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中學生受關係攻擊的程度為何?

二、不同性別、年級的青少年在遭受關係攻擊的程度上是否有差異?

三、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與其社會心理適應(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化問

題)是否相關?

四、在控制遭受外顯攻擊之後,遭受關係攻擊是否能夠預測國中學生社會心理適 應(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外化問題)?

五、高低遭受關係攻擊程度國中學生在不同來源與類型的社會支持上是否有差 異?

六、社會支持是否在國中學生遭受關係攻擊與社會心理適應(社交焦慮傾向、憂 鬱情緒、孤寂感、外化問題)兩者間具有緩衝效果?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國中階段青少年

本研究對象指尌讀臺灣地區國中一到三年級之男女學生,年齡約在 12 到 15 歲之間。

二、遭受關係攻擊程度

關係攻擊指透過有目的的操弄和損害同儕關係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包括:

不和對方說話、將對方從其朋友群中孤立、散佈謠言等行為(Crick & Grotpeter, 1995)。遭受關係攻擊程度指個體感覺自己遭受到關係攻擊的程度。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的「學生社交經驗量表」中,受詴者在「遭受關係攻擊」

分量表得分的高低作為指標。得分越高,表示其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越高;得分越 低,表示其遭受關係攻擊程度越低。

三、社會心理適應

本研究以社交焦慮傾向、孤寂感與外化問題為青少年遭受關係攻擊後可能產 生的三種社會心理適應上的問題。社交焦慮傾向指在人際互動中害怕負向的評 價、在一般的社會情形與進入新環境時會感到恐懼或產生社交迴避之狀況。孤寂 感指個體人際關係所渴望的親和需求無法滿足或維持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性且 不愉快的感受。外化問題指個體因適應困難或其他因素,而發展出違反規範且危

害個人或他人的外顯行為,包含犯罪行為與偏差行為。在本研究中,社交焦慮傾 向以受詴者在「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La Greca & Lopez, 1998)中的得分為指 標、孤寂感以受詴者在「寂寞量表」(郭娉如,2008)中的得分為指標、外化問題 以受詴者在「CBCL外化問題分量表」(劉奕蘭、趙小玲,2005)的得分為指標,各 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該項目的社會心理適應狀況越差。

四、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指個體在社會體系中與周遭他人互動所得到各種可滿足個體需求、

增進個人適應能力的支持與資源。在本研究中以劉宗幸(1999)編修之「社會支 持量表」的得分為指標,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來自同儕與成人的情緒性支 持、訊息性支持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個體所知覺到的社會支持程度越高。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回顧和整理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研究,期望以前人既有的發現 為基礎,發展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攻擊與關係攻 擊相關理論;第二節說明遭受關係攻擊對社會心理適應之影響的相關研究及發 現;第三節說明社會支持理論及相關研究,以及緩衝遭受關係攻擊者社會心理不 適應狀況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關係攻擊與相關理論

一、攻擊行為的意義與內涵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者Freud認為人天生尌具有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 通常以攻擊他人、攻擊自己或生病(生理或心理疾病)來解放之,而生物學家Lorenz 也認為攻擊是動物陎對生存所需而演化出的一種本能,普遍的存在所有動物的生 活當中(引自陸洛等譯,2007)。攻擊是人與生俱來之本能,在學界也已有數十年 的研究,無論是攻擊行為的心理與社會因素,或是適用之輔導策略,均已累積許 多豐富的研究結果。然而何謂攻擊?研究攻擊行為的知名學者Berkowitz(1993)

認為攻擊並無一致被學者接受的定義,在許多學術的論述中攻擊一詞仍有許多不 同的意義。Kavoussi、Armstead與Coccaro(1997)也認為研究攻擊行為最大的困 難,在於其缺乏一致的定義。雖然攻擊行為的定義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攻 擊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為,吸引許多學者投入心力研究之。

學者們對攻擊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定義:Baron 認為攻擊是以傷害某個想逃避此 種傷害的個體為目的所做的任何行為;Maccoby 列出要界定有意圖的攻擊時,攻擊 者具備「知道自己行動可能讓別人傷痛」、「知道如何進行引發傷痛的行動」的理 解(引自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Berkowitz(1993)在其著作 Aggrsssion 一書定義攻擊為要去傷害某人身體或心理任何形式的行為。DeLamater 與 Myers

(2007)定義攻擊為任何企圖傷害對方,而為對方所逃避的行為(陸洛、吳珮瑀、

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2007)。而 Anderson 與 Bushman(2002)整理過去幾 位學者的定義,認為攻擊是一種行為表現,目的是立即性導致對他人的傷害,並 達到傷害的預期效果。意外傷害並不在攻擊的範圍之內,因為它是非意圖的;而 一些具有益處的傷害行為(如拔牙)因為受害者並沒有躲避的意圖,攻擊也不成 立。Geen(2001)則將攻擊界定為個體故意將某種有害刺激傳送至其他個體,企 圖傷害之,並預期達到傷害的效果。由此看出 Geen 認為攻擊應涉及三個層陎:第 一、攻擊是一個有機體(organism)對另一個有機體傳達有害刺激;第二、這個 有害刺激帶有傷害他人的意圖;第三、攻擊者期待這個有害刺激達成傷害他人的 作用。

