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0-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前述之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學校 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對學校方面的建議

(一)重視情意教育

研究結果顯示當學生越容易出現偏差行為,其在情意方面的表現越不佳。

雖然兩者相關很低,高偏差行為對情意表現的不佳並沒有很大的影響。然而仍 不能忽視學生與他人互動時,可能因有較高的偏差行為,例如不願主動參與討 論、容易退縮等,影響其在情意方面的表現的可能性。因此,若教師能利用平 日小組合作的機會,協助發展人際互動技巧,有助於增強其與同儕互動的成功 經驗。此外,適時對其他學生機會教育,以包容的心來對待行為偏差的學生,

並多給予其表現的機會,應有益於減低偏差行為,而使學生在情意方面的表現 上有所改善。

(二)協助增強學生的自我評價

由研究結果得知,學生的「同儕關係」,亦即學生在與他人互動之後,對

自己的能力與人際關係的自我評價,與害羞的認知有很大的相關。此外,「社 會自尊」對國中學生害羞的預測力最大,顯示與學生害羞關係最密切的是「社 會自尊」。研究者以為國中學生主要交往的對象為學校同學,對自我的評估也 多來自於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與同學關係的好壞、自己是否受歡迎、是否 受同學的肯定等等,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或者輔導室可協助 學生發展應具備的一些基本的社會技巧,瞭解與同學相處之道。經由累積與他 人互動的成功經驗,增強學生的自我評價。

(三)加強同儕互動之能力

由於研究發現同儕關係,與偏差傾向有中度負相關。表示同儕關係愈好,

則偏差傾向愈低;而同儕關係愈差,則偏差傾向愈高。因此,如果能適時的在 其同儕關係上,給予正確的觀念,並加以指導,必能協助青少年有效的排解其 偏差行為。

二、對家長方面的建議

(一)採用適當管教方式

由研究結果得知,父親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比採用「開明權威」

者,學生的偏差行為較高。母親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比採用「開明權 威」者,學生的整體偏差較高。父母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比採用「開 明權威」的管教方式,學生的偏差行為以及整體偏差較高。綜合而言,父母採 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學生的整體偏差或偏差行為較高。所以,父母應

極力避免採「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而應多以接納關懷的態度來與子女溝通,

並能多考慮子女的需求,而非完全以父母自己的角度管教子女。

(二)應瞭解孩子交友狀況並給予適當協助

本研究發現同儕關係,對於國中學生的偏差傾向,具有有相當高的預測力。

因此,對於孩子的交友狀況應適度的了解,但不作過度干涉。鼓勵孩子把朋友 帶回家,以了解其交友狀況,遇到同儕相處的問題時能給予適當的協助,以紓 解其同儕間的緊張關係。

(三)多參與親職教育活動

本研究發現家庭氣氛,亦為有效預測國中生偏差傾向之變項。因此,父母 親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顯然極為重要。如果能夠藉著參與子女學校 所舉辦之親職活動,如班親會、座談會、演講、讀書會等,並經常與學校老師 聯繫,必能增進父母對於子女身心發展的認識與瞭解,進而有助於創造良好的 家庭氣氛。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方面,主要就研究變項、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 等方面說明:

(一)研究變項

由於現代二子家庭佔大多數,因此本研究的有效樣本之出生序以老大、老 二居多,中間、老么、獨生子女很少,使得出生序之細格人數不均,但研究者

因考量現實之常態如此,而未將細格人數予以合併,如此可能造成研究結果的 錯誤解釋。未來的研究若仍欲維持此種分類方式,可能要針對中間、老么、獨 生子女三個族群擴大取樣範圍,以使其人數與老大、老二相當,應可避免統計 上的疏漏。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對象,侷限於湖口高中附設國中部,研究結果之推論 有其限制,未來研究可考慮城鄉之間不同環境是否會影響學生之同儕關係,或 是擴大抽樣對象,相互驗證瞭解影響同儕關係的因素。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問卷,由於問卷題目相當多,國中生是否能耐 心作答完畢,並無法掌控,未來進行此類研究時,應針對研究需要,適當斟酌 題目的數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乃是以問卷調查為主,資料的蒐集都為填答者依據個人本身的經驗 與主觀意見,亦可能受到社會期望的影響。所以未來的研究可增加質的研究,

並輔以觀察紀錄、晤談、個案研究的方式或加入與家長和老師訪談的內容,藉 以掌握學生因出生序和父母管教方式之不同對同儕關係產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李茂興譯;(柯瑞 Corey, G. 著)(1998)。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揚智。

李雅怡(2003)。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與國小高年級 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中 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4)。阿德勒學派「家庭組型」的再認識。輔導季刊,3 0(1),31-40。

