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習課對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行為之影響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實習課對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行為之影響

試教時間總計 (total length of your teaching practice)

1.以教師為中心之活動 (teacher-led activities)時間總計

1..1 講述 (lecture)

1.2 示範、解題 (demonstration) 1.3 教師發問 (asking questions)

2. 學生為中心之活動 (student-centered activities)時間總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由上圖五試教活動變化圖顯示,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師中心的比例隨著試教 的前中後期下降,然而,以學生中心所佔的比例卻隨著試教前中後期增多,如果 以Bennet(1976)整理之傳統型與進步型兩種教師的特性區分,職前華語文教師之 教學行為乃提高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時間比例。以職前華語文教師小典之試教錄 影與教案為例,試教前期至後期的變化,逐漸減少教師中心的教學時間比例,前 期2B班試教時小典由於緊張面色凝重,從頭到尾幾乎都是講述,忘記教案寫著 要問學生問題,問了問題也自己回答,如:這裡是哪裡?這裡是中正紀念堂。介 紹生詞時拿出許多具台灣代表性景點的明信片,但皆是以自己講述居多,生詞講 述時間共計二十五分鐘。然而小典到了試教後期,設計出「在哪裡做甚麼」一系 列的練習單,附上地方16格小圖片(如:火車站、圖書館、夜市等)以及做甚麼的 圖片(如:等車、看書、買東西等),並結合上一課學過的時間詞(如:明天上午、

今天晚上、下一週等),讓學生靈活運用他們所學的單字熱絡練習,暢所欲言。

此呈現職前華語文教師小典從以教師中心漸漸轉變為以學生中心的活動比例增 多,更能與學生互動以及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再者,關於小柚所寫試教後座談會的筆記中節錄專業講師所述:你們還是講 太多話了,要多讓學生發言,語言老師和國文老師不同,你們是語言老師,要讓 學生說越多話越好,同樣的,從專業講師給予小芳的回饋單節錄:「課文討論引 導學生練習表達生活意見,非常好!」顯示專業講師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引導學 生的支持與鼓勵。

此外,為了解實習課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行為前後期的影響,研究者比 較試教前期與試教後期的錄影檔內容,透過統計軟體IBM SPSS Statistics 22.0進 行量化分析,以下兩表呈現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學行為前後期變化皆呈現顯著相 關,如表4-9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4-9 教學行為前期與後期試教相依樣本無母數檢定摘要表(N=7) 前期 M(SD) 後期 M(SD) Z 值 教師中心 0.74(0.09) 0.60(0.13) -2.12 學生中心 0.26(0.09) 0.41(0.13) -2.12

*p<.05

由上表呈現前期試教教師中心的比例較高,而 Z=-2.12 代表前期試教教師中 心與後期試教教師中心這兩者有顯著差異,亦即顯示後期試教的教師中心的比例 有顯著下降。然而,前期試教學生中心的比例較少,而 Z=-2.12 代表前期試教學 生中心與後期試教學生中心這兩者有顯著差異,亦即後期試教的學生中心比例有 顯著上升。

綜上所述,無論是職前華語文教師後期試教錄影、所撰寫教案、座談會筆記 以及教師的回饋單,皆呈現出職前華語文教師漸漸提高對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視程 度。並且透過SPSS統計分析軟體,前期試教以教師中心的比例與後期試教以教 師中心的比例呈現顯著相關,而前期試教以學生中心的比例與後期試教以學生中 心的比例亦呈現顯著相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第三節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關係

根據紮根理論,研究者將所蒐集資料統整分析,所蒐集資料囊括七名職前華 語文教師訪談內容、實習課每週撰寫之教案、實習試教錄影檔案、試教後座談會 筆記以及教師給予的回饋單,希冀從中統整歸納並分析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關 係。以下分別就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學方式、師生角色、課程與教材、教學任務 以及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範疇探討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的關係。

壹、關於教學方式

由教學信念的訪談編碼結果發現職前華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可區分為效能 取向與適應取向。效能取向認為華語課堂教學的安排應照著事先所擬定的教案一 致化教學;適應取向則認為教師應客製化教學,關心各國學生文化背景、偏好的 學習方式以及各別個性與特色,調適並培養個別學生的特色。訪談結果顯示五名 職前華語文教師認為應完全依照教案教學,而兩名職前華語文教師原本傾向適應 取向,但礙於教學時間的短促以及班級人數的限制,較無法深入了解學生並與學 生互動,設計練習討論時亦無法考慮國別化的因素,因而漸漸採取效能取向,因 此亦認為應照教案一致化教學。

為了瞭解職前華語文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間關聯,研究者根據職前華 語文教師教學錄影檔案的資料,發現職前華語文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前期試教的教 學行為皆是以效能取向為主,但後期試教的教學行為提高了對學習者背景的關心 程度,亦即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有小幅度的不一致。

