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根據實驗教學活動與研究結果分析所獲得的發現,提出下列建議以供 能源種類與應用之數位遊戲與對話情境學習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能源種類與應用教學單元之建議

本研究對能源種類與應用教學單元之建議包含,一、運用數位學習環境促進 問題解決信心於能源種類與應用學習領域教學;二、以對話情境學習與問題解決 策略提升能源種類與應用之學習態度;三、問題解決策略於數位學習環境中加入 適度引導有助於增進能源種類與應用之學習態度。各項建議分述如下:

一、運用數位學習環境促進問題解決信心於能源種類與應用學習領域教學 本研究結果印證問題解決信心影響著學生於能源種類與應用學習領域學習 表現之關鍵。簡言之,提升問題解決信心也助於改善學習者之學習態度,原本預 期低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習者藉由數位學習工具或許可能促進學習態度並提高學 習成效,但結果卻不盡理想。因此得加強在國中教學中如何調整數位學習環境上 的難易度,時間的壓力以及如完整學科知識重點涵跨其中(Gro, 2007),另外數位 學習環境也強調情境化的科學現象,一來可降低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認知負荷 (Barab et al., 2009),二來能提升面對問題時的解決信心。

二、以對話情境學習與問題解決策略提升能源種類與應用之學習態度

關於能源概念課程,學生認為在學習能源觀念時,普遍會遭遇之困難點在 於能源概念是抽象且非具體型態(Duit, 1984),因此在學習觀念造成了迷思 (Duit, 1984; Kurnaz, 2007; Kurnaz & Çalık, 2009; Nicholls & Ogborn, 1993; Watts, 1983)。

經本研究發現,對話情境學習具有將概念以文字、圖片、聲音形式來塑造出的情 境脈絡,促使學生利用多樣化觀點思考,為問題解決策略(嘗試可能解決方案階段)

,依據過往的經驗來擬訂新的學習策略(Bruner, 1990; Huberman, 1995)來建構出有 效的計畫,並引發學生反思(Herrington, Oliver, Herrington, & Sparrow, 2000),並提 升其學習態度,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施淑嫺,2010)。因此若以問題解決策 略搭配對話情境學習輔助能源概念領域之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習概念過程具體化,

78 又可提升趣味程度,更可改善學習表現。

三、問題解決策略於數位遊戲環境中加入適度引導有助於增進能源種類與應用之 學習態度

雖然數位遊戲能增進問題解決的技巧(Klopfer & Yoon, 2005),但學生在高層 次的認知能力上依然受到限制,畢竟一般式的問題解決策略,需要高層次思考學 習而不是單純的理解與記憶(Dondlinger, 2007),根據研究結果驗證,學生在具有 引導性的問題解決策略的數位遊戲環境中表現出較好的學習態度,原因在於絕大 部分的問題解決者無法辨認問題類型與意義,建議以問題解決的遊戲環境融入少 許鷹架、巢狀目標、線索資源與明確規則(Crawford, 2003; Salen & Zimmerman, 2004)。另一方面可將策略中加入啟發式之敘述(Jonassen, 1997),進而增進學生的 思考能力並改善學習態度。

貳、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本研究針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包含,一、研究對象的延伸;二、教學實驗 時間的延長;三、學習者之問題解決個別差異

一、研究對象的延伸

本研究目前僅選取新北市某國中二年級學生進行為期四個星期之教學實驗

。建議除了可增加未來研究之樣本數量,並可延伸至不同學齡階段之學生甚至社 會大眾,理由在於能源概念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此外亦可實行於其他鄉鎮縣市,

以提高研究樣本之可推論性與準確度,有助於進一步了解各學齡學生對於數位學 習教材應用於能源種類與應用教學領域之學習成效與態度。

二、教學實驗時間的延長

因本研究人力、資源與時間等其他限制,本實驗研究之教學時間為一節 45 分鐘,並進行四節課,共 180 分鐘。由本研究結果顯示,以不同的學習環境、學 學習策略與不同問題解決信心對於能源種類與應用單元概念,學生有明確的改善 學習成效及態度,但為複雜的問題解決活動達到更好的成效及避免數位遊戲新奇 感所產生的短暫成效,建議未來可以在實驗教學的實施上延長時間,使學習者有

79

更充裕的時間進行問題解決歷程學習與探索遊戲中的學習內容,以利學習者建立 策略與知識上的連結。

三、學習者的個別差異

根據過往之研究經驗表示學習者的個別差異在學習上會有不同的影響,就以 學生於數位學習環境進行問題解決時所反映出不同能力類型,或許這些因素可觀 察出不同結果效應,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朝探討不同問題解決能力類型、遊戲種 類偏好、性別差異等之學習者個別差異,以更進一步地了解數位學習環境與問題 解決策略之活動設計應考量之因素。

80

81

參考文獻

王晃三、顧志遠(2001)。問題解決學。台北:東華書局。

田振榮、林建成(1995)。能源教育的新方向-STS 模式的探討,能源技刊,25 卷,

3 期,頁 99-107。

李佳蓉(1996)。電腦益智遊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推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電 腦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李佩娟(2006)。大六技巧網路輔助教學環境對提昇大學生資訊問題解決能力、批 判思考意向與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南市。

李登隆、李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 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4 專刊,69-94。

吳世彬(1993)。新文化事業電腦多媒體。自動化科技,111,62-65。

林怡珊(2008)。自然科問題本位學習對六年級學生科學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之影 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周昇馨、孫培真(2008)。遊戲式學習之探討:模式、設計與應用,第四屆臺灣數位 學習發展研討會。

