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基於前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提供國小視覺藝術教師、國小學校行 政、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 對國小視覺藝術教師之建議

(一) 提升專業成長,積極進修學習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目前台中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有 79%為非藝術相關科 系畢業,並且大多由非本科系的導師兼任視覺藝術課程,又有高達 69%的教 師認為美術材料包的使用可以補足其美術專業的不足,因此專業化的教學來 自於專業化的教師,面對多元多變的時代,充實強化視覺藝術教專業知能責 無旁貸,因此是擔任視覺藝術課的教師應持續進修,以追求專業成長。

(二) 組織視覺藝術團隊,根據專業自行設計單元教材,再委由供應商提供材料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台中市國小中有 66.7%教師在視覺藝術課使用美勞材 料包教學,且僅 10.1%的材料包教學內容由教師設計再委由材料商提供,多 數是內容主要由材料商設計好的課程進度配合補充項目(供應商的型錄分為 課程單元材料和補充材料兩類),這與九年一貫所推動藝術與人文教學訴求教 師自行設計課程有所相悖,但又因大部分有擔任視覺藝術教師多由導師且非 本科系的教師擔任,再究其使用材料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避免學生材料準備 不足、家長可省去為孩子準備材料的時間及供應商所提供的材料豐富多元 化,因此建議教師組織視覺藝術團隊,運用專業自行設計規畫課程內容,再 委由材料商豐富的媒材資源配合,設計完善的課程讓孩子更能多元化的學 習。

(三) 美勞材料包轉化為具創作表現的媒材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視覺藝術教師對於在創作、批評、及美學的藝術教育

上滿意度偏低,因此將美勞材料包多元化且豐富的媒材轉化成具創作表現的 媒材,教師責無旁貸,此部分教師可結合供應商可供應的媒材內容,教師設 計課程內容或主題式的單元,將所需的各式樣媒材委由供應商供應,讓學生 創作的材料,盡量減少半成品的材料,且以大量素材來引導學生創作,讓學 生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四) 融合材料包教學與藝術鑑賞教學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視覺藝術教師對於使用美勞材料包能培養學生藝術 知能,提升藝術鑑賞能力滿意度偏低,很顯然材料包教學多著重在將媒材組 裝及美術技能上的訓練,研究者建議視覺藝術課的老師在教學上可以多運用 本身的專業及教學技巧,引導學生從材料包的作品中培養藝術鑑賞的能力,

可藉由學生作品觀摩與創作經驗的分享,引發學生對於美的鑑賞,教師亦可 在現有的材料包內容上,引導學生藉由不同的色彩變化或塑形上的變化,呈 現出作品不一樣的風格,進而培養學生對於藝術的鑑賞能力。

二. 對國小學校行政之建議

(一) 舉辦研習活動,提供進修機會

學校可利用教師研習時間,舉辦視覺藝術課專業領域的進修課程,讓基層的 教師或是非領域專長教師但有擔任視覺藝術可的老師,在藝術的技能及教學 上有更充分的專業知識。而學校在安排專業領域研習上,可以尋求各縣市的 國教輔導團協助及經驗分享,讓教育現場的第一線老師有更多的專業思考能 力及專業知能。

(二) 重視專業背景,落實專才專用

學校行政上盡可能落實視覺藝術教師能夠專才專用,在課程及專業領域上應 更加重視藝術教育的落實,讓視覺藝術教師能夠真正發揮所長。

(三) 設立學校美勞材料教室,提供材料多樣化

由於材料包教學的形式有些過於制式化或半成品的包裝,學生在創作上較為 受限,學校建議可以設立美勞材料包教室,提供多樣化的素材,素材內容可 分為紙類、木工類、保麗龍、塑膠媒材類、繩線類……等,除了基本媒材由 材料商統一供應並分門別類外,全校可以集體募集生活上的素材,例如寶特 瓶、鐵罐子、養樂多罐子、塑膠繩、瓶蓋…等素材,建立一間專屬的美勞材 料教室,學生也可藉由多樣化材料的運用,激發更多的創作。

(四) 獎勵教師積極設計課程

學校行政可獎勵教師積極設計視覺藝術課的內容,藉由老師專業的素養,結 合學生需求、學校特色、社區資源等設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課程內容,除了 讓學生能學習更多的藝術知識,也可增添視覺藝術可與生活社區結合的樂 趣,因此學校可定期舉辦教師設計課程的徵稿活,讓教師們也可以透過課程 設計,腦力激盪,發揮專業所長。

