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及所歸納的結論,以下針對教學及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1.對教學的建議

九年一貫資訊融入教學最基本的策略之一為「網路搜尋」,Brand-Gruwel et al.

(2005),也指出運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代社會顯得格外重要,而找一張圖片這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在閱讀能力高低不同的學生中,產生明顯差異,其中關鍵字的形成 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教學活動的進行中指導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閱讀習 慣,以提昇以閱讀能力,仍是教師必須持續努力的一環,此外,教師也可藉由電腦課程 中,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搜尋,培養學生使用與擷取出正確關鍵字與整理資料的技能,不 但能提昇學生的搜尋效能,也能於課堂教學中降低學生答非所問現象,提升回答問題的 精確性。

根據以往的文獻指出,青少年的搜尋行為中,不願意對搜尋品質的進行驗證的特徵 在本研究中也再度顯現,因此教師如何指導學生細心的去比對、審查自己的搜尋品質,

也是現今資訊教育可再多用心著墨的方向。

2.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影響搜尋行為的因素眾多,而閱讀能力經本研究證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在本研究是 進行時發現一些值得再進一步探討的現象,因此以下列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閱讀能力高的學生中,在面對搜尋任務至產生關鍵字進行搜尋時,出現了二種 差異性很大的行為,一種是直接產出適合的關鍵並馬上找到合適圖片,另一種是需要經 由不斷的轉換關鍵字才找到合適的圖片,因此後續研究者可再針對這種行為的差異來進 行相關研究。

(2)可針對閱讀能力低的學生,進行關鍵字的產出及摘要的教學,來探討是否能有 效提昇其圖片搜尋成效。

(3)本實驗的研究象對於七年級(國一)學生,未來可將實驗對象向下以國小學生 或向上以高中學生,來探討不同年紀的學習者,其圖片搜尋行為的差異。

(4)Google image搜尋引擎所找出來的圖片是會變動的,也就是說相同關鍵字在不同 時間的搜尋結果可能會不同,所以研究者在設計搜尋任務時要特別注意這個變項,才能 有效掌握當初所預期的成效。

參考文獻 中文

卜小蝶(2005)。以檢索需求分析模式提昇圖片檢索應用之研究。大學圖書館,9(1),20-34。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林清山譯(1992)。Richard E. Mayer原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林淑英(2004)。高效閱讀的八個絕招(安徒生篇I)。台北市:旭智文化事業公司。

林寶貴、錡寶香(2000)。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79-104。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台北市。雙葉雙廊。

香港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中文教育網。PIRLS 2006 閱讀研究2008 年4月 5 日,取自 http://www.chineseedu.hku.hk/ChineseTeachingMethod/pirls/P06/Background/index.htm。

洪碧霞、黃瑞煥、陳婉玫譯(1984)。Richard E. Mayer原著。認知心理學。高雄市:復文。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輯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307-349。台北市:心 理出版社。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8)。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路使用調查。2008年2月5 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0804c.pdf。

高敏麗(2005)。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語文能力指標探討國小國語文閱讀教學。國立新

陳密桃(1999)。認知取向的學習。輯於林生傳主編之教育心理學,113-140。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1992)。Robert L. Solso原著。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齊若蘭(2002)。哪個國家學生閱讀能力最強。天下雜誌,263,52-59。

鄭錦全(2005)。詞匯語義與句子閱讀難易度計量。第六屆漢語詞彙語意學研討會論文集,

261-265.

鄭毓霖(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與批判思考表現之關係。國立嘉義大學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兆文、陳怡欣(1999)。從閱讀的認知歷程談有效教學策略。教師天地,102,78-85。

練乃華、留淑芳(2003)。廣告圖片效果態度中介模式之研究。管理評論,22(4),35-55。

賴廷圭(2007)。思考風格對圖片搜尋行為與搜尋策略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 在職專班網路學習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

Bilal, D. & Kirby, J. (2002).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information seeking on the web:

Children and adults as web user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38(5), 649-670.

Brand-Gruwela, S., Wopereisa, I. & Vermetten, Y. (2005). Information problem solving by experts and novices: analysis of a complex cognitive skil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1(3), 487-508.

Cunningham, S. J. & Masoodian, M. (2006). Looking for a picture: An analysis of everyday image information searching.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CM/IEEE-CS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Effects of emotion control and task on Web searching behavior, 44(1), 198-199.

Debowski, S. (2002). Developing effectiv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eek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7, 21-30.

Fallows, D. (2004). The internet and daily lif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Retrieved May 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PIP_Internet_and_Daily_Life.pdf

Fukumoto, T. (2006). An analysis of image retrieval behavior for metadata type image databa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42(3), 723-728.

