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科學遊戲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應引起學生新奇、挑戰、求證慾

研究者將坊間書籍中的科學遊戲設計成教學活動,讓「遊戲」和「科 學原理」結合,以小組合作進行「挑戰任務」方式實施三個階段行動教學 後,從文件資料分析與訪談中,研究者發現學生喜歡挑戰新奇事物,感受 求證的過程,而非課本已經給好的示範,對已經看過的課本內容較無特別 感受,而且認為已經學會了,沒有求證的感覺。因此,建議自然與生活科 技課程的設計,應引起學生新奇、挑戰、想求證的慾望,激發其學習興趣,

滿足學童「愛玩」的天性,再給予任務引導他們深入探索科學原理。

(二)可多運用 CPS 模式激發學生連結生活經驗

研究者首次嘗試運用創造性問題解決(CPS)教學模式融入教學活動 設計中,以六大步驟:「發現困惑」、「發現資料」、「發現問題」、「發現點 子」、「發現解答」、「尋求接納」為設計流程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且營造符 合 CPS 教學模式情境,經過三個階段的教學後,研究者發現學生能將所學

應用於日常生活並做連結,並以生活周遭的事物來舉例如何運用原理。另 外,也發現學生的點子常來自於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因此建議對科學遊 戲有興趣之教師,可多運用 CPS 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擴散性思考與聚斂性思 考,以激發學生連結生活經驗,發揮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可能性。

(三)設計科學遊戲活動素材來源之建議

本研究之科學遊戲的來源由研究者蒐集圖書館館藏坊間的科學遊戲 相關書籍,經篩選與彙整與光相關的科學遊戲,並把科學遊戲轉化為教學 素材進行教學。除了圖書館館藏的科學遊戲書籍,坊間仍陸續出版許多有 趣的科學遊戲,網路資源也頗豐富,建議有意願從事科學遊戲教學之教 師,可多利用坊間出版之科學遊戲書籍、或搜尋科學遊戲相關網站,篩選 適當的科學遊戲活動,轉化為配合學生概念發展的教學素材,增加教學新 元素,節省設計教材的時間。

二、科學遊戲教學實施

(一)宜多注意不同學生的學習階層、慎選小組合作組員

在進行教學時,研究者發現雖然大部分的學生經過老師的講解,能理 解科學原理而進行問題任務解決。但是,有時候少部分學生還未清楚了解 科學原理,就進行問題任務解決,顯得有點不知所措,甚至覺得困難,經 過組員的帶動之下與自己嘗試操作之後進步很多。因此建議教學者除了多 注意慎選適當組員搭配之外,更應在教學前考量學生的先備經驗,規劃好 學生現階段能理解的科學原理,以利教學活動進行。

(二)教學應多營造學生主動提問、發表之教學情境

在教學結束後,研究者從訪談中發現部分學生會將學到的科學遊戲與 家人分享,從家人的認同與支持中獲得快樂與自信心。因此建議教學者在

122 

教學現場中也應該多營造學生主動提問與發表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表達 自己的意見,給予肯定以培養自信、探究能力。

(三)教學宜善用競賽制度及發表方式以掌控常規與教學進度

研究者在教學中發現在活動進行中,部分學生會爭執或吵架;或是部 分任務較困難,有些學生會較容易受挫折而放棄。研究者分別運用分組競 賽獎懲規範後能夠掌控常規;而增加海報分享,讓已經完成的組別將海報 張貼在黑板,此策略能激勵還未完成的組別,盡快完成任務。因此建議教 學者宜善用競賽制度、發表工具以掌握上課常規與教學進度。

(四)教學前應規劃好教學進行之教學策略

研究者在教學活動進行中,發現請學生每組完成任務件數的多寡,會 影響到小組討論合作的成效與學生對原理的理解的成效;亦即一組完成 一、二件任務的作品學生較能充分討論發揮小組合作;而另一方面學生各 自動手操作,對原理則會比較清楚。除了以上的現象之外,時間的安排先 後順序調配問題、教具場地整理問題、學生安全問題等,這些教學策略之 運用安排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建議教學者宜在教學活動進行之 前,先規劃好教學進行之教學策略。

