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巴黎、東京到上海的文化流動:巴黎情調的形塑

到巴黎去!到巴黎去!十年來在同儕間當作口號的一句口頭禪,居然在一九 三三年七月一號實行了。

張若谷,《遊歐獵奇印象記》(1936)1

咳巴黎!到過巴黎的一定不會再希罕天堂;嘗過巴黎的,老實說,連地獄 都不想去了。整個的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鴨絨的墊褥,襯得你通體舒泰,硬 骨頭都給熏酥了的--有時許太熱一些。那也不礙事,只要你受得住。讚美 是多餘的,正如讚美天堂是多餘的;咒詛也是多餘的,正如咒詛地獄是多 餘的。

徐志摩,《巴黎的鱗爪》(1925)

1934 年第 89 期的《良友畫報》上,曾以兩版的篇幅刊出了一組題為「如此 上海-上海租界內的國際形象」共 15 張的上海都市景觀系列照片,包括了「代表 著猶太地產企業家雄健腕力」的沙遜大廈、「充滿著日耳曼氣息」的德國飯店、

「在馬路上高視闊步」的法國水兵、以及「代表著西班牙」的回力球場,將上海 租界內國際化天際線、以及外灘灘頭多變的建築及街頭景觀一一納入其中,2以 一種堪稱是極為相當「國際化」的視野、「空間的全景式展覽」(colportage phenomenon of space)3的方式,展現出當時上海的都市氛圍(圖1)。這種圖像 編排與陳列,在三十年代上海畫報相當常見,比如另一份深受上海讀者歡迎的《時 代》畫報,曾以「新都巡禮」系列圖片,導覽巴黎、紐約風光。第2 卷第 2 期刊 出戈公振的巴黎都市景觀報導,編者在〈編完以後〉這樣回應:「…別人還沒有 想到的,我們卻已拿到了,在我們的文章裡,圖畫裡,照相裡,都可以證明給讀

1張若谷,《遊歐獵奇印象記》(上海:中華書局,1936),頁 138。

2上海三十年代最受歡迎的《良友畫報》,自87 期起連載陳嘉震攝影的「如此上海」圖像專題,

請見陳嘉震,〈如此上海〉,《良友畫報》第87 期(1934.4),頁 24-25、第 88 期(1934.5.),

頁12-13。

3Walter Benjamin,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 Harry Zohn (London: Verso, 1989), p. 418.

23

者看,我們是的確已被拉到了這個世界裡。」這些圖片「俾有做時代英雄志願而 沒有機會到巴黎去的勇士猶如親臨該地。」並宣稱《時代》還有更多這種「發表 大城的內面生活」的圖文之計畫。4

如前人指出,畫報一向深受市民讀者喜愛,而畫報上刊登的全景式都會圖像,

在傳遞資訊、凝聚想像、塑造都會形象上都起了相當大的作用,5更重要的是,

它還暗暗地向今日的讀者傳遞出了一種當時上海都市人所具有的反觀自身景觀 的欲望。以上述兩種畫報所刊登的照片為例,這些圖片一方面向讀者展示國際都 會的風光,傳遞新知;另一方面,透過將上海與巴黎(即其他國際都會)對比,

這些圖片也為市民讀者形塑了上海繁華國際大都會樣貌(圖2)。

是的,都會形象時常是透過各式各樣的拼圖所拼湊、形塑出來的。上海如同 東方之巴黎此一形象,亦是在文人、墨客的文字、回憶、對比中所逐漸建構的。

畫報之外,時常刊登作家旅遊訊息、所見所聞或者所思所感的各式報刊,亦在呈 現異國他者形象、展現自我景觀,以形塑上海人都會市民感受時發揮重要影響。

通過報刊,旅法文人筆下的浪漫花都樣貌,得以隨著文字、圖像傳遞、擴散,逐 漸為人所熟悉。6此外,十九、二十世紀以來陸續傳入中國文壇、描寫現代都會 生活為主題的法國寫實小說,也為中國讀者耳熟能詳,點燃其想像之火,刺激了 他們對巴黎的文學想像。而旅居東京的創造社文人,也將當時在日本大正文壇流 行一時的崇尚巴黎、西歐文藝的空氣,帶到上海,進一步塑造了巴黎在上海讀者 心中的特定形象。從此,巴黎在上海不但是一個作為地理空間的都會,它更是一 個被文學、藝術家多次表達,被許多人回憶、想像,一個不斷被不同層次的文化 活動及文學書寫所構建的文化符號,有如上海的鏡像。

一、 世紀末的巴黎

巴黎,長期以來,在各種文學作品及繪畫電影當中,都被塑造成閃閃發亮的 藝術之鄉,滋養著也刺激著無數藝術家的靈感及創作;而許多的畫家、作家、音 樂家和學者們,也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將巴黎變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具有象徵

4編者,〈編完以後〉,《時代》2:2(1930.12):30。

5Alexander Des Forges, Mediasphere Shanghai: The Aesthetic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p. 56-57.