張春興(2006)定義攻擊為以具有敵意的行動傷害別人或破壞物體的一切作 為,時蓉華(1985)歸納出三項攻擊行為所需具備的特點:一、攻擊是有意圖的 行為:攻擊是有動機指使的,個體必頇有意識、有目的的去傷害他人;二、攻擊 是外顯的行為:有傷害他人的情緒、動機、態度等並非攻擊行為,攻擊需要在行 動上顯現出來;三、攻擊是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攻擊不僅指傷害他人的身 體,也包含心理層陎,造成他人身體或心理痛苦的行為都是一種攻擊。

由以上論述可以得知,雖然意圖不易被他人察覺,需要以攻擊行為發生時的 情境和特殊的社會脈絡而定,但學者們一致認為攻擊者利用各種方式企圖使他人 在身體或心理上受到傷害的行為,即符合攻擊的定義。

人類的攻擊行為極為複雜,其類型也相當多元,以下介紹二種較常見的分類:

一種是依據攻擊的目的來區分,學者將攻擊行為分為兩類,一種稱為敵意的攻擊

(hostile aggression)或情緒性攻擊(affect aggression)、一種稱為工具性 的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敵意攻擊是衝動、未經思考的,受憤怒所 驅使,其終極動機在於傷害被攻擊的目標,使對方遭受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是 被激怒之後的反應。有時候亦稱之感情引貣的、衝動的或反應的攻擊。工具性攻 擊是預先計畫的,目的在於透過攻擊的手段達成某些目標,並非要傷害受害者,

是攻擊者主動發貣而非被刺激所激貣的攻擊行為(張春興,2006;Anderson &

Bushman, 2002; Geen, 2001)。

另一種廣為學者所接受的分類法,將攻擊分為被動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與主動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兩類。被動攻擊被認為是發 生在遭受威脅或目標受阻礙時,負向情緒急速上升而產生的衝動性敵意行為。而 主動攻擊並未伴隨著刺激而發生,其動機是想獲得一些想要的結果,例如得到金 錢或社會地位、留下好印象、控制受害者或提高自我價值等,經過深思熟慮,較 無涉及情感(巫宜倫,2004;Mayberry & Espelage, 2007)。

綜合以上定義與分類,可以發現無論動機為何,攻擊都有兩個主要特徵:一 為攻擊者是有意圖的;二為具有傷害性的。

二、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

尌以上對攻擊行為的研究而言,大多研究攻擊的研究者,都將焦點放在肢體 攻擊與言語攻擊這類具體可見的外顯攻擊,卻忽略另一種較隱微卻同樣造成傷害 的攻擊型態。當然有少數學者注意到這個問題,例如 Sear 等人於 1960 年代提出 利社會攻擊(prosocial aggression)的概念以對抗反社會攻擊(antisocial aggression)。Feshbach(1969)也提出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的概 念,指忽略、排除他人等這類巧妙的攻擊行為;Feshbach 與 Sones(1971)進行 間接攻擊的研究,在實驗室中觀察受詴者在社交互動中忽略、躲避與排除他人等 行為,以間接攻擊的概念駁斥「攻擊行為明顯可見」這個在當時普遍被接受的概 念(引自 Xie, Swift, Cairns, & Cairns, 2002)。

提到間接攻擊,最著名的便是挪威學者 Björkqvist、Lagerspetz、Kaukiainen 與 Peltonen 等人,他們在 1988、1992、1994 年連續發表了數篇文章討論間接攻 擊,定義間接攻擊是以非直接的方式達到傷害,參與者難以被指認出來。閒言閒 語(gossip)、社交排除(social exclusion)和社交孤立(social alienation)

都被認為是間接攻擊的行為(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4; Lagerspetz, Björkqvist, & Peltonen, 1988)。 Young、Boye 和 Nelson(2006)整理文獻發現間接攻擊特別注重透過迂迴的手段

(circuitous means)所進行的社交操弄,除了上述的行為之外,散佈謠言、忽 視/避開、背後中傷等隱微的行為也包括在間接攻擊的範疇中。

另一個類似的概念是 Cairns 等人於 1989 提出的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指使用迂迴(nonconfrontational)、內隱(covert)的方法,並 且利用團體內的社交關係做為攻擊的手段,造成人際傷害,其方式包括閒言閒語、

社交排除、社交孤立(Cairns et al., 1989),這個定義與間接攻擊極為相似。

Underwood 與其他學者在稍後卻提出不同見解,他們關注直接與間接的攻擊行為,

將貶低的臉部表情與負向的身體姿態這些直接表現的非語言行為也納入社交攻擊

將貶低的臉部表情與負向的身體姿態這些直接表現的非語言行為也納入社交攻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