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 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女與非獨生子女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 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貝萍(2000)。單親家庭青少年自我分化、情緒穩定與偏差相關之研究。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虹雯(1999)。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楊國樞(1978)。影響國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學校因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專刊,24,33~55。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

7-28。

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 異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素秋(1998)。國小自然科教學班級氣氛與創造表現之評量研究。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端真(1997)。國小學童生活型態及其手足因素之研究。台北:揚智。

楊慧萍(1997)。兒童之衝動性格、自我韌性、家庭因素與違犯行為之相關研究。

碩士論文。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

11,63-86。

簡茂發(198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姿娟(1999)。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靜()。國小五、六年級男女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之關係。台 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鄒啟蓉(2000)。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社會行為表現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嚴久惠(1998)。阿德勒取向遊戲諮商團體對國小社會適應困難兒童輔導效果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麗敏、黃德祥(1995)。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奕樺(1996)。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國 立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寶(200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成就動機與學習壓力相關 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

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nsbacher, H. L.(1968).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terest.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24( 2) , as cited in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

( 1) , 28-46, March 1991.

Albert, R. S., & Runco, M. A. (1999). A history of research on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6-3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ke, R. J. (1985). Beliefs and fears underlying Type A

Behavior:Correlates of time urgency and hostility. The Journal of GeneralPsychology, 112(2), 133-145.

Chesney,M.A.,& Rosenman, R.H.(1980). Type A behavior in the work setting.

In C.L. Cooper & R.Rayne., Current c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

London:Wiley.

Feldman, D. H.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69-18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M.D., & Rosenman, R.H. (1974).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Knopt.

Friedman, M. Ulmer, D. (1984). Treating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Fawcett Crest.

Gates, L., Lineberger, M. R., Crockett, J., & Hubbard, J.(1988). Birth ord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elf-concept test scores in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9( 1) , 29-34.

Glass, D. C. (1977). Behavior patterns, stres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llsdale, NJ:Erlbaum.

Hall, A. B.(1988). Sibling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 A study of self concept, frustration ,

and attitudes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PQDD AAT 8904850).

Jenkins,C.D.(1971). Psychologic and social precursors of coronary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84,244-255,307-317.

Knight, G. P.(1982). Cooperative-competitive social orientation:

interactions of birth orderwith sex and economic class. Child Development, 53( 3) , 664~667.

Lundin, R. W.( 1989) . Alfred Adler's basic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AcceleratedDevelopment Inc.

Maddi, S. R.(1996). Personality theo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6th ed.). Brooks/ColePublishing Company.

Manaster, G. J., & Corsini, R. J.(1982).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F. E.Peacock Publishers, Inc.

Minnett, A. M., Vandell, D. L., & Santrock, J. W.(1983). The effects of sibling status onsibling interaction: influence of birth order, age spacing, sex of child, and sex of sibling.

Child Development, 54( 4) , 1064-1072.

Matthews,K.A.,& Siegel,J.M.(1982). The Type A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sesment,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cornonary risk. In A.R.

Baum & J.E.

Olszewski-Kubilius, P., Kulieke, M., & Buescher, T. (1987).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11 (1), 6-28.

Price, V. A. (1982). Type A behavior pattern:A model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Rodgers, J. L., Cleveland, H. H., Oord, E. van den, & Rowe, D. C. (2000).

Resolving the debate over birth order, family size, and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55 (6), 599-612.

Rosenman,R.H.(1978).The interview method of assessment of the 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In T.M. Dembroski, S.M.

Weiss,J.C.Shields,S.G.Haynes,& M. Feinleib,(Eds.),Coronary-prone behavior. New York:Springer-Verlag.

Rosenman, R. H. & Chesney M. A. (1982). Stress, Type A behavior, and coronary disease. In L. Goldberger & S. Brezen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New York: Free Press.

Rosenman, R. H., Swan, C. E., &Carmelli, D. (1988). Definition, assess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In B. K. Houston,

&C. R. Snyder (Eds.),Type A behavior pattern: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p8-p31).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Rosenman, M. D. (1990).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 personal overview. InM.

J. Strube(Ed.). Type A Behavior Pattern(pp.1-17).Newbury Park,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Shrader, W. K., & Leventhal, T.(1968). Birth order of children and parental report of problems. Child Development, 39, 1165~1175.

Shulman, B. H., & Mosak, H. H.(1995)﹒ 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

AcceleratedDevelopment Inc. Singer(Eds.),Handbook of Health and Medical Psychology (Vol.2.),Hillsdale,NJ:Erlbaum.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