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北市為例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

一、 擴大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樣之研究對象,受限於時間關係,僅針對居住於台北市之55~82 歲的退休 人員進行深度訪談,然而各縣市、城鄉的生活型態與消費差異大,本研究僅針對居住於 都會區之退休人員進行探討,未能了解居住於非都會區退休人員之現況,今後預計將研 究範圍擴展到鄉鎮,查訪他縣市鄉鎮退休人員生活適應之概況,以利了解城鄉差異所帶 來的影響,完整呈現不同地區的生活問題與需求。

二、 研究對象多樣化

本研究僅採樣訪談 10 位 55~82 歲的退休人員,以其退休生活適應與家庭、社會支 持的支援情形作為研究探討,訪談對象分別有公職人員、教師、金融從業人員、交通運 輸業人員、白領受雇者及自營工作者,雖兼具公、教、勞工三類,但未涵蓋各類別之細 項,而不同職業類別的從業人員,其人際交往範圍與生活準備或各有不同,且訪問的年 齡層次或對象皆嫌不足,須再在擴大研究對象以及其類別,以利完整了解不同層級退休 人員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意見。

三、 研究方法改採量化調查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取深度訪談之質化分析,受訪者之對象不足達到多數法則,無 法達到量化規模,且代表性有所侷限,今後為求能完整呈現退休後生活適應之面向,宜 再深入訪查,改以量化量表方式調查為研究方法,繼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北市為例

參考文獻

于宗先、王金利,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

井敏珠,1991,〈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內政部,2009,內政統計年報,檢索日期:98.11.30,網址: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主計處,2009,受雇員工動向調查,檢索日期:98.11.30,網址:

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3089&CtUnit=412&BaseDSD=7。

王金鳳,2006,〈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 學程論文。

王素蘭,2006,〈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影 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臣,1998,〈自費安養老人經濟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頤苑為例〉,國立中山 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集成,1991,〈老人角色失落感、社會網絡疏離感及經濟不安全感對生活適應之影響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坤連,1996,〈退休準備與生涯規畫〉,載於《老人學習與生涯發展》,高雄市:麗 文文化。

朱芬郁,1998,〈退休老人生涯規畫模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江亮演,1988,《台灣老人生活意識之研究》,台北:蘭亭書店。

江亮演,1993,《老人的社會生活》,台北市:中華日報。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台灣 97 年至 145 年人口推計,網址: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key=&ex=%20&ic=。

余月嬌,2003,〈退休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與生活調適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和桃園地區 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坤良,1999,〈老人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璋、張苙雲,1986,〈生活壓力的概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

137~1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北市為例

吳寧遠,1996,〈老年人之家庭支持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

153-173。

呂寶靜,1997,〈台灣地區民眾從事老年準備之初探〉,《社會工作季刊》,4,27-53。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援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再發,2003,〈高雄縣市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聲吼、張發英、王淑美、葉惠明,2008,〈獨居老人生活滿意、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 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前鎮區為例〉,《人文資源研究學報》,3,49-67。

杜玉楨,1996,〈老人的生活壓力因應之道尋求社會支持網路〉,《老人教育》, 9,

42-49。

沙依仁,1996,《高齡學(初版) 》,台北:五南。

沙依仁,199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 會科學集刊》,9(1),162-201。

周玉慧、莊義利、楊文山,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人 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227-265。

周雅容,1994,〈老年家庭支持系統與心理健康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 專題計畫報告成果,計畫編號:NSC-0301-H194-009-H1。

林松齡,1993,〈老人社會支持來源與老人社會需求:兼論四個社會支持模式〉,《社 會安全問題之探討》,265-28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林松齡,2000, 《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台北:五南。

林淑敏,2004,〈社區榮民與非榮民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台中縣 為例〉,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惠,2001,〈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 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天助,1993,《 教育老年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 : 年齡、世代與生命風格的探究》,高雄:基礎文化。

邱文彬,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

311-330。

邱瓊慧,1988,〈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秀珍,2000,〈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北市為例

洪瑞瑩,2003,〈人力資本的代間移轉與手足效果--台灣實證〉,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 系碩士論文。

洪錫井,1994,〈老人的終身教育〉,載於《老人教育銀髮飛揚系列叢書(八) 》,國立 嘉義師範學院編印,嘉義:紅豆。

胡幼慧,1991,《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圖書。

胡嘉鴻,1996,〈Higgins 工作--家庭衝突模式之論證:比較雙生涯與傳統生涯男性〉,

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Ranjit Kumar 著,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

台北:學富文化。

徐立忠,1990,《高齡化社會與老人福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徐麗君、蔡文輝,1985,《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

翁慧敏,1994,〈退休準備之研究-以台北市屆齡退休人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 學系碩士論文。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0。

張利中、江漢聲、郭美璋、陳科維,2001,〈社會支持之主動期望觀點--已不孕男女患 者為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2),39-64。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苙雲,1986,〈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 員會: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1-161。

莊慧美、田秀蘭,1998,〈女性國小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 分析--以屏東女性教師為例〉,《中華輔導學報》,6,231-266。

許皆清,2000,〈老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松柏學苑為例〉,國立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濱松、施能傑,1992,〈台北市政府退休公務人員生活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發 展考核委員會。

郭麗安,1982,〈老人心理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斐虹,1996,〈大學生離家經驗及其與父母關係改變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肇男,1999,《老年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台北:中研院經濟所。

陳肇男,2001,《快意銀髮族-台灣老人的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張老師。

陳靜嵐,2001,〈公立中小學校長提早退休原因分析及其社會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北市為例

曾秀卿,1998,〈高齡者非理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情緒困擾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美玲,1992,〈老年人終老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曼琪,1984,〈老人生涯的規劃〉,載於《彩霞滿天雙手繪—銀髮飛揚系列叢書(十 二)》,黃國彥主編,嘉義縣: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黃俐婷,2004,〈家庭支持的結構與功能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367-380。

黃國彥,1994,《銀髮族之心理與適應》,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

黃惠貞,1999,〈國民中學學生的社會計量地位與社會支援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璉華,1992,〈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因徑分析研究〉,《護理雜誌》,39(4),

37-59。

萬育維,1993,〈老年人的再教育與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74,87-97。

葉允斌,2001,〈從涂爾幹理論探討自殺行為-以台灣九二一地震災後之自殺現象為中 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9。

詹火生,1990,《老人福利服務專輯--高齡人口的福利需求》,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社 會局。

詹火生、林瑞穗、陳小紅、陳東升、章英華等編著,1997,《社會學》,台北:空大。

廖榮利,1986,〈老人的再社會化與社會適應〉,《大學雜誌》,194,71-75。

廖靜芝,1987,〈退休人員人力運用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力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娟譯,Timothy H. Brubaker 著,1997,《老年家庭》台北:揚智文化。

劉俊榮,1998,〈老年期聽覺老化、溝通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梅君,1993,〈退休研究對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的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勞動學報》,

3,169-195。

劉淑惠,2008,〈台北縣樹林市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潘婉如,2002,〈銀髮族的生活與調適〉,載於《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王以仁主 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出版社。

蔡文輝,2005,《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秀美、周雅容,1995,〈臺灣地區老年失偶婦女的居處狀況、支持網絡和心理健康〉,

蔡秀美、周雅容,1995,〈臺灣地區老年失偶婦女的居處狀況、支持網絡和心理健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