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一、資料蒐集方式

本研究收集兩大類資料:歷程與結果資料。主要的歷程資料包括:與職前華 語文教師訪談的錄音紀錄、試教影片與座談會筆記;主要的結果資料為職前華語 文教師每週之教案、教具、學習單、補充資料設計。此外,輔助資料為兩名專業 教師之回饋單、職前華語文教師之講座與工作坊筆記。資料的收集主要透過觀察、

正式及非正式訪談、相關文件收集等方式進行。

關於資料蒐集有些不齊全之處,主要為職前華語文教師小典由於錄影機沒電 或其他因素三次無試教錄影檔案,因而僅從所獲得的錄影檔案進行分析。同樣的,

由於小鳳第四次試教身體不適而請假,小柚為其代一堂1班程度的課,因此,小 柚於3班程度的試教錄影少一次,而小鳳於1班程度的試教錄影少一次,此部分亦 僅從所獲得的錄影檔案進行分析。其他職前華語文教師偶爾因短暫錄影機沒電或 更換電池時間無錄影檔案,因此研究者依據職前華語文教師的教案,詢問未錄影 的時間規劃差距補足之。下表3-12為資料蒐集類型與研究問題的對應關係。

表3-12 資料蒐集與研究問題之對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資料分析方式

(一)訪談分析個案教學信念

根據紮根理論,將所有收集的資料放在一資料庫中,由質性分析軟體 Nvivo10.0進行編碼及分析的工作。分析在研究中一直持續地進行,通常每一份 資料會被閱讀數次,觀察重要事件、分析資料內容,寫下反思並開始做編碼的動 作。剛開始,只要有重要的事件,即給予新的編碼(如:精講多練、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等等。)待諸多重要的編碼一直不斷重覆出現時,則依重要的主題,再 重新編碼一次,並逐漸開始建構理論。

文獻探討中端詳國內外學者提及教師教學信念之觀點,皆涵蓋了教師教學思 考的範圍。再者,本研究觀察的重點為實習課程對職前華語文教師對於試教過程 思考的變化,因此,本文據此並依文獻探討以及個案訪談資料中所得編碼,將教 師教學信念面向歸納為教學方式、師生角色、課程與教材、教學任務四方面,職 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之編碼定義與例子請見表 3-13。以下詳加定義此四個面 向:

1. 教學方式:職前華語文教師對於華語教學方式的看法。由最後的編碼結 果發現個案所認為之教學方式,可區分為傾向效能取向或傾向適應取 向。

2. 師生角色:教師角色、學生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由編碼結果發 現個案對於師生角色的看法,可區分為傾向教師中心或是傾向學生中心 之信念。

3. 課程與教材:課程目標與安排方式、教案與學習單等的設計、教具製作 等。由編碼結果發現個案對於課程與教材的看法,可區分為傾向文本取 向或是傾向內容取向。

4. 教學任務:華語教師對教學所重視的部分,如:時間掌控、教學技巧、

臨場反應等。由編碼結果發現個案對於教學任務的看法,特別重視時間 的掌控,可將個案的看法區分為傾向效能取向與彈性取向。

根據上述分類,以下將以教學方式、師生角色、課程與教材、教學任務四方 面來探討教師教學信念,研究問題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錄影分析個案教學行為

每一位職前華語文教師約有八次試教錄影檔案,研究者將每位職前華語文教 師之錄影檔案分為前中後三階段進行分析,試教前期即前兩次試教,中期即為中 間四次試教,後期為最後兩次試教,分析每位職前華語文教師試教前期、中期以 及後期的試教錄影檔案之變化。透過選取前中後期不同程度學生的教學實習錄影 檔案,希冀排除學生不同程度之因素對於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行為的影響。

按照選取的檔案,對照 Bennet(1976)對於教師教學型態的分類之第三項,即 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按照錄影檔案內容將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給予具體分類,

再計算各分項所佔時間分配百分比,以深入分析,例如:教師講述時間與彈性讓 學生提問或發揮的練習時間換算為百分比,觀察其對應關係。

(三)個案分析教學信念與行為之關係

根據紮根理論,研究者將所蒐集資料統整分析,蒐集資料囊括七名職前華語 文教師訪談內容、實習課每週撰寫之教案、實習試教錄影檔案、試教後座談會筆 記以及教師給予的回饋單,希冀從中統整歸納並分析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關係,

