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海派現代敘事中的都會異國情調研究(1921-194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海派現代敘事中的都會異國情調研究(1921-1949)"

Copied!
2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成果報告

海派現代敘事中的都會異國情調研究(1921-1949)

核 定 編 號 : NSC 97-2420-H-004-015-DR 獎 勵 期 間 : 97 年 08 月 01 日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 導 教 授 : 唐翼明 博 士 生 : 陳碩文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09 月 23 日

(2)
(3)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九十七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唐翼明先生

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

(1927-1937)

學生:陳碩文

民國九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4)

摘要

本文以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為研究對象,時間限定在 1927 到 1937 年間,自北伐後各路文人群集上海,至中日戰爭爆發為止,並以圍繞著〈申報藝 術界副刊〉、《金屋》、《真美善》、《無軌列車》、《文藝茶話》等報刊雜誌,以書店、 沙龍及咖啡店等空間為中心,所集結起的一批以曾樸、邵洵美、張若谷、劉吶鷗 等人為中心的文藝人士為主,考察其文學活動及文化交往,及其都會想像之特質 與文化意涵。本文從上海都會文藝中巴黎情調此一現象的生成、文化積澱過程、 此一文藝群體之文學生產與文學活動、其在文化場域中的定位,以及其文學作品 之特質等角度展開論述。本文發現,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通過日本文壇 的中介,成長於上海蓬勃的報刊出版空間中。通過法國文學作品譯本、旅法遊記 的流傳,巴黎作為浪漫文藝之都的文化符號也逐漸凝成;而一連串將上海與巴黎 相提並論的文藝作品,對上海乃東方巴黎之稱亦起了推動作用。上海都會文化中 的巴黎情調,不但可從文人作家對法國浪漫與唯美等文藝思潮的高度譯介興趣來 觀察,也在某些文藝群體效法巴黎都會文化生活與交往模式的行動上體現。尤有 甚者,其所標榜的巴黎情調,更像是一與眾不同的文藝習尚,成為一部份文藝人 士在當時文壇中彼此互通聲息、形成風氣,以異軍突起的方式。此外,他們遙望 巴黎、寄望上海,圍繞都會及何為理想市民所展開的種種文化想像,蘊含著將上 海的都會化視作是國家往現代邁進一步的思考傾向,其摩登追求與國家現代大夢 間亦存在著聯繫。而在時人求新追異的創作心態影響下,其作品在形式、內容及 精神內涵上也在與西歐文藝思潮的互動中發生了轉變,展現出特殊的上海現代主 義文學風格。總而言之,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非但彰顯了三十年代中國 現代文學在與西方文學的交流下逐漸成形、嬗變的側面;也呈現出現代中國文藝 人士回首傳統、融合新知,並寄理想於未來的文化圖景。他們遙想異國,實乃為 凝視自我,其中更展現出上海另類的本土現代文化意涵。 關鍵字:現代文學、異國情調、三十年代上海、都會文化

(5)

博士論文修改說明 

        畢業以來,因陸續發現新材料以及相關資料,為求完善起見,遂著手改寫博士論 文,在此特將論文修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章節大綱:除了調整各章節名稱外,各章節設置仍維持原文之架構,順序亦 未做調動。  二、論文內容:論文基本內容、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及論點皆未變,但在行文 及用字遣詞上做了一些調整,以求更能顯豁本文之主要論點。  三、章節刪改:我對第四章內容作了較大的刪改,因原文提及的細節太多,稍嫌 龐雜,因此我將原文的前兩節論點綜合起來,納入第三節,成為新的第四章。 另,第五章與原文差距不大,但我也合併了其中一兩節,以求行文更流暢。  四、錯別字、疏漏字等訂正,也一併完成。        問學之路既遠且長,未來我也將秉持求盡善盡美的原則,修訂過去研究成果。敬 請各位師長諒解,也期待各位先進後學指正。 

(6)

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1927-1937)

