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三十年代的上海,在現今全球讀者的印象中,既是燈紅酒綠、璀璨繁華的不 夜城,也是龍蛇混雜、腐敗與權力交織的魔都,更是摩登洋派與懷舊情調交織的 東方之珠。此外,上海,這座充斥著「Light! Heat! Power!」的建在地獄中的天 堂,更一直有著「東方巴黎」的美稱。晚清時期,已有人投書報紙如斯描繪上海 的繁華:「上海之所以致此繁盛者,豈但時數之適然哉?...人之稱譽上海者,以 為海外各地惟數法國巴黎斯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斯」、1「車水馬 龍,宛然第二巴黎之景象也,置身其境者,有必疑為極樂世界矣」、2「生意之旺,

雖英之倫敦,法之巴黎,美之紐約,無與比倫。」3除了中國文人外,一九三五 年出版的《上海指南》英文版中也直接稱上海為東方的巴黎;4《上海:冒險家的 樂園》一書的作者,也將二十世紀初的上海與巴黎劃上等號。5從此,上海「東 方巴黎」的稱號漸漸不逕而走。

學者曾經從文化生產與接受的角度探討過上海的都會形象是如何在晚清民 初時期,於媒體與讀者間、在各種文化的承繼、影響與交融下,透過導覽、小說、

報刊等逐漸流傳、成形而受到肯認。6以此對照二十世紀初上海「東方巴黎」的 形象,亦如是在繼承上海原有開闊洋氣的文化性格與吸納西歐文藝潮流基礎上,

透過報刊雜誌、小說、文字圖像,以及隨之衍生的各種作品或報導,形塑出都會 特定的形象,反映出大眾共同想像。另一方面,這些作品也與上海法租界異國情 調的都會景觀、蓬勃的各國文化交流,一起提供了上海三十年代的讀者、以及寫 作、生產、參與這些文化活動的文人想像上海為東方巴黎的依據及條件。這些作 品並成為讀者體驗都會生活的參考指標,畢竟這些都會景觀對他們來說並不遙遠,

1〈論上海無益之耗費〉,《申報》1892.05.17。

2〈上海痛〉,《民立報》1911.06.17。

3〈論時髦能幹〉,《申報》1889.04.04。

4 Anonymous, All about Shanghai and environs: The 1934-35 standard guide book, reprinted by Earnshaw Books, 2008.

5愛狄密勒(G. E. Miller)著,包玉珂譯,《上海:冒險家的樂園》(Shanghai, 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s, New York: Orsay Pub. House, Inc, 1937.)中譯本由上海生活書店於 1937 年發行。1930 年前後,

還有一些以上海作為故事背景的小說紛紛出現,頗受西方讀者歡迎,著名的Norbert Jacques, Der Kaufherr von Shanghai (Berlin: Ullstein, 1925). John Colton, The Shanghai Gesture: A Play (New York: Boni and Liveright, 1926). Karen Brown, John Colton, The Shanghai Lady (New York: Efrus &

Bennett, 1929). Vicky Baum, Hotel Shanghai (Amsterdam: Querido Verlag, 1939).

6 Alexander Des Forges, Mediasphere Shanghai: The Aesthetic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2

實乃真實存在。

本論文旨在考察三十年代(1927-1937)7上海都會文化的樣態,主要以形塑、

反映這些生活樣態最主要的材料:都會景觀書寫、歷史資料、及談論都會生活的 文藝雜誌為主,其中包括了真美善書店、金屋書店、時代圖書公司等所創辦、編 輯的〈申報藝術界副刊〉、《獅吼》、《幻洲》、《金屋》、《真美善》、《藝術旬刊》、《無 軌列車》、《文藝茶話》、《現代》、《時代畫報》、《婦人畫報》等,旁及參與以上刊 物作家的傳記及作品,探討這些文學生產如何描繪一個國際化的上海,並示範了 一種讀者與都會人體驗、想像上海的感覺模式,呈現出一種視上海為東方巴黎之 方式。本文並由跨文化流動、文化場域、他者與自我想像的角度出發,考察其時 都會文化之特質與其意涵。本論文志在揭示的,不只是三十年代上海文藝作品支 撐、形塑了上海是東方巴黎此一想像,還在於它體現出當時的上海曾如何被體驗、

描繪為一個國際都會,以及一個國族想像與國際化夢想交會之所在。

透過中與西間的對照與比較,本文還旨在呈現出三十年代上海都會文化與文 藝發展的特質。當然,三十年代上海文人群體的文藝活動是包含在二十世紀初歷 史文化脈絡中的。它牽涉到早已有之的海派文學與文化如何面對現代轉變之外、

更為寬廣的,還有現代中國文化如何在中西文化思潮交流間轉型、國族主義與國 際文化流動如何交鋒等議題,尤有甚者,還關係到中國文學如何「現代」。有學 者這麼說:「西方現代文學的共通背景就是都市文化;沒有巴黎、柏林、倫敦、

