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加強大學生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能力

由研究中發現理工背景受訪者的解釋能力優於非理工背景受訪者,但 就整體而言,受訪大學生對於自然現象「水之表面張力」現象的解釋能力 平均為 1.35 分,未達「提出正確理由但解釋不完整」水準。因此建議在大 學課程設計及課堂中,應增加學生發表、解釋現象的機會,增加學生練習 機會以提升學生的解釋能力。

二、教學過程中可適度引進 POE 策略

本研究結果發現,使用 POE 策略可以提供受訪學生認知衝突的情境,

當學生預測錯誤後,可以藉此重新思考並檢視自己的現有概念,而且能思 考如何提出解釋。因此建議在教學上可以適度引進 POE 策略進行教學,讓 學生在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增加學生的解釋能力。

三、發展為調查研究

本研究以晤談方式收集理工與非理工背景大學生對於「水之表面張力」

現象的科學解釋能力,研究結果能分析學生的不同解釋能力,但是以晤談 方法無法全面性了解全體學生的分佈情形,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發展問卷,

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研究。

四、擴大樣本範圍

本研究基於人力與時間限制,研究對象僅抽取台中市某大學,三個學 系的大學生,共 20 名進行科學解釋能力之分析,未來研究可將樣本來源 擴大為更多學系之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各系學生對於「水之表面張力」現 象的科學解釋能力之差異。

五、以不同的科學概念進行研究

本研究以「水之表面張力」的概念為基本的解釋,以進行科學解釋能 力之分析,在本研究所顯示之結果,未必可推論至其他科學概念的解釋,

64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運用其他科學概念,設計相關之研究。

六、探討受訪學生的概念理解與科學解釋間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關注於受訪者對「水之表面張力」現象的解釋情形,並未 深入了解學生對此概念的理解情形。林燕文、洪振方(2007)的研究中指 出,以其解釋架構是否由較低的理解層級往較高的理解層級遷移,作為判 斷學童科學概念的理解是否促進的判準,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編列相 關概念的成就測驗,探討概念理解程度與科學解釋間的相關性。

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 司。

王玉龍(2006)。以 POE 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之色光概念及概念改變 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 班,台中市。

王淑琴、郭重吉(1994)。利用 DOE 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5,117-137。

李家銘(2001)。應用 POE 策略在國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莘怡(2006)。溶解迷思概念之概念改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林士峰(2005)。POE 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鐵生鏽的物質性質概念 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林正弘(1991)。伽利略˙波柏˙科學說明。台北:東大出版社。

林鼎富(2002)。國小學童靜磁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邱彥文(2000)。國中理化課詴行 POE 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邱美虹、林秀蓁(2004)。以 CHILDES 分析一對一科學教學活動中師生 互動共建科學知識的行爲表現。科學教育學刊,12(2),133-158。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1999)。Peter A. Angeles 著。哲學辭典。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66

洪淑凌(2007)。以 POE 策略探究國小自然科教師色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 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

台中市。

張宗義(2003)。POE 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台北市:教育部。

曹志平(2003)。論西方科學解釋理論的困境與出路。自然辯證法研究,

19(5),16-20。

許良榮、羅佩娟(2009)。以序列性 POE 探究學生的科學解釋能力: 以「大 氣壓力與表面張力」為例。科學教育,30,42-55。

許良榮(2005)。序列性 POE 之特色與設計。國教輔導雙月刊,45(2),

6-12。

陳志偉(2004)。以 POE 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生浮力概念學習歷程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台中市。

陳佩瑩(2004)。以 POE 教學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熱」迷思概念及 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 所,台北市。

陳建偉(2009)。高三學生液體界面現象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淮璋(2002)。國小學童對水溶液概念的認知與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雅麗(2003)。以 POE 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熱概念改變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67

陳瑞麟(2001)。社會建構中的 [實在]。政治大學哲學學報,7,97-126。

陳嘉蕙(2007)。國中學生之科學解釋與解釋融貫性的研究─以「大氣壓 力與表面張力」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 與推廣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傅宗玫、陳正平(1990)。冒泡的美。科學發展月刊,29(11),788-796。

曾舒平(2004)。探討高一學生對於「板塊構造運動」所持有之概念架構 之解釋融貫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湯偉君、邱美虹(2010)。省思科學教學—由解釋,科學解釋類型的觀點。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59,1-22。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達三(1998)。國小教師於科學教育的口語解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6

(3),285-302。

楊之明(2005)。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摩擦力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楊孝榮(1989)。內容分析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書局。

楊凱悌、邱美虹、王子華(2009)。應用數位影音融入 POE 教學改善國小 高年級學童脊椎動物分類另有概念之效益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7(5),

