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探討探尋影響職前教師判斷科技融⼊數學教學活動之使⽤時機的因素為 何,研究者將類別 T(使⽤時機)與其他類別 H, C, S(「如何使⽤才會好」、「特 質」及「是否該使⽤」)以 Pearson 積差相關進⾏統計計算,再以歸納分析法進

⾏分析。

底下將 H, C, S 三類別以「教學過程」、「學習狀況掌握」及「提升學⽣能

⼒」三部分分別進⾏報導。

⼀、教學過程部分

類別 T 中教學過程相關問項有:「T5 教師在引⼊數學概念時,科技會是好 幫⼿」、「T7 教師在發展數學概念時,科技會是好幫⼿」以及「T8 教師在總結 數學概念時,科技會是好幫⼿」。

底下項⽬後括號表⽰ T5, T7, T8 之⽪爾森(Pearson)相關性,如「H6 使⽤

科技教學時,應給學⽣充分時間嘗試與思考」(.427**, 0.193, 0.144)

研究者發現:

(1) 「H6 使⽤科技教學時,應給學⽣充分時間嘗試與思考」(.427**, 0.193, 0.144)、「C6 使⽤科技教學時,較能在教材中安排真實情境問題,以使學

⽣感受到數學的價值(.446**, 0.245, 0.204)」、「C13 使⽤科技教學時,學

⽣較能持續不懈地進⾏數學思考(.371**, 0.243, -0.015)」、「C21 科技較有 助歸納或發現結果(.367**, 0.258, 0.187)」、「C22 科技較容易觀察規律或 變化(.348*, 0.145, 0.139)」、「C24 雖然⽬前多數學⽣缺乏使⽤科技的技 巧,但仍不會降低學⽣的使⽤意願(.289*, 0.051, 0.136)」的數據都僅在引

⼊時顯著,與發展與總結皆無顯著相關。

由此可⾒職前教師引⼊時的科技使⽤與「真實情境、數學價值」的安

與職前教師對科技融⼊的使⽤是顯著相關的。

(.507**, .506**, .389**)」、「H12 教師教完⽤科技解題後,應出題⽬檢視 學⽣⽤⼯具解題的能⼒(.577**, .638**, .306*)」、「C2 使⽤科技時,雖然 學⽣會進⾏摸索或操作,但不會因此分⼼(.297*, .299*, .339*)」、「C16 科 技可以同時呈現數種表徵有助學⽣理解(.578**, .525**, .327*)」、「C23 學

⽣使⽤科技操作較能明確反映其數學思維,有助教師進⾏評量

(.458**, .314*, .382**)」數據顯⽰,在引⼊、發展或總結時都有顯著相關 性。

(.667**, .466**, 0.192)」、「H16 教學時,科技發現或計算的過程與結果,

可以取代理論推導的過程與結果(.287*, .333*, 0.169)」數據中可發現,與 引⼊及發展概念的使⽤時機有顯著相關,並且 H19 在引⼊概念為⾼程度相 關、發展概念為中程度相關。

(5) 「C5 使⽤科技教學時,能輕易展現⼤量的範例以協助學⽣⼀般化(0.194, 0.197, 0.264)」、「C9 使⽤科技教學時,學⽣能直接操作數學圖形或物件,

以釐清學習困惑(.643**, .524**, 0.161)」、「C12 使⽤科技教學時,學⽣較 容易進⾏反思(.421**, .334*, 0.163)」、「C14 使⽤科技教學較可增加師⽣

