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在本研究的歷程中,得到一些教學上的專業成長。但因是初次嘗試,仍有許 多待改善的空間。研究者彙整行動研究過程中諸多的教學省思,提出下列建議,作為教 學實務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壹、 對教學現場的建議

一、增加教師對合作教學的認識。

如何營造一個科學探究教學歷程一直是研究者思考與面臨的問題。學生過度依賴課 本與教師,因而造成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喪失。但要學生學會能夠自己進行科學探究,

就必須告訴他方法並提供他練習的機會,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充滿好奇心,卻沒有足 夠的行為能力,對於探究活動常常以試錯方式進行,是一種危險也是一種打擊,63 組即 是一個例子。因此研究者試圖利用資訊融入合作學習提供學生一個可行的科學探究模式,

讓學生對科學保持興趣並願意進一步了解科學。的確讓學生體驗不同的上課方式,因而 不再對科學學習冷漠。

實施合作學習教師必須花更多時間在課程準備及學生引導上,使得許多慣用傳統教 學的老師卻步。再加上家長壓力、班級秩序、進度壓力等因素更讓許多老師不願改變。

但對學生有幫助的教學策略是應該被支持,如何去解決阻礙教師改變的因素,是需要大 家一起努力。

二、 教導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以 61D 組為例,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行為有正面的影響,而且不一定要 使用高深的資訊科技。加上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學生接觸資訊科技的年齡逐年下降,只 要善加引導,學生就可活用資訊科技於科學探究活動中。

資訊融入探究教學的歷程中,在初期會有進度嚴重落後的現象,原因一方面在於學 生不熟悉探究教學,另一方面在於學生對於資訊工具玩的興趣大於學習,但是經過二個 循環後學生熟悉探究學習過程後,進度落後的現象就消失了。因此在後續的研究中應該 要向家長、學校說明此一現象,以免家長產生疑慮。

99

三、 因材施教、適性發展

以 62E 組為例,組員使用資訊設備的經驗高於其他組別,因此其搜尋資料的速度與 廣度也高於其他組。反觀 63B 組則因為使用電腦的經驗不足,搜尋資料的速度就慢。因 此在同一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狀況調整。

雖然在合作學習中比較重視學生的探究學習,教師盡量避免直接給予答案。但面對 學生的個別差異時,亦須適當調整,以利學生後續學習。

四、 課程的延續性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童,以 61D 組的學生為例,研究之初學生對於 探究學習接受度並不高,但是一個月之後,他們覺得探究學習比較有學習成效,學習態 度亦有改變。若是能讓學生提早接受到探究學習,對學生的科學學習有正面的幫助。

貳、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成立研究團隊

研究者是國小現職教師,受教學時間、教學進度、教學資源等限制,教學時師生的 互動、學生的分組發表、教師的回饋都受到時間的限制。因此若能成立一研究群,集思 廣益,一方面可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另一方面亦可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使學生受 惠。

二、 不同的範圍

因受限於時間及人力,研究僅以一簡單機械單元為範圍。但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 域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生活科技等範疇。本研究透過資訊融入合作學習 以增進國小學童科學探究能力僅以物理及生活科技為探討範圍,對於其他範圍是否具有 普適性,則需進一步探討。

三、 不同研究背景

研究者的學經歷背景為理工科,對於資訊科技的運用比較精熟。但國小教學現場,

有很多教師為文科背景,受限於編制因而需要擔任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工作。對於 非理科背景教師運用資訊融入於合作學習,值得探討。

10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全世(2000)。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雜誌,77,

36-47。

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教育學刊,21,

53-26。

王長青(2008)。透過群組教室進行資訊融入合作式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學習成效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博賢(2009)。知識翻新教學對小學生 科學探究活動與科學合作概念之影響。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佳瑩(2010)。合作學習應用在資訊競賽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創造力影響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任慶儀(2010)。解決一綱一本和多本教學的爭議---以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歷程為例。教育 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03-126。

李忠謀、邱瓊芳(1999)。遠距教學環境:支援系統的發展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7(1),

49-69。

李秋芳(2002)。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屏東市。

李佩倫(2006)。利用網路資源在國小五年級進行科學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建億(2006)。網際網路專題學習互動歷程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1),101-120。

呂垂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初探。台中師院學報,10,65。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101

