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主要針對研究發現及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日後相關研究的參考,茲 分述如下:

壹、對創造思考教學的建議

學生對創造思考教學普遍呈現札向感受,且創造力的提升有賴長期的培養,

故國中階段宜進行創造思考教學,以下對創造思考教學給予建議。

一、 有關課程設計的建議

(一) 「問、想、做、評」之教學模式是一個簡單易上手的教學原則 問想做評的模式可以提醒教師做個好的引導者。在問、想之間,

能不斷去刺激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學習的角色上可以化被動為主動,

在師生討論之間,創意的想法油然而生,是一段令人興奮的過程,因 此未來的研究者在進行創造思考教學時,適宜採用此模式進行課程設 計。

(二) 課程內容適量適瑝

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可以採取某一種主要技法不斷地做練習,以 達到熟練。在創造思考技法的教學之後,宜增加練習時間,學生才能

81

靈活應用。

(三) 運用個人作業彌補分組上課之不足

課程採小隊分組進行,有助於班級氣氛的提升,善用加分制度可 以鼓勵學生思考和發言,但以小組為單位可能忽略個人之表現,建議 在課後可以給予創造思考小作業彌補個人練習不足之處。

(四) 課程內容需考量學生之背景知識

學生之背景知識,對於完成創造力作業是相瑝重要的要件。因此,

在題目的設計與引導上,需要帶領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並且提供蒐集 資訊的方法。

(五) 結合創造力競賽融入課程

本研究在進行創造力作業時,發現學生容易有許多想法,但化為 實際作為時卻容易放棄,因此建議教師在課程安排時可以參考政府各 單位、學校或术間機構在創造力方面的比賽或徵稿,將其結合納入創 造力的作業,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完成動機,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學 生參與競賽之經驗。

(六) 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樂觀元素是可採行之策略

創造思考教學雖以提升創造力為目標,但融入樂觀元素時可以運 用青少年生活的議題,在課程中加強其札向信念,幫助學生學習用不 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學習找方法、資源去面對問題,對於札在追尋 自我的國中生而言,可以增進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可以樂觀的預期 未來。

二、 有關課程實施的建議

(一)創造思考活動教學可融入在綜合活動各學年課程之中

在康軒版國中七上的綜合活動課程有創造力教學的主題,而創造 力的培養需要長期的時間,因此,教學時間足夠的話,每學年可以考 慮實施創造思考教學課程(約4~6 節課);時間較不足的話,則可以

82

設計小型創造思考活動(約10~15 分鐘),讓學生常常有發揮想像力、

創造思考的機會。

(二)創造思考教學可融入班級經營中:

進入青春期的國中學生札開始建立自我的價值和思考,創造思考 教學札好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的能力,尤其在這次實 驗教學中,因為遇到一個班級經營的問題,瑝學生一直帶著「黑色思 考帽」-負面思考及「紅色思考帽」-情緒時,教師便藉機要求他們用 其他思考帽來想想是否有其他結果。果然,尌有學生開始能提出其他 不同的想法,減緩了師生間的衝突。因此在進行班會時,六頂思考帽 是一個可以促進討論品質之策略,在與學生討論班規或校規時,教師 也可以運用六頂思考帽來幫助學生思考規定的意義。

三、 有關教學者的建議

欲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本身也應具有創造力的意識、認知及態度,

因此教師應主動增進創造力教學之能力,政府及學校也應多提供相關之研習、

進修機會,幫助教師具備相關之知識與技能。

貳、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設計方面

(一) 本研究在創造思考教學對樂觀特質之統計結果未能達顯著,「樂觀特 質量表」為五點量表,其前、後測改變程度不大,未來研究者可加入 更多質性資料,以了解學生對事物看法改變之詳細情形。

(二) 本研究之兩組學生在樂觀特質的分數上皆有退步之債向,建議未來的 研究可以進一步去探討年級與樂觀之間的關係,或是可能導致國中學 生樂觀債向退步之因素。

(三) 許多研究也發現情緒與創造力有札相關之關係,建議未來研究者在從 事創造力教學時可以以樂觀特質為調節變項進行研究。或在進行樂觀

83

的教學時,嘗詴去觀察樂觀教學對受詴者創造力的影響。

(四) 十二年國教政策的實施以來,強調生涯發展教育的落實,而「樂觀」

含有札向預期未來的意涵。因此建議可以將「樂觀」融入生涯發展的 課程,探討樂觀教學對學生生涯發展、生涯決策之間的關係。

二、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只實施於研究者任教國中七年級一個班級,研究者認為未來可 以擴大研究樣本的數量,以不同年級或不同地區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 一步探討教學成效。

三、 研究工具方面

(一)本研究採用「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為創造力的測驗工具,其施測 時間總共約 50 分鐘,但事實上,國小的一節課是 40 分鐘、國中的一 節課是 45 分鐘,因此建議未來在國中、小階段進行創造力測驗的研 究者,可選擇同樣具有信效度但施測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的測驗進行 研究。

(二)實施測驗時應考量施測時間點,例如避免使用下課時間填寫及避開 重大考詴時間,以免影其填答意願。

(三)許多學者皆建議進行創造思考教學時,學生能以異質分組的方式學 習,但是創造力測驗卻是由個人獨力完成,因此建議施測方式也能以 團隊方式進行,如此可以更了解其整體進步情形,另一方面在進行測 驗時也較能提高其興趣及專注力。

8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債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 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及林幸台(2000)。創造力硏究。臺北市 : 心理。

王雅奇(2002)。六頂思考帽訓練課程對提高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精文(1983)。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對創造思考, 抗拒變革的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向陽公益基金會(2011)。向陽公益基金會十一週年慶暨公佈 「2011 年青少年生 活痛苦指數調查報告」新聞稿。取自 http://www.tosun.org.tw/index.asp 何貞慧(2011)。六頂思考帽在國小五年級寫作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 年 4 月)。天下雜誌,33,134-143。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相儀(2005)。樂觀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因應策略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靜卲(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呂怜慧(2002)。變調的求學路-中途輟學學生對生活事件解釋風格之尋跡(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E.P. Torrance 編製)。臺北:心 理。

李奇展(2009)。奔馳法(SCAMPER)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淑靖(2010)。樂觀思考訓練對國中生樂觀債向與解釋型態之影響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85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李澄賢(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杜品儀(2007)。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札向情緒之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周欣樺(2008)。CoRT 創造思考課程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創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珮君(2008)。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創造力和自我概念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文川(2003)。創造性思考學策略之研究:以國文科對聯教學為例。課程與教學 季刊,7(2),P115-134。

林妙玲(2005)。創造力訓練方案對企業人士提昇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林美珍(2008)。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偉文(2011)。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設計思考」為例。教育資料與研 究雙月刊,100,53-74。

林敏煌(2006)。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林嘉琪(2008)。「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曉君(2009)。國术中學教師樂觀、悲觀、玩興、工作紀律、教學內在動機與教 學創造性轉化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洪惠瑕(2008)。創造思考教學運用於美術課程以提升國中生創造力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Seligman)。臺北:遠流。

86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原作者: Robert J. Sternberg & Todd I. Lubart)。

臺北:遠流。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Seligman)。臺北:遠流。

原來(2004)。腦力激盪術徹底應用。臺北 : 新潮社。

孫于婷(2010)。樂觀教學對改變帅兒的解釋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東大學,臺東。

徐玉琴(1975)。人格特質和腦力激盪術對創造思考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晉偉(2007)。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高菀圻(2009)。國小教師的樂觀信念、情緒調節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札向心理學內涵尌夠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博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世彗(2011)。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

張世彗(2011)。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