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建議

壹、對未來師資培育建議

華語教學為一新興科目,同樣的,此領域之實習課的探究亦成為新興議題,

實習課為教學培訓領域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值得探究,但與其他語文科目相比,

鮮見華語文實習課之相關文獻與個案專書,因此,研究者在前人的文獻基礎上,

以某具有教學模擬代表性之實習課為一個案,探討實習課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之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影響,希冀提出華語教學實習課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影響 之現況,以供關注華語文師資培訓之專家學者參考。

一、提供每週教案設計與教學實踐之機會

本個案實習課專業講師培訓職前華語文教師每週撰寫教案並修改後再實際 上台教學,此項課程設計幫助職前華語文教師增進教學專業能力,此與過去相關 研究成果一致,相關研究證實透過教案設計與實際的教學實踐經驗,能協助師培 生增進教學專業能力(Schmidit, 2010; Van Driel, Jong, &Verloop, 2002)。

研究者建議未來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育之課程設計,可以提供每週教案設計與 教學實踐之機會,透過教案設計與教學實踐的過程,並在專業講師的回饋下,讓 職前華語文教師體會教案設計與教學實踐之間的樣貌,以自我調適並增加教學專 業能力。

二、培訓職前華語文教師統整運用各式教學法的能力

在各種教學知識中,Shulman(1987)認為學科教學法對教師教學最為重要,

因為學科教學法代表教師能統整學科內容知識與各式教學法,以合適的教學方法 幫助學生更加理解與有效學習學科內容。因此,華語文教師亦應具備學科教學法 知識,運用各種教學知識基礎,進行課程的選擇與活動。本個案培訓講師於試教 前給予職前華語文教師各式外語教學法的基礎知識,然而礙於此部分培訓時間短 促且教導內容主以教學法概論為主,因此研究者於職前華語文教師的試教錄影中 並未發現職前華語文教師統整各式外語教學法,主要以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運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以及分小組輪流練習的方式居多。倘若延長試教時間,建議能培訓職前華語文教 師當如何善用各種教學法,以合適的教學法幫助學習者理解學習內容,不僅僅培 訓職前華語文教師熟練精講多練的重要教學方法,還能具備統整運用各式外語教 學法的能力,以面臨多元環境挑戰的能力。

三、引導職前華語文教師進行同儕觀摩與互動回饋的活動

近年來,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逐漸受到重視並應用 於教育範疇中,回顧相關研究結果證實,透過專業學習社群的互動與回饋,有助 於教師改善教學實務與專業成長(張景媛、鄭章華、范德鑫、林靜君,2012;魏 韶勤、張德銳,2006;Avalos, 2011)。

本研究顯示講師於座談會中公開給予每位職前華語文教師觀課回饋,能幫助 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有所調整,然而,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 與教學行為所調整幅度並不大,可能受限於講師的觀課時間有限,僅能觀察職前 華語文教師部分教學情況,因此,研究者建議未來華語師資培育課程設計,可以 融入學習社群概念,協助職前華語文教師透過觀摩其他教學同儕的教學情況,並 進行互動回饋,發展其對課程設計或教學設計的多元觀點,並培養其從中探索並 發展自我特色的能力,成為永續學習的特色教師。

貳、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設計

過往的師資培育研究中多將重心擺在語言操練的分析與探討上,對於教師專 業發展途徑中的創新途徑則較少著墨,因此,研究者希冀能在前人的文獻基礎上,

反思當前的教師專業培訓的途徑:先效能再創新的途徑,亦即先給予模範與典型 教法,期望實習生掌握基本典範後再自我發展創新能力。

專業發展途徑中 Hatano(1986)提出先創新再效能途徑,研究者建議培訓職前 華語文教師或許能先讓新手教師自由創新發展,沒有任何模範框架的規範,之後 再給予典型之教學技能,不知道此理論運用於華語教學範疇是否可行?此仍值得 專家學者們進一步探討。研究者希望能夠在此一部份有所建議,以提供專家學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持續發展華語教學專業發展途徑實證研究之一種可能性。

再者,本個案教學實習課特別安排專業講師觀課,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調整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具有相當大的影響,研究者建議後續教學實習課個案研究可 探討若無專業講師觀課之安排,職前華語文教師是否會呈現不同的教學信念與行 為。

最後,研究者認為亦可延長研究時間,經由長時間之追蹤研究,更能瞭解教 學實習課對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的影響。

二、研究分析

透過本文對七位職前華語文教師的背景與教學經驗之訪談,發現華語文教師 的人格特質有別於其他科目的教師,願意嘗試變動與挑戰,包容多元的教學對象 與教學方式。然而,本研究由於樣本數不足,僅能對七位職前華語文教師進行深 度訪談,故研究者建議未來研究能擴大樣本數,透過對更多的樣本進行分析,希 冀獲得更完整的華語文教師背景與經驗分析。

