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解釋融貫性分析

本節探討受訪者之「解釋融貫性」,在四個實驗當中,由於 POE2 所包 含的概念較為複雜,除了表面張力外還牽涉到浮力,而 POE1、 POE3、

POE4 中,兩個實驗間只改變一個變因(POE1 vs. POE3、POE1 vs. POE4 及 POE3 vs. POE4 三組),因此本研究探討這三組實驗之間受訪者所提出的 科學解釋是否符合「解釋融貫性」,也就是每個實驗的解釋之間是否能相 互扶持,另外,再分析「解釋能力」與「解釋融貫性」之關係,以及不同 背景受訪者之「解釋融貫性」。

一、「解釋融貫性」分析 (一) 解釋用語分析

為分析受訪者之解釋融貫性,首先歸納 POE1、 POE3、POE4 這三個 實驗中,最主要的解釋用語,分析結果整理為表 4-3-1。由表 4-3-1 可發現,

POE1、 POE3、POE4 中,以「擴散」來解釋現象者最多,使用其他專有

52

名詞包括了:表面張力、內聚力、反作用力、親水性…等。統計使用「擴 散」或「張力擴散」來解釋現象者最多,共使用了十八次,其次為「表面 張力」或「內聚力」,共十二次,而排名第三的是「親水性」,共有五次。

以「擴散」解釋者,具有「融貫性」的次數較高,共有 7 次;而共有 九位受訪者提出「表面張力」的解釋,其中有兩人(S14、S19)在三組實 驗之解釋皆具融貫性,其解釋能力分別為 1.75(S14)和 2.75(S19),由 其是 S19 受訪者,三個實驗都是以「表面張力」的概念來做解釋。

分析「POE1 vs. POE3」、「POE1 vs. POE4」及「POE3 vs. POE4」這三 組實驗之間的融貫性,結果發現「POE1 vs. POE3」解釋融貫次數最多,共 有 10 次,其次是「POE3 vs. POE4」有 5 次,「POE1 vs. POE4」則有 2 次。

此外,只有一位受訪者在三個實驗間的解釋都有融貫性(S19),其中,三 個實驗都以「表面張力」來解釋。

53

分析「POE1 vs. POE3」、「POE1 vs. POE4」及「POE3 vs. POE4」這三 組實驗的相關性,分析結果以表 4-3-2 呈現。由表 4-3-1 可知,「POE1 vs.

POE3」解釋融貫者最多,共有十位,此組實驗具有解釋融貫性的受訪者分 別採用了以下觀點來解釋:洗碗精和水排斥(一位)、洗碗精的排水性(一 位)、擴散(三位)、張力擴散(一位)、破壞鍵結(一位)、親水性(一位)、

54

表面張力(一位)、濃度(一位);其次是「POE3 vs. POE4」,有五位,此 組實驗具有解釋融貫性的受訪者分別採用了擴散(三位)、親水或親油端(一

N05、N10 S11、S12 S13、S16 S17、S18 S19、S20

S14、S19

N02、N04 N06、N08 S19

N01、N03 N07、N09 S15

小記 10 2 5 5

二、「解釋融貫性」與「解釋能力」之相關性

探討受訪者「解釋融貫性」與「解釋能力」之相關性,由表 4-3-3 可 知,在「POE1 vs. POE3」、「POE1 vs. POE4」及「POE3 vs. POE4」中,只 有一位學生(S19)這「三組實驗的解釋都有融貫性」,其解釋能力分數為 2.75,

高於全體平均 1.35,也是全體受訪者解釋能力分數最高的;「一組實驗間 具有融貫性」者,共有十四位,其中有七位的解釋能力高於全體平均 1.35,

55

七位低於全體平均;「沒有融貫性」者,共有五位,有二位(N09、S15)解釋 能力分數分別為 1.38(N09)、1.50(S15),高於全體平均 1.35。由以上結果可 知,受訪者的「解釋融貫性」與「解釋能力」,並沒有一定的相關性。

