 3.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4, 435-449.

Dover, A. C., & Shore, B. M. (1991). Giftedness and flexibility on a

mathematical set-breaking task.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5,99-105.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L. B.

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pp.231-236). Hillsdale, NJ:

Erlbaum

Flavell, J.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06-911.

Flavell, J. H. (1981). Cognitive monitoring. In W. P. Dickson (Ed.),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p.35 - 60).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Flavel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21-29). Hillsid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uson, K. (1992). Research on whole numb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243-275).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243-275).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