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不同性質的範例對學生創造力的影響,以及瞭解不同創造 力程度的學生,在提供高低獨創力範例後的創造力表現。經由實驗研究得到以下 幾點結論。

一、提供高獨創力範例,學生在圖形測驗中流暢力、變通力及獨創力及總分的表 現會顯著高於給予低獨創力範例,而精進力則無顯著差異。

二、低創造力的學生給予高獨創力範例在圖形測驗的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 總分的表現會高於給予低獨創力範例,而精進力則無顯著差異。

三、範例的影響對圖形較語文明顯。

四、若為提升創造力,需提供高獨創力範例。

五、高低獨創力範例與個體創造力在創造力表現上無交互作用。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結論,研究者提供下列建議,供未來在教學或範例應用以及未來研究上作 參考。

壹、實務上的建議

一、與圖形有關的創造力作業可提供範例

在創造力作業類型中,高低獨創力範例對圖形測驗的影響較語文測驗顯著,且 高獨創力範例的影響優於低獨創力範例,因此未來在與圖形有關的創造力作業,例

43

如設計卡片、圖像創作,可以嘗試提供高獨創力範例來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表現。

二、提高創造力須採用高創造力的範例

無論在國外Mueller(1978)或是國內林美宇(2010)和本研究,皆發現僅高創 造力範例對增進學生創造力有幫助,因此,為確保學生的創造力得以提升,教師在 提供範例時,需要斟酌範例的性質,經篩選後提供具備高創造力的範例,才能達到 成效。

三、範例法適用的對象為低創造力者

本研究指出,雖然提供高獨創力範例在圖形測驗上的創造力表現顯著高於給 予低獨創力範例,但是這樣的結果在區分學生高低創造力後,會發現對低創造力學 生才有顯著效果。因此,建議針對低創造力者才使用範例法。。

四、針對高創造力者,需思考其他方式來提升創造力

從本研究及林美宇(2010)的研究可發現,範例對於高創造力者的影響並不顯 著,因此教學者須思考其他方式來增進高創造力者的創造力。

貳、研究上的建議

一、使用同一測驗或副本測驗觀察創造力變化

本研究為避免學生反覆操作新編創造力思考測驗而產生練習效應,採用兩種 語文測驗,分別是「報紙的不尋常用途」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中的「筷子的不尋 常用途」,因此後續採用切割檔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解釋。未來若能延長實 驗時間、採用同一測驗,或是採用有複本的創造力測驗,或許可以提供更有力的 解釋。

二、提供不同類型範例

根據Piaget基模建構理論,Sweller & Cooper(1985)的研究指出工作範例在數 學領域對學生建立基模及類化的幫助,而工作範例所提供的是步驟性的示範,亦即 一步一步提供問題的指引。坊間MPM數學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直接從範例中

44

學習,進以建立基模,但必要時教師仍會在一旁進行引導。從基模建構理論來看,

範例皆對數學的基模建構有所幫助,且此處所指的範例有更多的步驟及引導,相較 於本實驗直接給予單一視覺提示的範例有所差異,且數學學習與問題解決的基模 的建立有關,提供數學範例時,幾乎等同於給予該問題的解決方法,而本實驗給予 的創造力範例較類似於答案,而非解決的方法或歷程的範例。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 討給予創造力問題步驟性解決方式的範例,或是給予動態指引,例如直接示範或是 配合口語示範。

三、針對精進力指標設計範例

本實驗研究在範例設計上由於精進力的評分主觀性而並未考量精進力,但精 進力乃是創造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未來研究可以選用精進力評分較為客觀 之測驗,針對精進力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同時也可以觀察操弄精進力不同的範例,

是否也會對流暢力、變通力及獨創力有所影響。

四、進一步研究語文與圖形測驗之差異原因

創造力相關技能依據素材的性質不同會有不同的發揮程度,語言和圖形素材 是生活中較常見的,且從思考風格的觀點出發,人對兩種素材的掌握會有不同(吳 靜吉,1999)。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範例提供在語文及圖形測驗有不同的表現,未 來可進一步探討在面臨這兩種素材時,究竟在哪些環節有所差異而導致不同的創 造力結果。另外,由於「筷子的不尋常用途」測驗本身忽略了反應的適切性(黃博 聖等人,2009),是否因此在篩選語文測驗的範例時,無法選出具代表性高獨創力 的範例,而圖形測驗的範例則較具代表,也是可以進一步探討的部分。

