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本節的目的是整理研究者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研究心得,提出以下幾點具 體建議,提供教科書的出版社與編著者、教師與讀者以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 考,並期許透過本研究的建議,對教科書的出版社與編著者、教師與讀者及未 來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一、 對出版社與編著者之建議

(一)書籍之物理屬性考量

一本教學用書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它的外表是否美觀,而在於它的內容對閱 讀者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在內頁紙質磅數方面,應避免使用容易反光的紙質;

另外紙質磅數也要以不透視背面文字為原則,才能提高閱讀時的舒適性;而本 研究之專物理教科書中圖片全都是黑白的,如能增加彩色圖片,就可以再提升 視覺上的清晰與美感,因此,本研究之五套大專物理教科書仍有改進的空間。

(二)書籍之出版屬性考量

本研究之五套大專物理教科書的定價最高 1000 元、最低 350 元,價差接 近三倍,且研究發現定價並不與頁數成正比。至於教育部曾規定教科書都要標 示基本定價,但基本定價與新台幣之定價的倍率又因出版社不同而有所差異,

顯示這種基本定價的標示方式有待標明其意義,建議出版社統一用新台幣標示 定價,如此將更方便讀者了解其流通的價格。

(三)內容特徵之考量

雖然大專物理教科書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或綱要,但編著者也應經過仔細 的思考與編寫,在內容取材上不應過度自由,且應該注意科學教育的趨勢。編 著者也可以參考相關研究的觀點,如 Oldroyd(1977)認為利用適當的科學史

例子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科學家創造的過程,也可以使學生了解科學家面對問題 時的思考或實驗探究的過程,並且有助於學生領悟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對所介紹科學家之名字與年代宜仔細考證

由附錄二與附錄三可得知,各大專物理教科書中之西方科學家名字與教育 之公告對照,西方科學家中文譯名共有 57 位與教育部之公告不同;而西方科 學家原文名字共有 10 位不同於教育部的公告,顯示對於介紹同一科學家,大 專物理教科書的編著者應根據教育部的公告採取統一的譯名,並詳加考證科學 家的年代,同時確實的呈現西方科學家名字的原文。

(五)科學史資訊的呈現應具深度與廣度,且具正確性

Schecker(1992)的研究指出科學史有利學生知覺到自己的觀念,並提供 建構新概念的學習方法。由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多數版本大專物理教科書的編 著者偏重介紹西方科學家,如果能增編現代及東方科學家的人數,而且除了介 紹科學家的發現或發明的理論以外,多增加科學家生平及科學家與科學家之間 的互動方面的科學史資訊,相信能改善閱讀者對大專物理教科書的刻板印象,

並提高閱讀者閱讀的興趣。此外,對於科學史資訊的呈現,應適當的增加科學 史的深度與廣度,並考證與確認科學史資訊的正確性。

二、對教師與讀者的建議

「大專物理教科書」是一門基礎科學的課程,因為大專院校已經沒有統一 的課程綱要或標準,透過本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教師或讀者選書的參考。針對 物理屬性與出版屬性,印製與版面等屬性各版本大專物理教科書均大同小異;

在定價方面,最高與最低價差接近 3 倍,每頁價格介於 0.81~1.38 元之間,研 究發現定價並非只單由頁數多少來決定。

除了物理屬性、出版屬性與定價的考量外,內容更是影響學習科學興趣與 認知的重要因素,因此授課教師應審慎選擇教材,讓學生更容易研讀此課程是

責無旁貸的責任。此外,由於學習的成效並不完全由授課教師決定,因此想要 學習物理的讀者也應該謹慎選擇這方面的參考書籍。在選擇大專物理教科書 時,可以選擇內容較多元且豐富(如編號 5 號);也可以選擇含有較多科學史 料與科學家生平事蹟的教科書(如編號 2 號);此外,如果需要醫學方面的物 理教科書,可以選擇編號 1 號大專物理教科書。

三 、 對 後 續 研 究 的 建 議

本研究在設計研究方法之初,限於時間、人力與經費,只以台灣地區出版 的大專物理教科書為研究分析之教材,並排除編譯、供五專學生修讀與升學考 試之用書。研究過程中,發現五套大專物理教科書中的科學史資訊含量還有提 升的空間。