Hsieh-Yee, I. (2001). Research on Web search behavior.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3, 167-185.

Kanellos, M. & Olsen, S. (2004) .Search prototype gets the picture. CNET News Online. Retrieved May 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news.com.com/2102-1038_3-5182775.html?tag=st.util.print

Kim, K. S. & Allen, B. (2002). Cognitive and task influences on web searching behavi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2(2), 109-119.

Kim, K.S. (2008). Effects of emotion control and task on Web searching behavi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44, 373-385.

Lin, C. -C., & Tsai, C. -C. (2005). Navigation flow map method of representing

studentssearching strategies on the Web. Paper presented at 2005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Telecommunications, Montreal, Canada.

Matusiak, K. K. (2006).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in digital image collections: A cogni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32(5), 479–488.

Park, Y. & Black, J. B. (2007). Identifying the impact of domain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style on

web-based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36(1), 15-37.

Shenton, A. K. & Dixon, P. (2004) . Issues arising from youngster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6(2), 177–200.

Wang, H., Liu, S. & Chia, L. T. (2006). Does ontology help in image retrieval?: A comparison between keyword, text ontology and multi-modality ontology approaches.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annual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109-112.

Wang, P., Hawk, W. B. & Tenopir, C. (2000). Users'interaction with World Wide Web resources:

An exploratory study using a holistic approa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36(2), 229-251.

Wilson, T.D. (2000).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ing Science, 3(2), 49–55.

附 錄

立,必須學會自我負責的時候 (C)父親為了家計忙碌奔波,有時無暇顧及孩

那麼,鈣的作用是什麼呢?愛丁堡的研究者認為鈣雖非植物本身所需的養分,但鈣質增

睿智 (D)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18.( )下列關於本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先藉事件引出人物對話,再從對話 呈現人物個性修養 (B)文中驢子是故事發展的關鍵,為不可或缺的角色安排

(C)將蘇格拉底的老友與青年對比,襯托蘇格拉底的英勇 (D)蘇格拉底以 驢為喻,旨在說明青年的為人能擇善固執。

十、我尤其喜歡花蓮到天祥段,連綿不絶的青山,那種拔地而起、昂首矗立的宏偉,該 是屬於豪傑本色,它睥睨著天下蒼生,我默默無語。想及一路上的逢山開道、遇水搭橋 的鬼斧神工,也只有歎為觀止。在險峻的峭壁上,露出了石塊的光澤,卻不知那青青的 樹苗是怎樣在石縫中艱苦的掙扎成長?多像一首偉大的史詩,給我們以啟示。

東部多的天然美景,不是小家碧玉的柔美,而是氣勢磅礴的大塊文章。(改寫自琹 涵 山水之訪)

19.( )根據本文的描述,「連綿不絶的青山」中的「青山」,以下列何者替換後,不 妨礙文意且語氣最為通暢? (A)關山迢迢 (B)白山黑水 (C)孤峰絶 岸 (D)崇巖峻嶺。

20.( )根據本文的描述,下列何者無法推知? (A)山路的修築過程充滿艱辛 (B)

山中岩石是昂貴的建築材料 (C)山巒的磅礴氣勢可以發人省思 (D)樹苗 可在惡劣環境中萌芽生根。

附錄 B 搜尋任務分析表(前置性研究)

搜尋任務 3 之字距分析表

附錄 C 閱讀能力測驗卷增加題組

附錄 D 搜尋任務分析表

搜尋任務 3 之字距分析表

附錄 E 搜尋任務評分單

請評分老師以勾選的方式,針對圖片中符合表列的要項之處進行勾選 題目 在清澈的小溪流中,站著二雙嬌小輕盈的

麻雀快樂的清洗羽毛 題目 在雜亂的野草堆中,趴著一隻巨大凶猛的 老虎悠閒的凝視前方

分數 1 1 1 5 1 分數 1 1 1 5 1 編號 小溪

流 站著 二隻 麻雀 清洗 羽毛

總計 編號 野草

堆 趴著 一隻 老虎 凝視 前方

總計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請評分老師以勾選的方式,針對圖片中符合表列的要項之處進行勾選 題目 一群充滿活力的男生,在橢圓形的暗紅色

跑道上努力的慢跑 題目 兩位氣定神閒的長者,在正方形的深褐色 桌子上專注的下棋

分數 1 1 1 5 1 分數 1 1 1 5 1 編號 一群 男生 暗紅色 跑道 慢跑 總計

編號 兩位 長者 深褐色 桌子 下棋 總計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附錄 F 58 位學生所使用的關鍵字整理表

58 位學生在「任務二」所使用的關鍵字

58 位學生在「任務三」所使用的關鍵字

58 位學生在「任務四」所使用的關鍵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