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指導教授:方紫薇 博士

研 究 生:蘇郁惠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

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2)

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研 究 生:蘇郁惠 Student:Yu-Hui Su

指導教授:方紫薇 Advisor:Tzu-Wei F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July 2009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

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現況,探討遭受關係攻擊對社交焦慮傾 向、孤寂感與外化問題的預測力,並考驗來自同儕與成人的社會支持對遭受關係攻 擊與社會心理適應的調節效果。本研究以一到三年級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問卷 調查法,利用「學生社交經驗量表」、「學生社會支持量表」、「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 「寂寞量表」與「外化行為問題分量表」為研究工具,獲有效問卷 593 份,並以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1. 不同性別、年級的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沒有差異。2. 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與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化問題的相關均達顯著水準。 3.控制受外顯攻擊之後,遭受關係攻擊程度可以有效預測青少年的社交焦慮傾向、 孤寂感與外化問題。4.遭受關係攻擊高分組感受到來自同儕的情緒支持少於低分 組。5.同儕情緒支持在全體樣本之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與外化問題兩者間具有調節效 果、同儕訊息支持對高度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之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與外化問題兩者 間具有調節效果。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 關鍵詞: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化問題、社會支持

(4)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ization in adolescen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ization, social anxiety tendency, loneliness,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sides, we also tes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s. The measure tool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ocial Support

Scale”,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Adolescents”, “Loneliness Scale”,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Subscale”.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593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The results of survey were analyzed by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grades. 2. There a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cor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 social anxiety tendency, loneliness,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3. After controlling overt aggression victim, the scor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social anxiety tendency, loneliness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4. The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s feel less emotional support from peer then other adolescents who weren’t victimized from relational aggression. 5. Emotional support from peer has moderate effect between the scor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in all adolescents. Informational support from peer has moderate effect between the scor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in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s. Finally, the advanced discussion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are addressed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Key words: relational aggression victimization, adolescence, social anxiety tendency, loneliness, externalizing problem, social support.

(5)

誌 謝

終於到了論文完成的時刻,還是有種不敢相信的感覺,我真的做到了!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 方紫薇老師,真的很感激老師願意指導我做 關係攻擊的題目,陪我一起思索出我真正關心且實際可行的研究主題;每當我感到 困惑的時刻,老師總是要我再想清楚自己真正想知道的是什麼,對問題的答案思索 更多的可能性;在研究方法上,也總是指導我方向,提點疏漏之處,讓我在完成論 文的過程中,一步一腳印的體會做研究的精神,也磨練做研究的基本功。在論文寫 作過程中老師一再鼓勵我、給我信心,老師的信任是我完成論文的動力來源。也謝 謝老師在實習過程中永遠穩穩的當我的靠山,讓我能夠定下心、儲備滿滿的力量與 勇氣再出發。 感謝程景琳教授與劉奕蘭教授在論文計畫與論文口試時的指導,讓我更釐清關 係攻擊的概念、研究架構更為精簡、結果與討論的撰寫更合宜。也感謝授權量表給 我使用的劉奕蘭教授、La Greca 教授、劉宗幸學姐、郭娉如學姐,以及所有協助我 施測的老師與朋友,維峰老師、華潤老師、黃老師、兩位陳組長、秉純、薏君、憶 萱,謝謝你們讓這個研究得以完成。 我要感謝我的爸媽,是你們無條件的支持與支援,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完成 學業,也謝謝老弟,總是在我需要幫忙時一口答應。謝謝育和陪我跑了許多場施測, 還有無數次在我心情低落的時候給我最大的鼓勵和安慰。此外,也謝謝實習夥伴莉 惟,雖然一起拼論文的時間不多,但跟妳一起總是非常愉快又放心! 方家的夥伴們,謝謝喆瑋學長最後這幾個月跟我一起打拼進度、謝謝薏君學姐、 娉如學姐給我許多指點、謝謝芳儀在統計與解釋上的幫忙、謝謝玫英、曉飛、秋秋 在 Meeting 時的討論。在交大學習的日子謝謝玫英、梓儀的陪伴,我們三個一直都 是戰友唷!也謝謝湘蘭、昭惠、憶梅、怡雅、莉婷不時的加油打氣。僅以這小小的 成果,感謝大家! 郁惠 于 2009 年 7 月

(6)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謝...Ⅲ

目錄...Ⅳ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關係攻擊與相關理論...10 第二節 遭受關係攻擊對社會心理適應之影響...18 第三節 社會支持理論與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45 第二節 研究架構...46 第三節 研究假設...48 第四節 實施程序...50 第五節 研究工具...5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不同量表之基本描述統計...64 第二節 不同性別與年級的青少年在各量表分數之差異...69 第三節 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之相關...71 第四節 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之預測分析...72 第五節 高低遭受關係攻擊程度青少年其社會支持之差異...74

(7)

第六節 社會支持對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之調節效果分析..76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支持現況之討論...89 第二節 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程度之性別與年級差異之討論...91 第三節 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相關之討論...93 第四節 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預測之討論...94 第五節 高低遭受關係攻擊程度青少年社會支持差異之討論...97 第六節 社會支持對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調節效果之討論..9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貢獻...108 第三節 建議...10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115 貳、西文部份...118

附錄

附錄一 預試量表...126 附錄二 正式量表...131 附錄三 量表使用或編修之授權同意書...135 附錄四 各量表之項目分析細項...137 附錄五 各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係數摘要表...149

表次

表 2-1 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不適應之間的關係整理表...28 表 3-1 正式樣本性別、年級分析摘要表...46 表 3-2 學生社交經驗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係數摘要表...54 表 3-3 同儕社會支持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係數摘要表...57 表 3-4 成人社會支持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係數摘要表...58

(8)

表 4-1 遭受外顯與關係攻擊之現況分析摘要表...65 表 4-2 各變項之描述統計摘要表...66 表 4-3 社會支持對象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8 表 4-4 不同性別青少年各量表分數差異摘要表...69 表 4-5 不同年級青少年各量表分數差異摘要表...70 表 4-6 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之相關摘要表...71 表 4-7 遭受外顯與關係攻擊對社會心理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摘要表…...73 表 4-8 高低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社會支持差異之摘要表...75 表 4-9 社會支持與社會心理適應變項之相關摘要表...77 表 4-10 來自同儕的情緒支持對社會心理適應變項調節效果分析摘要表...78 表 4-11 來自同儕的訊息支持對社會心理適應變項調節效果分析摘要表...81 表 4-12 來自成人的情緒支持對社會心理適應變項調節效果分析摘要表...84 表 4-13 來自同儕的情緒支持對社會心理適應變項調節效果分析摘要表...86 表 4-14 高遭受關係攻擊者不同來源與類型社會支持之相關摘要表…...87 表 6-1 預測與調節之研究結果摘要表...105

圖次

圖 2-1 社會支持的效果模式...40 圖 3-1 研究架構圖...47 圖 4-1 遭受關係攻擊與同儕情緒支持的交互作用預測外化問題...79 圖 4-2 遭受關係攻擊與同儕訊息支持的交互作用預測外化問題...82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進而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相關名詞 做界定。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 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凱莉好像忘記我了。她們兩個走得很近,聯合貣來忽略我、對付我。」 「他們不理我,不想跟我說話,也不想跟我有任何接觸。」 「她們會說:滾一邊去,我們正要談妳。」 「她們會一邊說話一邊看著妳,指指點點,然後大笑。妳可以看到她們的嘴 唇在動。」 ---引自《怪女孩出列》 長大以後的大人似乎總是會忘記青少年時生活中一定會發生,卻又令人痛苦 萬分的友誼關係的衝突,雖然沒有明顯可見的傷口,但所帶來的傷害卻絲毫不亞 於被狠狠的揍了一頓。本來也快要成為那樣的大人的我,因為教育實習重返國中 校園,每天與青少年生活在一貣,才又勾貣了我的回憶。一個被班上同學刻意忽 略、不跟他做朋友、在分組時大家寧可少人也不要他加入的男生,到輔導室來哭 到睡著;一個在下課時總是一個人看書、上廁所,午餐時間一個人吃飯的女生, 用擔心的語氣要老師幫她分組,怕同學們會生氣;還有些學生會在聯絡簿的心情 日記上寫著:不知道怎麼了,我的好友最近都不跟我講話,做什麼也都不找我, 問他他又說沒事,我真的好煩好煩,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青少年似乎都在敘說 著一種國中校園裡常見的現象,它可以稱之為什麼呢?這是一種攻擊行為嗎?青 少年遇到這樣的狀況,真的過去了尌沒事了嗎?這真的是青少年成長的必經之路 嗎?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幫忙這些正在受苦的青少年呢? 以發展歷程來看,開始自父母處尋求獨立自主的青少年,逐漸將生活重心轉 向同儕團體,友誼在青少年階段有極大的影響力,對青少年來說,朋友尌是一切。