因此未來研究可針對市面上所有流通之大專物理教科書做分析,一方面可 以考量分析全書之科學本質;另一方面也可以針對其他方面做更深入的分析,

甚至也可以與國外的相關書籍做比較分析的研究,以發現國內外相關書籍的差 異,提供國內有意編寫大專物理教科書的編著者改進的參考。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 8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石番(民 80)。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民 82)。大美百科全書,26,383。台北:光 復書局。

江啟昱、陳茜茹、楊龍立(民 89)。國小自然教科書內容屬性之探討。科學教 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1,18-46。

李宗薇(民 86)。研究架構。載於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0001)(頁 3-14)。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李瑞娥(民 90)。國小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內容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 報,14,563-602。

吳正牧(民 83)。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林樹聲(民 90)。科學史融入中學科學教科書的問題和討論。科學教育研究:

理論與實務,2001(1),1-24。

林顯輝、許國忠(民 87)。國小自然科教科書評鑑架構之探討。屏東科學教育,

7,22-32。

洪木利、陳和玉(民 88)。科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方法之研究。1999 科學 史哲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暨研習會論文彙編(頁 205-223)。高雄: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

邱明富(民 92)。科學史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 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姜蓓蒂(民 79)。中美初級中學自然科學教科書之分析與比較。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國立編譯館(民 92)。物理學名詞。台北:洪葉文化。

教 育 部 ( 民 90 ) 。 大 學 教 育 政 策 白 皮 書 。 2004 年 7 月 4 日 , 取 自 http://www.high.edu.tw/white_paper/index.htm。

許良榮、李田英(民 84)。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

179,15-27。

許良榮(民 88)。科學史與科學教學:一些省思與建議。物理教育,3(1),93-101。

許國忠(民 86)。國小自然科教科書評鑑參照標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二、英文部分

Apple, M. W. (1995). Education and Power.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Bartlett, L. E. & Morgan, J. A.(1991)Choosing the college textbook : A textbook selection checklist for instructor use. curriculum and program planning.

Georgia: Nova University Press.

Brackenridge, J. B. (1989). Education in scienc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textbook—necessary vs. sufficient conditions. Interchange, 20(2), 71-80.

Brush, S. G. (1989). Histor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M. Shortland, & A.

Warwick (Eds.),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pp.54-66). Basil Blackwell: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rush, S. G. (1974). Shoul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 related Xscience? Science, 8, 1164-1172.

Cain, S. E., & Evans, J. M. (1984). Sciencing.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Clement, J. (1983). A conceptual model discussed by Galileo and used intuitively by physics students. In D. Gentner, & A. Stevents (Eds.), Mental models (pp.325-3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ollette, A. T., & Chiapperttra, E. L. (1989). Science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lumbus Ohio: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Conant, J. B. (1951). Science and common s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opper, K. (1976). Curriculum evaluation-definition and boundaries. In D.

Tawney(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taday-trend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 Macmillan.

de Berg, K. C. (1989). The emergence of quantification in the pressure volume relationship for gases: A textbook analysis. Science Education, 73(2),115-134.

Duschl, R. A. (1994).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D. L.

Gabl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443-465). New York: McCmillan.

Garrison, J. W. & Lawwill, R. S. (1993). Democratic science teaching: A rol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terchance,24(1&2),23-29.

Hodson, D. (1988). Toward a philosophically more valid science curriculum.

Science Education, 72(1), 19-40.

Holliday, W. C. (1991). Helping students learn effectively. In C. M. Santa & D. E.

Alvermann (Eds.), Science learning: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pp.38-47).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Hoskin, M. A. (1997).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stronomy.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etteman, J. D. & Benson, R. (1988). Instrument for curriculum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Boston, MA.

Jensen, M. S. & Finley, F. N. (1995). Teaching evolution using historical arguments in a conceptual change strategy. Science Education, 79(2), 147-166.

Jones, R. (1989).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retrospect and future challenge. In M. Shortland, & A. Warwick (Eds.),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pp.80-99).

Basil Blackwell: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Kauffman, G. B. (1991). History in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In M. R. Matthews (Ed.).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teaching: Selected readings (pp.185-200). Toronto & New York: OISE Press, Teachers Colleege Press.

Klopfer, L. E., & Watson, F. G. (1957).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e science teacher, October, 264-293.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Th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ite, L. (2002). History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hecklist for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content of science textbooks.

Science

Education, 11, 333-359.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 New York.

Meighan, R. & Roberts, M. (1993). Case study in an ideology of education : Autonomous study. In: Meighan, R. (Ed.). A sociology of educating, (p.313).

