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陸、 訓練移轉在參與校務發展中以樂於協助評鑑工作最高

參與校務發展層面中將近九成的教師認為自己「大致」和「非常」能參加培 訓後會樂於協助學校完成評鑑工作,在教學和行政工作結合再一起,用最簡單文 件格式紀錄自己與學生的資料,顯示只要能增進教師專業成長、表格簡單、不再 花費額外時間整理,就能提升教師協助對學校評鑑資料的態度。

教師認為自己在參與校務發展層面中「我能較了解社區家長的需求和對學校 的期望」最低(胡惟喻、陳依婷、劉素真,2016;黃靖文,2016),顯示參加培 訓的教師多以教學場域的技能提升為主要目標,較少關注到社區家長的需求及期 待。

第二節 建議

壹、 對補教教學師資培育之建議

一、培訓內容的安排以低中年級為主

教材教法宣講內容建議安排低、中年級為主,以符應教學現場教師的需求。

每個學生落後的情況不同,教師在決定教學成分的時候國語、英語補救教學需熟 悉閱讀發展理論(Chall, 1996),以了解其學科在各個學習階段的教學重點;數 學補救教學則需熟悉該領域階段之學習表現(教育部,2018),以了解其學科強 調的邏輯與順序的特性。

二、研發便於教師使用的教材

補救教學教師教學熱忱會隨著學生學習狀況影響,尤其低成就學生更是需要 時間,除了讓他們能夠反覆練習,教師也要能以陪伴且支持的態度來等待學生的 進步。建議教師透過具象的數據或者檢核表的方式來記錄學生進步的歷程來增加 對教學的熱忱。

教師自身要熟悉教學設計的難度層次,來安排適當的學習活動,才能提升教 學效能,以擔任補救教學人力多為導師的情況下,一整天要兼顧全班學生突發狀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況、批改作業之餘,沒有充足的時間為補救教學的學生設計完善的教學流程。建 議教師透過教師專業社群來蒐集、設計完整的單元教案和製作完整的教具,不僅 能減少教師的備課時間,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關注社區家長的需求及期待

關注家長對參加補救個案的期待,有助於理解家長對學生學習的態度,增進 親師彼此合作的機會。建議學校行政人員在學期初安排導師與補救教學老師有時 間對話,來了解個案家長平時對學生的期待,在學期末的補救教學學習輔導小組 會議中,讓導師了解學生在補救教學班的進步後也能傳遞訊息給家長知道。

貳、 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樣本為臺東縣某一偏鄉小校教師,受限於樣本數不足,無法將結果類 推至接受培訓之教師情況。因此建議未來可採取較大樣本數及兼顧各類型的學校 教師數再進行研究,應可使研究結果更加精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教師自評以及個別訪談進行分析,對於培訓前、後專業成長是否 符合教師教學現場真實的成效移轉,建議未來研究者除了透過教師自評外,若能 輔以現場課室的教學觀察的在培訓的前、後對後照或者將問卷的設計分別針對教 師參加培訓前、後兩部分做自我評估,會使研究獲得更詳實的記錄。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107 學年度我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年齡結構概況。取 自 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951516456GEYI9ZG4.pdf 李嵩賢(2001)。人力資源的訓練與發展。臺北市:商鼎文化。

李沛玲(2004)。組織支持、主管支持與同事支持對訓練成效評估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苗栗縣。

李淑卿、李景美、張鳳琴、苗迺芳(2017)。青少年戒菸教育種籽教師培訓計畫 成效之研究。學校衛生,70,1-30。

吳國珗、蕭嘉惠、張瑜庭(2010)。教育訓練移轉成效研究-以高中體育教師為例。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0(2),47-64。

吳曉玲(2015)。應用 Kirkpatrick 模式評量護理臨床教師培訓課程之實施成效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周瑛琪、顏如妙(譯)(2018)。員工訓練與發展。(原作者:Raymond A. Noe)。 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林伯安(2011)。教學輔導教師培訓方案之成效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之弱勢學生的補教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 類,46(1),45-65。