6孟華,〈從艾儒略到朱自清:遊記與“浪漫法蘭西”形象的生成〉,見孟華編,《中國文學中的西方 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頁 375。

24

意義的都會。巴黎,也因為這些藝術作品和文學刻劃所帶來的附加影響,而逐漸 在人文歷史中凝成了一個文化符號。巴黎,於是成為文化的巴黎,文學的巴黎,

是一個透過記憶和想像形塑而成的社會空間,7可以透過許多面向來理解。

作為歐洲文明的代表性都會,自十七世紀法國皇室的經營改革以來,直至十 八世紀的啟蒙運動發生,巴黎在歐洲的地位日漸重要,成為人文薈萃、精英群集 的首善之都。一八五二年,拿破崙三世執政時期,任用歐斯曼將軍(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1891)大刀闊斧改革巴黎市容,拓寬巷弄、整 頓建築、統一公共建築及街道標誌;建立公園、整治河川、興建下水道系統、博 物館、遊樂場、火車站等公共設施,巴黎於是一躍成為現代之都,其嶄新華麗的 首都氣派,更被班雅明稱之為十九世紀的首都。巴黎的都會景觀樣貌,更成為下 了現代化大都會的範本,為許多歐美都會所仿效。

巴黎美崙美奐的風情自十九世紀便開始吸引了大量的人潮,而大量人口的湧 入也進一步刺激了觀光、百貨、服務、零售業等的出現,全面活絡了景氣,使巴 黎早在上個世紀末便成為歐洲首屈一指、名符其實的大都會。當時,美國還沒有 完全崛起,在引領潮流、帶領風氣各方面,巴黎都可以說是世界的中心。

除了經濟資本的加持以外,巴黎時尚、前衛的文化形象更進一步擦亮了它頭 上的光環,使巴黎也成為全世界文藝人士心中的文藝聖地。班雅明筆下華麗的拱 廊街,是十九世紀中期巴黎的都會景觀。8此外,更值得注意的還有當時在巴黎 文壇方興未艾的「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潮,以及文化名人在巴黎都會空間—咖啡

7都會本身的意義來自於市民的集體記憶,連結著事物發生的時間與場所,巴黎亦如是,阿爾多 羅西(Aldo Rossi)這樣說(1982)。轉引自大衛哈維著,國立編譯館、黃煜文譯,《巴黎,現代 性之都》(臺北:群學出版,2007),頁 72。

8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拱廊街計畫》(Arcades Project)和〈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 巴黎〉(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從都會計畫的角度討論都 市景觀與現代化之間的關係。班雅明的觀察重點在十九世紀中拿破崙三世執政時代,歐斯曼男 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對巴黎所進行的都會更新計劃(1852-1870),他將原本 在巴黎公社時代引爆巷戰的巷弄全部掃除,改建成環狀放射,圍觀著凱旋門的林蔭大道,興建 起一家家大型百貨商店、酒吧和咖啡館,以公園綠地覆蓋住以往位於城市邊緣的礦場,將巴洛 克式的高級宅第圍繞著廣場周邊,由此,巴黎不但景觀面目一新,公共建設也整齊劃一,一躍 成為近現代都會空間計畫範本。巴黎都會更新計畫所涉及的不只是景觀的改變,居民的日常生 活也相應發生了許多轉變:都會空間的日益現代化、制度化,也代表著個人天地的喪失;都會 公共空間如公園、商家、咖啡館,雖提供了都市人聚會的場所,為個人參與公共空間創造了機 會,但都會資本庸俗的一面,卻也使人埋沒在對消費欲望的追逐當中。就是在這樣的時期,一 群浪漫主義分支的藝術家,在某些他們喜愛的咖啡店裡高談闊論,行走都會中,以獨特的藝術 形式表達他們對生活在初具現都會雛形的巴黎的感受,這群文藝家,包括了波德萊爾、戈蒂耶 和奈瓦爾。班雅明對巴黎及波特萊爾的研究所提出的概念如「漫遊者」(flâneur),對現代都會 與文學研究發生了啟發性的影響。

25

店、沙龍當中的活躍,交織而成的特殊都會文化。戈蒂耶(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9在巴黎 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及匠心獨運的創作,透過文學傳播,增添巴黎的文藝魅力,

使巴黎直到上個世紀末,頗受文人藝術家偏愛。

十九世紀以來,巴黎文人便時常在書店、酒館聚會,而這些都會空間也就成 為引人注目的文化空間。當時在咖啡館、酒館集會的文人之間,也逐漸發展出一 些具有共同文學意見的群體。他們一起創辦刊物,形成文學上的流派,比如著名 的《白色雜誌》(La Blanche,1889 -1903)、《筆》(La Plume,1899-1914),它們 的編輯會議,最初都是在咖啡館裡籌備起來的。這一種「都會文化人」與都會相 互定義的現象,10在十九世紀末一本至今讀來仍饒有意味的《巴黎-巴黎人》的巴 黎生存指南上,11可以發現。這本指南上曾經列出了二十五個初到巴黎的年輕人 必須聽說過的文化沙龍,以及十九世紀末文化界的七十五個文化名人,和他們出 沒的酒館、書店及沙龍等資訊。如今,我們從這些指南說明中,可以看出上個世 紀末的巴黎文化人是如何熱衷於參加文化活動。

沿續著世紀末巴黎的文藝氣氛,巴黎成為一群波希米亞(La bohème)文藝 家,以及世界各國移民聚集的國際都會,以及自由、寬容、多元的文化性格,不 斷召喚著世界各地的文人藝術家。上個世紀初的巴黎,如果說是一個劇場舞台,

那作家和畫家就是其中的主角。他們帶著各式各樣的思潮在其中爭辯激盪;而那 些酒館、劇場、書店和客廳,則提供了文人藝術家歇息和爭辯的場所,使得各式

那作家和畫家就是其中的主角。他們帶著各式各樣的思潮在其中爭辯激盪;而那 些酒館、劇場、書店和客廳,則提供了文人藝術家歇息和爭辯的場所,使得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