第一章、緒論

1 一、上海都會文化與現代文藝 4 二、林蔭道、總會、小洋房 三、咖啡館、沙龍、外文書店 9 四、情調、都會文化人與上海文化場域 11 五、文化流動與異地現代性 16

第二章、從巴黎、東京到上海的文化流動:巴黎情調的形塑

22 一、世紀末的巴黎 23 二、從巴黎到東京:日本大正時期浪漫派作家與巴黎情調 27 三、從東京到上海:創造社文人與日本文壇的巴黎情調 31 四、寫實小說、唯美詩歌、浪漫主義:上海文人譯巴黎 34 五、藝文、浪漫、漂泊:上海文人憶巴黎 42 六、小結 56

第三章、演繹巴黎情調:書店、沙龍、咖啡館、上海三十年代的文學

期刊與文藝群體

59 一、曾樸的法式文化沙龍與《真美善》 63 二、邵洵美的金屋書店與《時代》 69 三、張若谷與〈咖啡座〉 76 四、茶話會的《文藝茶話》 82 五、我將來的地啊!震旦法文班與新感覺派 90 六、小結 95

第四章、成為現代人:摩登市民、新國民、巴黎想像與上海三十年代

文化場域

97 一、消費、政治、國族:三十年代上海文化場域 99 二、成為巴黎現代人:摩登、健身與國民想像 103 三、讓上海像巴黎:文藝、都會與國家想像 111

(7)

四、小結 115

第五章、巴黎情調與異類現代性:三十年代上海新感覺都會傳奇

120 一、三十年代上海都會文化中的巴黎摩登 121 二、著譯之間成形的新感覺 123 三、上海都會與異國尤物 133 四、南國鄉愁與都會怪譚 143 五、上海/巴黎對照記:再談現代性 154 六、小結 164

第六章、結論:世界主義視野中的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與巴黎情調

168

參考書目

175

附錄一、本文徵引及參考之相關報刊文章

196

附錄二、本文相關上海文藝人士之法國文學淵源

203

(8)

1

第一章、 緒論

三十年代的上海,在現今全球讀者的印象中,既是燈紅酒綠、璀璨繁華的不 夜城,也是龍蛇混雜、腐敗與權力交織的魔都,更是摩登洋派與懷舊情調交織的 東方之珠。此外,上海,這座充斥著「Light! Heat! Power!」的建在地獄中的天 堂,更一直有著「東方巴黎」的美稱。晚清時期,已有人投書報紙如斯描繪上海 的繁華:「上海之所以致此繁盛者,豈但時數之適然哉?...人之稱譽上海者,以 為海外各地惟數法國巴黎斯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斯」、1「車水馬 龍,宛然第二巴黎之景象也,置身其境者,有必疑為極樂世界矣」、2「生意之旺, 雖英之倫敦,法之巴黎,美之紐約,無與比倫。」3除了中國文人外,一九三五 年出版的《上海指南》英文版中也直接稱上海為東方的巴黎;4《上海:冒險家的 樂園》一書的作者,也將二十世紀初的上海與巴黎劃上等號。5從此,上海「東 方巴黎」的稱號漸漸不逕而走。 學者曾經從文化生產與接受的角度探討過上海的都會形象是如何在晚清民 初時期,於媒體與讀者間、在各種文化的承繼、影響與交融下,透過導覽、小說、 報刊等逐漸流傳、成形而受到肯認。6以此對照二十世紀初上海「東方巴黎」的 形象,亦如是在繼承上海原有開闊洋氣的文化性格與吸納西歐文藝潮流基礎上, 透過報刊雜誌、小說、文字圖像,以及隨之衍生的各種作品或報導,形塑出都會 特定的形象,反映出大眾共同想像。另一方面,這些作品也與上海法租界異國情 調的都會景觀、蓬勃的各國文化交流,一起提供了上海三十年代的讀者、以及寫 作、生產、參與這些文化活動的文人想像上海為東方巴黎的依據及條件。這些作 品並成為讀者體驗都會生活的參考指標,畢竟這些都會景觀對他們來說並不遙遠, 1〈論上海無益之耗費〉,《申報》1892.05.17。 2〈上海痛〉,《民立報》1911.06.17。 3〈論時髦能幹〉,《申報》1889.04.04。

4 Anonymous, All about Shanghai and environs: The 1934-35 standard guide book, reprinted by

Earnshaw Books, 2008.