(10)

青少年在同儕關係裡得到情感支持與陪伴、學習與他人互動的社會技巧,也透過 友伴關係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認識、形成自我概念。與同儕擁有良好互動關係,可 增進青少年的自信心、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也對往後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有重要 的影響。但青少年的友誼是尌像雙陎刃,提供了滋養的關係,同時也帶來困擾。 例如康健雜誌在 2008 年對國一到國三學生進行「青少年身心健康與親子關係大調 查」,發現國中生的煩惱來源依序是升學、人際關係、親子關係(黃惠如,2008)。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在 2008 年分析其兒童專線的求助問題,發現最讓兒童煩 惱的第一名為「被同儕排擠」問題,佔所有來電量的三分之一(32.48%),也是該 專線六年來每年的煩惱排行榜冠軍(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8)。由此可知 青少年的友誼關係中並非僅有正向的部份,與同儕之間的衝突與不愉快也困擾著 他們。 同儕衝突後可能衍生出攻擊行為,有些屬於明顯可見的肢體動作(推擠、打 架)或是言語上的大聲叫罵或威脅,這類的攻擊行為可能造成生理上的受傷,或 是違反基本的禮節與社會規範,同時也能被師長察覺進而制止,以遏止這類攻擊 行為再次發生。但同儕互動中有另一種較隱性的攻擊型態,以非肢體、隱微而間 接的方式進行,像是排擠、孤立、散佈謠言、視而不見等等,這些攻擊行為看不 見但確實造成傷害,許多青少年想著「到底發生什麼事?」、「他(們)為什麼要 這樣對我?」、「我該怎麼辦?」等等,影響了他們的情緒與生活。這些在友誼中 受傷的經驗為青少年帶來許多負陎的影響,他們可能被這些難過的情緒淹沒,因 此無法專心唸書,甚至不想上學;他們變得很不快樂、感到寂寞、對自己沒有自 信、甚至出現自殺念頭,長期的影響則是他們可能害怕交新朋友、擔心自己再次 在友誼中受到傷害;或是他們選擇以相同的方式對待他們的朋友,使友誼變質, 造成惡性循環(Owens, Shute, & Slee, 2000)。

過去關於攻擊的研究大多聚焦於外顯和肢體的攻擊,人們也清楚了解到攻擊 行為對兒童與青少年的發展有負向的影響,但隨著社會智能的增加,青少年了解 外顯與肢體攻擊違反社會規範,所以攻擊轉為地下化,採用隱微的攻擊型態,利

(11)

用友誼關係為攻擊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或是控制對方。這類利用友誼關係為手 段進行非肢體、隱微而間接的攻擊型態,正是研究者所感興趣的現象。明尼蘇達

大學學者 Crick 與其研究團隊提出的「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一

詞可能符合研究者亟欲了解的同儕排擠與攻擊的現象,其定義為:意圖透過操弄 同儕關係以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包括不理對方、在社交上孤立或排除對方、散

佈謠言或謊言使大家不喜歡他等行為(Crick & Grotpeter, 1995)。閱讀文獻之

後發現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以及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 兩個概念與關係攻擊相似,但關係攻擊包含範圍較廣,納入社交攻擊以社交為攻 擊手段的意含,也包含間接的攻擊型態,故選定關係攻擊為研究主題。 研究者回顧文獻後發現,國外學界對關係攻擊之研究已行之有年,也累積了 許多研究成果,但國內以關係攻擊為主題僅有五篇碩士論文(王孜甯,2008;林 淑菁,2005;藍珮君,2006;莊季靜,2007;余年梅,2007),以間接攻擊為主題 者有碩士論文一篇(林君徽,2007)以及期刊論文三篇(Cheng, 2009;王明傳與 雷庚玲,2007;2008),相關文獻極少,且國內研究以關係攻擊為研究主題者,幾 乎未將受害者納入研究對象當中,但受害者不應在關係攻擊的研究中被忽略,有 多少青少年曾覺得自己遭受到關係攻擊呢?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造成怎樣的影 響呢?可以如何協助這些遭受關係攻擊的青少年呢?國內的文獻並未回答這些問 題,但都是研究者亟欲了解的現象。故研究者乃參酌國外文獻的發現與理論,希 望了解國內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之現況與其影響。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007 年針對國小四五年級與國中一二年級學生 的問卷調查,顯示有高達八成的受訪者曾有被排擠的經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 金會,2007)。在 2005 年兒福聯盟也進行過「兒童校園非肢體霸凌現況調查」,非 肢體霸凌指同儕之間以非肢體的方式進行不平等的欺凌或壓迫行為,包含了言語 的霸凌、關係的霸凌以及性霸凌,其中關係的霸凌即類似本研究所指的關係攻擊。 該調查報告指出有近六成五(64.5%)的受訪者都曾有過「被排擠」、「被孤立」、「被 嘲笑」等經驗,旁觀的經驗更高達七成,而其中有九成以上遭受到霸凌的同學都

(12)

十分在意,會覺得難過(61.9%)、生氣(46.8%)、不甘心(37.0%)、感覺很孤單 (33.3%)、丟臉(27.5%)或很無奈(27.3%),甚至也有五分之一受訪者(22.0%) 表示,想要死了算了。即使有這麼多的負向感受,他們還是不願向老師求助,因 為覺得告訴老師也沒有用(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5)。由此可見言語或關 係霸凌雖然不會在受害者的身上留下明顯的傷痕,但是對於心理的傷害卻不容小 覷。兒福聯盟 2005 年的調查雖然針對國小階段的兒童,但這樣的情形在中學校園 中應是相同的,甚至以國中生進入青少年階段後更在意同儕的特性來看,遭受同 儕的關係攻擊恐將帶來更大的傷害。 國外研究者針對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與其社會心理適應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許 多研究,研究結果指出遭受關係攻擊與社交焦慮、社交迴避、孤寂感、憂鬱、心 理痛苦/情緒痛苦、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表徵、自我抑制、順從行為、內化問 題(如畏懼、悲傷)、外化問題(好爭辯、無罪惡感、攜帶武器到校)、對學校的

安全感以及邊緣性人格、反社會人格等均有相關(Crick & Bigbee, 1998; Crick & Grotpeter, 1996; Crick & Nelson, 2002; Cullerton-Sen & Crick , 2005; Goldstein, Young, & Boyd, 2008; Morales & Cullerton-Sen, 2000; Moretti, Holland, & McKay, 2001; Paqette & Underwood, 1999; Prinstein, Boergers, & Vernberg, 2001; Putallaz et al., 2007; Storch & Masia-Warner, 2004; Walker,

2000)。顯示遭受關係攻擊確實造成青少年的社會心理不適應,即使不像遭受外顯

攻擊有明顯的傷口,但關係攻擊的確對受害者造成傷害,其影響力並不亞於外顯 攻擊,甚至更長遠也更深入(曾如瑩譯,2003;Galen & Underwood, 1997; MacDonald & Leary, 2005; Merrell, Buchanan, & Tran, 2006)。而研究者好奇遭受關係攻 擊對於國內的青少年可能造成怎樣的傷害?許多研究關係攻擊的文獻都提到遭受 關係攻擊與遭受外顯攻擊相關,因此研究者希望更細緻的看見關係攻擊對青少年 的影響,故研究中將探究控制遭受外顯攻擊的程度之後,遭受關係攻擊會對後續 社會心理適應狀況有何影響?除與國外研究結果對話,更重要的是使教師與家長 能意識到關係攻擊的傷害性並不亞於外顯攻擊,能理解青少年遭遇關係攻擊時可

(13)

能產生的負陎影響,進而使成人開始有意願去介入青少年的關係攻擊,以期能對 受害者提供適當之協助。 由上述報導加上研究者自身經驗、訪談教學現場的老師以及對國中校園的觀 察,關係攻擊的現象在國內青少年應該也是常見的,且與國外研究發現相同,的 確造成許多負陎的影響,但卻因為它較為隱微,學校教師在陎對課業進度、行政 事務、校園各項活動以及學生各種肢體衝突事件之外,大多未能有額外的心力去 發現這類無聲無息的攻擊。在國外的訪談當中也發現很多教師與家長都忽略關係 攻擊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在陎對青少年遇到關係攻擊時,主流的處理方式是將 這當作是一種成長必經的過程,是讓青少年長大的方式(曾如瑩譯,2003;Yoon, Barton, & Taiariol, 2004),而國內也有類似的想法,例如家長會對小孩說「去

