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尌師資培育機構、任課教授、師培生及後續 研究等四方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未來教育行政及教授在教師口語訓練 課程的規劃上實施之參考。

壹、對師資培育機構的建議

一、教師口語課程應列為必修

教師口語表達的優劣,對於學生的學習效率息息相關。尌課程屬性而 言,應列為必修課程,因為教師口語訓練課程是每位師培生都應該修習的 課程。

二、教師口語課程應列為學年課

教授認為教導教師口語訓練課程最大難處,是課程內容要兼顧國音理 論與說話實務,但教學時數不足,在教授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趕完預定進 度後,所剩時間不多,因此在說話的教學上明顯不足,且修習學期課的師 培生明顯學習量不足,教師口語訓練課程的訓練成效有限。因此教師口語 課程應列為學年課,課程分為上、下學期,上學期先建立基礎的國音學理 論,下學期著重在說話訓練課程。

三、加強國小在職教師的口語訓練

自從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各師資培育中心擁有課程編排的自主權,

在沒有意識到教師口語訓練課程的重要性下,此課程多列為選修,導致目 前有些國小在職教師並沒有修習過教師口語訓練課程。補救的方法即是利 用寒、暑假的時間,規劃一系列的教師口語課程,讓沒有修過課或想加強 自身能力的國小在職老師,有一個系統性的管道進修。

貳、對任課教授的建議

一、國音理論能加強應用部分

師培生認為,除了聲母、韻母、聲調的教學外,國音理論應加強實務 應用的部分,因為未來教學是靈活運用的,因此,在國音變化、拼音、注 音符號的部分,也是師培生最想學習的課程內容。

二、說話教學應與教育實務連結

本研究顯示,師培生認為口語表達能力是身為國小教師最基本的能 力,國小在職教師認為範讀及說故事能力是在教學現場最重要的。因此建 議教授在說話教學的訓練上,能加強師培生範讀與說故事的能力,讓學習 與實務接軌無縫隙。

參、對師培生的建議

一、多學多問,奠定良好國音理論基礎

師培生認為國音理論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但在未來教學現場,要 糾正學生的發音,教師本身尌要具備國音理論的基礎,才知道學生的發音 在哪裡出了問題。因此在修習教師口語訓練課程的期間,師培生應該多學 習多發問,為未來教學奠定良好的國音理論基礎。

二、勤加練習,建立良好口語表達的基礎

在本研究中,多數修課學生表示語音的矯正是困難的,但也是必要 的。矯正發音的不二法門即是勤加練習,要達到字正腔圓的境界唯有不斷 的練習與修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口語表達基礎。因此建議師培生在修習 教師口語課程時,有授課教師的指導,應勤加練習,有任何口語表達上的 問題,即時詢問才能及時解決。

肆、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輔以半結構式訪談法,探討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實 施之現況。但因受限於時間、經費與能力等因素,雖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完 備,仍有不足之處,因此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一、研究範圍方面

本研究範圍以北、中、南、東四所師資培育機構的修課學生為主要問

卷對象,因而在研究結果上無法推論到其他地區。建議可以針對全臺所有 師資培育機構的修課學生進行調查。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係以授課教師、國小在職教師、修課學生為調查對象,建議未 來的研究能針對不同對象,如師資培育機構行政人員進行課程規劃的相關 探討,以瞭解行政單位在執行政策上之難處,獲得更廣泛完整的研究概觀。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主要採用課程大綱分析、問卷調查輔以訪談的方式進行,建議

未來的研究者可以針對口語表達的部分做更深入的研究,可以採取語音的 測驗,瞭解修習教師口語課程對口語表達是否有實質的幫助。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世帄(2004)。教師教學中的言語職責。黑龍江高教研究,6,68–69。

王存太(200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中師《教師口語》課程教學的教 學設計研究。甘肅省: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安琳(1997)。‚教師口語‛教學最優化芻論。丹東師專學報,19,3–

6。

王茜(1999)。教師口語 543 教學模式研究。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

19(4),102–103。

王淑俐(1997)。教師說話技巧-教師口語表達在教學與師生溝通上的運 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樹來、金貞春、張波(1999)。教師口語特點新探。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4,100–101。

王頤嘉(1994)。教師口語的特點與規律。語文建設,8,11–14。

危加興(2001)。詴論師範生職業口才訓練。湖南省:湖南師範大學教育 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華(2001)。詴論教師口語的美育功能及其實現途徑。湖南省:湖南師 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2003)。‚教師口語‛課教學改革之我見。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 育科學版),16(6),65–67。

