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本節分為兩部份,一為針對本研究的研究限制與結果,提出未來研究之具體 建議;二為根據實證研究結果提出實務應用之建議,俾供參考。

壹、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探索其他發展階段與不同人際關係中的關係攻擊

研究者之所以選擇國中階段青少年為研究樣本,是考量國中階段為由兒童轉 變為青少年的時期,但獨立自主的意識尚未完全建立,非常倚賴同儕的陪伴,對 同儕關係的在意更甚於生活中其他事物,若在此階段遭遇關係攻擊事件,將對青 少年的情緒與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設定國中學生為受詴樣本,考驗遭受關 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之間的關係,與社會支持的調節效果,期望以此研究釐清 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的影響。然而此研究結果對其他階段族群的推論性仍顯不 足,未來可將研究對象擴展至國小高年級學生、高中生、大學生,或是已經進入 職場的工作者,以提供更完整的研究結果。

本研究測量發生在友誼中的關係攻擊,但關係攻擊不僅發生在友誼中,親密 關係、職場關係、甚至家人關係中也可能有關係攻擊的現象,不同發展階段者可 能遭受到來自哪些對象的關係攻擊?這些不同對象的關係攻擊可能對受害者造成 怎樣的影響?都是後續研究可以再發展的主題。

二、輔以質性訪談或進行長期追蹤研究

本研究為橫斷性的量化研究,主要以問卷方式收集資料,僅能請受詴者回答 遭受關係攻擊的頻率、感受到來自同儕或成人的社會支持程度,但無從得知遭受 關係攻擊的嚴重程度、青少年對此類攻擊行為的想法與感受如何影響其社會心理 適應?也無法了解同儕與成人的社會支持是如何發揮影響力?尤其是對於高度遭 受關係攻擊青少年,成人支持無法發揮效果的原因為何?甚或是否有其他能緩衝 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因素?尤其是針對社交焦慮傾向,為何同儕與成人的支持 均無法對其有主要或緩衝效果?建議將來輔以質性研究,除更深入的了解遭受關

係攻擊對青少年的影響歷程之外,也能更清楚能降低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負向 影響的保護因子發揮作用的歷程。

另外,關係攻擊為一動態的過程,遭受攻擊者也可能是發動攻擊者,且遭受 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不適應狀況可能互為因果,橫斷性的問卷很難了解關係攻擊 的全貌,也難以釐清關係攻擊與適應狀況的關係,無法得知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 年長遠的影響為何?若能輔以質性訪談,或是進行長期性的追蹤研究,能更清楚 的探索青少年關係攻擊的樣貌,也更能了解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為 何?

三、測量方式的改進

本研究的各項量表在經過預詴分析後均發現有良好的信度,但其中「學生社 會經驗量表」乃研究者依據過去文獻理論基礎,參考國外量表自行編製,可能有 些國內青少年生活中會經驗到的外顯或關係攻擊行為並未包含其中,且因為本研 究偏重關係攻擊,關係攻擊題目所佔比重較高,且僅適用於測量友伴關係中的關 係攻擊,對於其他類別的關係攻擊無法適用,且對於國小學生、高中生甚至大學 生等研究對象,仍有待後續研究者進一步重複考驗。

本研究中的社會支持量表採用劉宗幸(1999)所編修之量表,測得的乃是一 般性的社會支持,並未特別針對遭受關係攻擊作設計,因此無法精確得知青少年 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是否與遭受關係攻擊事件有關。且因顧及青少年的填答意 願,僅能請青少年選擇提供他們社會支持的同儕或成人各一位,但許多受詴者反 應選項中有兩項以上都是會提供其社會支持的對象,研究者只能請他們從中選擇 一位,再填答此對象提供社會支持的程度。此種測量方式限制了青少年反應他們 感受到的社會支持的各種可能性,也可能因此低估了青少年所接受到的社會支 持。建議未來研究可以研發出更周全的測量方法,考慮納入一些與遭受關係攻擊 相關的社會支持題目,除更精確的了解青少年社會支持的全貌,也更能驗證社會 支持的調節效果,進一步提供能緩衝負向影響的社會支持之資訊。

四、探索其他依變項與調節變項

遭受關係攻擊後的社會心理適應,本研究僅選擇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 化問題三項進行探討,考量不甚完整,遭受關係攻擊還可能影響青少年的憂鬱情 緒、心理痛苦、自我價值、反社會人格特質、對學校的安全感、喜歡學校的程度、

