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綜合以上的研究結果,本節提出下列建議,以提供實務應用及未來研究之參 考。

一、暑期課輔執行上的建議

1、本研究指出參與暑期課輔,能夠減輕夏季失落問題的嚴重性。漫長的暑 假,讓對照組的各樣語文能力下滑,但是接受暑期課輔的兒童雖然沒有進步,但 至少維持著和放暑假前的水準。這個結果說明了,暑期是對弱勢兒童進行補救教 學的良好時機,弱勢兒童若能參與課輔,開學後和同儕的差距將可拉近,增加在 校學習的成功機會。

2、據本研究對樣本的觀察,暑期課輔學生的出席率,甚為低落。長時密集 是補教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但本研究之初,實驗組有 166 人,暑期結束時,出 席超過二分之一的居然只剩下 44 人,可見缺曠課情況之嚴重,研究者建議,若 要有更顯著的暑期課輔成效,務必要求學生的出席,並確實掌控學生的學習進度。

二、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1、本研究實驗組學童樣本數流失太多,建議之後的研究者能針對樣本問題 進一步控管,以求更精確的研究結果。

2、調查暑期課輔出席率低落的原因:據研究者的觀察,暑期課輔兒童的出 席率之所以低落,可能與兒童、家長、老師面對暑期課輔的態度有關,但確實的 原因仍未可知,建議未來的研究者針對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質性研究及量化 調查研究探討暑期課輔出席率低落的原因,並針對原因提出解決方案,俾使寶貴 的課輔資源能用在最恰當的地方。

3、社經地位與夏季失落間的關係:本研究的結果指出,高社經地位的孩子 暑期滑落的現象高於低社經地位的孩子,這和過去的研究結果正好相反。依本研 究的設計,目前研究者無法回答哪一種原因導致此一結果,是取樣偏差的問題?

資料分析的問題?或本研究實驗組得到了研究者不知道的額外支援?還是台東

縣現場的真相確實如此,仍需進一步的了解。只有這方面的問題得到釐清,吾人 才能期望把資源分配在最需要的兒童身上。

4、本研究以暑期課輔語文能力為主要研究內容,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參與 暑期課輔學童之數學能力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志權(2004)。弱勢學生教育經費編列的現況與展望。台灣教育,626,2-9 大前研一(2006)。M型社會。(劉錦秀、江裕真譯)。臺北市:商周。

甘鳳琴(2007)。國小學業成績之馬太效應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 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514),1-41。

台東縣教育局(2006a)。95年度全國國中學歷測驗統計報告。台東縣教育局。

台東縣教育局(2006b)。台東縣教育白皮書。台東縣教育局。

台東縣教育局(2006c)。教育統計資料。台東縣教育局。

石淑慧(2001)。教育、階層複製與數位差距。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8。 行政院主計處(2005)。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李介麟(2006)。弱勢家庭學生的假期失落現象。師友月刊,470,21-25。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枝旺(2005)。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18。

林慧萍(2003)。92.08.05補救教學之省思。2007 年 11 月 3 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eduReport/checkDir/pin479120030805150130.htm 周麗玉(1995)。84.02.25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六次委員會會議紀錄。2007 年

10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5/meet6.html 韋伯韜(2007)。96.06.13中央網路報。2007 年 11 月 3 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article-2541-2.html

柯林斯(1998)。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劉慧珍等譯)。臺北

市:桂冠。

陳麗珠(2006)。2006.02.27焦點新聞。2007 年 11 月 3 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news/950227/950227c.htm

陳星貝(民 95.02.22)。如何提升學童語文、數學基本能力。人間福報,第 15 版。

陳淑麗、洪儷瑜、曾世杰、鍾敏華(2006)。原住民學生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前 驅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44),63-98。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 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47-171。

陳淑麗、熊同鑫(2007)。臺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現況與困境之探究。教育 資料與研究。76,105-130

陳嘉琳(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暑期經驗及其對學業成就的影響。國立中正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慶隆(1993)。山地教育與文化刺激相關研究 。2007 年 10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mses.ilc.edu.tw/jony/教育研究.htm

陳聖謨(2001)。解放時間的囚犯-美國「全年制學校」簡介。學校行政,11, 66-74。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

台東師院學報,12(上),115-144。

曾世杰、陳淑麗(2007)。注音補救教學對一年級低成就學童的教學成效實驗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3),53-77。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景媛(2001)。學業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輔導。載於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

周文欽(主編),學習輔導(頁 275-304)。臺北市:心理。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教育科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榮貴(2002)。低成就學生之學習輔導。屏縣教育季刊,12,16-21。

黃瑋苓(2006)。淺談數學學習障礙。台東特教,23,48-53。

曾世杰、楊連祥(2007)。「放暑假」對國語、數學學力的影響是否依兒童的年級 及社經地位而異?未出版的國科會計畫。

鄭麗玉(2004)。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簡淑真、曾世杰(2007)。扶助幼稚園弱勢幼兒閱讀學習與教材研發研究計畫期 末報告。未出版之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專案。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 育學系。

曠文琪(2006)。M 型社會來了。商業周刊,986,132-140。

西文部份

Ascher, Carol(1988).Summer School, Extended School Year, and Year-round Schooling for Disadvantaged Students. ERIC/CUE Digest No.42.

Entwisle, D. R., Alexander, K. L., & Olson, L.S. (1997).Children, schools and inequalit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Harris Cooper(2003, May). Summer Learning Loss: The Problem and Some Solution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D-99-CO-0020).

James J. H (2006).Investing in Disadvantaged Young Children is an Economically Efficient Policy. Retrieved October 23, 2007,From

http://www.ced.org/docs/report/report_2006prek_heckman.pdf

Stanovich, K. E. (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1, 3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