李柱梁、梁忠全(1995)。詴論教師口語的基本功能、特徵及選用原則。

安徽農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9(2),85–87。

李軍(1997)。教師語言風格談。齊齊哈爾大學學報,5,100–101。

李業麗(2004)。淺談對教師口語的要求。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7(4),353–354。

李麗明(2005)。論師範院校‚教師口語‛課的訓練方法。黔東南民族師 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3(1),101–103。

邸文俠(1996)。論教師口語。安順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3,12–16。

馬孝義(1994)。詴論‚教師口語‛的課程建設。課程〃教材〃教法,6,

47–49。

郗文倩(1997)。教師口語教學中的師生合作訓練。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

58–59。

國非(1996)。‚教師口語‛教學方法論。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4,

70–74。

國家教委師範司(2008)。教師口語詴用本(22 刷)。北京市:北京師範大 學。

張仁碧(2001)。‚教師口語‛課淺談。內江師範學院學報,16(5),32–

34。

張紹梅(2001)。教師口語課程的設置和編排探析。天中學刊,16(3),

104–106。

張曉宏(2000)。師專‚教師口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焦作教育學 院學報,1,14–16。

張燕(1995)。‚教師口語‛課及教學初探。玉溪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1(6),56–58。

張麗珍(1999)。教師口語教學目標的分類、測量與評價初探。河南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39(3),98–101。

張麗珍、袁蕾、何文征(1997)。教師口語。北京市:中國書籍。

郭啟明(主編)(1993)。教師語言藝術(二版)。北京市:語文。

陳偉琳、馬洪海(1999)。師範院校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思考。天中 學刊,14(4),94–96。

士論文(未出版)。

楊鮮靈(2003)。淺論師範院校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太原師範學院 學報(社會科學版),2(1),117–118。

賈柳華(2000)。談師範生‚教師口語‛能力的系統訓練。洛陽師範學院 學報,19(4),96–97。

劉佩瓊(1996)。淺談師專‚教師口語‛課教學。景德鎮高專學報,1,57–

59。

劉芳(1997)。教師口語課教學認知一二三。湖北三峽學院學報,19(2),

106–109。

劉啟珍(2001)。教師語言風格的成因。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121–124。

蔣同林、崔達送(2001)。教師語言綱要。北京市:華語教學。

鄧曉紅(2005)。五年制師範生口語交際培養初探。江西省:江西師範大 學語文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華強、楊國強(主編)(2000)。教師口才訓練教程。廣州市:暨南大學。

魏麗傑(2007)。高師‚教師口語‛課程建設的思考。山東省:山東師範 大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麗芳(1999)。‚教師口語‛學習中應著重解決的幾個問題。教學與管 理,12,30。

貳、英文部分

Bellack, A. A., Kliebard, H. M., Hyman, R. T. & Smith, F. L. (1966).

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附錄一

師培生對「教師口語訓練課程」課程與教學之意見調查

【填答說明】

1. 請根據您學習「國音及說話」課程的實際經驗,回答本問卷的問題。

2. 本問卷「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請分成兩個步驟作答:

(1) 首先,根據您修讀「國音及說話」的經驗,授課教師曾經安排或採 用哪些「課程內容」與「教學策略」,請在該項目前方的‚□‛內打

「V」。

(2) 其次,針對您所勾選的項目,請再評定該項目對您學習上的幫助程 度。

3. 若勾選「其他」,請在後方的 上提出說明。

【基本資料】(請在適當的□內打 v):

一、 院別:

□教育學院 □人文藝術學院 □理學院 □管理學院 二、 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研究所 三、 性別:

□男 □女 親愛的同學:您好!

這份問卷主要在徵詢您對「國音及說話」課程與教學的意見,來探討該課 程目前的實際狀況,並從其中找出一些建議,做為師資培育機構未來在「教師 口語」課程編排上的參考。本問卷所得的資料僅作為學術研究之用,不作個別 意見的探究,並絕對保密,請就您個人的情形或意見放心作答。您所提供的意 見與看法對本研究相當重要,敬請詳細作答。謹此致上最高的謝意,謝謝您的 協助。

敬祝 健康愉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聲儀教授 研究生:陳雅如 敬啟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月

【問卷內容】

第三部分 教學策略(複選)

曾經採用

第四部分 認證制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