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的結果與研究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歸納提出以下 幾點建議以做為未來教學與研究計畫的方向:

一、 教學的建議

1. 教學內容部分

(1) 善用短片輔助教學:講解過程中善用短片輔助解釋 可增加學生之學習動機。而操作過程之短片的使用亦 可協助教師講解時能更從容。

(2) 綠色設計原則的說明可提供更多生活中即可取得的 物品作為範例解釋,較能吸引學生之共鳴。

(3)綠色設計各原則間皆會相互影響,例如:部分易拆解 設計會增加耗能;部份減少使用材料會影響產品的結 構導致其耐久性降低…等問題。各原則間的權衡是需 要學生花時間思考的,其容易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擾,

因此建議教師在進行綠色設計時可以讓學生自行以 某些設計原則為目標修改其設計。

2. 實作活動部分

綠色設計原則融入製造科技課程中之實作活動包括了設計與實作 兩部分,以下依據研究結果針對綠色設計在材料選擇、產品功能與加 工過程三部分提出建議:

(1) 在材料選擇上,本研究所使用的光碟片是一種很容 易取得的可回收資源,然而研究者從教學活動與學生 實作過程發現光碟片本身材在料特性上限制很多。其

120

切削時因光碟片較薄,因此學生在鋸切上會受到機具 操作的速度影響;熱塑的溫度掌控不易且降溫速度相 當快,導致學生在加工上會受到溫控影響極大;光碟 片在加熱過程容易產生難聞的氣味。因此研究者建議 教師亦可考慮其他材料進行加工,例如:金屬類的鐵 罐、鋁罐;紙類的回收紙與瓦楞紙板…等。

(2) 在產品功能上,學生對於重心與結構等問題較不易 於設計過程中思考週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 學生在結構與重心之內容,以協助其在設計時即能先 考量到結構問題。

(3) 在加工方面,研究發現機具操作的熟悉度會影響學 生選擇的加工方法,使得原本可以更符合環保概念的 設計卻無法實際製作。因此,教師可針對需要較精密 的加工製作相關之模具,以協助學生解決因加工所產 生的問題。在教學過程發現,易拆解設計之加工是學 生最不易製作成功的部分,因此教師可設計特定大小 之榫頭與榫孔之輔助模具,以降低加工之難度。

3. 教學活動部分

(1) 教學活動中可增加同儕互動的機會。設計與實作的 修正會被個人的經驗與想法給侷限,導致無法跳脫原 本的設計而進行改善,因此可在教學活動裡增加同儕 互動的機會,透過討論的過程激發不同的想法。

(2) 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設計與實作。對學生而言

121

這樣的經驗是第一次,大部分人對設計圖與機具操作 的接觸不多,因此在初次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給予更多 的時間與協助,以增加其成就感。

二、 未來研究的建議

1. 可列增其他教學法做為研究變項。

本研究之教學法為傳統之講述教學法,發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多 少會感覺無趣,因此在未來的計畫中可以配合不同的教學法讓學生在 進行設計時能夠與同儕間或與教師間有更多的互動與討論,應可更提 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2. 在其他科技領域中觀察學生的綠色概念。

科技教育有許多實作課程,而製造科技較著重在產品設計上,然 其他領域之實作活動也應兼顧節能減碳的習慣。因此,未來的計畫中 可以在不同科技領域之實作活動中觀察學生在設計與實作上是否也能 將綠色設計概念融入其中。

3. 教學進行時未增加資料蒐集,可與同科教師進行協同教 學。

教學活動進行時,研究者身兼教學者在工作負荷量上已經相當吃 重。學生在進行實作過程,教師必須協助解決加工上的問題,因此在 教學觀察上會喪失許多寶貴的資料。建議未來要進行含實作的行動研 究時可以尋求有興趣的同科教師共同協助,可增加許多珍貴的資料。

三、 研究者反思

行動研究強調的是教學者本身即是研究者,經歷了整個研究過程 後,研究者提出幾點反思,詳述如下

122

(一) 研究主題

從教學現場中發現之研究主題能使研究者身兼教學者快速的找到 研究方向,更能針對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式並實際實行。生 活科技教室內能源與資源的使用狀況一直是所有生活科技教師需要面 臨的問題,而能夠透過一個有效節省能源與資源的教學活動減少能源 與資源的浪費真的可以幫助解決生活科技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