再進一步探討所得結果之因素。

三、信效度

關於本文信度,研究者進行訪談,撰寫逐字稿,再根據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產生訪談資料編碼之分項、依照 Bennet(1976)對於教師教學型態的分類給 予每位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學信念評分,以及訪談稿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之提及 次數,皆施以施測者間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操作程序。同樣的,錄影分析 之評分亦施以施測者間信度操作程序。此外,關於本文效度乃採三角檢測法,亦 即訪談及錄影內容經由個案以及相同領域背景的評分者再確認,以確保所蒐集及 分析資料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本研究共識評量操作流程如下:首先由研究者與另一位研究夥伴分別對原始 資料進行評分,而後針對兩份評分進行評分者間一致性信度分析,針對兩位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員評分尚有差異之處,再進行討論,達成共識後修改使用。本研究所使用之質性 編碼量化工具之 Spearman 等級相關係數如下:教學信念編碼評量表的兩個向度、

11 個項目之間一致性信度係數為 0.83( p<.01),教師/學生中心錄影檔案評量之間 一致性信度係數為 0.77( p<.01)。如表 3-14 所示,兩項工具評分者間信度良好。

表 3-14 評分者間一致性信度表

教學信念 Bennet 編碼評量

教師/學生中心 錄影檔案評量 評分者間

Spearman's rho 係數 .83** .77**

**p < .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透過訪談結果分析實習課對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 影響,部份訪談結果分析,因完整呈現受訪者之思考脈絡,故以對話方式呈現,

而對話中,A 為研究者,B 為受訪者。

第一節 實習課對職前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之影響

本文依據文獻探討與個案訪談資料所得編碼,將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學信念 面向歸納為教學方式、師生角色、課程與教材以及教學任務四方面,下表4-1為 此四面向的編碼與定義。此外,研究者亦根據訪談內容探討職前華語文教師對於 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觀點,以下詳細分述職前華語文教師對以上五面向的觀點。

表4-1 教學信念四面向的編碼與定義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壹、職前華語文教師對於教學方式的觀點

由最後的編碼結果發現職前華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可區分為效能取向與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應取向。

一、 效能取向

認為學生學習語言應短時間掌握並應用,因此華語課堂教學所呈現的安排為 一致化教學,亦即照著事先所擬定的教案一致化教學。

我覺得教案對新手老師就像我這樣很有幫助,教案可以幫助我釐清思緒,

比方我應該要如何安排這些語法點的教學順序,或是我怎麼講生詞學生 才能聽懂。然後做這個的同時讓我自己很清楚教學流程。所以我通常按 照流程教。(小芳,1月17日)

教案的幫助,幫助新手老師。因為我們是沒有經驗的新手,把教案寫出 來一遍,等於你已經想過一遍教學的流程了,那實際上在教學的話,因 為有教案在旁邊,比較不會因為緊張而不知道接下來該進行什麼,等於 說是個備忘的功能。自己在思考的時候,等於是把教學流程具體化,可 以檢視說,這個環節這樣的活動進行上會不會有問題。(小典,1月23日)

訪談結果分析中,有六位職前華語文教師的教學信念皆傾向效能取向,多提 及按照教案的流程教學。反應出將教學過程視為教學計畫的實現,因此往往倚賴 事先的預想與規劃的教學內容,較無法配合學生當下反應情況給予協助與調整。

二、 適應取向

認為學習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教師客製化教學,關心各國學生文化背 景、偏好的學習方式以及各別個性與特色,調適並培養個別學生的特色。以下為 兩名職前華語文教師關於適應取向的觀點:

我原本自己的教學理念是不只教語言,是可以關懷到學生這個人,可以 建立關係。雖然語言課一期就是幾個月,但我覺得在裡面學生可以更多 認識我們,我們也更多認識他們,我希望我們彼此的生命是有交流的。

那在這過程中我實際接觸了學生就更加深了我的想法不只是想磨練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己的教學技巧或是上台不緊張而是希望能跟學生多點互動,但這次時間 只有2週一次,其實無法,是不夠我們和學生互動的,而且需要照著教 案比較少時間可以…,除非說那次內容剛好可以聊到一些話題而帶進一 些生命故事的話。(小芳,1月17日)

我一開始設計教案時會盡量考慮學生從哪一個國家來,有甚麼文化,再 針對那個國家的文化設計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他們比較有參與感。

但是如果班級人數太多的班級像是2B班,人數超過15人就較難去考慮 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國家特點,只能選擇大部分學生是從哪一個國家來的 話題,否則討論時間不夠,但後來又怕學生覺得偏心,每次舉例都舉美 國,所以漸漸放棄將他們國家文化納入練習單的考量。(小柚,2月13日)

由以上兩名職前華語文教師的觀點,發現他們原本傾向適應取向,但礙

由以上兩名職前華語文教師的觀點,發現他們原本傾向適應取向,但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