387-407。

葉辰楨(2000)。POE 模式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之運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 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台灣學術精英的 看法。科學教育學刊,15(6), 627-646。

蔡尚芳(2003)。表面張力。科學教育月刊,257,21-30。

蔣盈姿(2004)。以 POE 策略探究中小學生對物質之「可燃性」的另有概

68

念。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台中市。

謝州恩、吳心楷(2005)。探究情境中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研究。

師大學報: 科學教育類,50(2),55-84。

二、翻譯書部分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 Q.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 冠。(原著於 1990 出版)。

Angeles, P. A. (1992). 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段德智、尹 大貽、金常政(譯)(2004)。哲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

Audi, R. (1995).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王思迅主編,林正 弘審訂(2002)。劍橋哲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

三、西文部分

Dupre, J. (1993). The disorder of things: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the disunity of science. Cambridge, MA: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Fuson, K. (1976). Piagetian stages in causality: Children’s answers to why?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77(2), 150-157.

Godfrey-Smith, P. (2003). Theory and re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unstone. R. F., & White, R. T. (1981). Uuderstanding gravity. Science Education, 65(3), 291-299.

Hempel, C. G. (1965). The logic of functional analysis. In C. G. Hempel (Ed.), 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p. 297-330).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Hempel, C. G., & Oppeheim, P. (1988).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 In.

69

J. C. Pitt (Ed.), Theories of explanation. (pp. 9-5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Addison-Wesley.

Liew, C. W., & Treagust, D. F. (1995). A Predict-Observe-Explain teaching sequence for learning about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heat and

expansion of liquids. Austrian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41(1), 68-71.

Liption, P. (1993).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Piaget, J. (1972).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Littlefieid, Adams & Co., New Jersey: Totowa.

Salmon, W. C. (1984).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lmon, W. C. (1989). Four decade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Scientific explanation, 13, 3-219.

Salmon, W. C. (1998). Causality and explanation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ndoval, W. A. (2003).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of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2 (1), 6-7.

Sandoval, W. A. (2003).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of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12 (1),5-51.

Searle, P., & Gunstone, R. F. (1990). Conceptual change and physics

instru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MA, April 16-20, 1990.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0767).

70

Stepans, J., & Kuehn, C. (1985).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weather. Science and Children, 23(1), 44-47.

Sterelny, K., & Griffiths, P. E. (1999). Sex and death: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b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therland, L. M. (2002). Guidelines for explanation in scientific inquiry. UM and UPS teacher meetings (July).

Thagard, P. (1992). Conceptual revolu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uger, J. S., Dufresne, R. J., Gerace, W. J., Hardiman, P. T., & Mestre, J. P.

(1995). Unsworth, L. (2001). Evaluating the language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plan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6), 585-609.

Unsworth, L, (2001). Teaching multiliteraci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 Changing contexts of text and image in classroom practice. Open University Press.

Vosniadou, S. (1994). Capturing and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 45-69.

White, R. , & Gunstone, R. (1992). 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 In R.

White, & R. Gunstone, (eds.), Probing understanding,4 (p.44-6).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Zuzovsky, R. & Tamir, P. (1999). Growth patterns in students’ ability to supply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Findings from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in Isr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10), 1101-1121.

71

附錄 晤談逐字稿示例

訪談時間:103 年 9 月 11 日 上午 10:00~10:30 訪談地點:學校教室

訪談者(以 S 為代號):研究者

受訪對象(以 I 為代號):○○大學○○○同學(編號 N01) 訪談內容:

S:先謝謝你來接受我們的晤談,等一下會有四個實驗,然後這四個實驗會要你 去解釋一下她的現象,等一下我們的晤談會錄音,不會公開所以你可以放心,

等一下也不用去想說正確答案是什麼,只需要把你想到得直接表達出來就可 以,就像一般的聊天就可以了!那第一個實驗我會先將這痱子粉到到水裡面,

然後痱子粉會浮在水面上,等一下我會拿牙籤的尖端去沾洗碗精,然後輕輕 得去碰一下水中的痱子粉,你覺得等一下痱子粉會向外散開、聚集還是根本 不會動?

I:我覺得喔,我覺得應該會都黏在牙籤上面。

S:你的意思是說?

I:就是你沾那個下去,然後那堆會擠在一起。

S:我在和你說一下,我沾了後是直接拿起來。那你覺得?

I:會聚集在那邊,聚集一小球,現在覺得是這樣。

S:好,OK。那你覺得為什麼是這樣?

I:因為洗碗精比較特殊,就跟水不太一樣。

S:怎麼個特殊法?

I:就是會有泡泡,碰到水的時候就是會聚在一起。

S:那你有沒有一個,用猜也可以阿,用一個現像去解釋它,怎樣解釋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