5愛狄密勒(G. E. Miller)著,包玉珂譯,《上海:冒險家的樂園》(Shanghai, 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s,

New York: Orsay Pub. House, Inc, 1937.)中譯本由上海生活書店於 1937 年發行。1930 年前後, 還有一些以上海作為故事背景的小說紛紛出現,頗受西方讀者歡迎,著名的Norbert Jacques, Der

Kaufherr von Shanghai (Berlin: Ullstein, 1925). John Colton, The Shanghai Gesture: A Play (New

York: Boni and Liveright, 1926). Karen Brown, John Colton, The Shanghai Lady (New York: Efrus & Bennett, 1929). Vicky Baum, Hotel Shanghai (Amsterdam: Querido Verlag, 1939).

6 Alexander Des Forges, Mediasphere Shanghai: The Aesthetic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Hawaii:

(9)

2 實乃真實存在。 本論文旨在考察三十年代(1927-1937)7上海都會文化的樣態,主要以形塑、 反映這些生活樣態最主要的材料:都會景觀書寫、歷史資料、及談論都會生活的 文藝雜誌為主,其中包括了真美善書店、金屋書店、時代圖書公司等所創辦、編 輯的〈申報藝術界副刊〉、《獅吼》、《幻洲》、《金屋》、《真美善》、《藝術旬刊》、《無 軌列車》、《文藝茶話》、《現代》、《時代畫報》、《婦人畫報》等,旁及參與以上刊 物作家的傳記及作品,探討這些文學生產如何描繪一個國際化的上海,並示範了 一種讀者與都會人體驗、想像上海的感覺模式,呈現出一種視上海為東方巴黎之 方式。本文並由跨文化流動、文化場域、他者與自我想像的角度出發,考察其時 都會文化之特質與其意涵。本論文志在揭示的,不只是三十年代上海文藝作品支 撐、形塑了上海是東方巴黎此一想像,還在於它體現出當時的上海曾如何被體驗、 描繪為一個國際都會,以及一個國族想像與國際化夢想交會之所在。 透過中與西間的對照與比較,本文還旨在呈現出三十年代上海都會文化與文 藝發展的特質。當然,三十年代上海文人群體的文藝活動是包含在二十世紀初歷 史文化脈絡中的。它牽涉到早已有之的海派文學與文化如何面對現代轉變之外、 更為寬廣的,還有現代中國文化如何在中西文化思潮交流間轉型、國族主義與國 際文化流動如何交鋒等議題,尤有甚者,還關係到中國文學如何「現代」。有學 者這麼說:「西方現代文學的共通背景就是都市文化;沒有巴黎、柏林、倫敦、 布拉格和紐約,就不可能有現代主義的作品產生。那麼中國有哪個都市可以和這 些現代大都市比擬?最明顯的答案當然是上海。」8言下之意,即上海,作為中 國第一個快速現代化的都會,是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最可能出現之地,由此,三十 年代都會文化成熟之際的文學書寫,自然則成為觀察「現代」中國文學特質與文 化意涵的最佳例證。近幾年來,學界從此一角度對上海三十年代現代文學展開的 研究也的確相當蓬勃,對於上海小說的關注、西方文藝思潮在上海的交流影響, 多有所論及,與此相反,三十年代蓬勃發展的報刊、文藝群體活動及其從事的文 71927 年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關鍵地位。當時既發生了戰火逼近、國共兩黨相爭(或稱北伐、 或稱大革命)的特殊歷史事件;上海也在這一年成為特別市,如火如荼地繼續都會化發展。由於 當時上海相對於中國其它地區較為安定的生活條件及較為開放的言論環境,許多文人作家一度群 集上海,包括了魯迅、胡適、沈從文、郭沫若、林語堂、茅盾、劉吶鷗、邵洵美等。直到中日戰 爭正式開始的1937 年,上海灘文壇一度形成了難得的欣欣向榮的局面。 8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頁 44-45。

