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對各級學校、教師教學與輔導、生涯規劃 課程內容、家長及後續研究提供的建議如下:

壹、對各級學校的建議

在各級學校方面,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各階段學校應積極營造一個接納聽障的環境。

受訪者 B/小佑曾在國小就學期間受到聽人同學的欺負,而受訪者 G/小佩曾被 說過是啞巴,兩人在心理上都曾受到傷害而耿耿於懷,然而 E/小雲因與聽人有良 好互動,而認為聽障對他沒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研究者認為若各階段學校能積極 營造一個接納聽障的環境,則有助於聽障學生的適應力,並有較佳的自我概念。

二、國、高中及大專院校能提供校內獎助學金或工讀機會讓聽障 學生申請。

考上大學的受訪者大多擔心學費造成家中負擔,因而想要半工半讀,但聽障 學生的學業成就常較聽常同儕落後,需要加倍努力,若半工半讀則可能無法兼顧 學業,因此,研究者建議各級學校能提供校內獎學金或工讀機會,讓聽障學生能 賺取一些學費又能兼顧課業。

三、啟聰學校應提供升學管道與就業訊息給學生,並安排畢業生 回校座談經驗分享。

受訪者的升學或就業都十分依賴學校的安排,較不會主動的去瞭解一些升學 或就業的資訊,且受訪者溝通困難,又不熟悉就業環境,因此需要支持系統的協 助。由受訪者 G/小佩的分享中得知畢業的學長姊會提供相關訊息讓其受益良多,

因此,研究者建議學校應提供升學管道與就業訊息給學生,並安排畢業生回校座 談經驗分享,讓在校生對未來的升學或就業有較多的認識。

四、大專院校應建立手語翻譯員的支持系統,協助聽障學生就學。

聽障學生與聽人存在著溝通不便的困境,因此即將進入大學就讀的受訪者希 望可以向學校申請手語翻譯員來協助他們學習。但目前未見大專院校有這方面的 支持協助,因此,研究者期待日後能建立此支持系統幫助聽障學生就學。

貳、對教師教學與輔導的建議

在教師教學與輔導方面,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瞭解聽障學生對自我接納的態度,並適時輔導其接納自我。

受訪者對聽障的因應態度傾向壓抑與忍耐,可能對其生涯發展產生負面影 響。因此,為讓聽障學生能在學業上專注學習,有較佳的適應力,研究者建議教 師要適時輔導其接納自我。

二、要和聽障學生談論聽障發生的原因,使其瞭解障礙進而克服 它。

在受訪者覺知本身的聽覺障礙後,他們會想要瞭解自己發生聽障的原因,但 對聽障的因應態度卻傾向壓抑與忍耐,且對聽障造成的生活不便感受深刻,卻無 解決之道。因此,教師應教導其認識聽障發生的原因,使其瞭解障礙進而克服它。

三、介紹成功的聽障者或為學生介紹一些人物,使學生有學習、

認同的對象。

受訪者 G/小佩曾提及在不能接受自己、有輕生想法的時候,阿姨介紹他認識 王曉書,因而讓他重新找回自信與勇氣。由此可知,一位成功的聽障楷模對聽障 學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研究者認為教師可為學生介紹成功的聽障者或一 些人物,讓學生有學習認同的對象。

四、讓聽障學生能認知到語文及溝通能力的重要,並要持續精進。

受訪者不善於描述自己的個性及評論自己的優缺點,且對自我特質及能力的 瞭解有限。這與語文及溝通能力的優劣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聽覺障礙會使聽障者

在語意溝通或表達上不充分,也會造成其在思想與情緒的決策性溝通上有困難。

因此,讓聽障學生能認知到語文及溝通能力的重要,並要持續精進,有助於聽障 學生融入日後的升學或就業環境。

五、多以實際經驗或範例和學生談論他們對未來的想法,並鼓勵 其將興趣、能力和未來生涯方向作連結。

部分受訪者對於未來還沒有清楚的想法,八位受訪者中僅有三位能將興趣與 未來升學或就業作連結,由此可知,他們對未來是茫然的。而在對未來茫然的情 形下,是難以與其談論生涯規劃的細節,因此,教師若能多以實際經驗或範例和 學生談論他們對未來的想法,並鼓勵其將興趣、能力和未來生涯方向作連結,則 有助於增進聽障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

參、對生涯規劃課程內容的建議

在生涯規劃課程內容方面,本研究建議在生涯規劃課程內加入以下內容:

一、

認識聽障及聽障對生涯發展影響的章節

聽覺障礙對聽障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部分受訪者卻不知如何與障礙共 處,此外,聽人對聽障的負面認知造成受訪者的壓力,影響受訪者接納自己。因 此,研究者認為若能在課程中教導聽障學生認識聽障並瞭解聽障對生涯發展影 響,則能降低聽障學生對自己的負面認知,有助於其接納自我。

二、探索自我興趣、特質及能力的章節,並能對抽象詞彙多加介 紹

因為本研究發現受訪者的興趣範圍受限,對自我特質描述受限,且對自己工 作能力的瞭解有限。研究者認為其中原因,某一部份是因為聽障學生對抽象詞彙 的瞭解有限的緣故,因而無法順利表達,因此,生涯規劃課程應加強探索自我興 趣、特質及能力的章節,並能對抽象詞彙多加介紹