五、進一步研究擴散性思考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所操弄的乃是範例的獨創力高低,卻發現僅僅操弄獨創力卻對於流暢 力、變通力及獨創力皆產生影響,使否因為擴散性思考中的流暢力、變通力及獨創 力間具有相關才導致這樣的結果?以及,是否提升其中一種擴散性思考能力,便可 以連帶提升其他擴散性思考能力?本研究已指出,提升獨創力確實可以連帶影響

45

圖形測驗中的流暢力及變通力,未來可考慮操弄流暢力、變通力及精進力。

46

參考文獻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民89)。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陳玉樺(1999)。新編創造思考測 驗研究。學生輔導,62,132-146。

李分明、莊耀輝(民97)。創意思考。臺北縣:新文京開發。

林美宇(2010)。拋磚引玉是真的嗎?示範對不同創造力者的影響。國立中正大 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凃金堂(2011)。運用 「範例 (worked-out example)」 在國小數學問題解決 的教學實驗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1),25-49。

徐芝君、陳學志、邱發忠(2012)。「報紙的不尋常用途」測驗之編製。創造學 刊,3(2),33-56。

張世彗(2013)。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張玉山、李大偉、游光昭、林雅玲(2009)。不同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 科技創造力的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4),1-27。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臺北市:正中。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臺北市:心理。

黃一泓、虞翔(2014)。不同範例與解題組合對初學者在學習上的影響。教育心 理學報,45(4),497-515。

黃博聖、陳學志、黃鴻程、劉政宏(2009)。「詞彙聯想策略擴散性思考測驗」之編 製。測驗學刊,56(2),153-177。

詹秀美(1991)。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項研究。臺中師院學 報,5,1-21

劉世南、郭誌光(2001)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資優教育季,102,1-7。

47

劉映(2011)論課程教學中的範例選擇。教育教學論壇,26,176-177。

Barron, F. (1969). Creative person and creative process. Oxford, England: Holt, Rinehart & Winston.

Davis, G. A. (2004). Creativity is forever. Kendall Hunt Publishing Company.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Lexington: D.C. Heath.

Guilford, J. P. (1968).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Edits Pub.

Hennessey, B. A., & Amabile, T. M. (1988).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11-3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nsson, D. G., & Smith, S. M. (1991). Design fixation. Design studies, 12(1), 3-11.

Kalyuga, S., Ayres, P., Chandler, P., & Sweller, J. (2003). The expertise reversal effec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8(1), 23-31.

Kalyuga, S., Chandler, P., Tuovinen, J., & Sweller, J. (2001). When problem solving is superior to studying worked exampl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3(3), 579.

Mueller, L. K. (1978).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modeling effects on creative response product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98(2), 253-260.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Scribner.

Polya, G. (1957). How to Solve It : a new mathematical method. New York:

Doubleday.

Sanderlin, O. (1971). Creative teaching. New Jersey: AS Barnes and Co.

Silvia, P. J., Winterstein, B. P., Willse, J. T., Barona, C. M., Cram, J. T., Hess, K. I., ...

& Richard, C. A. (2008). Assessing creativity with divergent thinking tasks:

Explor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new subjective scoring methods.

48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2), 68.

Smith, S. M., Ward, T. B., & Schumacher, J. S. (1993). Constraining effects of examples in a creative generation task. Memory & Cognition, 21(6), 837-845.

Sweller, J., & Cooper, G. A. (1985). The use of worked examples as a substitute for problem solving in learning algebra.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1), 59-89.

Torrance, E. P. (1962). Guiding creative talent. Englewood Cliffs, NJ, US: Prentice- Hall.

Ward, T. B. Smith, S. M., & Finke, R. A.(2005)。創造性認知。載於 R. J.

Sternberg(主編),創造力(李乙明、李淑貞譯)(頁 2-19)。臺北市:五 南。

Williams, F. E. (1972). A Total Creativity Program for Individualizing and

Humaniz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Creative Potential (Vol. 1).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9

附錄

附錄一:「報紙的不尋常用途」使用同意書

50

附錄二:「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使用同意書

51

附錄三: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圖形測驗高獨創力範例

52

附錄四: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圖形測驗低獨創力範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