互動關係(.469**, .393*, 0.236)」、「C17 科技在課後或⽣活中有實⽤性

(.228, 0.244, 0.147)」的數據顯⽰,職前教師對於科技在引⼊、發展或總 結概念的使⽤都與「在課後與未來的實⽤性」、「展現⼤量範例以協助學⽣

⼀般化」無顯著相關。但與「學⽣能直接操作數學圖形或物件」、「學⽣較 能進⾏反思」、「增加師⽣互動」有⾼程度與中程度的顯著相關性。

綜合上述來看,研究者認為職前教師對科技在教學過程部分的使⽤時機,

在引⼊時與反思、探索、操作等學⽣主導的教學活動相關,⽽在發展與總結時 與教師主導的⽰範、講述等相關。除此之外,也可看出職前教師在使⽤科技發 展概念時,較少在教學過程的考量。

⼆、學⽣學習狀況掌握部分

類別 T 中與學⽣學習狀況掌握相關的問項有:「T9 教師欲即時了解學⽣學 習成效,科技會是好幫⼿」、「T11 教師欲激發學⽣學習動機時,科技會是好幫

⼿」、「T12 當不使⽤科技無法讓學⽣順利理解時,才應使⽤它們」以及「T14 對於增進學⽣在空間的想像與理解時,科技會是好幫⼿」。

底下項⽬後括號表⽰ T9, T11, T12, T14 之⽪爾森(Pearson)相關性,如

(.360**, .310*, -0.055, .436**)

研究者發現:

(1) H4(.360**, .310*, -0.055, .436**)的數據顯⽰「分組討論」在「了解學習 成效」、「激發學⽣學習動機」以及「增進空間的想像與理解」都有中程度 的顯著相關。

(2) H6(0.047, 0.1, -.312*, .339*)數據顯⽰「給學⽣充分時間嘗試與思考」與

「增進空間的想像與理解」有中程度的顯著相關,且與「T12 當不使⽤科 技無法讓學⽣順利理解時,才應使⽤它們」有中程度的顯著「負相關」。由 此可⾒若職前教師認為科技是逼不得已才要使⽤的⼯具,則使⽤時也不會 讓學⽣嘗試太久。

除此之外,從 S8(0.223, 0.197, 0.163, .287*)可發現在讓學⽣嘗試、

思考完之後,職前教師認為學⽣⽤科技解決空間感的疑惑(無法想像或理 解)應視為⼀種能⼒,需加以評量。

(3) H7(0.274, 0.193, 0.148, 0.268)、H9(0.116, 0.236, -0.072, .463**)的數據 顯⽰「給學⽣⾃⾏選擇數值的機會」與「激發學習動機」和「增進空間的 想像與理解」無顯著相關。⽽「讓學⽣實際操作」也僅與「增進空間的想 像與理解」有顯著相關。

(4) H15(0.161, .293*, 0.121, 0.012)數據顯⽰「⽰範操作以降低學⽣摸索時 間」與「激發學習動機」成顯著相關,但與「T12 當不使⽤科技無法讓學

⽣順利理解時,才應使⽤它們」並無顯著相關。

(5) 由(2)、(4)及「C2 使⽤科技時,雖然學⽣會進⾏摸索或操作,但不會因 此分⼼(0.25, 0.113, .486**, -0.136)」可窺⾒,對科技使⽤成消極態度的職 前教師,在逼不得已使⽤科技時也是會顧及學⽣的理解,必要時還是會花 點時間讓學⽣摸索、嘗試,只是使⽤時間可能不會太充裕。不過,這前提 是在學⽣會進⾏操作或探索且不會分⼼的情況下,(對科技使⽤成消極態度 的)職前教師才會使⽤科技。

(6) 「C12 使⽤科技教學時,學⽣較容易進⾏反思

(0.154, .385**, .312*, .312*)」數據顯⽰「容易進⾏反思」與「激發學習動 機」、「使⽤科技才能理解」及「增進空間想像與理解」皆有中程度的顯著 相關。可⾒職前教師在學⽣學習狀況的掌握也是有顧及到思考層⾯,在動 機部分並⾮追求遊戲、有趣等外在動機,反⽽是對內在動機的考量。