學業表現等,也都對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全發展,後續研究者可以選擇其他變項進 行探討。且本研究因為男女生在遭受關係攻擊程度上沒有差異,故後續考驗並未 區分性別,但過去研究認為遭受關係攻擊對不同性別有不同影響,建議未來研究 者可以針對不同性別分開進行考驗。

本研究假設社會支持為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的調節變項,也發現僅 有同儕社會支持能發揮調節效果,但在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之間可能仍 有其他調節變項,例如青少年對這些關係攻擊行為的詮釋、因應策略、對攻擊行 為的評價;青少年本身的社交技巧或能力、自我價值感、與家人的依附關係;或 是青少年所處的班級風氣或校園文化等,都是有可能對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 適應之間的關係發揮影響力的變項,有待後續研究加以探討。

五、進一步探索成人社會支持對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影響

除測量社會支持的方式改進之外,研究結果發現成人社會支持對全體樣本的 孤寂感與外化問題有主要效果,但對高度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則否,為何有此差 異?成人社會支持對大多數青少年與高度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的影響有何不同?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更細緻的探討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會獲得成人支持者是否與獲 得同儕支持者是兩個不同的群體,他們獲得的成人支持是成人主動介入提供,或 是由青少年向成人尋求而來?是否遭受關係攻擊後傾向尋求成人支持的青少年,

在後續社會心理適應上較尋求同儕支持的青少年為差?等等,成人社會支持對高 度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的影響歷程有待未來更多研究。

另外,研究結果也發現成人訊息支持無論對全體樣本或高度遭受關係攻擊青 少年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之間的關係不具影響,成人訊息支持的內涵究 竟為何?是否真如研究者所推測「成人往往建議受害青少年將重心轉往課業,不 要太過在意人際關係」?這些訊息支持是否能協助青少年有更好的適應?或者哪

些訊息支持內涵才會是有效的?成人可以如何透過訊息支持協助青少年習得更好 的社交技巧以避免再次遭受關係攻擊?這些都有待未來研究更進一步探討。

貳、 實務應用之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發現與歸納之結論,提出實務應用之建議,以供教師、學校單 位、家長與青少年諮商輔導工作者之參考。

一、 學校與家長應重視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的負陎影響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確實會經歷關係攻擊,且遭受關係攻擊程度高於遭受外顯 攻擊程度,顯示除了外顯攻擊之外,被視而不見、被說壞話、被排除在朋友圈外 等遭受關係攻擊的經驗,確實發生在臺灣青少年的生活中。且本研究也證實在遭 受外顯攻擊之外,遭受關係攻擊也對青少年的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與外化問題 均有顯著的預測力,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遭受關係攻擊的確對青少年的社會心 理適應有負陎的影響。因此,學校與家長應該正視關係攻擊的問題,不宜再將關 係攻擊視為「青少年成長的必經過程」、抱持「小孩子鬧一鬧很快尌沒事了」的想 法,而忽略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建議學校與親職教育單位辦理相 關的研習與講座,讓學校教職員與青少年的家長了解何謂關係攻擊行為?遭受關 係攻擊對青少年的影響為何?有哪些特質的青少年可能較容易受害?可以如何協 助遭受關係攻擊的青少年等。即使本研究也發現成人社會支持對高度遭受關係攻 擊青少年的影響力不顯著,其效果尚有待其他研究驗證,但對一般青少年來說,

教師或家長能理解他們遭受攻擊後痛苦、受傷的感覺,對青少年來說尌是一種支 持,也能稍稍緩解其情緒,使其較不感到孤寂,也不需用外化問題來吸引成人注 意。

二、 預防關係攻擊行為的發生

(一)班級氣氛或校園文化的經營

本研究證實遭受同儕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有負向影響,若關係攻 擊行為的發生率降低,青少年因遭受關係攻擊而產生的不良適應也將減少。青少 年的同儕大多是每天相處八小時以上的同班同學,遭受關係攻擊可能主要發生在

校園裡。過去研究指出班級的氣氛與校園的文化均會影響(外顯)攻擊行為的發 生頻率,若學校教師允許任何形式(肢體、言語與關係)的攻擊或霸凌行為發生,

校園裡。過去研究指出班級的氣氛與校園的文化均會影響(外顯)攻擊行為的發 生頻率,若學校教師允許任何形式(肢體、言語與關係)的攻擊或霸凌行為發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