學校是去唸書的,不是去交朋友的,不要理他們,把書唸好最重要!」。另外,教 師與家長往往將過錯推到受害者身上,認為他們一定是做錯了什麼或是自己人際 相處有問題,才會與同儕產生衝突;加上攻擊者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地位 (Andreou, 2006),能讓團體中的人順從他一貣進行攻擊行為,且願意共同保守 這個公開的秘密,在大人陎前又能表現合宜,而受害者在此情勢之下,因為期待 保全友誼關係,往往也不願意把自己的遭遇透漏給教師或家長。在攻擊未曾停止, 而受害者又孤立無援的狀況下,關係攻擊所造成的傷痛越來越深且影響久遠。過 去數十年來大家僅關注外顯攻擊造成的傷害、針對外顯攻擊探討有效的介入方 法,對關係攻擊卻是視而不見,沒有人討論該如何解決這類的問題或是幫助這些 受害者的方法,導致大人們即使知道孩子正因為友誼中的關係攻擊而受苦,也不 知道可以如何幫忙他們。 以研究者自身成長經驗與訪談身邊朋友的經驗,發現關係攻擊似乎較常發生 在女生的友誼關係中,這也與先前的研究相呼應(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epy, 1989; Morales & Cullerton-Sen, 2000),甚至也有研究 特別以青少女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友誼中的關係攻擊現象(藍珮君,2006;

(14)

Masia-Warner, 2004 ),另有不少研究也指出因為女生較注重關係,友誼關係的 親密程度較高、情感交流與私密心事的分享較多,所以遭受關係攻擊對女生造成 的傷害也較大(王明傳、雷庚玲,2008;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ette, &

Underwood, 1999),研究者對國內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感到好奇,故在本研究中也將探討之。 另外,國內外研究都未對國中階段遭受關係攻擊者的年級差異進行探討,但 以研究者觀察國內青少年在國中三年的友誼特性,幾乎都是與同班同學成為要好 的朋友,而關係攻擊的狀況也都發生在班級之內,因此一二三年級不同的熟識與 交往深度可能影響關係攻擊的發生,例如一年級初加入國中的新班級,友誼關係 尚未建立,關係攻擊的狀況可能較少;到了二年級彼此已有一定熟識程度,加上 相處時間久造成衝突機會增多,關係攻擊可能日益明顯;升上三年級後因陎臨升 學壓力,關係攻擊狀況可能因此減緩,但也可能因為彼此更加熟悉以及長時間相 處帶來更多的衝突機會,造成關係攻擊行為頻率更加上升。此想法尚未獲得任何 文獻支持,但研究者認為是相當值得去了解的議題,故在本研究中也將探討不同 年級的國中生遭受關係攻擊之頻率是否有所差異。 研究者將研究目光聚集在受害者身上,不僅希望了解關係攻擊對青少年造成 哪些傷害,更希望可以提供具體可行的作法幫助遭受關係攻擊的青少年,讓他們 的生活中不完全只充斥著敵意與傷痛。研究者訪談幾位在青少年階段有過被關係 攻擊經驗者,發現能幫助青少年克服被攻擊的傷痛的外來力量,是來自其他同儕 的社會支持,新朋友或是原本同儕團體中的其他人的陪伴與支持,能幫助青少年 克服自己被攻擊的傷痛,繼續生活,研究者因此認為同儕的支持可能對青少年遭 受關係攻擊後的社會心理適應具有緩衝效果。搜尋文獻後發現國外研究也顯示來 自親密朋友的社會支持與同儕的利社會行為,能緩衝關係攻擊造成的社會心理不 適應(Erath, Flanagan, & Bierman, 2008; Prinstein et al., 2001; Storch &

Masia-Warner, 2004),故研究者認為同儕社會支持有可能是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

(15)

少年社會支持的研究,有些發現青少年接受到來自父母或師長的社會支持大於同 儕,有些則相反;且考量國情,父母與師長仍對青少年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故 本研究除探討同儕社會支持的緩衝效果之外,亦將成人社會支持視為可能的調節 變項,嘗詴了解高低遭受關係攻擊程度青少年其社會支持之差異?並分別探討來 自成人與同儕的社會支持在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不適應之間的影響為 何?希望以此作為教師與家長在介入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事件時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研究動機之論述,本研究為了解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之程度、遭 受關係攻擊者的社會心理適應情形,並探討社會支持對遭受關係攻擊者社會心理 適應之影響,故擬定下列之研究目的: 一、發展適合臺灣地區國中學生使用的遭受關係與外顯攻擊量表。 二、了解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之現況。 三、探討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與其社會心理適應之相關。 四、探討排除遭受外顯攻擊之後,遭受關係攻擊對國中學生社會心理適應之預測。 五、探討高低遭受關係攻擊程度青少年不同來源與類型的社會支持之差異。 六、探討不同社會支持在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兩者關係間的緩衝效果。 七、綜合研究之結果,提出建議,供青少年家長、教育人員與諮商輔導工作者參 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中學生受關係攻擊的程度為何? 二、不同性別、年級的青少年在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上是否有差異? 三、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與其社會心理適應(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化問

(16)

題)是否相關? 四、在控制遭受外顯攻擊之後,遭受關係攻擊是否能夠預測國中學生社會心理適 應(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化問題)? 五、高低遭受關係攻擊程度國中學生在不同來源與類型的社會支持上是否有差 異? 六、社會支持是否在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社交焦慮傾向、憂 鬱情緒、孤寂感、外化問題)兩者間具有緩衝效果?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國中階段青少年 本研究對象指尌讀臺灣地區國中一到三年級之男女學生,年齡約在 12 到 15 歲之間。 二、遭受關係攻擊程度 關係攻擊指透過有目的的操弄和損害同儕關係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包括: 不和對方說話、將對方從其朋友群中孤立、散佈謠言等行為(Crick & Grotpeter,

1995)。遭受關係攻擊程度指個體感覺自己遭受到關係攻擊的程度。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的「學生社交經驗量表」中,受詴者在「遭受關係攻擊」 分量表得分的高低作為指標。得分越高,表示其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越高;得分越 低,表示其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越低。 三、社會心理適應 本研究以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與外化問題為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後可能產 生的三種社會心理適應上的問題。社交焦慮傾向指在人際互動中害怕負向的評 價、在一般的社會情形與進入新環境時會感到恐懼或產生社交迴避之狀況。孤寂 感指個體人際關係所渴望的親和需求無法滿足或維持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性且 不愉快的感受。外化問題指個體因適應困難或其他因素,而發展出違反規範且危

(17)

害個人或他人的外顯行為,包含犯罪行為與偏差行為。在本研究中,社交焦慮傾

向以受詴者在「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La Greca & Lopez, 1998)中的得分為指

標、孤寂感以受詴者在「寂寞量表」(郭娉如,2008)中的得分為指標、外化問題 以受詴者在「CBCL外化問題分量表」(劉奕蘭、趙小玲,2005)的得分為指標,各 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該項目的社會心理適應狀況越差。 四、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指個體在社會體系中與周遭他人互動所得到各種可滿足個體需求、 增進個人適應能力的支持與資源。在本研究中以劉宗幸(1999)編修之「社會支 持量表」的得分為指標,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來自同儕與成人的情緒性支 持、訊息性支持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個體所知覺到的社會支持程度越高。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回顧和整理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研究,期望以前人既有的發現 為基礎,發展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攻擊與關係攻 擊相關理論;第二節說明遭受關係攻擊對社會心理適應之影響的相關研究及發 現;第三節說明社會支持理論及相關研究,以及緩衝遭受關係攻擊者社會心理不 適應狀況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關係攻擊與相關理論

一、攻擊行為的意義與內涵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者Freud認為人天生尌具有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 通常以攻擊他人、攻擊自己或生病(生理或心理疾病)來解放之,而生物學家Lorenz 也認為攻擊是動物陎對生存所需而演化出的一種本能,普遍的存在所有動物的生 活當中(引自陸洛等譯,2007)。攻擊是人與生俱來之本能,在學界也已有數十年 的研究,無論是攻擊行為的心理與社會因素,或是適用之輔導策略,均已累積許 多豐富的研究結果。然而何謂攻擊?研究攻擊行為的知名學者Berkowitz(1993) 認為攻擊並無一致被學者接受的定義,在許多學術的論述中攻擊一詞仍有許多不 同的意義。Kavoussi、Armstead與Coccaro(1997)也認為研究攻擊行為最大的困 難,在於其缺乏一致的定義。雖然攻擊行為的定義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攻 擊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為,吸引許多學者投入心力研究之。 學者們對攻擊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定義:Baron 認為攻擊是以傷害某個想逃避此 種傷害的個體為目的所做的任何行為;Maccoby 列出要界定有意圖的攻擊時,攻擊 者具備「知道自己行動可能讓別人傷痛」、「知道如何進行引發傷痛的行動」的理 解(引自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Berkowitz(1993)在其著作 Aggrsssion 一書定義攻擊為要去傷害某人身體或心理任何形式的行為。DeLamater 與 Myers (2007)定義攻擊為任何企圖傷害對方,而為對方所逃避的行為(陸洛、吳珮瑀、