(二) 資料蒐集上之缺失

由於研究者同時身兼教學者,許多教學現場的資料蒐集起來有相 當的難度。設計的過程中,教學者必須協助學生找出畫設計圖時的錯 誤與問題,因此無法走入各組觀察其設計過程的細微現象;而在實作 活動中,教學者除了需要控制整個教室秩序外,同時也須協助學生解 決操作上的問題,更是學生在加工過程發現問題時的詢問者。在整個 教學過程中,研究者花了很多的時間換線鋸機的鋸條、幫學生更換不 同尺寸的鑽頭,解決不知該如何加工的問題…等。因此,在教室觀察 的部分僅剩課堂錄影。然而有些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是無法從影片中 完全觀察到的,因此也喪失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三) 資料分析上之缺失

在資料分析上,為增加評分者效度,研究者邀請另一所高中之生 活科技教師協助評分。該位教師評分是透過研究者提供之學生作品照 片與學習單,然僅提供照片與學習單無法給予該位教師完整的資料,

因此造成該位教師評分上的困擾。經過此次的教學後,研究者認為如 果可以幫助該位教師整理學生作品,並邀請他直接到校對作品評分,

在資料分析上會更完善。

12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裕宏、張美珍、洪昱雅、朱耀明(2010,6 月)。從科技創意競賽活 動探知參賽學生對綠色能源的認知理解。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舉辦之「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00-110),高雄市。

王鈺婷(2008)。因應 RoHS 指令的綠色設計管控系統建構。中原大 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毛榆涵(2010)。花蓮地區國小學童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教學之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包沛然(2004)。國小綠色消費教學之行動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環境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石延平、蔡錫濤、屠名正、上官百祥、王皆富、李建嶠(1994)。製造 技學的本質與演進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NSC-83-0111-S-003-016 TG)。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

石延平、蔡錫濤、李建嶠、林麗萍(1996)。製造技學的範圍與內容 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511-S-003-050-TG)。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行政院經濟部(2009a)。永續能源政策綱領。2010 年 10 月 21 日,取 自 http://www.moeaboe.gov.tw/Policy/PoMain.aspx?PageId=polist 行政院經濟部(2009b)。無悔節能減碳十大宣言。2011 年 10 月 13 日,

取自 http://ecolife.epa.gov.tw/_userinfo/Cooler/Download/05/80.pdf

124

行政院經濟部(2010a)。國家節能減碳總計劃(核定本)。2010 年 10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moeaboe.gov.tw/Policy/PoMain.aspx?PageId=polist 行政院經濟部(2010b)。推動「節能減碳年」主要行動計畫。2010 年

10 月 21 日,取自 http://

www.moeaboe.gov.tw/Download/Policy/ReduceCO2Emission/LowC arbon /節能減碳年主要行動計畫.pdf

朱源平(2010)。產品對生態回饋的探討-以綠色設計為例。雲林科 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佐口七朗(1990)。設計槪論。台北市 : 藝風堂。

宋佳芳(2009a,2 月 25 日)。節能減碳專案式學習—以「太陽能車教 學」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2(1)。2011 年 1 月 1 日,取自 http://www.ite.ntnu.edu.tw/newmain.html

宋佳芳(2009b,9 月)。利用專案式學習節能減碳教育對國小三年級 學生整體學習之影響分析。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科技 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27-134),高雄市。

吳東哲(2008)。EuP 生態化指令下智慧型節能產品之綠色設計研究~

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縣。

吳明書(2008)。以四階段品質機能展開(QFD I-QFD IV)與創新 構思問題解決方法(TRIZ)為基礎進行綠色設計之研究-以行動 電話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125

吳清城(2008)。整合 TRIZ 方法與綠色設計開發新產品–以環保修 正帶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工業工程與管理 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呂冠蓉(2009)。遊戲教學法與講述教學法對節能減碳教育成效之比 較。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大偉、游光昭(1994)。國民中學教科書技學素養教育內涵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NSC

-83-0111-S003-002-TL)。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保寧(1999)。國外綠色文明的十二種趨勢-席捲全球的綠色浪潮。

2010 年 12 月 26 日,取自

http://theglobe.ep.net.cn/big5library/huanbao112.htm

李隆盛(2005)。科技與生活科技。載於李隆盛、蔡錫濤、葉俊偉、吳 天方、游光昭、宗靜萍、林奇賢、王光復、陳長振、周如文(合 著),生活科技概論(頁 1-34)。台北市:心理。

李懿婷(2010)。以價值澄清法及角色扮演法進行綠色消費課程模組 教學介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瑞澤(2002)。產品永續設計:綠色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亞 太。

杜瑞澤、丁祥 、李嘉祥、 劉威廷(2005)。產業綠色設計概況。2010

杜瑞澤、丁祥 、李嘉祥、 劉威廷(2005)。產業綠色設計概況。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