施淑嫺(2010)。國小三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問題解決教學法之行動研究。國立 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社教碩士班學位論文,台東縣。

陳建州、林彥珉(2008)。能源政策與能源教育的緣起。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2 卷,3 期,1-12。

陳韋銘(2007)。數位遊戲系統的問題解決能力探究-以建設波谷蘇島為例。

陳映如(2012)。從日本福島核災探討氣候變遷風險與核能風險認知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桃園縣。

游朝煌(1994)。多媒體在電腦輔助教學之應用現況與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44,

42-44。

程金保、商育滿、胡開惠(2007)。能源教育大不同-以歐美為例探討國內外推行 能源教育之差異。經濟部能源局能源報導,民 97 年 5 月。32。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 的能力。科學教育,273,21-41。

82

黃春金(2003)。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與態度之影響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黃麗分、吳庭瑜、侯世環、洪瑞雲(2012)。回饋類型、問題呈現方式與練習對問 題解決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3 卷,4 期,頁 129-148。

黃佩純(2009)。融合科技接受模型與動機理論探討數位遊戲式學習之學習態度與 學習滿意度-以商業類科高職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高雄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弘典(2008)。能源小蜜蜂以數位遊戲式學習輔助能源教育。國立中央大學網路 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張文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風格與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曾秋森(1995)。問題解決教學法在科技教育的角色與功能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

28 卷,8 期,頁 17-22。

鄒景平(2003)。《數位學習的最佳導引》第一章。頁 1-19。

經濟部能源局(2010),能源產業技術白皮書。

溫在正(2001)。問題解決歷程之架構分析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所碩士論文。

桃園縣。

趙美聲、黃仁竑(2003)。數位學習系統中學習支援工具之探究。隔空教育論叢,

15,1-12。

劉湘川、許天維、林原宏(1993)。問題解決的研究與教學。國教輔導,33 卷,2 期,頁 13-18。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廖家瑜、連啟瑞、盧玉玲(2013)。國小學童月亮數位遊戲學習之發展與學習成效 之評估。科學教育學刊,21 卷,3 期,頁 317-344。

羅素貞(1996)。問題表徵與問題解決。屏東師院學報,9,149-176。

Ausubel, D. P. (1966). The effects of cultural deprivation on learning patterns. In Staten W. Webster (Ed.), Understanding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the

disadvantaged learner. San Francisco.

83

Andone, D., Dron, J., Pemberton, L., & Boyne, C. (2007). E-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digitally-minded student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18(1), 41-53.

Annetta, L. A. (2008). Video games in education: Why they should be used and how they are being used. Theory Into Practice, 47(3), 229-239.

Antvorskov, S., & Rasmussen, H. F. (2009). The Contract: An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 analysing and optimis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schools.

In Proceedings of ISES World Congress 2007 (Vol. I–Vol. V) (pp. 3035-303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Ausubel, D.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rab, S., Scott, B., Siyahhan, S., Goldstone, R., Ingram-Goble, A., Zuiker, S., et al.

(2009). Transformational play as a curricular scaffold: using videogames to support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Technology, 18(4), 305–320.

Bang, M., Gustafsson, A., & Katzeff, C. (2007). Promoting new patterns i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pervasive learning games. In Persuasive

Technology (pp. 55-63).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Bowman, R.F. (1982). A Pac-Man theory of motivation. T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2(9), 14-17.

Brom, C., Preuss, M., & Klement, D. (2011). Are educational computer micro-games engaging and effective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at high-school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Computers & Education, 57(3), 1971–1988.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rsky, D. (2010). From edutainment to serious games: A change in the use of game characteristics. Games and Culture, 5(2), 177-198.

Chumley-Jones, H. S., Dobbie, A., & Alford, C. L. (2002). Web-based learning: sound educational method or hype? A review of the evaluation literature. Academic

Medicine, 77(10), 86-93

Clark, D., Nelson, B., Sengupta, P., & D’Angelo, C. (2009). Rethinking science

learning through digital games and simulations: Genres, examples, and evidence.

Presented at the Learning science: Computer games, simulations, and education workshop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

84

Collins, A. (2006).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R. K. Sawy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47-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rabi, A., Nelson, D. W., Meeker, R., Liang, X., & Boulware, W. (2010). Effect of worked examples on mental model progression in a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2(2), 135-147.

Davey, G. C., Jubb, M., & Cameron, C. (1996). Catastrophic worrying as a function of changes in problem-solving confidenc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4), 333-344.

Denis, G., & Jouvelot, P. (2005). Motivation-driven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applying

best practices to music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ACM SIGCH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er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Valencia, Spain.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Heath.

DeWaters, J.E., Powers, S.E., & Graham, M. (2007). Developing an energy literacy scale. In Proceedings of the ASE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Honolulu, HI.

DeWaters, J. E., & Powers, S. E. (2011). Energy literacy of secondary students in New York State (USA): A measure of knowledge, affect, and behavior. Energy

Policy, 39(3), 1699-1710.

Diakidoy, I. A. N., Kendeou, P., & Ioannides, C. (2003). Reading about energy: The effects of text structure in science learning and conceptual chang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8(3), 335-356.

Dickey, M. D. (2005).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worlds and distance learning: Two case studies of active worlds as a medium for distance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3), 439–451.

Dickey, M. D. (2006). “Ninja Looting”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design challenges

of creating a gam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M

SIGGRAPH 2006 conference, Boston.

Dickey, M. D. (2006). “Ninja Looting”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design challenges

of creating a gam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M

SIGGRAPH 2006 conference, 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