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理工與非理工背景大學三年級之學生,藉由 S-POE 實驗來探討不同背景的二十位大學生預測正確率,並針對他們在實 驗活動過程中所提出的科學解釋進行分析,進一步歸納出所出現的科學解 釋類型,最後探討學生在 POE1、POE3、POE4 中所提出的說明解釋是否 具有解釋融貫性,本節將研究問題與研究結果相連結,以做為本研究的結 論。

一、受訪者對於四個 POE 實驗的預測結果

(一) 二十位受訪者中,完全預測正確的,有 4 位:S11、S14、S17、S19;

預測正確題數最少的有 5 位:N02、N08、N09、N10、S20,只有一 題預測正確。

(二) 受訪者的平均預測正確題數為 2.4 題,整體預測正確率平均為 60%。

而不同背景受訪者之預測正確率,理工背景為 77.5%,非理工背景 為 43%,相差了 34.5%。

(三) 在 POE 實驗中,以 POE3 的預測正確率最高,達到 95%;預測正確 率最低的為 POE1。

(四) 在四個 POE 中,除了 POE1(45%)之外,其他實驗的預測正確率 都大於 50%。

(五)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 POE 可以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

60

二、受訪者於四個 POE 實驗的科學解釋能力情形

(一) 在四個 POE 實驗中,P 階段與 E 階段的解釋能力平均分數都在 2 分 以下,皆未達「提出正確理由但解釋不完整」水準。

(二) 不同 POE 中,P 階段解釋能力分數總平均為 1.30 分,E 階段為 1.39 分,由此可知,在觀察完實驗現象之後,解釋的能力有提升的現象。

(三) 20 名受訪者中,有 7 名受訪者在 E 階段的解釋能力分數高於 P 階段,

其中,有兩名受訪者(S14、S20)提高了 0.5 分,其他 5 名則提高 了 0.25 分。11 名受訪者的 P 階段解釋分數與 E 階段相同。2 名受訪 者(S17、S18),E 階段解釋能力分數比 P 階段低(皆為 0.25 分)。

(四) 在四個 POE 實驗中,無論 P 階段或 E 階段,POE4 的解釋能力得分 皆為最高(P 階段為 1.5 分,E 階段為 1.75 分)。

(五) 各實驗的 P 階段至 E 階段的解釋能力分數變化別為:POE1(1.10 分

→1.15 分)、POE2(1.45 分→1.55 分)、POE3(1.10 分→1.10 分)、

POE4(1.50 分→1.75 分);除了 POE3 以外,其他實驗 E 階段解釋 能力分數都比 P 階段高。

(六) 四個 POE 實驗預測正確率的高低和解釋能力的得分之間有兩種不同 的情形;「預測正確率高低和解釋能力高低不同」,POE3 的預測正確 率最高(95%),但其解釋能力分數最低(1.10 分)。「有相同預測正 確率,但解釋能力不同」,POE2 和 POE4 的預測正確率皆為 50%,

而在解釋能力分數上,POE2 得分為 1.5 分, POE4 的解釋分數為 1.63 分。

(七) 本研究中不同背景之受訪者,理工背景解釋能力平均分數為 1.59 分,

非理工為 1.12 分。理工背景受訪者之平均分數高於非理工背景受訪 者,其中理工背景之平均分數(1.59 分)也高於整體平均分數(1.35 分)。

61

三、受訪者在四個 POE 實驗的科學解釋類型

(一) 受訪者對於 4 個實驗所提出的解釋可歸納出 5 種解釋類型,A(外部 特徵型)、B(內部性質型)、C(科學語詞型)、D(類比型)、E(機 制型)。

(二) 四個 POE 實驗,受訪者的解釋類型在 P 階段以 C 類型(科學語詞型)

最多,佔 35.43%;至 E 階段,使用次數最多的為 E 類型(機制型),

佔 35.29%。由結果可知,經由實驗觀察,可以使受訪者將單純的科 學語詞解釋轉變為一連串作用過程的機制解釋。

(三) 兩階段受訪者採用的解釋類型以 C 類型和 E 類型最多,P 階段合計 70.08%,E 階段合計 69.12%,皆超過六成。

(四) 在四個 POE 實驗當中, POE1 以 B 類型(內部性質)解釋次數最多

(23 次),而 POE2 以 E 類型(機制型)解釋最多(32 次),POE3 和 POE4 以 C 類型(科學語詞)次數最多(23 次和 29 次)。

(五) 所有解釋類型當中,C 類型和 E 類型出現在四個實驗的次數總共為 91 次和 92 次,平均值為 22 次和 23 次。

(六) 各實驗中,A 類型(外部特徵),只有在 POE1 出現,其他實驗皆未 被使用,而且總共也只使用了四次,是五種類型裡使用最少的,由 此可見對於「水之表面張力」現象的解釋,較少使用外部特徵的描 述。

(七) 不同背景受訪者中,理工背景的解釋類型以C類型(59 次)最多,

非理工背景以 E 類型(36 次)最多;不同背景受訪者解釋類型皆以 A 類型最少,理工背景學生一次都未使用,非理工背景學生則使用 了四次。

(八) 理工背景受訪者所用的解釋類型大多是以科學詞語或機制型為主,

而非理工受訪者對於現象的解釋多使用機制型和內部性質。

62

(九) 各實驗中,B、C 與 E 三種解釋類型與解釋能力的關係,隨著「解釋 能力」得分增加,使用 B 類型解釋的次數隨之減少;C 與 E 類型的 解釋次數則是隨之增加。

四、受訪者於 POE 實驗之解釋融貫性

(一) 在 POE1、 POE3、POE4 中,以「擴散」解釋現象者最多,其他用 語有:表面張力、內聚力、反作用力、親水性…等,使用「擴散」

或「張力擴散」來解釋現象者最多,共使用了十八次,其次為「表 面張力」或「內聚力」,共使用了十二次,排名第三的是「親水性」, 共用了五次。

(二) 分析「POE1 vs. POE3」、「POE1 vs. POE4」及「POE3 vs. POE4」這 三組實驗之間的融貫性,結果發現「POE1 vs. POE3」解釋融貫次數 最多,共有 10 次,其次是「POE3 vs. POE4」有 5 次,「POE1 vs. POE4」

則有 2 次。每組實驗具解釋融貫性的人數均未超過受訪人數的五成,

由此可知,受訪者對這三組實驗的解釋融貫性是低的,對於現象的 解釋,即使實驗間有著相關聯的變因,受訪者對於不同的實驗情境 仍會提出不同的解釋。

(三) 只有一位受訪者在這三組實驗間的解釋都有融貫性(S19),三個實 驗都以「表面張力」來解釋,同時,此位受訪者也是本研究中解釋 能力分數最高的學生。四個實驗之間的解釋皆無融貫性者有五位,

佔受訪者的 25%。

(四) 受訪者的「解釋融貫性」與「解釋能力」,並沒有一定的相關性。

(五) 在三組實驗當中,理工背景具有「解釋融貫性」的人數百分比(36.7%)

高於非理工背景學生(20%)。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