表 4-3-3 解釋融貫性組數和解釋能力表現情形

解釋能力分數

大於平均(人次) 小於平均(人次) 總計

3 組 1 0 1

2 組 0 0 0

1 組 7 7 14

0 組 2 3 5

三、不同背景受訪者之「解釋融貫性」分析

比較不同背景受訪者之「解釋融貫性」,由表 4-3-1 可知:十位理工背 景大學生當中,三個實驗皆無融貫性的只有一位(S15),佔理工背景受訪者 的 10%;而十位非理工背景大學生中,三個實驗皆無融貫性的只有四位 (N01、N03、N07、N09),佔非理工背景受訪者的 40%。在表 4-3-4 統整了 不同背景受訪者融貫性之分析結果:理工背景受訪者在「POE1 vs. POE3」

中具融貫性人數比例最高,共有八位(80%),非理工背景受訪者在「POE3 vs.

POE4」中具融貫性人數比例最高,共有四位(40%);而具融貫性人數比例 最低的,理工背景受訪者發生在「POE3 vs. POE4」,具融貫性者只有一位 (10%),非理工背景受訪者則發生在「POE1 vs. POE4」,完全無受訪者具融 貫性。

在「POE1 vs. POE3」中,理工背景受訪者具融貫性者有八位(80%),

非理工背景受訪者有二位(20%);在「POE1 vs. POE4」當中具融貫性者,

理工背景受訪者有二位(20%),非理工背景當中則無受訪者具融貫性;而 在「POE3 vs. POE4」中,理工背景受訪者具融貫性者有一位(10%),非理 工背景有四位(40%),這也是三組當中唯一一組,非理工背景融貫性人數

具融貫性組數

56

高於理工背景受訪者;在整體融貫性中,理工背景具融貫性者共有十一位 (36.7%),非理工背景共有六位(20%),由此可見,理工背景受訪者之解釋 融貫性表現較非理工背景受訪者佳。而三組實驗中,除了「POE1 vs. POE3」

理工背景受訪者的融貫性大於 50% (80%),其餘的融貫性皆小於 50%,顯 示全體受訪者的解釋融貫性不高。

表 4-3-4 不同背景受訪者之解釋融貫性表現

背景 理工 非理工

融貫性表現 融貫 不融貫 融貫 不融貫

POE1 vs. POE3 8 位(80%) 2 位(20%) 2 位(20%) 8 位(80%) POE1 vs. POE4 2 位(20%) 8 位(80%) 0 位(0%) 10 位(100%) POE3 vs. POE4 1 位(10%) 9 位(90%) 4 位(40%) 6 位(60%)

合計 11 位(36.7%) 19 位(63.3%) 6 位(20%) 24 位(80%)

四、S-POE 相關研究結果之討論

在過去數篇有關 S-POE 的研究當中,有兩篇關於理工與非理工學系大 學生之相關研究結果,值得在本研究中詳加討論,其中第一篇是以「大氣 壓力與表面張力」為例(劉月智,2007),對於大學生之科學解釋的研究;

第二篇同樣是以「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為例(許良榮、羅佩娟,2009),

探究大學生的科學解釋能力。

劉月智(2007)研究結果中發現,理工與非理工背景大學生對於「大 氣壓力」與「表面張力」所提出的解釋多為描述現象,並非因果關係的解 釋,以不完整、不恰當的解釋居多,因此,大學生的科學解釋能力不佳,

有待加強。而在本研究中,有關解釋能力的分析結果為 P 階段與 E 階段的 解釋能力平均分數都在 2 分以下,皆未達「提出正確理由但解釋不完整」

水準。從劉月智(2007)的結果可得知,學生的解釋多不具有因果關係,

只重於描述現象,如同本實驗當中,可提出正確理由,但是對於現象的解

57

釋則是不完整的。由此可見,大學生之科學解釋能力,在經過數年後仍無 提升的現象。

而許良榮、羅佩娟(2009)的研究結論則是提出,理工與非理工背景 學生對於相似的科學概念無法區分清楚(例如水壓、重力),在運用科學 語詞進行解釋時,不易以合乎邏輯的科學思維,將現象的因與果互相關連 起來,導致無法將其概念持續應用到不同的實驗情境中,呈現出「情境相 依」的情形。這與本研究中解釋融貫性之分析結果極為類似,本研究受訪 大學生對於現象的解釋,即使實驗間有著相關聯的變因,受訪者對於不同 的實驗情境仍會提出不同的解釋。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