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以上的研究結論及整個研究過程的心得,針對教學上的注意事項 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與教學者做為改進之參考。

一、教學上的建議:

(一)本研究之教學活動設計僅採用團班教學方式,未來教學應用可考慮 改採小組合作方式,透過增加學生討論及發表的機會,讓其在同儕 交互辯證的解題過程中激發主動思考,以深化數學概念的理解,並 且學習與別人合作的技巧。

(二)在資訊融入教學的過程中,電腦模擬不能完全取代具體教具操作,

而在建構的課室裡,學生的主動探索活動與媒體的使用上也勢必在 教學時間產生排擠效應,所以最佳教學效果的達成有賴教師以教學 目標為依歸,發揮專業,妥適應用資訊媒體。

(三)在評量時機部份,因為本單元為分數概念的整合課程,且計算上較 複雜,故建議根據活動順序將試題拆成兩份,在活動一求等值分數 至活動四異分數分數減法授課完後即進行第一份試題的施測,並隨 即針對學生錯誤概念進行補救,之後再進行活動五異分母分數加減 混合的兩步驟問題與活動六分數數線的教學,最後再進行第二份試 題的施測與相關補救教學活動,以期對於學生的迷思概念與錯誤類 型能有更立即的矯正效果。

(四)本單元之教材涉及多個分數概念的統整與應用,在計算上也相對複 雜,故在補救教學過程中,建議給予較充裕的時間,以確實達到矯 正迷思概念與增長計算能力的目的。

(五)電腦融入教學的目的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外,更大的作用在增 進學習效果,所以對於媒體的設計、選用及融入方式必須考量學習 理論,而其呈現內容必須以契合所要傳達的數學概念。

(六)本研究之完整資訊融入教學模式設計可作為團班教學以及教育部攜 手計畫執行之參考。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本研究採用之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仍為選擇題型式,為了降低猜測 所造成的測量誤差,建議後續研究在設計試題的計算難度上宜適當 考量施測對象的計算能力,並在測驗時要求學生將演算過程以紙筆 記錄後再選題,此外教師在測驗前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避免其在 敷衍了事的情況下作答,致影響施測結果。

(二)本研究限於人力時間之不足,教學簡報僅輔助教師教學使用,未來 研究可考慮在補救教學部份規劃製作學生個別使用的媒體教材,達 到個別化、適性化與精緻化的補救教學。

(三)教師對教材的詮釋與應用相當程度上影響本研究之成果,因此建議 使用本教材進行研究時,在教學前與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師資培 訓,並隨時與任課教師就教學目標與執行困難進行溝通,以免教學 者按表操課,無法達到預定教學效果與偏離原訂教學目標。

(四)未來可以進一步探討此教材模式在數學領域其他單元內容實施之成 效,以擴大應用層面,增加系統的實用性。

(五)本研究資訊融入教學的時間僅有二週時間,教學範圍僅限一個單元,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再增加教學單元與實驗時間,使結果能提供資訊 融入教學更多的建議。

(六)本研究為量化研究,僅由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與問卷填答得到研究 數據,據以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狀況,至於資訊融入所造成課室內師 生角色與互動改變情形或學習者在資訊融入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則無從得知。因此建議在未來研究上可搭配使用質性研究方法加以 分析。

(七)本研究因考慮行政配合及實施研究時間等因素,僅以三所小學校四 個班級九十五位學生為研究樣本,若未來研究能以不同規模、區域 的多所學校一同施行,擴大樣本數進行教學實驗,將可提升研究的 外在效度,增加研究結果的推論範圍。

(八)本研究僅探討學生電腦使用頻率對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等影響,雖 各使用頻率組在各項成效上均沒有差異,但不同電腦頻率組的學生 在問卷調查「自認為有幫助的學習方式」中對「自我挑戰」與「測 驗後老師再一次教學」持不同看法,未來的研究如能針對學生使用 電腦的目的與方式做更進一步的探討,相信能對上項差異的原因或 資訊融入教學模式提供更多訊息。

(九)本研究以Microsoft PowerPoint製作簡報軟體進行資訊融入教學,

PowerPoint雖為教材步驟化編輯及步驟化呈現不可或缺的優良環 境,但缺乏與學童互動的機制,並且無法直接處理複雜的構圖。因 此建議未來在教學媒體製作部份可以使用Chen, Wu, & Tan(2008)在 Micro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下所開發的以授課為導向之數位教材及 展演環境系統(Activate Mind Attention, AMA),該系統兼具繪圖及 互動教學系統,相信對於教師數學教材編輯及課堂活動安排可以提 供更完善的協助。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全世(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2,23-30。

王瑞慶(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分數加減法問題的解題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王曉璿(2001)。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7-24。

吳仁奇(2005)。以貝氏網路為基礎之能力指標測驗編製及補救教學動畫製作-以 五年級數學領域分數相關指標為例。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中縣。

江淑卿(1997)。知識結構的重要特性之分析暨促進知識結構教學策略之實驗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相儒(2001)。運用國小數學科「分數」教學模組實施診斷與補救教學之研究—

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何政翰(2004)。國小數學領域電腦適性化測驗系統之建製。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余民寧(1997)。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呂玉琴(1991)。分數概念:文獻探討。台北師院學報,4,573-606。

呂玉琴(1991a)。影響分數二分之一概念的因素。國民教育,31(11&12),16-21。

李忠勇(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策略對高職資訊科學生「基礎電子實習」

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俊儀(2005)。以貝氏網路為基礎的電腦化適性測驗選題策略─以國小數學科 診斷測驗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源順(2005)。同分母真分數加減運算的教學建議。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

3,

2-26。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刊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 應用(397-428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惠芬(2005)。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立敏、白曉珊、郭伯臣、劉育隆(2007)。數位個別指導教材研發與適性補救教 學模式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數學「因數與倍數」單元為例。網際網路技術 學刊,8(2),191-197。

林芳玉(2003)。國小學生在等值分數上的表徵轉換表現。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 研究所(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垣圻(2006)。以貝氏網路為基礎的適性測驗電腦化的可行性評估─以國小數 學科診斷測驗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中市。

林菁(1996)。動畫中的顏色和背景與兒童記憶和理解學習之探索。嘉義師院學 報,10,37-81。

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分數啟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學 教育學刊,4(2),161-196。

林碧珍(1990)。從圖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

新竹師院學報,4,295-347。

林建福(2008)。以知識結構及貝氏網路為基礎進行國小五年級小數乘法單元課 程設計與評量建構之研究-以彰化縣某國小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 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苡靖(2004)。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雲林縣北港鎮各國小為例。

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倪惠玉(1994)。國民小學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依萍(1997)。台灣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網路素養資訊觀層面之分析。國立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施淑娟(2006)。應用貝氏網路進行國小五年級「小數」單元學習診斷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海雄(2003)。家庭因素網路使用狀況對國中生網路素養之相關性研究。網路社 會學通訊期刊,第33期,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3/33-22.htm。 高台茜(1998)。鷹架式教學法於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應用一三維權宜性鷹架

式教學模式。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

唐文儀(1994)。南部地區國小電腦素養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 刊,15,75-82。

孫琇瑩(2000)。不同程度動機提昇策略對國小學童網頁教材學習動機之影響。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康軒文教事業(2007)。國民小學數學科教學別冊,第十冊。台北。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的國民素養與教育。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175,

9-10。

張新仁(1993)。教學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教育研究雙月刊,34,7-9。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 究。教育學刊,16,163-191。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