三. 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 啟用藝術與人文教師認證機制,重視教師專業知能

研究結果顯示,視覺藝術課大多由非專長老師擔任,因此建議相關教育行政

機關可以明定相關規定,建立藝術與人文教師認證機制,讓擔任藝術與人文 的教師更具專業能力。專業機制的內容可以由學者專家及現職老師或藝術與 人文國教輔導團共同商議,相關教育機關明定檢定或認證機制,讓每個教師 更具專業的能力。

(二) 善用輔導團功能

輔導團可定期舉辦研習或定期到各校分享專業知能與教學經驗分享,提升教 師專業的視覺藝術課程設計及教學能力,教師亦可多善用輔導團的專業,尋 求更多的資源與諮詢,增進教學上的豐富多元化。

四. 對材料包內容設計的建議

(一)素材多樣化,半成品簡單化

材料包以素材為主,素材的內容可以多樣化,讓任課老師及上課的學生有更 多樣素材選的機會,使老師在教學上除了可以教導學生使用多樣媒材的變化性,

亦可激發學生學習選擇材料的能力及創作作品的多樣化。另一方面,半成品的材 料宜再求簡化,讓學生有更多的創作成分在作品中,而不是讓材料包流於僅是組 裝作品的半成品包。

(二)以主題軸方式委請專業教師設計材料包內容

材料包的課程內容可由專業教師依據課程內容、學生需求、學校或地方特色 來設計,教師提供教學教案,再委由供應商依據教師課程設計的內容提供學生所 需的材料包內容。教師可以先將整學年的課程設計好,學期初由供應商統一供

應。學校教師亦可廣泛徵詢教案或尋求輔導團資源,設計多元化的課程內容,轉 化為材料包的材料準備形式,由廠商便利性的供應材料,教學上也可達到藝術專 業。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王德育譯(1975)。創性與新制之成長。台北:啟源。原著:Viktor Lowenfeld.194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王佩霖(2004)。新竹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教學調查研究~以九十一至 九十三學年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

李長俊(1998)。美術史、美術教育、文化建設。美育,93 期,(13-23 頁)。

吳麗玲(2007)。台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何清吟(1977)。新頒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研習資料。台灣省教育廳:台灣省國民 小學教師研習會。(133—145 頁)。

呂燕卿(1999)。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綱要與統整性互融性課程設計之觀念。國 教世紀,185,98-106。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淑卿(2001):藝術與人文教材的理念與做法。康軒教育雜誌季刊,45。

邱美嬌(2000)。國小鄉土美勞課程與教學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朝平(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 藝術與人文」領 域暫行綱要看藝術教育的趨 向。

陳彩文(2002)。視覺藝術教育在國小課程改革的行動探究:新竹市大湖國小之 經驗書寫。未出版碩士,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郭金蓮(2003)。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美勞教學專門能力之調查研究─以台中縣豐 洲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郭禎祥(1998)。我國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 。視覺藝術與美勞教育國際學 術研討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581-659 頁)。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師大學報,37 期,

(579-707 頁)。

郭禎祥 (1991)。追求精緻藝術教育—DBAE(上下)。美育,12,13 期 (3-9 頁),

(23-28 頁)。

教育部(1975)。國小課程標準 。台北:正中。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7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初版。台北:正中。

教育部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初版。台北:文芳。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國教司。

張全成(1997)。後現代主義中的國小美術教育發展趨勢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黃滿珍(2009)。國小視覺藝術材料包教學對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傅珍衡(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教育實施現況調查研 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劉豐榮(2000)。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

樊湘濱(1991)。「創造導向」、「品質導向」、「學科導向」的美術教育。國民小學 美勞教學之原理與實務,台灣省立新竹師範學院編印。

一、 西文部分

Blandy,D .(1994).Assuming responsibility:Disability rights and the preparation ofart educator .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35(3),

179-187。

Eisner,E.W.(1994)‧Revisionism in art education:Some comment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Studies in Art Education,35(3),188-191。

Gree,W. Dwaine. (1984)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Approaching Art as a Subjectof Stud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lssuesResearch ,

25(4) ,212-218。

May,W.T.(1994)The tie that bind:Reconstructing ourselves in institution contexts‧Studies in Art Education,35(3),135-148。