洪儷瑜(2014)。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教教學。載於陳淑麗、宣崇慧編,

補救教學概論(1-28 頁)。臺北:心理出版社。

施安琪、紐文英(2015)。融合教育教師宜預備的專業倫理析論。南屏特殊教育,

6,39-54。

胡惟喻、陳依婷、劉素真(2016)。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專業知能成長 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學報 66(4),103-120。

翁福元、廖昌珺(2017)。在職教師進修體系對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64-70。

© 勢。教育心理學報 43(S),205-225。

陳建伶(2014)。屏東縣國民小學現職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師資訓練移轉成效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金龍(2015)。補救教學在十二年國教中的定位、作法與挑戰。取自 http://net.yhsh.tn.edu.tw/~leader/04/03.pdf

張存薇(2016 年 11 月 16 日)。會考成績全國墊底 試辦主科分組教學。自由時 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52582

張仁家(2016)。企業訓練與發展。新北市:全華圖書。

教育部(2014)。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取自

https://priori.moe.gov.tw/download/2014-2-5-10-15-30-nf1.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8)。國小校別概況。取自

http://stats.moe.gov.tw/statedu/chart.aspx?pvalue=04 教育部統計處(2018)。國中小教師概況。取自

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E5%9C%8B%E4%B8%AD%E5%B0%8F%E 6%95%99%E5%B8%AB%E6%A6%82%E6%B3%81.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9/pta_18524_662974 4_60029.pdf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教教學原則。臺東特教,27,25-29。

曾柏瑜、陳淑麗(2010)。初任補救教學大專生的專業成長研究。特殊教育研究 學刊,35(1),39-31。

湯維玲、蔡佩娟(2013)。一位國小校長推動攜手計畫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課 程與教學季刊,16(1),69-92。

黃靖文(2016)。國小補救教學師資訓練移轉之成效研究-訓練滿意度之中介效果。

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41,27-48。

雲林縣斗南國小(2017)。關於-國小補救學師資培訓研習。取自

http://163.27.141.5/tnps/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816 甄曉蘭、洪儷瑜(2012)。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師資課程參考手冊。臺北

市:教育部。

©

http://wedc.nttu.edu.tw/files/14-1001-56028,r386-1.php?Lang=zh-tw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2016)。臺東縣 105 年度「補救教學」現職教師初階研習實

施計畫。取自

http://www.ntpehs.ttct.edu.tw/fileCenter/3/f55befa7-34e8-418f-8da 5-c4bfc09d115c.docx

臺中市中華國小(2018)。補救教學 8 小時基礎師資培訓訊息。取自 http://www.zhes.tc.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46 臺中市中華國小(2018)。補救教學 18 小時基礎師資培訓訊息。取自

http://www.zhes.tc.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47

簡貞玉(譯)(2007)。員工訓練與發展能力(原作者:Raymond A. Noe)。臺北 市:五南。

簡建中(2009)。人力資源發展:從粉筆到數位滑鼠。臺北市:五南。

羅彥棻、許旭緯(2016)。人力資源管理第 2 版。新北市:全華圖書。

羅寶鳳(2017)。透過專業社群建構教師的再學習之路:以花蓮海星中學高瞻計 畫的教師社群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23-29。

貳、外文部分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A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41(3), 63-105.

Broad, M. L. & Newstrom, J. W. (1992). Transfer of training : Action-packed strategies to ensure high payoff from training investments. New York:

Addison-Wesley.

Carnine, D. W., Silbert, J., Kame’enui, E J., &Tarver, S. G. (2004). Direct instruction reading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 ). Orland, FL: Harcourt Brace.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Kasim, R. S. R. & Ali, S. (2011). The influence of training design on training transfer performance among support staff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Malay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2(5), 377-382.

Kazdin, A. E. (1994).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applied settings (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Kirkpatrick, D. L., & Kirkpatrick, J. D. (2006).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3rd ed.).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Laker, D. R. (1990). Dual dimensionality of training transfe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3), 209-223.

M. Knowles(1999). The Adult Learning (4th ed). Houston, TX: Publishing.

Perkins, D. N., & Saloman, G.(1992). The science and art of transfer. Of minds matter: A foreword to the future, 1, 201-210.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附 錄

附錄 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