依照錄影檔案分析,職前華語文教師前期試教按照教案流程教學時間的平均 百分比高達86%,例如:小恩的五十分鐘教學時間裡面,按照教案的時間為四十 二分鐘,亦即按照教案流程教學的百分比為93%。然而,職前華語文教師到了後 期試教,按照教案流程教學的平均百分比為74%,例如:在小柚最後一堂的試教 錄影檔案中,學生人數因參與某華語中心的考試驟降,小柚便與四位學生有更多 互動,也讓學生們彼此更多互動,跳脫原本教案預定的三十分鐘生詞和語法講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主的安排,因此,教學時間五十分鐘裡面,按照教案教學的時間僅僅為三十六 分鐘,亦即按照教案流程教學的百分比為72%。由錄影分析得知,職前華語文教 師按照教案流程教學的平均百分比由前期的86%到後期降為74%。這與訪談時職 前華語文教師認為要完全按照教案流程教學有些許差異,亦即教學實踐中,職前 華語文教師會漸漸跳脫教案安排,根據學生人數以及學生反應調整教學時間的安 排。

研究者分析職前華語文教師上述教學信念與後期試教的教學行為小幅度不 一致的主要原因乃與教學實習課兩名專業講師於試教後的座談討論所給予的回 饋與幫助有關,以下是職前華語文教師座談討論的筆記內容:

方法、工具只是手段,不要被綁死,可適時調整教案。(小芳札記 20131108)

詞彙篩選:不一定要全教,要有彈性,不是一直按照教案教下去,可依 學生反應有所調整。(小柚札記20131206)

雖然已有教案,但也可以看現場情況,用學生的物品來舉例。上課時若 有臨場的東西可以用,例如:比某學生礦泉水瓶的水剩一點兒、剩很多,

或是比高矮,可以用不同學生水壺的高度比。(小鳳札記20131213)

教生詞時,老師解釋太多。2A班教近義詞頻道與節目時,人數太少時,

可調整教案,活動可以更靈活,讓學生抽題目問。2B班,老師可以問:

你覺得這張圖在說甚麼故事?學生講到的詞、相近的詞就可以帶出生詞,

準備2-4張,讓學生分組說。3班,老師「引導」話題,不「主導」,生 詞 可 以 分 組 唸 , 生 詞 造 句 (3~5 個 ) 可 以 把 生 詞 秀 出 來 。 ( 小 寶 札 記 20131220)

根據以上職前華語文教師的筆記,教師強調無論是詞彙篩選、舉例說明以及 教學活動,皆要有彈性地調整教案。關於詞彙篩選,職前華語文教師可依學生反 應而有所調整;關於舉例說明,職前華語文教師雖然有既定的教案,講師建議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果有學生臨場的物品適合舉例,職前華語文教師便應跳脫教案臨場舉例或讓學生 練習;關於教學活動練習,可依照學生人數多寡靈活調整教學活動方式,亦可根 據不同程度的學生調整練習活動的方式。綜合以上筆記,講師給予職前華語文教 師的建議皆鼓勵職前華語文教師趨向適應取向,不受限於教案,關心學生不同的 程度與課堂反應,彈性調整課堂教學環節與內容,以達良好教學效果。從講師建 議看到講師認為彈性是重要的。

綜上所述,經由講師的回饋與座談會討論,職前華語文教師於教學行為上有 所調整,但訪談卻顯示教學信念沒有改變,探討其不一致原因有二:首先,職前 華語文教師與學習者的關係已經改變,原本學習者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僅為客觀 體,但經過實際教學現場,學習者就漸漸變為主觀體,因此,藉由每一週的教學,

職前華語文教師逐漸擷取到學習者的資訊以及教學情境,例如:了解學習者的特 質、背景以及課堂情況,亦即真實情境產生後,職前華語文教師便在真實情況裡 做回應,並沒有完全照著假想情境的教案流程教學。

再者,教學實習課講師的培訓模式,乃以效能取向為第一優先培訓重點,讓 職前華語文教師先熟稔如何撰寫詳細的教案並掌握精講多練的技巧,而後期的回 饋,多鼓勵職前華語文教師靈活應用,於課堂教學活動更有彈性,此乃符合其教 學設計。培訓講師本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基礎穩固,而其教學靈活具有 彈性,因此,培訓講師觀察職前華語文教師中後期的試教後,引導其跳脫教案,

然而,八週試教結束後的訪談內容顯示,職前華語文教師需要更多時間方能在教 學信念上有所調整,形塑其教學時應具有較多彈性之信念。

貳、關於師生角色

透過個別訪談顯示,本個案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多傾向採取內容導向 (content-centered)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與學生的責任作為區分標準,職前華語文 教師的教師信念傾向教師中心信念,認為大部分的責任落在教師身上。因此,職 前華語文教師以講述課本或教材內容為主,非常關切是否按照教案的步驟流程順

透過個別訪談顯示,本個案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多傾向採取內容導向 (content-centered)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與學生的責任作為區分標準,職前華語文 教師的教師信念傾向教師中心信念,認為大部分的責任落在教師身上。因此,職 前華語文教師以講述課本或教材內容為主,非常關切是否按照教案的步驟流程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