附 錄

附錄一、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成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a34 .764 .246 .361 -.028 .095 .004 .032 .081 .014 .002

a28 .712 .031 -.098 .083 .158 .142 .298 .033 .064 .153

a29 .683 .257 .306 .229 .263 .048 .028 -.156 .104 -.034

a32 .622 .085 .220 .124 .140 .095 .210 .162 .148 -.180

a37 .559 .426 .162 .167 .147 .086 .073 .371 .080 .128

a35 .540 .132 .179 .334 .298 .063 .150 .407 -.084 -.025

a33 .537 .217 .008 .208 .028 .261 -.029 .165 .165 .121

a36 .527 .406 .178 .205 .170 -.070 .018 .297 .008 .106

a20 .176 .762 .084 .082 .049 .149 .295 .248 -.038 -.081

a19 .174 .728 .112 .202 .042 .109 .297 .012 -.197 -.291

a12 .145 .623 .136 .036 .405 .093 -.154 .144 .167 -.054

a39 .284 .590 -.019 .213 .189 -.163 .005 .303 .292 .131

a1 .420 .541 .346 .221 .018 .174 -.071 .096 .272 .056

a21 .526 .531 .032 .314 .056 .270 .106 .058 .006 -.031

a13 .117 .516 .307 .100 .455 .047 .078 .183 .101 .259

a24 .289 .506 .264 .317 .194 .103 .350 -.031 -.007 .244

a2 .351 .505 .481 .195 -.080 .256 .075 .030 .231 .018

a25 .323 .494 .210 .490 .070 .185 .240 -.056 .059 .166

a4 .013 -.007 .731 .160 .192 .002 .172 .096 -.046 -.059

a5 .327 .076 .717 .286 .188 -.052 -.015 .132 -.021 .140

a7 .275 .237 .693 .092 -.012 .121 .059 .030 -.009 .045

a6 .169 .117 .537 .375 -.019 .475 -.015 .301 1.015E-5 .047

a8 -.103 .367 .509 -.037 .208 .186 .172 .185 .349 .017

a23 .142 .217 .286 .779 .137 -.034 .129 -.080 .105 .116

a22 .151 .402 .022 .614 .195 .149 .011 .323 -.177 .032

a3 .107 .133 .312 .588 -.016 .350 -.079 .137 .229 -.033

a30 .271 .022 .161 .572 .243 .158 .263 .299 .148 -.097

a18 .206 .075 .080 .104 .786 .151 .117 .050 .160 -.029

a16 .158 .263 .262 .340 .507 .254 .013 -.074 .177 .053

a17 .446 .166 .124 .163 .500 .289 -.129 .185 -.039 .004

a10 .070 .056 .066 .133 .189 .695 -.002 .095 .303 .003

a15 .301 .263 .048 .173 .377 .636 .059 .048 -.254 .047

a14 .453 .259 .197 -.074 .419 .506 .282 -.003 .015 .147

a26 .084 .211 .198 .192 .131 -.052 .829 -.056 -.047 .026

a27 .483 .138 .027 -.046 -.112 .112 .691 .221 .211 .015

a38 .183 .288 .206 .057 .015 .138 .008 .800 .087 .068

a31 .347 .180 .236 .273 .331 .087 .109 .407 .069 -.090

a9 .213 .059 -.008 .132 .182 .123 .048 .048 .835 -.032

a11 .051 -.036 .049 .052 .006 .042 .030 .037 -.024 .817

- 98 -

附錄二、台中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使用美勞材料包之現況與意見調查問卷(初稿)

第一部分:基本資料

1. 性 別: □ (1)男 □ (2)女

2. 年 齡: □ (1) 30 歲以下 □ (2) 31-40 歲 □ (3) 40-49 歲 □ (4) 50 歲以上 3. 教學年資:□ (1) 1-5 年 □ (2) 6-10 年 □ (3) 11-15 年 □ (4) 16-20 年

□ (5) 21-25 年 □ (6) 26 年以上

4.最高學歷:□(1) 師專 □(2) 師範院校 □(3) 一般大學 □(4) 研究所 □(5) 其他 5.畢業科系:□(1)視覺藝術類 □(2)音樂類 □(3)表演藝術類 □(4)非藝術相關科系 6.目前的教學屬性:□(1)藝術與人文專任教師 □(2)級任兼藝術與人文教學

□(3)行政兼藝術與人文教學□(4)其他科任兼藝術與人文教學 □(5)美術班導師 □(6)其它(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

7.擔任授課年級:□(1)三年級□(2)四年級□(3)五年級□(4)六年級 8.學校規模:□(1)20 班以下□(2)21-32 班 □(3)33-49□(4)50 班以上

7.擔任授課年級:□(1)三年級□(2)四年級□(3)五年級□(4)六年級 8.學校規模:□(1)20 班以下□(2)21-32 班 □(3)33-49□(4)50 班以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