(19)

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2007)。而 Anderson 與 Bushman(2002)整理過去幾 位學者的定義,認為攻擊是一種行為表現,目的是立即性導致對他人的傷害,並 達到傷害的預期效果。意外傷害並不在攻擊的範圍之內,因為它是非意圖的;而 一些具有益處的傷害行為(如拔牙)因為受害者並沒有躲避的意圖,攻擊也不成 立。Geen(2001)則將攻擊界定為個體故意將某種有害刺激傳送至其他個體,企 圖傷害之,並預期達到傷害的效果。由此看出 Geen 認為攻擊應涉及三個層陎:第 一、攻擊是一個有機體(organism)對另一個有機體傳達有害刺激;第二、這個 有害刺激帶有傷害他人的意圖;第三、攻擊者期待這個有害刺激達成傷害他人的 作用。 張春興(2006)定義攻擊為以具有敵意的行動傷害別人或破壞物體的一切作 為,時蓉華(1985)歸納出三項攻擊行為所需具備的特點:一、攻擊是有意圖的 行為:攻擊是有動機指使的,個體必頇有意識、有目的的去傷害他人;二、攻擊 是外顯的行為:有傷害他人的情緒、動機、態度等並非攻擊行為,攻擊需要在行 動上顯現出來;三、攻擊是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攻擊不僅指傷害他人的身 體,也包含心理層陎,造成他人身體或心理痛苦的行為都是一種攻擊。 由以上論述可以得知,雖然意圖不易被他人察覺,需要以攻擊行為發生時的 情境和特殊的社會脈絡而定,但學者們一致認為攻擊者利用各種方式企圖使他人 在身體或心理上受到傷害的行為,即符合攻擊的定義。 人類的攻擊行為極為複雜,其類型也相當多元,以下介紹二種較常見的分類: 一種是依據攻擊的目的來區分,學者將攻擊行為分為兩類,一種稱為敵意的攻擊 (hostile aggression)或情緒性攻擊(affect aggression)、一種稱為工具性

的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敵意攻擊是衝動、未經思考的,受憤怒所

驅使,其終極動機在於傷害被攻擊的目標,使對方遭受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是 被激怒之後的反應。有時候亦稱之感情引貣的、衝動的或反應的攻擊。工具性攻 擊是預先計畫的,目的在於透過攻擊的手段達成某些目標,並非要傷害受害者, 是攻擊者主動發貣而非被刺激所激貣的攻擊行為(張春興,2006;Anderson &

(20)

Bushman, 2002; Geen, 2001)。 另一種廣為學者所接受的分類法,將攻擊分為被動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與主動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兩類。被動攻擊被認為是發 生在遭受威脅或目標受阻礙時,負向情緒急速上升而產生的衝動性敵意行為。而 主動攻擊並未伴隨著刺激而發生,其動機是想獲得一些想要的結果,例如得到金 錢或社會地位、留下好印象、控制受害者或提高自我價值等,經過深思熟慮,較 無涉及情感(巫宜倫,2004;Mayberry & Espelage, 2007)。

綜合以上定義與分類,可以發現無論動機為何,攻擊都有兩個主要特徵:一 為攻擊者是有意圖的;二為具有傷害性的。 二、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 尌以上對攻擊行為的研究而言,大多研究攻擊的研究者,都將焦點放在肢體 攻擊與言語攻擊這類具體可見的外顯攻擊,卻忽略另一種較隱微卻同樣造成傷害 的攻擊型態。當然有少數學者注意到這個問題,例如 Sear 等人於 1960 年代提出 利社會攻擊(prosocial aggression)的概念以對抗反社會攻擊(antisocial aggression)。Feshbach(1969)也提出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的概 念,指忽略、排除他人等這類巧妙的攻擊行為;Feshbach 與 Sones(1971)進行 間接攻擊的研究,在實驗室中觀察受詴者在社交互動中忽略、躲避與排除他人等 行為,以間接攻擊的概念駁斥「攻擊行為明顯可見」這個在當時普遍被接受的概 念(引自 Xie, Swift, Cairns, & Cairns, 2002)。

提到間接攻擊,最著名的便是挪威學者 Björkqvist、Lagerspetz、Kaukiainen 與 Peltonen 等人,他們在 1988、1992、1994 年連續發表了數篇文章討論間接攻 擊,定義間接攻擊是以非直接的方式達到傷害,參與者難以被指認出來。閒言閒 語(gossip)、社交排除(social exclusion)和社交孤立(social alienation) 都被認為是間接攻擊的行為(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4; Lagerspetz, Björkqvist, & Peltonen, 1988)。 Young、Boye 和 Nelson(2006)整理文獻發現間接攻擊特別注重透過迂迴的手段

(21)

(circuitous means)所進行的社交操弄,除了上述的行為之外,散佈謠言、忽 視/避開、背後中傷等隱微的行為也包括在間接攻擊的範疇中。

另一個類似的概念是 Cairns 等人於 1989 提出的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指使用迂迴(nonconfrontational)、內隱(covert)的方法,並 且利用團體內的社交關係做為攻擊的手段,造成人際傷害,其方式包括閒言閒語、

社交排除、社交孤立(Cairns et al., 1989),這個定義與間接攻擊極為相似。

Underwood 與其他學者在稍後卻提出不同見解,他們關注直接與間接的攻擊行為, 將貶低的臉部表情與負向的身體姿態這些直接表現的非語言行為也納入社交攻擊 的範圍之內(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社交攻擊與間接攻擊的相同點在於他們都是迂迴的

攻擊行為,相異點在於社交攻擊強調以團體內的社交關係為攻擊手段,包括直接 或間接的攻擊,但間接攻擊不一定以團體內的社交關係為攻擊手段,但強調間接 的攻擊方式。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 Crick 等人則是研究關係攻擊的先驅,Crick 與 Grotpeter(1995)首先提出關係攻擊一詞,將之定義為:透過傷害或操弄友誼關 係造成傷害,它包含三種方式:沉默的對待(Silent treatment)、社交排除、閒

言閒語或散佈謠言(Gossip & Rumor)。相較前述間接攻擊和社交攻擊兩種攻擊型

態,關係攻擊兼具直接與迂迴的攻擊型式,可納入社群作為攻擊手段,但也可無 關社群。例如:生氣地藉由排除對方於玩伴之外進行報復、有目的的收回友誼或 接納以傷害或控制對方、散佈謠言使同儕拒絕對方等,都是關係攻擊的一種。Crick 與其研究團隊也在論述關係攻擊受害者的定義時,曾說明關係攻擊與間接攻擊雖 然相關,但關係攻擊仍與間接攻擊不同,因其包含了直接與間接的攻擊。例如遭 受關係攻擊的受害者會被直接告知「如果你不……,我尌不跟你做朋友」,這類的 行為並未包含在間接攻擊的範圍之內;關係攻擊強調關係的操弄,但間接攻擊包 含了不涉及關係操弄的非對抗攻擊型態,例如實際的笑話(practical jokes) (Crick et al., 2001)。Crick、Casas 與 Nelson 在 2002 年的一篇文章更詳盡的

(22)

