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依據第一章研究與待答問題以及第四章之研究結果進行統整歸納,

由研究之待答問題:

壹、在學習能源種類與應用單元時,不同的學習環境(數位遊戲學習、對話情境學 習)、問題解決策略 (一般性問題解決、引導性問題解決)及問題解決信心(高信心、

低信心)是否對學習者的的學習成效產生不同的影響?總結研究問題獲得以下結 論:高問題解決信心在知識應用面向的學習成效上,表現高於低問題解決信心。

一、高問題解決信心在在知識應用面向的學習成效上,表現高於低問題解決信心 從研究結果可明顯發現,高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生在能源種類與應用在知識 應用的平均分數上,相對高於低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生。此結果的成因可能在於當 進行學習任務時,擁有高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生較能清楚地找到解決方法,對能源 種類及應用也容易融會貫通。然而相反地,低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習者,在選擇解 決方法時的不確定心態,因深怕犯錯而不敢嘗試其他方法,如同有研究也指出當 選定不同的解決方法時的心理狀態,會造成像是認知衝突的發生,這並不會使學 習者構築起針對問題所需的知識(Trumper, 1997),因此,實際上並無法將給問題 順利地解決成功。另外也符合 Davey, Jubb,和 Cameron (1996)研究表示低問題解決 信心學習者因為高度地擔心與焦慮,進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產生負向認知且逃避 問題,導致學習成效不理想,而高問題解決信心者能夠快速地調整心理狀態並有 效率應付問題發生(Heppner & Anderson, 1985)。

74

貳、在學習能源種類與應用單元時,不同的學習環境(數位遊戲、對話情境學習)、

問題解決策略(一般性問題解決組、引導性問題解決組)及問題解決信心(高問題解 決信心組與低問題解決信心組)是否對學習者的學習態度產生不同的影響?總結 研究問題獲得以下結論: (1) 使用對話情境學習在能源教學活動的學習動機面向 上,表現高於數位遊戲環境;(2) 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在能源教學活動的學 習動機面向上,表現高於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策略;(3) 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 略在學習連結與學習意願面向上,表現高於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策略;(4) 高問 題解決信心在整體學習態度的表現上高於低問題解決信心。

一、在對話情境學習環境中所表現出的學習動機高於數位遊戲環境。

由研究結果發現,同樣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策略下,情境式網頁環境的學生 在進行能源教學活動時,相對於在數位遊戲環境的學生,能夠產生較高的學習動 機推測其可能成因在於當學生嘗試各種問題解決的方法時所需的時間上,

對話情 境網頁

以故事對話型態的學習內容相較於數位遊戲以角色扮演型態的學習任務,

能以較充裕的時間來驗證問題解答,如同相呼應 Jonassen 和 Hernandez-Serrano (2002)的研究發現,情境與故事化可將相關的概念、原則或理論加以範例化後,

直接教授進而縮短了表述問題的時間,另一方面故事情境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下,

所傳授的知識可以產生強大的敘事性記憶連結,但數位遊戲環境的學習場景與劇 情內容較為冗長,解讀問題的時間也相對增加,因此,隨著時間增加在問題發現 與記憶知識的也容易失焦及喪失連結性。總結來看,對話情境網頁找出解決辦法 的機會相對較高,對於學習內容不容易產生厭倦感;而同為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 下,於數位遊戲環境的學生與對話情境學習的學生,其能源教學活動之學習動機 面向上並沒有任何顯著的差異。

二、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在學習動機面向上,表現高於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 策略。

由研究結果可得知,同樣使用數位遊戲環境下,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 的學生在進行能源教學活動時,相較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的學生,可產生較高學 習動機表現,因此推測其可能原因在於,數位遊戲中的虛擬角色給予學生鷹架式

75

的問題敘述相較於單純只僅給予學生傳統一般式的問題敘述,擁有更多的提示來 幫助分析問題並找出解答,因此學生認知負載低,並可保持較高的學習動機。相 反地,數位遊戲中的虛擬角色給予傳統一般式的問題敘述,學生因不解而迷失在 遊戲場景中而降低遊玩的動機。Kiili (2005)提到工作記憶是一種系統,它主要為 言語理解、學習及推理等複雜任務提供臨時的儲存空間和加工時所必需的資訊,

傳統一般式的問題敘述相對地會產生較高的認知負載,可能是數位學習環境中一 種不恰當的策略,而造成學習者在工作記憶能力上的負擔,無疑地說明學習動機 較低的原因;但同是對話情境網頁環境中使用引導性問題策略與一般性問題解決 策略的學生,其能源教學活動之學習動機面向上並沒有任何顯著的差異。

三、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在學習連結與學習意願面向上,表現高於使用一般 性問題解決策略

由研究結果發現,同為低問題解決信心,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的學生 在學習連結表現上明顯高於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策略的學生。判斷此項結果成因 在於,屬於低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入了鷹架式的問題描述使得 任務目標更為明確,能便於學習者尋找任務解答之方法並了解學習內容之涵意,

可以將學習到的知識順利地與學生本身連結在一起,達到較有效的學習遷移效 果。

另外研究也發現,低問題解決信心者,使用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的學生在 學習意願表現上也高於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策略的學生。推測其成因在於低問題 解決信心者在有鷹架問題描述的支持下,給予信心較不足的學習者適度的引導,

使他們在問題的解釋與尋找解決辦法時,並不會對學習活動的過程感到不滿意,

因此也較願意再參與本學習活動。而同為高問題解決信心在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 策略與引導性問題解決策略兩者學習連結與學習意願上並沒有任何顯著的差 異。

四、學生擁有高問題解決信心在整體學習態度的表現上高於低問題解決信心。

從研究結果發現,同樣使用一般性問題解決策略,學習態度就其中「學習 連結」、「學習易用性」與「學習意願」三面向來看,高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習者皆

76

表現高於低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習者。此結果成因在於高問題解決信心者相較低問 題解決信心的學習者,對於學習內容的理解與連結程度高,並能清楚地了解問題 內容,並找出正確之解決方法,如此一來對於活動教材使用上之掌握度也相對地 高,所以在嘗試各種解決方法與驗證結果的過程對高問題解決信心的學習者也擁 有較高的把握度。由此可見學習者很願意再參與該學習活動,另外亦可推論出這 過程中所產生的挑戰性與成就感,也是他們之所以願意再接觸本研究的原因之一。

Jonassen (1997)認為多數的問題解決者都需要啟發式的策略來刺激他們在進行問 題解決活動時的主動觀察與計畫行為。但是可惜的是,因為缺乏信心或能力不足 的問題解決者大多缺乏這些策略與問題基模,因此不容易提升這類學習者的學習 態度。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