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訓練移轉之意涵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節 訓練移轉之意涵

壹、 訓練移轉

訓練移轉(training transfer)由學習遷移(transfer of learning)擴展出來,是人力資 源發展的關鍵(Kasim & Ali, 2011),多使用在企業訓練與發展中,重視受訓者個 人內在的潛能開發,以達到最大化的學習。

想要受訓者達到最大化學習(maximizing learning)要注意以下三個重點:第 一改變受訓者的特徵,包括專業知能與態度;第二重視教育訓練的內容設計,規 劃多種形式的練習以及提供受訓者有意義的資料;第三運用訓練移轉,培訓後讓 受訓者有機會能多次反覆的使用到訓練中所吸收到的知識、技術、態度,以激發 出更好的專業行為表現(張仁家,2016)。

Baldwin & Ford(1988)認為訓練移轉指訓練所學的新行為可以類化到工作中,

並能維持一段時間,類化也稱一般化(generalization),係指培訓者有能力將研習 中所學習到的技能,運用在與學習環境相似的情境,但不完全和實際工作場域相 符之情境。Laker(1990)提出培訓者在參加受訓的其間行為、技能、態度只要被 改變,它們就有可能被內化或延續到職場裡,其行為並維持一段時間的程度。

Broad & Newstrom(1992)的研究則認為培訓者不僅有能力將研習中所學習到的 技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持續的應用在工作場域中,還能延伸到工作以外的領 域中。Kazdin(1994)指出行為跨領域的延伸至新情境,受訓者開始或企圖應用 所學的程度。學者 Kasim & Ali(2011)提出訓練移轉的過程包含以下三個階段:

學習或掌握培訓中的知識與技能、在工作中能使用新知識和技能、過了一段時間 仍能保持其改變的行為。訓練移轉指的是某一行為在一個新的情境中被重複使用 的程度,若能適當地以受訓者原有的行為模式應用到新的事物中,而產生符合個 人工作情境的新組合(張仁家,2016)。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訓練移轉為受訓者於培訓課程結束後,能將期間所學的 知識、技能、態度有效且持續的應用在工作場域中,不僅提高了受訓者個人的工 作能力,還提升了組織的績效,如圖 2。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圖 2 訓練移轉流程

資料來源:羅彥棻、許旭緯(2016)。人力資源管理第 2 版。新北市:全華圖書。

頁 5-6。

貳、 訓練移轉成效評估模式

教育訓練的最後一項的程序為成效評估(evaluation),於培訓結束後來探討 訓練成效是否符合培訓目標,判斷受訓者改變行為的情形,其評估的結果可作為 回饋承辦單位擬定計畫之用,以利修正未來訓練的規劃與改善實施方式,有助於 提升個人訓練成效的提升,並了解一個機關工作項目的效果與效率如何的過程

(李沛玲,2006;丁志達,2009;張仁家,2016 黃靖文,2016)。

針對教育訓練成效評估,專家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式,常見的有 Kirkpatrick 四 層 次 評 估 模 式 ( four level evaluation model )、 Stufflebeam 的 CIPP 模 式

(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 model)、Brinkerhoff 六階段模式(six-stage model)。 Brinkerhoff(1988)指出 Kirkpatrick 的四層次評估模式是以訓練結果為導向,

他認為執行培訓的前置作業及訓練過程也會直接影響訓練的成效,進而提出從訓 練流程評估會使其更臻完整及全面。但 Kirkpatrick 的四層次評估模式不但包含各 種不同培訓的共同性,如綜合性(comprehensiveness)、簡單性(simplicity)與應 用性(applicability),可用來推論不同程度的訓練成效,故最常被業界廣泛使用

理論

示範

練習或模擬

實地練習並獲得回饋

實地練習並獲得教導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李嵩賢,2001)。故本研究以 Kirkpatrick 四層次評估模式的角度來評估補救教 學師資培訓。茲下概述 Kirkpatrick 四層次評估模式(丁志達,2009),如表 1:

壹、反應層次(Reaction level):指培訓者對研習內容的喜愛或滿意度。不可 輕忽培訓者的回應,包含一切正向或負向的反應,其滿意度對學習氛圍有著一定 程度的影響。

貳、學習層次(Learning level):指培訓者在參加受訓的期間知識和技能的了 解與吸收程度,以評估是否達成學習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水準。

參、行為層次(Behavior level):指結訓後培訓者改變工作任務行為的程度,

尤其強調回到工作場域後工作行為出現移轉。

肆、結果層次(Result level):指結訓後培訓者因工作行為改變所創造的價值,

以分析訓練成果對組織績效的改變與貢獻程度。

表 1 Kirkpatrick 四層次評估判斷準則表格

評估層次 教育訓練評估成效的焦點

反應(Reaction) 受訓者對課程的滿意度為何?

學習(Learning) 受訓者吸收到的知識技能態度與行為為何?

行為(Behavior) 受訓者在工作上的行為改善與增進為何?

結果(Result) 受訓者對於組織績效的具體貢獻為何?

資料來源:張仁家(2016)。企業訓練與發展。新北市:全華圖書。頁 9-10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