周清壹(2004)。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 響。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周裕欽(2010)。反省探究學習模式之建立及其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達森(2001)。合作學習與認知風格對科學學習之效應,教育學刊,17,255-279。

林育沖(2002)。在國小自然科利用資訊融入 STS 專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

24,311-349

吳玲綺(2007)。國小師生對科學探究認知及教師探究教學態度與學童探究學習態度之相 學教育學刊,15(5),493-516。

102

教育部(2003)。92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取自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取自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2008-2011。取自 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5093

許紋華(2003)。教師知識與行動的轉化:以一位國小教師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為例。國

9(3),235-252。

張維佐(2002)。網路化歷程檔案融入科學探究活動促進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建瑜(1999)。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103

楊奕農、柴蕙質(2002)。非同步網路學習成效及影響因素之計量分析:經濟學課程個案 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93-210。

楊詩潔(2004)。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影響-以南勢國小為例。元智大學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8-318。

歐陽鍾仁(1987)。科學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潘淑琦(2006)。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以探究教學活動設計為 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7),87-107。

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事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 刊,13(3),289-315。

盧秀琴、洪榮昭、蔡春微(2008)。"5 why"鷹架式提問提升國小學生學習成就與科學探究 學習能力之研究~以如何做麵包?教學模組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6(4),395-413。

賴剛鈺(2007)。網路資源應用於合作學習對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與態度之 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市。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 教育學刊,8(4),395-410。

顏弘志(2004)。從科學本質看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19,20-25。

羅玲妃(譯)(1997)。心智圖思想整合利器(原作者:Tony Buzan & Barry Buzan)。台北市:

一智。(原著出版年:1993)

104

英文部分

Al-Jarf,R. (2009). Enhancing freshman students’writing skills with a mind mapping softwa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e-Learning and Software for Education. Bucharest, April 2009.

Bybee,R.W.(1997).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N.H.Heinmann:Portsmounth.Gowin Budd,J.W.(2004). Mind maps as classroom exercis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5(1), 35-46

Carr,W.,& Kemmis,S.(1986).Becoming critical: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The Falmer Press.

Crawford. B. A.(2000). 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 New roles for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 916-937.

D’Antoni, A. V.,Zipp, G. P.,& Olson V. G. (2009).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mind map assessment rubric in a cohort of medical students. BMC Medical Education,9,19.

Dwywe. D. C., Ringstaff. C., & Sandholz. J. H. (1991). Changes in teachers’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he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s. Educational Leadership,48(8).45-52 Ellis, A. K.(2001).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s.NY:Eye on Education, Inc.

Gilhooly, K. (2006). Business on the map. Computerword,40(27),26-7.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 Stanne, M. B.(2000).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A

meta-analysis Retrieved September 17, 2000 form

http://www.clcrc.com/pages/cl-methods.html

Kelly,G.A.(196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 1 & 2).New York:Notorn.

Kaartinen, S. & Kumpulainen, K.(2002). Collaborative inqui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lanation in the learning of scien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2(2), 189-212.

Lunenberg, M. L., & Volman, M. (1999). Active learning: Views and action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5(4),431-445

National Research Coucil(1996).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Oreg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student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05

Reigeluth. C. M.(1983).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ccociates.

Slavin, R. E. (1987). Mastery learning reconsidered.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7,175-213

Slavin, R. E. (1994). A practical guide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Von Glasersfeld, E.(1981). An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 Contributions to conceptual

semantics. Seaside California:Intersystem Publiccations.

Vygotsky, L.(1962) Thoueht and Languae. Cambridge, MA:MIT. Press.

106

附錄一:探究能力檢核表

探究能力檢核表 F:形成問題或假說的能力

等級 評斷標準

5

一、應呈現科學的背景知識或是先前的觀察是如何與探索有所關連。

二、呈現問題或假設是伴隨著對於背景訊息的解釋並形成適當的探究方式。

三、形成或架構一個問題,能夠經由所收集的數據來加以回答或測試。

4

一、提供科學的背景知識或是先前的觀察包含了個人的經驗與探索。

二、呈現問題或假設是伴隨著對於背景訊息的解釋。

三、形成或架構一個問題能夠經由所收集的數據來加以回答。

3

一、提供科學的背景知識或是先前的觀察,是沒相關或不完全的。

二、呈現問題或假設對於背景資訊的解釋是不明確或是不完全的。

二、呈現問題或假設對於背景資訊的解釋是不明確或是不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