(7) 「C14 使⽤科技教學較可增加師⽣互動關係(.428**, .530**, 0.18, 0.152)」

數據顯⽰「增加師⽣互動」與「即時了解學習成效」有中程度顯著相關、

「激發學習動機」有⾼程度顯著相關。可⾒職前教師使⽤科技來即時了解 學⽣學習成效的⽤意,也包含了互動關係以及學⽣的課堂參與。

三、 提升學⽣能⼒部分

類別 T 中與提升學⽣能⼒相關的問項有「T13 對於增進學⽣在平⾯與⽴體 的轉換能⼒時,科技會是好幫⼿」,以及 PISA 21st 世紀數學技能所提及的:「T2 教師可使⽤科技啟發學⽣數學思維,進⽽提升創造⼒」、「T3 教師可使⽤科技提 升學⽣批判性思考能⼒」、「T4 教師可使⽤科技提升學⽣系統性思考能⼒」及

「T10 教師欲使學⽣進⾏探究或研究時,科技能協助學⽣⾃主執⾏」。

底下項⽬後括號表⽰ T13, T2, T3, T4, T10 之⽪爾森(Pearson)相關性,如

(0.115, 0.096, 0.102, 0.03, -0.164)。

研究者發現:

(1) 「H2 使⽤科技教學時,不會壓縮到上課時間(0.115, 0.096, 0.102, 0.03, -0.164)」數據顯⽰,「不會壓縮上課時間」與提升學⽣能⼒部分皆無顯著相 關,可⾒即便壓縮到上課時間,職前教師還是有可能使⽤且願意花⼀些時 間,甚⾄可看到在「增進學⽣平⾯與⽴體轉換能⼒」的部分是負相關的。

(2) 「H9 使⽤科技教學時,應讓學⽣實際操作(.302*, 0.141, .385**, 0.096, .393**)」、「H10 使⽤科技教學時,應讓學⽣模擬或實驗特殊狀況

(.287*, 0.224, .331*, 0.134, .290*)」數據顯⽰,對於使⽤科技來提升「創 造⼒」、「系統性思考」及「平⾯與⽴體轉換」等能⼒,與「學⽣操作」、

「模擬」和「實驗」有中程度的顯著相關,但與「協助學⽣⾃主執⾏」無 顯著相關。⽽從 H15 卻可⾒「教師⽰範以降低學⽣摸索時間」與使⽤科技 提升「創造⼒」有顯著的中程度相關性。

(3) 「H13 教師應培養學⽣課後使⽤或借助科技的意願

(.349*, .350*, .361**, .380**, 0.094)」、「H14 教師應常常使⽤科技進⾏教 學(.498**, .463**, .443**, .416**, 0.082)」數據顯⽰,職前教師對使⽤科

技來提升「創造⼒」、「系統性思考能⼒」、「批判性思考能⼒」、「協助學⽣

⾃主執⾏」等部分,與「培養學⽣課後使⽤或借助科技意願」、「常常使⽤

科技進⾏教學」相關。由此可⾒職前教師在教學中,會為了學⽣能⼒以及 科技素養的培養⽽使⽤科技進⾏教學。

(4) 「S8 科技應視為⼀種能⼒加以評量(0.109, 0.264, 0.168, .475**, .317*)」、

「H13 教師應培養學⽣課後使⽤或借助科技的意願

(.349*, .350*, .361**, .380**, 0.094)」數據顯⽰,職前教師對於科技的使

⽤能「協助學⽣⾃主執⾏」不僅於課堂中,也應將此視為⼀種能⼒,培養 與確⽴學⽣在課後有能⼒與意願使⽤科技。

(5) 「C12 使⽤科技教學時,學⽣較容易進⾏反思

(.434**, .574**, .509**, .417**, .341*)」數據顯⽰,「學⽣容易進⾏反思」

與「批判性思考」和「系統性思考能⼒」有顯著的⾼度相關性,對整個提 升能⼒部分也都有顯著相關。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成兩節:第⼀節為結論,針對研究結果進⾏整理以回應各研究問 題 ; 第⼆節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根據結論針對未來研究做出建議以及未來可