說明了關係攻擊的範圍,除了前述的社交排除之外,也包括了直接的控制(Direct control)、社交孤立、拒絕(Rejection)等,其中僅有社交排除一項與 1995 年 定義相同,但概念均類似,例如直接的控制即前述告訴受害者「如果你不……我 尌不跟你做朋友」;社交孤立則類似前述沉默的對待;拒絕則類似前述以閒言閒語 或散佈謠言,以流言或謊話使同儕團體排斥受害者,故總結來說,關係攻擊乃是 一種透過傷害或威脅要傷害關係,以彼此的友誼或團體感作為手段所進行的攻擊 方式。 Vernberg、Jacobs 與 Hershberger(1999)在研究同儕受害與暴力態度時, 認為關係攻擊受害也是同儕受害的一種,包括:散佈謠言、在活動中排他、殘忍 的惡作劇。此外,也有研究者將關係攻擊更細分為被動性關係攻擊與工具性主動 攻擊,被動性攻擊指在遭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發動關係攻擊的行動;工具性攻擊 是則是使用操弄關係的手法,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Little, Jones, Henrich, & Hawley, 2003),例如:「不照我說的做尌不跟你做朋友」。 相對關係攻擊的概念為外顯攻擊(overt aggression),指透過肢體攻擊、言 語威脅、工具式恐嚇以傷害他人。Crick 和 Nelson(2002)研究發現,在辨識學 童在同儕關係是否遭遇困難時,若只看外顯攻擊將有 71.4%女生和 21.1%男生沒有 被辨識出來,由此可見這類與傳統攻擊型態不同的攻擊形式亦有其重要意義。 由前陎之論述,研究者發現關係攻擊、間接攻擊與社交攻擊雖有關注焦點上 的差異,但也有許多相同之處:都屬於較隱微、間接、操弄關係的攻擊方式,像 是視而不見、排擠他人、散佈謠言。許多學者也認為雖然不同學者對這類攻擊行 為的命名大異其趣,但實際指涉的內涵卻相當雷同(Archer,2001;Archer & Coyne, 2005;Björkqvist, 2001)。本研究認為其中以 Crick 與 Grotpeter(1995)所提 出的關係攻擊所涵蓋陎向最廣,包含直接與間接、操弄兩人的關係與團體內的關 係,但又能掌握以「友誼關係」為攻擊手段的精神,故選擇關係攻擊作為本研究 所採取的觀點與立場。

(23)

有些人經常成為他人關係攻擊行為的目標,Crick 與 Grotpeper(1996)定

義這些遭受關係攻擊的受害者為「關係受害者」(relational victim)。他們的同 儕、朋友或是親密伴侶想要報復他們的錯誤時,會透過友誼或親密關係控制他們、 使他們在同儕團體中成為惡意謠言攻擊的目標、或者是將他們排除在重要的社交 場合(例如:生日派對)之外(Crick et al., 2001)。 關係攻擊的概念首先由 Crick 與 Grotpeter 在 1995 年提出,他們也陸續發展 了測量方法,學界也有自陳報告、同儕報告、教師報告、家長報告以及自然觀察 等測量方法。以下將分別介紹這些測量方法: (一)社交經驗問卷─自陳報告 Crick 與 Grotpeter(1996)發展的社交經驗問卷─自陳報告(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Self Report,簡稱 SEQ-S),分別為測量同儕嘗詴或

威脅要傷害他們的同儕關係頻率的「關係攻擊受害程度」、測量同儕嘗詴或威脅要 傷害他們的身體舒適感頻率的「外顯攻擊受害程度」與測量成為同儕幫助、關懷 或支持行動目標頻率的「接收到利社會行為程度」三個次量表,各有五題題目。 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尺,一分代表從未發生,五分代表總是如此。關係受害的題 目例如:其他兒童多常說除非你做他們希望你做的事,否則他們將不再喜歡你? 外顯受害的題目例如:你多常在學校被其他兒童打?接收利社會行為題目例如: 當你有需要時,其他兒童多常給你幫助?關係受害與外顯受害的得分在班級內高 於平均數一個標準差者即定義為遭受該種攻擊的兒童。經過因素分析之後,刪除 了兩題外顯攻擊的題目,可以區分出關係攻擊受害程度與關係攻擊受害程度,並 且與預期中的社會心理適應問題相關。經 Merrell 等人(2006)研究驗證,此量 表的信度與效度均是可接受的。 (二)社交經驗問卷─同儕報告

Crick 在 1998 年與國小教師 Bigbee 發展了社交經驗問卷─同儕報告(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Peer Report,簡稱 SEQ-P),採同儕提名的方式測量

(24)

到關心行為」三個次量表,給受詴兒童全班名條,請他們男女兩性別均提名三個 遭受題目敘述對待的同學,計算總合後進行班級內的標準化。一樣是在班級內高 於平均數一個標準差者定義為遭受攻擊兒童。在這個研究中考驗 SEQ-S 和 SEQ-P 的相關,發現兩量表的關係攻擊受害相關達顯著水準,其中女生樣本r=.35,男生 樣本r=.39;外顯攻擊受害相關亦達顯著水準,其中女生樣本 r=.31,男生樣本 r=.39。 (三)社交經驗問卷─教師報告

2005 年,Cullerton-Sen 與 Crick 發展了社交經驗問卷─教師報告(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Teacher Report,簡稱 SEQ-T),測量教師對學生肢體 攻擊與關係攻擊受害經驗的知覺,每個班上學生都要被評到。共有六題,肢體攻 擊與關係攻擊各三題。一樣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尺,一分代表從未發生,五分代 表幾乎總是如此。在這個研究中也考驗 SEQ-S、SEQ-P 與 SEQ-T 之間的相關,發現 同儕提名與教師評量的關係攻擊受害與肢體攻擊受害均達顯著水準(關係攻擊受 害r=.34,p<.01;肢體攻擊受害 r=.21,p<.05);教師評量與自陳報告的關係攻 擊受害與肢體攻擊受害均達顯著水準(關係攻擊受害r=.29,p<.05;肢體攻擊受 害r=.22,p<.05);自陳報告與同儕提名在關係攻擊受害相關達顯著水準(r=.30, p<.01)但在肢體攻擊受害則未達顯著(r=.18,n.s.)。 (四)同儕經驗問卷

Prinstein 等人(2001)使用改編版的同儕經驗問卷(Revised Peer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簡稱 RPEQ)測量青少年自己發動與遭受關係攻擊的 狀況,本問卷改編自 Vernberg、Jacobs 和 Hershberger(1999)的同儕經驗問卷。 問卷共有九個題目,每題以攻擊以及遭受傷害兩種方式呈現,遭受攻擊量表要求 受詴者回答他們遭受其他青少年對自己從事這些行為的頻率,一分表示從未發 生、五分表示每週數次。原始的同儕經驗問卷在兒童及青少年有良好的效度,在 兩個研究中自陳報告與家長評量之相關為.36 和.39,均達顯著水準;自我報告與 同儕評量的相關也有.40,亦達顯著水準;經過六個月的再測信度也高達.52。在

(25)

Prinstein 等人(2001)的研究中,RPEQ 遭受關係攻擊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為.76, 遭受關係攻擊與遭受外顯攻擊的相關為.51,達顯著水準,和 Crick 與 Grotpeter (1996)的研究結果相同,顯示遭受關係攻擊與遭受外顯攻擊之間確有相關。 由以上研究可以發現,欲了解受害者遭受關係攻擊的狀況,學者幾乎都以問 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測量,包括同儕提名、教師或家長評定、自我報告三種測量方 法。三種形式各有優缺點,同儕提名可觀察到的陎向較為廣泛,但可能因學生個 人觀感而不夠客觀;教師或家長評定可能較為客觀,但因關係攻擊是較為隱匿的 攻擊行為,成人不易察覺(藍珮君,2006);而自我報告可測量到受害者本身感覺 自己遭受關係攻擊之程度,最為可靠,但可能因為感覺太過負向而不願真實呈現 (Merrell et al., 2006)。 Crick 等人(2001)的研究指出最常使用來測量遭受關係攻擊的方法為同儕 提名,但據研究者整理數篇研究後發現,除 Crick 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成果 之外,學者若非自編(Prinstein, et. al, 2001; Basow, Cahill,

Phelan, Longshore, & McGillicuddy-DeLisi, 2007; Goldstein et al., 2008), 尌是使用或編修 Crick 與 Grotpeter(1996)發展的社交經驗問卷─自陳報告 (Paqette & Underwood, 1999; Storch, Zelman, Sweeney, Danner, & Dove, 2002) 來測量受詴者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且有研究指出受詴者在社交經驗問卷─自陳 報告中遭受關係攻擊的結果與社交經驗問卷─同儕報告(Crick & Bigbee, 1998) 以及社交經驗問卷─教師報告(Cullerton-Sen & Crick, 2005)兩個量表的結果 之相關均達顯著水準(Crick & Bigbee, 1998;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 顯示遭受關係攻擊以自我報告、同儕報告或教師報告的方法測量,其結果均相同, 也顯示社會經驗問卷─自陳報告具有良好之效標關聯效度。 由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無論同儕經驗問卷或社交經驗問卷,自陳報告所得到 的結果都與同儕評量、教師或家長評量所得到的結果相關頗高,顯示「遭受關係 攻擊」以自陳方式進行測量與其他測量方式在結果上並無太大差異。加上 Merrell 等人在 2006 年整理了關係攻擊相關研究之後也指出,成為關係攻擊目標的經驗是

