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中將針對本研究實施過程之問題檢討及所提結論,提出對教學上與未來 研究兩方面的建議,分述如下:

一、對教學上的建議

(一)藉由擬題活動改進學生的除法概念

本研究發現學生在擬題測驗中,若能自己發展出符合某「算式」的問題情境,

則表示他們已經清楚算式中數字及符號的意義與關係。因此,教師可以藉由擬題 活動,從學生所擬的題目中察覺學生混淆不清的地方,據以進行補救教學,改進 學生的除法概念。

(二)透過擬題題材使數學有意義化

在學生擬題過程中,發現學生會在題目中運用認識的名字(家人、朋友、同 學)及週遭生活環境來出題,藉以表達他們的興趣和關心的焦點,而且寫法非常 多元。所以,擬題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將具體情境與數學抽象的概念做連結,使數

學有意義化。

(三)安排擬題教學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本研究發現,擬題能力好的學生,其解題能力亦佳,可是,解題能力佳的學 生,其擬題能力卻未必表現的好,探究原因發現,學生已習慣解題,對於擬題可 能從未嘗試過以至於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師若能先將課程之主題觀念釐清,

並進行教學之後,根據授課內容請學生擬題,經過時間的訓練之後,學生將更能 掌握擬題的方法。另外,當研究者試著詢問學生「數學擬題」是否幫助他們的數 學學習時,都得到學生的正面回應,學生認為他們在數學認知、題意解讀方面都 進步了,也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適度安排不同未知數位置的題型於除法教學中

國內數學教材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時,大都從未知數位於等號後的題目開 始,學生因而習於算式的順向思考。本研究發現學生進行擬題測驗時,「未知數 在商」或「未知數在餘數」的表現最好,「未知數在被除數」次之,「未知數在 除數」則表現最差。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先由未知數位於等號後的題型引入除 法概念,若能再安排不同未知數位置的題型,學生對於除法概念的理解將更清 楚,而且對解題及擬題,也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樣本

本研究對象受限於時間、人力的關係,只以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未 來可針對各年級學生繼續進行,亦可透過縱貫研究,來瞭解學生各階段的擬題表 現及除法概念。在樣本取向上,本研究僅限於彰化縣,因而研究結果較適合解釋 彰化縣學生的現況,未來若能擴大地區並增加樣本數,將能擴大研究的推論。

(二)深入探討擬題歷程

本研究以學生的擬題結果,配合晤談的方式來瞭解學生的思考歷程,的確能

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若能以個案方式長時間進行研究,應能更深入探討個案的擬 題歷程。

(三)採用不同的表徵方式

同一數學知識或概念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型式來加以表徵,而本研究僅探討學 生對於算式表徵轉換為文字表徵的除法擬題能力,其方式未必適用於所有學生,

例如低成就或語文能力較差之學生。因此,可思考如何對特殊的學生施予擬題測 驗,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採用圖形、符號…等其他的表徵方式進行擬題測驗,應 更能從中看出學生的除法概念。

(四)採取不同的評分方式

本研究雖已參考梁淑坤(1995)的分類並進一步細分,向度仍可再增加,若 能參照更多的評分準則,將能更深入瞭解除法概念。

(五)研究工具的命題技術

研究工具之ㄧ的除法概念測驗的命題,應簡明扼要並符合選擇題與計算題的 命題原則,使學生能更瞭解題目所要傳達的除法概念。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尤彥喬(2004)。國小三年級學童除法文字題解題情形及策略轉變之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森矅(2005)。國小六年級學生對分數加減法擬題及分數概念之相關研究。國 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進寶(2005)。國小五年級擬題教學之研究~以整數混合四則運算為例。國立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珍(1991)。國小兒童對於乘除法應用問題之認知結構。國立新竹師院學報,

5,221-288。

林思行(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問題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 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群雄(2004)。『教』與『學』之成長實錄-擬題活動教學融入國小三年級數 學課堂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德宗(1999)。擬題活動再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室裡的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補助大學生研究專案成果報告(編號:NSC88-2815-C-023-001-S)。