布拉格和紐約,就不可能有現代主義的作品產生。那麼中國有哪個都市可以和這 些現代大都市比擬?最明顯的答案當然是上海。」8言下之意,即上海,作為中 國第一個快速現代化的都會,是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最可能出現之地,由此,三十 年代都會文化成熟之際的文學書寫,自然則成為觀察「現代」中國文學特質與文 化意涵的最佳例證。近幾年來,學界從此一角度對上海三十年代現代文學展開的 研究也的確相當蓬勃,對於上海小說的關注、西方文藝思潮在上海的交流影響,

多有所論及,與此相反,三十年代蓬勃發展的報刊、文藝群體活動及其從事的文

71927 年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關鍵地位。當時既發生了戰火逼近、國共兩黨相爭(或稱北伐、

或稱大革命)的特殊歷史事件;上海也在這一年成為特別市,如火如荼地繼續都會化發展。由於 當時上海相對於中國其它地區較為安定的生活條件及較為開放的言論環境,許多文人作家一度群 集上海,包括了魯迅、胡適、沈從文、郭沫若、林語堂、茅盾、劉吶鷗、邵洵美等。直到中日戰 爭正式開始的1937 年,上海灘文壇一度形成了難得的欣欣向榮的局面。

8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頁 44-45。

3

化譯介,則相對較少受到學者青睞;然而中國現代文學基本上是建立在文學社團 與出版的蓬勃活動之上的,9研究三十年代的上海文藝,自然也不能忽略此一文 學現象,並對其中的變化進行細緻的耙梳,方能探究出其中的文化意涵。本文透 過對於三十年代上海一批文藝群體與其活動的考察,便志在從此方向為追索現代 中國文學面貌開展新的風景。

本論文從這樣一個問題開始:上海作為「東方巴黎」的形象,是如何透過報 刊報導、作家的回憶、想像文字等文藝作品的流傳開始的?它如何在再現當時作 者、讀者的異國認識之同時,形塑了其本地文化認同與想像?它呈現出什麼現代 性特質?欲回答這些問題,不能不將形成、提供這些都會文化、文藝活動的現實 條件與環境,以及在此之前上海的文學傳統與風尚、當時的跨國文化流現象一併 介紹。因此,在這篇緒論中,首先我要從勾勒上海法租界瀰漫的法國文化空氣開 始,並試著回答以下的問題:在租界文化的帶動下,所謂的上海文化之特色為何?

上海法租界與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在物質環境上,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三 十年代越來越頻繁的全球文化流動如何抵達上海?使當時戰雲逼近的上海文壇 呈現出什麼多元面貌?

另外,我也有必要對於我探討上海都會文化與文藝作品中嚮往與想像「巴黎」

的情調,及此一情調在當時的上海文壇象徵之意涵所採取的理論架構進行說明。

簡單來說,本文把三十年代上海文藝放回廣義的上海文化中,將它視為是有所承 繼、發展的次文類;把這一群在上海法租界活動、喜好都會文化的文藝群體放回 上海文化圈的整體脈絡中,視他們為其中一種文學位置;將他們對某一情調的偏 愛,視為一種識別符號,以之吸引、凝聚具有相似品味的人士,成為他們與人相 異、介入文壇的策略,並把他們的翻譯、創作等文學活動,視為是一種文化實踐。

本文也嘗試在「在上海想像巴黎」的對照框架下,提出一個詮釋三十年代上海都 會文化與文藝活動的取徑,以呈現作為中國最快速現代化的都會,在國族認同與 世界想像碰撞之際,在國際政治、世界局勢、流行文化、資本流動交融之時,上 海之為二十世紀國際都會所體現的異類現代性面貌。最後,我將這本論文置於一 個比較大的上海文化史研究框架中,討論我的研究與前人成果之異,並以簡介這 本論文的大綱作結。

9 1921 年起,文學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茅盾統計,到 1925 年止,已經出現的文學社團和 刊物,不下一百多個,給予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相當大之力量。針對文學社團的相關研究也日益增 多,重要者如賈植芳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上、下)(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

陳思和、丁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史研究書系》(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4

一、上海都會文化與現代文學

上海簡稱「滬」、又稱「申」,唐代以來還是濱海小聚落,直到宋元期間,方 才發展成集鎮;明清時期,上海成為綿織業中心,航運業也開始發展,方開始成 為人口眾多、交通繁忙的商業要津,吸引了無數移民來到上海謀求生路。10進入 三十年代,因其開放的文化性格,以及相對中國內陸為穩定的政經情勢,上海迅 速地發展成工商雲集的大都會,11不但成為中國的金融樞紐,也成為東亞首屈一 指的工商業中心。

上海的文化傳統乃是襲自吳越文化,而上海移民當中最多的也是江浙人士;

除此之外,上海亦有不少的國際移民。12一八四三年,英國人通過《南京條約》

獲准在上海開埠,其後又通過《土地章程》得以在上海設置租界,吸引了許多外 國人湧入上海定居,也帶動了上海的都會化。自一八四三年英人在上海設置租界 以後,法人與美人也分別於一八四九、一八五四年在上海成立了法租界及美租界。

西人在租界中不但享有治外法權、也建立起了以工部局為主要管理機構的市政體

西人在租界中不但享有治外法權、也建立起了以工部局為主要管理機構的市政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