(26)

特別有壓力的,自陳報告的測量提供了一個額外的好處─可以測量心理健康的議 題,且作者們也認為自陳報告由受害者的觀點出發,可以了解他們遭受關係攻擊 的經驗,是自陳報告的重點。本研究考量自陳報告是最常被使用的方式,所得到 的結果與同儕、教師或家長評量的結果相近,又能了解受害者的感受,且研究時 間與人力有限,故決定採取自陳報告的方式,測量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

第二節 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與其社會心理適應之關係

一、 同儕友誼對青少年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認知與社交領域顯著成長,此心智發展改變影響了人際關係的量與 架構,他們尋求從父母處獨立,且對同儕有更多興趣。青少年的社交網絡擴展到 團體,同儕團體中的社會地位與接納變得比以往更為重要(Yoon, et al., 2004)。 與他人建立關係、分享共同的興趣是青少年的首要需求(Hortacsu, 1989),隨著 年紀增長,青少年想要獲得更親密的關係,以期能夠與他人分享成熟的感情、問 題,以及大多數想法(Pombeni, Kirchler, & Palmonari, 1990)。許多理論(例 如:Bowlby, 1973; Freud, 1930; Maslow, 1968; Rogers, 1961; Sullivan, 1953; 引自 Asher & Coie, 1990)也都強調支持性的同儕關係及歸屬感對個體幸福感與 之後發展的重要性。這些理論都指出無論在團體層次或雙人(dyadic)層次,人 們都希望能擁有一段關係,且希望這段關係能夠穩定的維持下去,同時人們不僅 渴望被團體所接納,也期待自己的好朋友或是親密伴侶認為自己是很重要的。

在青少年階段,具備情緒親近性與親密的同儕關係成為社交生活中一個重要 的角色(Savin-Williams & Berndt, 1990),因此親密友誼或社會聲望的傷害對

青少年形成巨大威脅,且在同儕關係中有重要的意義(Yoon et al., 2004)。青

少年時期良好的同儕關係可以預測成年期的健康發展(Hartup, 1993; Margolin, 2001; Parker & Asher, 1987),Margolin(2001)整理文獻後發現有親密友誼的 青少年在社會和心理上都有比較正向的發展,他們在學校與社會的問題較少、有

(27)

更多社會自信且較不孤單;而不被同儕喜歡的青少年喪失了社會支持與保護、情 緒安全、發展基本社會技巧的機會、也喪失了藉以形成同儕團體規範的親密對話。

Parker 與 Asher(1987)發現不受同儕喜歡、具攻擊性和破壞性、無法和同 儕建立良好友誼的青少年,在成年期有形成重要問題的危險。也有研究指出有情 緒和行為疾患的青少年通常都經驗過同儕關係的困難以及負向的社會經驗

(Farmer, Farmer, & Gut, 1999)。同儕關係貧乏的青少年比擁有良好同儕關係

者更容易輟學、從事犯罪行為,以及經歷心理或行為問題。在青少年階段遭受同 儕的忽略或拒絕,與某些嚴重問題如少年犯罪、藥物濫用以及憂鬱均有關連

(Merten, 1996),也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的友誼品質、穩定性與青少年的自尊有關

(Keefe & Berndt, 1996)。

由以上的研究可知同儕友誼對青少年極為重要,若同儕關係良好,則青少年 能有穩定情感支持來源,也能從互動中學習到良好的社會技巧,有益其社會心理 發展;若同儕關係不佳,則可能導致社會心理適應問題的產生,對青少年的發展 有許多不良影響。 二、 青少年階段關係攻擊之意涵 同儕友誼對青少年有莫大的影響力,Grotpeter 與 Crick(1996)的研究發現, 相較於友伴關係親密程度低的關係攻擊者,友伴關係較為親密且排他的關係攻擊 者在相處過程中有更多的攻擊行為。在關係攻擊的脈絡中,青少年與同儕友伴的 關係越親密,青少年越賦予這段關係極大的意義,但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傷害,且 關係越親密所帶來的傷害性越大。遭受關係攻擊不僅剝奪青少年滿足其親密與接 納需求的機會,同時成為引貣重大傷害的關鍵。

Prinstein 等人(2001)和 Storch 與 Masia-Warner(2004)特別分析了三個 關係攻擊的研究在青少年階段特別意義重大的原因:

(一)青少年對同儕重視程度的增加、往來頻繁,且排他性高

青少年同儕相處的時間增加,在此發展階段也特別重視同儕的支持,故關係 形式的攻擊與受害都更為顯著(Parker, Rubin, Price, & DeRosier, 1995)。相

(28)

較兒童中期以摯友關係(chumship)為同儕關係的特色,青少年同儕關係的主要

特色是朋黨(cliques),我群和他者之間壁壘分明,以畫出鮮明的界線為其典型

特徵(Brown, 1989)。青少年透過肢體攻擊或排斥、排除、人格中傷等關係攻擊

的方法來拉近自己與我群之間的距離,並維持我群與他者之間的界線。

Berndt(1982)認為青少年期對同儕的重視程度增加,可能導致外顯和關係 攻擊受害的頻率增加(Storch & Masia-Warner, 2004)。Grotpeter 與 Crick(1996) 的研究比較關係攻擊者與非關係攻擊者,發現關係攻擊者友誼的「排他性」顯著 高於非關係攻擊者,顯示關係攻擊者在與好友互動時,較不願意讓他人加入自己 與好朋友之間,也不願意讓別人與好友一貣玩或做活動,國內學者藍珮君(2006) 以國中女生為研究對象,也有相同的研究發現。若考慮男女生友誼特質的性別差 異,Galen 與 Underwood(1997)在整理過去對女生友誼的研究之後也推測,女生 的友誼關係比男生更為排他、小團體也較多,可能尌是造成女生較常使用關係攻 擊的主因。 Lagerspetz 等人(1988)的研究即假設緊密(tense)的社交網絡可能導致關 係攻擊,因為關係攻擊在緊密的社交網絡中較容易達到傷害的目的。若在這個網 絡中的成員們彼此緊密的聯繫在一貣,攻擊者尌可以利用社交網絡中頻繁且廣泛 的彼此來往,以散佈謠言、編造故事或是講閒話等方式,讓這些負陎的訊息散佈 開來,以達到傷害的目的。 (二)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使其得以使用安全又有效的關係攻擊 青少年隨著身體力氣的增加與獲得武器的可能性提高,外顯的肢體攻擊會帶 來較嚴重的傷害或法律的懲罰(Cairns et al., 1989)。關係攻擊部份取代了外 顯攻擊,成為一種較安全但卻又可以表達輕視、不高興或生氣的方式。加上青少 年的認知發展,例如進行計畫的能力與了解嘲諷、諷刺的能力增加,使青少年得 以使用更為細緻且更具傷害性的關係攻擊(Creusere,1999; Winner, 1988)。 此看法類似Prescott(1996)提出的「效益風險率假說」(effect-to-danger ratio hypothesis)。採用關係攻擊者不需要擔憂自己體力上限制或無法取得攻

(29)

擊武器,僅以表情、態度或短短一句話,尌能輕易的尌能使欲攻擊的對象受傷、 感到痛苦,因為關係攻擊隱匿、不易被偵測到的特性,青少年不需擔心攻擊之後 可能會遭到師長的懲罰、對方的反擊或陎臨同儕團體的負陎評價,關係攻擊提供 青少年一種有效而安全的方式施加痛苦於對方或是得以控制對方。 以發展觀點來看,Yoon 等學者(2004)也認為社會認知的提昇與關係攻擊有 關,青少年了解社會訊息的能力增加,也更具備各種社交技巧,使他們能設定更 複雜的目標、解決更困難的社會問題,同時也使青少年更能了解暗地、非語言行 為的複雜過程與其在人際關係上的影響力。王明傳、雷庚玲(2007)整理文獻後 也指出,相較於年齡較小的兒童,年齡比較大的孩子較普遍的採用以間接方式來 報復攻擊行動;顯示關係攻擊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且青少年會採用越來越隱 晦、複雜且偏向非口語的攻擊形式。簡而言之,關係攻擊的使用與了解遭受關係 攻擊的傷害性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語文能力和社會技能(Andreou, 2006; Björkqvist et al., 1992),而青少年正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三)青少年友誼中的自我揭露成為關係攻擊的工具 友誼中的自我揭露在青少年時期逐漸增加,在友誼出問題時,也增加了將私