再者,由於研究人力的限制,本研究僅針對每位研究對象進行一次各別訪談,

此為本研究不足之處。研究者建議未來研究可以針對每位研究對象進行多次訪談,

以深入瞭解個案之成長以及教學信念的變化。再者,本研究所蒐集資料多為結果 資料,研究者建議未來研究進行研究分析時能加入更多歷程資料,如:同儕的互 動與檢討過程等資料,希冀建立更完整性的與更具有可信度的研究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瑞壎(2006)。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實際突破與省思之行動研究。國民教育研究 學報,16,1-26。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第五版)。台北 市:師大書苑。

方吉正(1997)。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

20,36-44。

方麗娜:〈臺灣華語文教育的師資培育(上):學位教育(含學位學程)〉,收 錄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臺灣華語文教育發展史》,新 北:國家教育研 究院,2013 年,頁 181-208。

江吟梓、蘇文賢(譯)。Marilyn Lichtman 著(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

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麗君(2000)。不同師資培育管道學生之教學信念及其改變歷程研究(I)。國科會 專題研究計畫:NSC89-2413-H-032-009-S。

李麗君(2002)。職前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改變之研究。中等教育學報,9,1-26。

李麗君(2003)。師資培育課程對師資生教學信念影響之研究。社會變遷與中小學 課程教學再造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

李麗君(2006)。檢視師資生教學信念與其實踐之方案實施與成效。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學報,19(1),39-62。

宋如瑜(2010)。華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個案為基礎的探索(頁 203-207)。臺 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宋如瑜(2012)。華語教師的教學語言研究──以師資培育為導向(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惠萍(2014)。華語文師資創新教學能力研究──以知識翻新理論為原則(未出版 博士論文計畫書)。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臺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邵佩欣(2012)。由外語學習歷程與信念探討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學信念(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春美、沈建華(2003)。教育學程學生在「短期校外教學實習期間」教學專業化 省思歷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3(1),79-97。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佩瑛、蔣治邦(2000)。課堂內師生問答互動之研究:國小數學課問答互動中教 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處理的關係。教育心理研究,23,99-122。

張景媛、鄭章華、范德鑫、林靜君(2012)。「教師學習社群」發展對話式形成性 評量實務及其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3(3),717-734。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陳昺麟(2001)。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介紹。勤益學報,

19,327-342。

陳怡秀(2004)。華語教師的文法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華(1990)。評析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反省性教學」方案。載於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頁 313-333)。台北:師大書苑。

翁子雯(2006)。師資培育法變革對提升優質教師素質之教育實習核心策略探討。

學校行政雙月刊,41,176-187。

蔡鳳芝(2005)。職前教師在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反省行為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賴明德(2013)。臺灣華語文教育發展史。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 師資培育現況。

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羅倫新(2001)。教育實習理論與實務之探討。教育科學期刊,1(2),43-59。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鈴(2014)。國民小學專家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葉連棋、王春展、林松濬(1997)。「教師信念問卷」(PTR)之簡介。教育資料文 摘,39(2),頁 21-27。

曹逢甫(2007)。臺灣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訓。柯華葳、何大安(主編),華語文研 究與教學:四分之一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臺北:世界華語文學會。

魏韶勤、張德銳(2006)。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

課程與教學季刊,9(2),89-103。

譚彩鳳(2006)香港中文教師教學信念及背景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4(1),

113-146。

二、 英文部分

Avalos, B. (2011).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ver ten yea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7(1), 10-20.

doi:10.1016/j.tate.2010.08.007

Ball, D.L., Lubienski, S., & Mewborn, D. (2001).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hematics:

The unsolved problem of teachers’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V.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ed.,pp.433-45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ennet, N. (1976). Teaching styles and pupil progre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rg, S. (2001). Self-perception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grammar. ELT Journal, 55, 21-29.

Brousseau, B.A., Book, C., & Byers, J.L. (1988). Teacher beliefs and the cultures of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6), 33-39.

Brousseau, B.A., & Freeman, D. J.(1988). How do teacher education faculty members define desirable teacher belief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 267-273.

Byrd, P., &Garofalo, J. (1982). Issues in conducting a pre-student teaching field exper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5(4), 45-52.

Calderhead, J., & Robson, M. (1991). Images of teaching : student teachers’ early conception of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7(1),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rawford, V M. (2007). Adaptive expertise as knowledge building in science teachers problem solving.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European Cognitive

Science Conference, Delphi, Greece.

Grouws, D. A., & Koehler, M. S.(1992).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heir effects.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115-126). New York: Macmillan.

Hatano, G., & Inagaki. K. (1986).Two courses of expertise.In H. Stevenson, H.

Azuma. & K. Hakuta (Eds.),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Japan. (pp.

262-272). New York: Free man.

Horwitz, E.K.(1985). Usi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methods course.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8, 333-340.

Horwitz, E.K.(1985). Usi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methods course.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8, 333-3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