London: Cassel.

Millar, R. & Driver, R. (1987). Beyond processes.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4, 33-6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ldroyd, D. R. (1977).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in new south Wales secondary schools.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23(2), 9-22.

Roach, L. E. & Wandersee, J. H. (1995). Putting people back into science: Using historical vignettes. School Science

Mathematics, 95(7), 365-370.

Rodriguez, M. A. & Niaz, M. (2002). How in spite of the rhetoric, history of chemistry has been ignored in presenting atomic structure in textbooks.

Science

Education, 11, 423-441.

Schecker, H. P. (1992). The paradigmatic change in mechanics: Implication of historical process for physics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1(1), 71-76.

Souque, J. P. (1987).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xtbook sci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2(1), 74-86.

Stinner, A. & Williams, H. (1993). Conceptual change, history, and science stories.

Interchange, 24(1 & 2), 87-103.

Yager, R. E. (1989). Toward quality textbook to match science education goals. In:

T. P. Sachse,(Ed.). Science education occasional paper series(No.12), Sacramento, CA: California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附錄一 各書提到之西方科學家一覽表

年代 國籍 科學家(英文名) 科 學 家 ( 中 文

名) 1 2 3 4 5 套數

600B. C. 古希臘 Thales 泰利斯 3 1

384~322B. C. Aristotle

亞里士多德/亞

1608~1647 Evangilista Torricelli Rober Boyle

波以耳/羅勃波

Lord Henry Carendish / Cavendish

附錄一(續)

Kelvin/Cord Kelvin

克爾文/凱爾文

1850 Rudolf Clausius 魯道爾夫‧克勞

修斯 3 1

附錄一(續) rd/E. Rutherford

拉賽福/盧瑟福

G. P. Thomson,係發 現 電 子 的 J. J.

Thomson 之子

湯姆生 3 1

1892~1987 法國

de Broglie / Louis de Broglie/

L. de Broglie

附錄一(續)

年代 國籍 科學家(英文名) 科 學 家 ( 中 文

名) 1 2 3 4 5 本數

1950 Maria Mayer 梅耳夫人 3 1

1960 John Lock 洛克 3 1

1962 Cameron 卡美隆 3 1

1963 英國 A.F.Huxley 洛克瑞 3 1

1963 英國 A.L.Hodgkin 霍金斯 3 1

1965 美國 Arno Penjias 阿爾諾‧彭其亞

3 1

1965 美國 Robert Wilson 羅伯特‧威爾遜 3 1

1966 Reed 利得 3 1

1974 Roos 羅斯 3 1

Nachemson 納其遜 3 1

法國 Poiseuille 帕醉/泊醉 3 1

Stokes 史托克氏 3 1

英國 布拉凱特 3 1

英國 布朗 3 1

布魯諾 3 1

達爾文 3 1

法國 諾萊特 3 1

總計(人) 22 60 62 27 79

總出現科學家(人) 130

附錄二 各書之西方科學家中文譯名與教育部公告對照一覽表

附錄二(續)

科學家原文 教育部公告 各書中西方科學家之中文譯名(書籍編號)

Stokes 斯托克斯 史托克氏

T. Brache 第谷 第谷(2) 布拉(5)

Thomson 湯姆森 湯姆森(1,3) 湯姆生(2,3,4,5)

Torricelli 托里切利 托里切利(3,4,5) 托里拆利(5)

Tyndall 廷得 廷達爾

Volta 伏打 伏打(2) 伏特(3,5)

Wheatstone 惠司同 惠斯登(3,5)

Wien 維因 維恩(5)

Wilson 威爾森 威爾遜

Young 楊氏 楊氏(1,3,5) 湯瑪士(4)

總 計 57 人

附錄三 各書之西方科學家原文與教育部公告對照一覽表

教育部公告 各書中西方科學家之原文名字(書籍編號)

Copernicus Copernius(5)

Carendish Carendish(2) Cavendish(3)

Faraday Faraday(1,3,5) Farady(3)

Foucault Foucalt(3) Foucault(5)

Wheatstone Wheatstone(3) Wheatston(5)

Lorentz Lorzentz

Becquerel Beequerel (2) Becquerel(3)

Coolidge Coolige(3)

Friedmann Friedman(2)

Ross Roos(1)

總 計 10 人

附錄四 各大專物理教科書出現錯誤之敘述一覽表

利(E. Torricelli,1608~1647)於 1643 年發明水銀氣壓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