三、搜尋大專院校科系及就業資訊的實作課

受訪者普遍依賴學校的安排,較不會主動的去瞭解一些升學或就業的資訊,

因此生涯資訊不足。但受訪者 B/小佑卻會透過網路,上網搜尋未來就讀學校的相 關訊息,而對其有初步的認識。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教導聽障學生透過資訊 媒體,協助自己瞭解升學與就業的訊息,在生涯發展的課題上化被動為主動。

四、提供身心障礙者升學大專院校的概況,及入學後的注意事項

與 G/小佩的訪談中得知其想要多瞭解以後就讀的大專院校概況及入學後的注 意事項,因此,建議在課程中加入此部分內容,讓欲升學的學生有更多的認識。

五、著重自我抉擇、自我決定的觀念,讓聽障學生化被動為主動

家長基於對受訪者的保護,會替受訪者決定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使受 訪者很少有做決定的機會。使得受訪者面臨選擇的機會時,表現出不知所措,隨 便選的態度。因此研究者認為在課程中應給予聽障學生作選擇與作決定的機會,

鼓勵他們化被動為主動,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介紹政府對聽障者的社會福利資訊

受訪者希望在溝通上有手語翻譯員的協助,但政府除了在交通工具、學費上 的補助之外,還有提供聽障者哪些服務?在大專院校中是否已經有手語翻譯員的 支持系統?研究者認為課程中應提供這些資訊給聽障學生,使其瞭解自己能獲得 的資源有哪些,應該負擔的有哪些,以利其進行生涯規劃。

七、告訴聽障學生生涯發展可能面臨的困境,並共同想出解決之 道

聽障學生可能面臨到個人因素及環境因素的困境,但並非每個人所遇到的困 境都相同,且因為個人擁有的資源不同,因此若在課程中透過討論,集合眾人的 創意、想法與因應之道,共同解決生涯發展面臨的困境,相信能提升聽障學生解 決問題的能力。

肆、對家長的建議

在家長方面,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能給予孩子選擇與決定的機會,使其能學會對自己的抉擇負 責任。

受訪者瞭解自己的興趣,但興趣範圍受限,且受訪者高職階段以前的就學場 所多由父母親決定,因此其在高職階段選擇科系時多不知如何選擇,很少是因為 興趣而做的選擇。因此,若家長能在生活中多給予孩子選擇與決定的機會,使其 能學會對自己的抉擇負責任,則有助於其自我抉擇能力。

二、不過於限制孩子的生活範圍,並能協助孩子拓展生活經驗。

受訪者在父母親的保護下,生活範圍有所侷限,不利於人際互動及對環境的 認識。因此,家長應適度開放,不過於限制孩子的生活範圍,並能從旁協助孩子 拓展生活經驗,則有助於增進聽障學生的社會適應力。

伍、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在後續研究方面,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可參考現有一般的生涯規劃課程內容,並根據本研究結果,

規劃適合聽障學生的生涯規劃課程,並實施實驗教學研究。

聽覺障礙的影響使聽障學生有別於一般學生,但對生涯發展的需求卻有相似 之處,因此,後續研究者可參考現有一般的生涯規劃課程內容,並根據本研究結 果,規劃適合聽障學生的生涯規劃課程,並實施實驗教學研究,以提昇聽障學生 生涯成熟度與生涯規劃能力。

二、可以比較一般高中職聽障學生的生涯發展探索經驗與啟聰學 校聽障學生間的差異。

啟聰學校的環境較為保護聽障學生,而普通學校的環境較貼近社會,在這樣 不同的安置環境下,聽障學生與環境的互動會對其生涯發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是研究者未能瞭解的部分,有待後續研究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雅麗(2006)。國高中階段視覺障礙學生生涯成熟與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毛菁華、周富美(2007)。生涯規劃與發展的理念。載於毛菁華、吳怡萱、周富美、

柯賢城、黃世雄、楊荊生、楊濰萍、陳昭婧(主編),生涯規劃與發展(17-34 頁)。台北縣:華立圖書。

江金城(2002)。高職聽障學生在丙級「電腦軟體應用」學習情形之研究─以台北 市啟聰學校資料處理科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6)。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07)。

身心障礙等級(2006)。

李芃娟(2006)。聽障與聽常同儕間的溝通策略。台南大學特教中心特教簡訊,25,

2 。 線 上 檢 索 日 期 : 2008 年 8 月 9 日 。 網 址 : http://www2.nutn.edu.tw/gac646/semessages/semessages025.htm

李翠玲(1991)。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 學刊,7,197-209。

李碧真(1992)。國民中學學生對聽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沈惠貞(2004)。聽覺障礙者就業所需工作社會技能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啟聰學校 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宏熾(1999)。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市:五南。

林宏熾及林巾凱(2003)。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青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特殊教 育學報,17,63-94。

林宏熾及黃湘儀(2005)。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一般轉銜技能發展現況之研究。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6(2),1-32。

林幸台(1990)。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五南。

林幸台(2001)。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與轉銜服務。中等教育,5,26-37。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台北市:心理。

林和姻(2003)。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轉銜服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宜樺(2004)。台灣重度視覺障礙者之生涯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真平(2002)。身心障礙大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

林真平(2002)。身心障礙大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