林原宏、許淑萍(2003)。乘除擬題能力測驗編製及其實證研究。測驗統計年刊,

10,135-168。

坪田耕三(1987)。生動的算術。國土社。

周幸儀(2002)。國小二年級數學科合作擬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 院教師在職進修數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家戀(2004)。運用除法教學模組於國小三年級除法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文鈺(1996)。不同擬題教學策略對兒童分數概念、解題能力與擬題能力之影 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秀芳(1997)。國小二年級學生加法擬題能力之研究。國科會補助大學生研究 專案成果報告補助專案報告。

唐淑華(1990)。語文理解課程對增進國一學生數學理解能力之實驗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梁淑坤(1993)。十五枝火柴看擬題與解題。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 級)。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梁淑坤(1994)。擬題的研究及其在課程的角色。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 年級)。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梁淑坤(1995)。師範生擬題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編號:NSC83-0111-S-023-007、NSC84-2511-S-023-001)。

梁淑坤(1997)。擬題能力之評量:工具之製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 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4-2511-S-023-006)。

梁淑坤(1999)。從擬題研究提出數學教學建議。新典範數學,184-220。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出版社。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新仁(1992)。認知心理學對教學的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28,13-32。

許淑萍(2002)。國小學生乘除法表徵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台 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陳秀雯(2002)。師院生佈乘法文字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陳佩琦(2003)。國小二年級數學擬題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陳鵬全(2002)。國小三年級學童在除法問題解題表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甯自強(1993)。分數的啟蒙~量的子分割活動~。教師之友,34(3),45-51。

黃月平(2004)。國小學童分數乘除文字題表徵轉換能力與後設認知之研究。國 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黃俊惟(2002)。網路擬題練習在解分數加減法問題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 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麗卿(1999)。除法概念形成歷程中的錯誤分析對教學的啟示。高雄:復文圖 書出版社。

楊惠如(2000)。擬題活動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瑞智(1997)。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中年級除法教材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科 新課程概說,119-134。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鄔瑞香(1996)。從一年級兒童的數學日記看評量。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學習評 量方法初探。66-102。臺北: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詹聖惠(2004)。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數學擬題之經驗分享。南投文教,21,

112-115。

蔣治邦(1994)。由表徵的觀點探討新教材數與計算活動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 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劉芳妃(1998)。合作擬題活動融入國一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祥通(1996)。數學寫作教學策略初探。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

224-263。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劉湘川、許天維、林原宏(1996)。國小高年級學生乘除問題的解題策略及理解 層次之分析研究。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403-407。

鍾雅琴(2002)。合作擬題策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分數概念、

解題能力與擬題能力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宗明(1997)。國小實施數學寫作活動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Borba M. C. (1994).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h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 New Orleans, LA.

Brian Geer(1988).Nonconservation of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analysis of a symptom. Journal of Mathematics Behavior, 7, 281-298.

Brown, S. I.,& Walter, M. I.(1983). The art of problem posing. Philadelphia, PA: Franklin Institute Press.

Clement, M. A.& Lean, G. A.(1988). Discrete fraction concepts and cognitive structure. In A. Bordas(Ed.), 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s, 1, 215-222. Veszprem, Hungarian National Centure for Education Technology.

Dillon, J.T.(1982). Problem finding and solving. Jouranl of Creative Behavior, 16, 97-111.

English, L. D.(1997). Promoting a Problem-Posing classroom.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3), 172-179.

English, L. D.(1998).Children’s Problem Posing Within Formal And Informal Context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9

(1), 83-106.

Gagne, E.D., Yekovich, CW.,& Yekovich, F.R.(1993).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2nd ed.).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Gonzales, N. A.(1994). Problem Posing: A Neglected Component In Mathematics Courses For Prospectiv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School Science & Mathematics, 94(2).78-84.

Greer, B.(1987).Nonconservation of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involving decimal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8, 37-45.

Greer, B.(1987).Nonconservation of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involving decimal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8, 37-4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