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提供日後學 生學習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一、對教學實務的建議

(一)、論點要素方面:

在論證要素方面,本研究學生以主張和資料作為論述的論點,顯示學生對論 證其它要素的認識和使用還不夠熟練,可能因為學生平日生活經驗中習慣以口語 的方式進行對話,本研究建議若教師在教學現場欲以「寫作論證」方式引導學生 學習,應對寫作單妥適的安排設計,並以引導的空格或小提示學生對論證要素的 練習、協助學生使用論證要素於寫作中。

(二)、論證能力方面:

本研究發現學生的論證能力在第二次繪本、第二次同儕論點以及第二次探究 活動寫作論證時,精緻化了自己的論述,故建議教學上可採以寫作論證融入同儕 間、探究活動和科學繪本的方式,給予學生接受不同意見、想法的刺激、並親自 動手探究的機會。

(三)、概念理解方面:

本研究發現學生對科學概念理解的提昇出現在同儕間寫作論證時,研究者認 為可能和學生認為同儕的論點易於挑戰,不具繪本的權威性且同儕的論點較接近 自己的認知程度所致。因此,建議教學上藉由同儕相互論證的方式,促進學生在 科學概念上的理解。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寫作論證能力方面

研究中發現學生於寫作論證的部份,以現有的資料為主來進行主張的維護,

少使用支持、修飾要素來架構論述。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能針對學生如何使用 支持、修飾等要素來精緻論述進行相關的研究,或設計引導學生使用支持、修飾 等要素進行論證的鷹架,以協助學生精緻化自己的論點。

(二)、概念理解方面

由學生概念理解於本研究出現概念聚焦的現象,發現學生對於概念「能發光 的物體稱為光源」、「視覺的認知分成明暗、顏色、形狀、遠近、空間等」、「光在 空氣中傳播的速率約為每秒鐘 30 萬公里」、「受光面為受到光線直射的物體表 面」、「背光面為無法受到光線直射的物體表面」、「光在不平滑的物體表面上產生 的反射現象稱為漫射」、「折射定律為入射光線、法線和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上,

且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為一定值」、「光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所組 成」、「厚度一致、沒有曲折的透鏡為平透鏡」、「平行光線經過平透鏡時會幾乎直 線前進,所成像的大小和實物一致」等概念的學習未能連結到核心概念,因此,

建議未來研究能針對上述概念進行研究。

(三)、資訊搜尋和判準方面

資訊搜尋方面由於本研究搜尋資訊的媒介為書籍和網路,學生多出現將搜尋 的資訊和自己的想法結合後,精緻化自己的論述,本研究建議未來研究可再以更 多元的媒介讓學生搜尋資訊並加強學生對搜尋的資訊判準及解釋的能力。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李如偉(2008)。以科學讀寫模式提昇國小學童論證能力之行動研究--以海洋資 源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松濤、林煥祥、洪振方(2010)。探究式教學對學生科學論證能力影響之研究。

科學教育學刊,18(3),177-203。

冶海孜(譯)(2003)。Cole, J., & Degen, B.著。魔法校車-聰明亮點子-光的秘密。

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志能、洪振方(2008)。論證模式分析及其評量要素。科學教育月刊,312 期,

2-18。

林煥祥(2007)。智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主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 實踐(pp. 60-62)。台北市:教育部。

林雅慧、張文華、張惠博(2007)。發展錨定式科學寫作模式之行動研究。科學 教育學刊,15(5),491-520。

林雅慧、張惠博、葉辰楨、張文華(2010)。錨定寫作教學對不同教師互動知覺 學生的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8(6),493-519。

林燕文(2008)。學童在論證導向的探究活動中其科學概念理解與論述策略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林燕文、洪振方(2007)。對話論證的探究中學童論述策略對促進科學概念理解 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285-324。

邱玉娟、游淑媚(2006)。國小學生「生物腐化想法與相關繪本解讀之研究」。臺 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0(1),27-61。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洪存慧(2011)。以科學寫作融入理化科教學提昇八年級學生論證能力之行動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 報,15,641-662。

洪振方、林志能(2011)。網路與課室學習環境促進學童論證能力之效益。教育 實踐與研究,24(1),67-106。

洪碧霞(2011 年 3 月 2 日)。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ISA。圖書教師電子報。

取自http://teacherlibrarian.lib.ntnu.edu.tw/vj-attachment/TL009/TL009_2.pdf。

胡瑞萍、林陳涌(2002)。寫作與科學學習。科學教育月刊,253,2-18。

施富吉、陳錦章(2009)。論證式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浮力單元為例。中華民國第 25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口頭發 表-短篇論文,524-531。

張靜儀、李采褱(2004):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光迷思概念與相關因素探究。屏

東師院學報,20,315-354。

郭重吉、邱美虹、黃台珠、張惠博、張俊彥、周進洋、黃鴻博(2009)。中小學 學生科學學習成果的評量架構與命題示例之研發。科學教育學刊,17(6),

459-479。

莊敏雄、洪振方、宋國城(2011):網路探索協同教學在國小自然科的應用與成 效。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5(1),23-45。