(10)

3 化譯介,則相對較少受到學者青睞;然而中國現代文學基本上是建立在文學社團 與出版的蓬勃活動之上的,9 研究三十年代的上海文藝,自然也不能忽略此一文 學現象,並對其中的變化進行細緻的耙梳,方能探究出其中的文化意涵。本文透 過對於三十年代上海一批文藝群體與其活動的考察,便志在從此方向為追索現代 中國文學面貌開展新的風景。 本論文從這樣一個問題開始:上海作為「東方巴黎」的形象,是如何透過報 刊報導、作家的回憶、想像文字等文藝作品的流傳開始的?它如何在再現當時作 者、讀者的異國認識之同時,形塑了其本地文化認同與想像?它呈現出什麼現代 性特質?欲回答這些問題,不能不將形成、提供這些都會文化、文藝活動的現實 條件與環境,以及在此之前上海的文學傳統與風尚、當時的跨國文化流現象一併 介紹。因此,在這篇緒論中,首先我要從勾勒上海法租界瀰漫的法國文化空氣開 始,並試著回答以下的問題:在租界文化的帶動下,所謂的上海文化之特色為何? 上海法租界與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在物質環境上,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三 十年代越來越頻繁的全球文化流動如何抵達上海?使當時戰雲逼近的上海文壇 呈現出什麼多元面貌? 另外,我也有必要對於我探討上海都會文化與文藝作品中嚮往與想像「巴黎」 的情調,及此一情調在當時的上海文壇象徵之意涵所採取的理論架構進行說明。 簡單來說,本文把三十年代上海文藝放回廣義的上海文化中,將它視為是有所承 繼、發展的次文類;把這一群在上海法租界活動、喜好都會文化的文藝群體放回 上海文化圈的整體脈絡中,視他們為其中一種文學位置;將他們對某一情調的偏 愛,視為一種識別符號,以之吸引、凝聚具有相似品味的人士,成為他們與人相 異、介入文壇的策略,並把他們的翻譯、創作等文學活動,視為是一種文化實踐。 本文也嘗試在「在上海想像巴黎」的對照框架下,提出一個詮釋三十年代上海都 會文化與文藝活動的取徑,以呈現作為中國最快速現代化的都會,在國族認同與 世界想像碰撞之際,在國際政治、世界局勢、流行文化、資本流動交融之時,上 海之為二十世紀國際都會所體現的異類現代性面貌。最後,我將這本論文置於一 個比較大的上海文化史研究框架中,討論我的研究與前人成果之異,並以簡介這 本論文的大綱作結。 9 1921 年起,文學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茅盾統計,到 1925 年止,已經出現的文學社團和 刊物,不下一百多個,給予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相當大之力量。針對文學社團的相關研究也日益增 多,重要者如賈植芳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上、下)(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 陳思和、丁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史研究書系》(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11)