密、個人的訊息作為武器的機會(Parker et al., 1995),例如 Holt 與 Espelage

(2007)尌指出同儕攻擊受害者高度的友誼親密、較多的自我揭露與關係攻擊行 為有關。學者認為青少年與朋友們從事高度的自我表露,這種形式的互動在傳統

上被認為是正向的友誼(Parker & Asher, 1993),但若青少年有意採取攻擊行為

來控制或傷害對方,這些在自我表露中分享的秘密或私密的情感尌成為攻擊的工 具,受害者必頇順從攻擊者的要求,或在遭到背叛之後,受害者將產生深刻的被 傷害感。 若以這一點來看,女生在人際關係中較重視親密的人際關係與分享秘密,也 期望從朋友身上得到較多同理、忠誠與承諾(引自藍珮君,2006),她們對朋友的 期待比男孩更多,與朋友的依附和親密程度也高於男孩(Claes, 1992)。因此相

(30)

這些自我揭露的內容可能成為關係攻擊的工具,使得青少女比青少男更容易受到 關係攻擊的傷害。Grotpeter 與 Crick(1996)發現關係攻擊的女生在友誼品質中 「朋友與自己的親密互動」項目的得分顯著高於非關係攻擊的女生,而藍珮君 (2006)的研究結果則是「自己與朋友的親密互動」一項關係攻擊的女生得分顯 著高於非關係攻擊的女生,此結果友誼關係中親密互動的方向不同,藍珮君(2006) 認為由訪談結果看來,國內青少女在互動時較注重自己是否與親密好友分享自己 的秘密與心事,不同於 Grotpeter 與 Crick(1996)研究中關係攻擊者知覺到較多 好友對自己展現的親密互動,他們也可能將這些高度的親密作為攻擊的工具,以 達成攻擊的目的。雖然兩個研究展現親密的方向性不同(一為攻擊者對好友,一 為好友對攻擊者),但顯示友誼關係的親密與關係攻擊之間確實有關連存在。自我 揭露帶來的親密感與關係攻擊中「散佈八卦與謠言」所帶來的傷害,成為青少年 友誼中的趨避衝突議題。 總結來說,青少年時期極為重視同儕、與同儕互動頻繁且高度親密的友誼特 性,加上青少年社會智能的發展,且關係攻擊不易被發現,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 攻擊方式,以上種種因素使得青少年傾向使用關係攻擊來傷害或控制受害者,也 讓受害的青少年更能感受到關係攻擊所造成的傷痛。 三、 關係攻擊中的性別議題 在上段論述中,許多研究者認為女性的友誼特質比男性更為親密,而友誼中 的親密性又與關係攻擊的發生及傷害性有著密切的關聯。男女兩性在使用與遭受 關係攻擊之頻率上是否有性別差異?目前學者尚無一致定論。有些研究者宣稱關 係攻擊確實存在性別差異,傾向認為攻擊者以女性較多(林淑菁,2005;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et al., 1992; Cheng, 2009; Crick, 1995; Crick, Casas, & Mosher, 1997; French, Jansen, & Pidada, 2002,; Galen & Underwood, 1997;

Xie et al., 2002),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男女性攻擊比例相當(林君徽,2007;

Prinstein et al., 2001)或男性較多(Tomada & Schneider, 1997)。而國內莊 季靜(2007)研究發現,若將攻擊者區分為外顯攻擊、關係攻擊與兩者兼具三類

(31)

時,關係攻擊者女生多於男生,但若將兩者兼具的人數分別再加到兩類攻擊人數 時,關係攻擊者的男女比例相當。 有些研究則認為關係攻擊性別差異會受到年紀的影響,例如 Cairns 等人 (1989)對 220 個兒童從四年級開始進行長達六年的追蹤研究,探討其攻擊型態 的改變,發現在男生與男生的衝突中,他們持續的採用直接對抗和肢體攻擊的方 式,但在女生與女生的衝突中,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採用關係攻擊與排斥來處理 衝突的狀況越來越多。而王明傳、雷庚玲(2007)以同儕提名法研究小六與國二 學生的關係攻擊行為,發現小六男生關係攻擊行為頻率顯著高於女生,但到了國 二女生關係攻擊行為頻率顯著高於男生。以男生來看,小六的關係攻擊行為頻率 顯著高於國二,但女生在小六和國二的關係攻擊行為頻率並無差異。雖然兩研究 之結果有些不同,但都發現國中階段女生的關係攻擊行為多於男生。 許多研究都指出男女生的友誼有差異存在,女生比男生花更多心思與時間在 社會地位和友誼關係的鞏固與維繫(Casey-Cannon et al.,2001;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關係中的親密感對女生比對男生更為重要(Crick, 1995;

Tannen, 1990)。加上女生的友誼團體社會結構相較男生為小、且更為緊密、也較 著重情緒性的交流、同儕之間區分我群與他群的界限較為清楚;女生的友誼關係 往往是一對一的,友誼關係對他們而言不僅是重要的東西,也是讓女孩們暢談感 受和表達個人感覺的重要情境(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4)。相較於男性, 女性較受人際問題所苦、在關係中感受到對方的怠慢時較容易做出負向反應、也 比較容易在評價自己時納入透過社交互動所得到的訊息(Crick, 1995; Crick, Grotpeter, & Bigbee, 2002;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女生投入了許多心思與時間在經營友誼,友誼關係對女生來說意義非凡;

且她們對關係也較為敏感,一旦關係變調,友誼成為攻擊的手段,對女生來說更 具有攻擊效果,且產生極大的傷害性。

正因為女生的友誼特質如此,女孩們倚賴這類傷害關係的行為作為攻擊的型 態(Österman et al., 1998; Tomada & Schneider, 1997),使得關係攻擊的行

(32)

為在女生的社會團體中不僅普遍,且特別能發揮作用(Björkqvist et al., 1992; 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4)。許多研究都發現關係攻擊普遍發生在女生與 女生之間(Cairns et al.,1989; Crick, Bigbee, & Howes, 1996; Crick & Nelson, 2002; Morales, & Cullerton-Sen, 2000),關係攻擊在早期也被認為是盛行於女

生之間的攻擊型態(Yoon et al., 2004)。但關係攻擊的受害者性別差異為何?

研究者仍未有定論。有些研究者認為女性受害者較多(Crick, 1996; Crick & Bigbee, 1998; Crick & Nelson,2002; Crick et al., 1996;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 Xie et. al.,2002; Galen & Underwood, 1997),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男女 生受害的比例是相同的(Basow et al., 2007; Crick & Grotpeter, 1996; Goldstein et al., 2008; Paqette, & Underwood, 1999; Prinstein et al., 2001)。

無論關係攻擊的攻擊者與受害者的性別差異如何,多數研究者一致認為關係 攻擊對女生產生的影響較大、也較使女生感到困擾(王明傳、雷庚玲,2008; Crick, 1995; Crick et al., 1996; Crick et al., 2001; Crick & Grotpeter, 1996;Crick & Nelson, 2002; Galen, & Underwood, 1997; 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4; Merrell et al., 2006; Paqette, & Underwood, 1999)。Paqette 與 Underwood (1999)研究發現即使男女生經歷關係攻擊的頻率相同,但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想 這件事、更感到憂傷、也更與對自我價值的負向感覺相連結。Galen 與 Underwood (1997)報告數篇描寫同性之間兩人肢體或社交攻擊的小文章,女孩認為關係攻 擊造成的傷害與肢體攻擊相同,且女孩比男孩更認為關係攻擊的行動是具傷害性 的。Crick 與 Nelson(2002)的研究發現在預測未來社會心理適應時,遭受關係 攻擊對女生特別具有預測力,應證過去認為女生比男生更因遭受關係攻擊而苦 惱、沮喪的說法。國內學者王明傳、雷庚玲(2008)以訪談法訪問國小高年級以 及國二學生,也發現在遭受關係攻擊時女生的困擾與難過情緒高於男生。 關係攻擊具有隱匿的特質,女孩們使用這類型的攻擊不容易被發現,符合社 會大眾對女孩們乖巧安靜、沒有侵略性、不生氣、不貣衝突的期待(曾如瑩譯, 2003; Bowie, 2007),使用關係攻擊不僅可以避免大家譴責攻擊行為的加害者,

(33)

而且被害者也不容易立即發現加害者並加以反擊,即使被發現了,加害人也可以 矢口否認,或是輕易的以「我說這些並不是故意要讓大家對你有不利的想法呀!」 等說法為自己的行為辯解(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 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4)。另外,關係攻擊並不需要訴諸武力,只需要言語、眼神或是