⾏的研究⽅向。

第⼀節 結論

⼀、職前教師對科技融⼊數學教學的觀點

1. 職前教師的觀點中「讓學⽣操作」的認同⽐例⾼達 100%,並且認同⽐例最

⾼群中最多關於「數學知能」⽅⾯,其次則為「數學理解」和「認知特 徵」兩⾯向,由此可⾒職前教師對於科技融⼊教學的觀點多關注在如何幫 助學⽣學習。

2. 認同⽐例最低群部分,可看出職前教師對於科技融⼊在教學與學⽣學習的 缺點項⽬都是低認同⽐例的,但研究者認為這有可能致使著職前教師對科 技融⼊的教學過於有信⼼,⽽未注意到細節使教學效果不彰。

3. 職前教師的觀點中「激發動機」、「提升學⽣能⼒(多元技能、創造⼒、系 統性思考能⼒)」、「輔助教學或學習(模擬、實驗、⽴即性回饋、觀察、臆 測、驗證等)」的認同⼀致性最⾼ ; 對於「科技發現的過程與結果能取代 理論推導」、「數學語⾔⽤法不會對學⽣學習造成的困難」、「科技有限的離 散狀況不會造成學⽣認知錯誤」以及「學⽣能持續不懈進⾏數學思考」四 項的⼀致性最低,且從認同度來看都是持平的,認同⽐例也是低的。

4. 認同度⾼但⼀致性中⾼的部分於錯誤! 找不到參照來源。,此表中的項⽬

雖皆顯著認同,但程度上是有明顯差異(還算認同到⾮常認同)的,因此 研究者認為表中項⽬應為職前教師觀點中有疑慮較搖擺不定的。

5. 教學過程部分

職前教師在教學過程部分認同使⽤科技所帶來的優點,也認同給學⽣

充裕的時間嘗試與思考、實際操作、逐步講解等,⽽教學法⽅⾯較認同分 組討論式教學,不覺得⼀定要好玩。從其他⾓度(H15)可窺⾒職前教師 對科技融⼊後教學進度、時間掌控的不安。因此,研究者認為未來實際教 學時,職前教師很可能因此⽽卻步,造成即使很認同但卻不會⽤的結果。

6. 學⽣參與部分

職前教師對於數學思考皆呈顯著認同,但除了系統性思考外,批判性 思考、反思或深度思考,⼀致性僅有中(A); 對於提升與激發學習動機的 認同度也都是顯著的,且在學⽣控制度⽅⾯為⽐例最⾼。研究者認為職前 教師在學⽣參與⾯向的觀點有助於維持或引動學⽣參與課堂。

7. 學⽣學習狀況掌握部分

職前教師對於學⽣學習掌控⾯的觀點中,因對學⽣分⼼有疑慮,⽽不 是很認同科技可以維持學⽣學習動機 ; 對於輔助學⽣數學認知理解⽅⾯很 是肯定,但對於科技輔助能更容易設計出符合學⽣⼼理邏輯次序課程也沒 有很認同 ; 職前教師肯定在使⽤科技後應檢視學⽣使⽤科技解題能⼒,但 也對科技能協助教師評估學⽣學習成效、反應學⽣思維沒有很認同,也不

職前教師對於學⽣學習掌控⾯的觀點中,因對學⽣分⼼有疑慮,⽽不 是很認同科技可以維持學⽣學習動機 ; 對於輔助學⽣數學認知理解⽅⾯很 是肯定,但對於科技輔助能更容易設計出符合學⽣⼼理邏輯次序課程也沒 有很認同 ; 職前教師肯定在使⽤科技後應檢視學⽣使⽤科技解題能⼒,但 也對科技能協助教師評估學⽣學習成效、反應學⽣思維沒有很認同,也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