許良榮(2011)。科學遊戲。載於黃鴻博(主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材教 法(p. 88)。台北:五南圖書。

許良榮、許田英(2011):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179,

15-27。

許建和、耿筱曾(2006)。網路化學習環境對國小學童「光」概念學習之影響。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1),95-116。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教司(2008 年 2 月 14 日)。PISA 成績放異彩台灣學生受肯定。教育 部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period_num=294&topical_sn=

157&page=1。

教育部國教司(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取自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陳文正、古智雄、許瑛玿、楊文金(2011)。概念卡通論證教學促進學童論證能 力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9(1),69-99。

陳宇新、楊芳瑩、蔡孟蓉(2009)。探討大專學生的知識認識觀與資訊判準策略 之研究。中華民國第 25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口頭發表-短篇 論文,386-392。

陳均伊、張惠博、郭重吉(2004)。光反射與折射的另有概念診斷工具之發展與 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3),311-340。

陳彥廷、陳穎志(2008)。親子共讀情境不同教育背景家長對科學的知識觀分析:

以科學繪本《月亮●地球●太陽》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6(3),325-350。

陳倩嫻(2008)。探討數位論證學習課程對中學生科學概念建構與論證能力之影 響。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辜千芳(2009)。國中生生活化生命科學議題線上論證概念演變之研究。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游淑媚(2004)。中、小學學生對生態概念的理解:生態消長。臺中師院學報,

,27-61。

游淑媚(2011)。科學論證。載於黃鴻博(主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材教 法(p. 132)。台北:五南圖書。

黃柏鴻、林樹聲(2007)。 論證教學相關實證性研究之回顧與省思。科學教育月 刊,302,5-20。

黃翎斐、林陳涌(2006)。修訂 Toulmin 的論證模式分析科學教學活動的論證-不 同佈題對論證歷程的影響。中華民國第 22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 編-壁報展示-短篇論文,1106-1112。

黃翎斐、胡瑞萍(2006)。 論證與科學教育的理論和實務。科學教育月刊,292,

15-28。

黃翎斐、張文華、林陳涌 (2008) 。不同佈題模式對學生論證表現的影響。科學 教育學刊,16(4),375-393。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科學教育學刊,15(4),439-459。

鄧又仁、林素華(2009)。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七年級國中學生論證能力的影響。

科學教育期刊,8(1),113-140。

廖經宏(2001)。建構取向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童光學相關概念之影響。國立花 蓮師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俊彥(2009)。以認知學徒制網路論證系統促進論證能力、概念學習與批判。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p. 13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俊彥、黃台珠(2008):學童論證能力及科學本質觀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 報:理工類,28,85-116。

蔡俊彥、黃台珠、楊錦潭(2008)。國小學童網路論證能力及科學概念學習之研 究。科學教育學刊,16(2),171-192。

羅廷瑛、張景媛(2004)。科學寫作活動的知識建構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效果 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5(4),337-354。

蕭倍如(2004)。台中縣中小學學生對於光學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 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英文文獻

Anderson, R. D. (2002). Reforming science teaching: What research says about inquir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3(1), 1-12.

Bell, P., & Linn, M. C. (2000). Scientific arguments as learning artifacts: designing for learning from the web with K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8), 797-817.

Clark, D. B., & Sampson, V. D. (2007). Personally-seeded discussions to scaffold online argum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9(3), 253-277.

Conner, L. N. (2007). Cueing metacognition to improve researching and essay writing in a final year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7(1), 1-16.

Gabel, D. (2003). Enhancing th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Educational

Horizons, Winter, 70-77.

Hogan, K, & Fisherkeller, J. (1996). Represen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nutrient cycling in recosystems: bidimensional coding of a complex Topic.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3(9), 941-970.

Keys, C. W., Hand, B., Prain, V., & Collins, S. (1999). Using the science writing Heuristic as a tool for learning from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in secondary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6(10), 1065-1084.

Nan, J., Choi, A., & Hand, B. (2010).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ce Writing Heuristic(SWH) Approach in 8th grade science classroo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9(5), 1111-113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21-123.

Murphy, P (2009). Using picture books to engag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40(4), 20-24.

Osborne, J., Erduran, S., & Simon, S. (2004).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argumentation in school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10), 994-1020.

Sadler, T. D. (2004). Informal reasoning regard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5), 513-536.

Tsai, C. C. (2001). The interpretation construction design model for teaching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internet-based instruct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1(5), 401-415.

Tsai, C. C. (2004). Information commitments in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41(1), 105-112.

Toulmin, S. (1958). The uses of argu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nville, G, J., & Dawson, V, M. (2010). The Impact of a classroom intervention on grade 10 students’ argumentation skills, Informal reasoning, an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7(8),

Venville, G, J., & Dawson, V, M. (2010). The Impact of a classroom intervention on grade 10 students’ argumentation skills, Informal reasoning, an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