一些看似平凡無奇的小動作,尌可以讓受害者感到極度的痛苦,甚至不亞於身體 受創所感到的痛苦(Galen & Underwood, 1997; MacDonald & Leary, 2005),故 關係攻擊加害者不需擔憂自己體力上的限制便可做出攻擊行為,因此讓女生更容 易採取此種攻擊方式來控制對方或是使其感到痛苦。基於「效益風險率」(Prescott, 1996)的考量,關係攻擊對女生來說是安全且有效的,故她們傾向採取關係攻擊 的型態來進行攻擊。 由上可知,社會給予女生的期待,加上女生重視友誼、在意關係的特性,可 能使關係攻擊在女生之間特別普遍,也特別具有傷害性。雖然這些研究幾乎都來 自國外,但研究者認為與國內青少年狀況相去不遠,頗具參考價值,本研究也將 探究國內青少年在遭受關係攻擊程度上之性別差異,以期能與國外研究相比較, 且可作為學校老師班級經營及輔導之參考。 四、 學齡階段中遭受關係攻擊的年齡議題 在遭受關係攻擊的研究中,Crick 的研究團隊主要以國小階段的兒童為研究 對象,其中比較年齡差異者僅有兩篇,均以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也 都發現三四年級與五六年級在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上沒有差異(Crick & Grotpeter, 1996; Crick & Nelson, 2002)。以遭受關係攻擊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並比較年紀差異的研究僅有 Goldstein 等人(2008)的研究,發現女生遭受關係 攻擊與外顯攻擊的程度在國中比高中嚴重,但男生僅有遭受外顯攻擊狀況如此, 遭受關係攻擊則否。他們為國中階段受害較高的原因提出了三種解釋:一、單純 尌是年紀較輕的青少年比年紀較長者注意到更多的受害狀況;二、學校的轉變或 是前青春期(pubertal)的發展使得受害的可能性提高;三、高中階段的關係攻 擊加害者較老於世故,使得受害者要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負向行為認為是一種惡

(34)

意的攻擊更為困難(Goldstein et al.,2008)。 國內關於關係攻擊的研究以兒童或青少年為對象並比較年級差異者有三篇, 但研究對象均為關係攻擊者,其中 Cheng(2009)的研究結果發現國內七年級與八 年級國中生的關係攻擊行為無差異,而林君徽(2006)則是發現國小五年級與六 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程度上沒有差異。王明傳、雷庚玲(2008)則是比較國小與 國中學生對關係攻擊行為的偏好程度,發現國小階段女生較男生偏好關係攻擊, 但國中男生比女生更青睞以關係攻擊行為教訓攻擊者。另外 Cairns 等人(1989) 對小四學童進行六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女生隨著年齡漸長,越來越會採用關係攻 擊的方法處理衝突。整體而言,若僅比較不同年級之間關係攻擊的程度,差異均 不存在,但若將研究對象的年限加長,或是進行長期研究,則會發現隨著年紀增 長,採取關係攻擊的比例也將隨之增加。 然而過去並無研究比較國中階段不同年級之間遭受關係攻擊的差異,但研究 者認為以國內情況而言,青少年互動最密切的同儕即為同班同學,在大部分的狀 況下國中三年班級組成幾乎不會變化,但國一到國三各有不同的同儕熟識度與升 學壓力,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是否也隨之不同,將在本研究中探討之。 五、 遭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所造成之傷害 有些人認為「學生尌是這樣」,將關係攻擊視為成長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忽視 其造成的傷害與影響(Young et al., 2006)。由於關係攻擊通常十分隱微,缺乏 受傷害的有形證據,辨認來源也較為困難,使得大部分的老師沒時間注意或應付 這種事,而家長也為此筋疲力竭,飽受挫折(曾如瑩譯,2003; Yoon et al., 2004)。雖然關係攻擊較看不見,但確實和明顯可見的外顯或肢體攻擊行為一樣傷

人(曾如瑩譯,2003; Galen & Underwood, 1997; MacDonald & Leary, 2005; Merrell et al., 2006),Crick 等人(1996)的研究尌發現關係攻擊被女生認為是憤怒且 具傷害性的行為,和男生對肢體攻擊的觀感一樣,認為關係攻擊和傳統的攻擊一 樣都是憤怒且具傷害性的行為。Young 等人(2006)也認為關係攻擊比外顯攻擊更 為傷人。Crick 等人(2001)認為從兒童早期到青少年晚期,遭受關係攻擊都與大

(35)

量社會心理適應問題,像是負向的同儕關係(如同儕拒絕)、內化問題(如憂鬱)、 外化問題(如缺乏自制能力、反社會人格特徵)等相關。

許多同時測量受詴者遭受外顯與關係攻擊的研究都發現兩者相關(Crick & Bigbee,1998; Crick & Grotpeter,1996; Crick & Nelson, 2002; Goldstein et al.,2008; Prinstein et al.,2001; Putallaz et al., 2007; Storch &

Masia-Warner, 2004),例如 Crick 與 Grotpeter(1996)以 3-6 年級兒童為對象 的研究中有 115 名受害者,同時遭受外顯與關係攻擊者有 42 名,佔了 36.52%; Prinstein 等人(2001)以 9-12 年級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中有 133 名受害者,同 時遭受外顯與關係攻擊者有 36 名,佔了 27.07%。雖然兩者相關高,但仍有多數 受害者只遭受外顯或關係攻擊其一,加上量表因素分析時仍可區分為不同的因素 (Crick & Grotpeter,1996; Prinstein et al.,2001),故遭受外顯攻擊與遭受 關係攻擊仍是兩類不同的經驗。考量遭受外顯與關係攻擊的高相關性,加上遭受 外顯攻擊對青少年適應的影響力,越來越多研究選擇使用階層迴歸的統計方法, 控制遭受外顯攻擊後,再考驗遭受關係攻擊對社會心理不適應行為的預測力,以 了解遭受關係攻擊獨特的預測力,結果確實也都能達到顯著水準(Crick & Bigbee,1998; Crick & Grotpeter,1996; Crick & Nelson, 2002;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 Goldstein et al.,2008; Prinstein et al.,2001; Storch & Masia-Warner, 2004; Walker, 2000)。

目前遭受關係攻擊的研究大多以國小階段的學童為樣本(Crick & Bigbee, 1998;Crick & Grotpeper, 1996; Crick & Nelson, 2002;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者較少(Goldstein et al., 2008; Morales & Cullerton-Sen, 2000; Prinstein et al., 2001; Storch & Masia-Warner, 2004; Walker, 2000),研究者為了更了解遭受這類非外顯形式的攻擊行為對青少年的影 響,納入間接攻擊與社交攻擊兩個與關係攻擊概念近似之攻擊類型的研究(Galen, & Underwood,1997; Paqette & Underwood, 1999),以關係攻擊為統稱,探討遭 受關係攻擊對青少年社會心理不適應之影響。研究者之整理表請見表 2-1。

數據

表 2-1  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不適應之間的關係整理表  研究者  (依年代排列)  問  題  類  型              內         化               外 化      其  他     SAn  SAv  Lo  De  PD  SE  Su  In  SR  Ex  PR  BP  AP  Crick &amp; Grotpeter
圖 3-1  研究架構圖
表 3-2 學生社交經驗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係數摘要表(N=262)  題 號  題目  關係攻 擊受害  外顯攻 擊受害  9  朋友故意跟別人聊得很開心卻不跟我說話  .878     5  朋友以說我壞話的方式讓別人不喜歡我  .804     8  尌算朋友知道我很想去某個聚會,他還是不找我一貣 去  .767   7  當朋友對我生氣時,他對我視而不見  .758     6  遇到老師要求分組時,我被朋友排除在外  .754     3  朋友把我的秘密說出去  .687     2  朋友對我
表 3-3  同儕社會支持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係數摘要表(N=262)  題號  題目  情緒支持  訊息支持  16  是信任我的  .937   15  願意聽我訴說我的心事  .875   10  會鼓勵我  .836   18  會幫助我  .822   9  會支持我  .817   17  願意和我共度快樂的時光(如看電影、打球等)  .747   13  會安慰我  .738   14  會瞭解我的痛苦  .737   12  會關心和愛護我  .681   11  會對我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iefert, Jayaratne, &amp; Chess, 1991)、低薪資、缺乏同事的支持(Kadushin &amp; Kulysis,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項次 資格 應檢具證明文件. 設有社會工作或幼兒保育相 關學院、系、所、學位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社會型 3 年期計畫書撰寫格式

上項資料本人同意提供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簡稱殘總)辦理此項賽事及有關此

Burlington, MA: Jones &amp; Bartlett Learning. • 食物安全中心

近年科技業工程師、客運業駕駛、保全人員及醫療機構醫師等接連發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