三、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其他主題科學遊戲之擴增

本研究設計以光為主題之科學遊戲教學活動,除了「光」此一主題,

尚有其他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之科學遊戲,而這些科學遊戲題材,也適合 設計成科學遊戲為主之教學活動。建議未來教學活動設計可朝其他主題科 學遊戲繼續發展。

(二)發展適合不同年齡階層學生之CPS科學遊戲教學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法進行,在教學對象的選擇上,只針對國小高年 級進行三次之行動教學,建議未來可選擇不同的參與對象進行研究,發展 適合低、中年級學生,或延伸至適合國、高中學生學習之 CPS 科學遊戲教 學活動。

(三)以實驗研究檢核學習成效

本研究使用行動研究法,在教學活動後,發現教學計畫中之教學目標 大部分能達成。但對學生達成科學概念、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等之學習 成效,仍有待進一步確認。建議未來可針對一般教學與 CPS 科學遊戲教學 進行準實驗研究加以查驗。

12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毛連塭(1987)。精熟學習法。台北市:心理。

王黃正(2007)。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國小自然領域之研究-以「生活中 的電與磁」教學網站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詩棠(2006)。CPS 模組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及批判思考 之影響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朱仲謀(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台北市:五南。

牟中原(1999)。推薦序。載於蕭次融、羅芳晁、房漢彬、施建輝等著,

動手玩科學。台北市: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何長珠(1998)。遊戲治療-國小輔導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何耀坤(1985)。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台灣教育輔導月刊,35(3),

1-8。

李戊益(2000)。國內科學遊戲活動之探討。台中縣自然科輔導團自然科 教學簡訊,  3,3­8。

李秉彝(1972)。如何指導兒童做科學遊戲。教育輔導月刊,22(6),

13-14。

李祉頡(2006)。以創造性問題解決進行科學玩具製作教學對國小五年級 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市。

李靜慧(2007)。以趣味科學遊戲融入人本建構取向的教學策略探究國小 一年級學童的概念學習特色:以「磁鐵」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26 

林玉体(2003)。幼兒教育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俊卿(2007)。結合 STAD 與 CPS 教學於國小自然課之行動研究。台北 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堂麗(2003)。科學遊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臺中師 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育志(2007)。SSI 議題下實施 CPS 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 力及自然科學教室環境知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 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文東 (1997) 。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

洪正龍(2007)。科學遊戲對國小五年級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童的學習動 機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洪美嬌(2008)。科學遊戲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發展-以「紙張的遊 戲」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振方(1998)。科學創造力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9,289-302。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

徐麗雪(2007)。實施探究式科學闖關遊戲提升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就之 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市。

張東瑋(2007)。以科學遊戲-泡泡為主題之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市。

張靜儀(2001)。科學概念學習研究(Ⅱ)-物理科-子計畫五:國小學童 物理科學迷思概念研究-光部分、聲音部分(Ⅱ)。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編號:NSC90-2511-S-153-017),未出版。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台北市:教育部。

梁培勇(1995)。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莊承霖(2007)。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指導六年級學童科展之研究。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良榮(2004)。從科學遊戲到科學教學。國教輔導,44(2),6-11。

許良榮(200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科學遊戲之教學與科展設計。中華 民國第二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未出版。

許義宗(1981)。幼兒科學遊戲。台北市:理科。

郭金美(2002)。國小學童自然科概念改變機制之研究(2/2)-子計畫三:

光 學 概 念 ( 2/2 )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 編 號 : NSC91-2511-S-415-001),未出版。

郭靜晃(1992)。幼兒遊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騰元(2000)。創意的科學玩具。台北市:牛頓。

陳忠照(2000)。圓一個快樂童年的夢-親子科學遊戲的實施。國民教育,

40(5),26-32。

陳忠照(2003)。科學遊戲創意教學:致盛鮮師 vs.至聖先師。台北市:

心理。

陳俐淇(2006)。應用科學遊戲對 ADHD 學生注意力影響之探討。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純清(2007)。科學遊戲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研究。臺北市立教

陳純清(2007)。科學遊戲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研究。臺北市立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