4

一、上海都會文化與現代文學

上海簡稱「滬」、又稱「申」,唐代以來還是濱海小聚落,直到宋元期間,方 才發展成集鎮;明清時期,上海成為綿織業中心,航運業也開始發展,方開始成 為人口眾多、交通繁忙的商業要津,吸引了無數移民來到上海謀求生路。10進入 三十年代,因其開放的文化性格,以及相對中國內陸為穩定的政經情勢,上海迅 速地發展成工商雲集的大都會,11不但成為中國的金融樞紐,也成為東亞首屈一 指的工商業中心。 上海的文化傳統乃是襲自吳越文化,而上海移民當中最多的也是江浙人士; 除此之外,上海亦有不少的國際移民。12一八四三年,英國人通過《南京條約》 獲准在上海開埠,其後又通過《土地章程》得以在上海設置租界,吸引了許多外 國人湧入上海定居,也帶動了上海的都會化。自一八四三年英人在上海設置租界 以後,法人與美人也分別於一八四九、一八五四年在上海成立了法租界及美租界。 西人在租界中不但享有治外法權、也建立起了以工部局為主要管理機構的市政體 系、以及租界內獨立的巡捕制度,使租界內政基本上獨立於上海市政以外。13 西人在租界內不但鋪橋設路、蓋屋架房,更興建了各種包括交通、衛生系統、 娛樂場所在內的公共設施,上海於是風貌一變。一八五四年,《上海英美法租界 章程》刪去華洋分居的條款後,上海華洋混居的情況愈加普遍,租界內的中西融 合,更促進了上海文化的多元繁榮。當時的上海不但有「各種各色的人所構成各 10劉惠吾編著,《上海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頁 15。 11勞福德,《海關十年報告之五》,徐雪筠等譯編,《上海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882-1931)城 市研究》(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1985),頁 278。1936 年,上海的金融資本高達三十二億元, 佔全中國的47%,上海的對外貿易也佔全中國的 50%左右。請見張仲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頁 153。 12一八五四年後,上海的外國移民也大量增多。據統計,一八五十年在上海的外國人大約只有兩 百二十人,但到了一八七十年,增至一千六百多人,爾後更漸雙倍成長,直至一九三O 年代, 已有二萬六千多個外國人居住在上海,人數最多時還高達十五萬人。其中,不只是歐美人士,更 包括了二十年代湧入的俄國難民、逃避迫害的猶太移民。大戰期間,因上海租界不需護照便可入 境的條件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保護,流寓上海的猶太人便有一萬多人,後來許多白俄居民也輾轉來 到上海。此外,上海也群集了日本、印度、東南亞各國人。請見祝均宙,〈世紀回眸: “十里洋 場”的外國僑民〉,《老上海風情錄:外僑辨蹤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Christian Henriot and Alain Roux, Shanghai années 30 Plaisirs et Violences (Paris: Editions Autrement, 1998)兩者推估 上海的外僑數目差不多,外僑人口的最高峰在1940 年代,約有 15000 人上下。

13相關研究請見安克強(Christian Henriot)著,張培德、辛文鋒、肖慶璋譯,《1927-1937 年的上

(12)

5

式各樣的區域、商店、總會、客棧、咖啡館和他們特殊的風俗習俗,日用百物。」

14

隨著西人日漸增多,西物也日益普及。除電燈、馬路、汽車外,由西人在租界 內開設的跑馬場、俱樂部,以及舞會、茶會這類社交活動, The Shanghai Club、 歐美精英人士的俱樂部、小酒館、餐廳、電影院、賽馬場、公園、游泳池、網球 場等等,更帶領起了上海活潑的娛樂氣氛。簡而言之,近現代上海文化,可以說 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融合的結果,它是傳統生活方式與現代都會生活 結合的產物,具有包容中西、豐富多彩的文化特徵,同時也展現出現代都會所特 有的文化現象。學者這樣概括上海都會文化的特點:「它從一個側面勾畫出中國 在東西方世界碰撞與交匯下走向現代化變革的歷史軌跡。」15這種別具特色的文 化型態,也有「海派」文化之稱。上海因其本處中原文化的邊陲、極其特殊的文 化性格及地理條件,使上海一向有重商風氣。開埠以後,上海成為移民社會,人 口組成複雜,加之以科舉式微,商業掛帥,文化上有著更為世俗化的傾向。買辦、 商人成為上海社會中最有勢力的階層,紳士階層相對弱勢。16然而,上海言路大 開、文化也開始有其市場,使得文人得以依靠文才安身立命,由此,「近商」、「趨 時務實」、「世俗」、「重趣味性」成為「海派」與眾不同的特質。17 此外,由於上海多元開放的文化性格、位於交通樞鈕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及 西風東漸的影響,晚清以來,上海言路大開,逐漸成為全中國報刊新聞的中心。 18 到了三十年代,在各種因素的配合下,上海報刊市場的發展更加盛況空前。一 九三四年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所謂的「雜誌年」,茅盾這樣回憶:「目前全中國約 有各種性質的定期刊三百餘種,內中倒有百分之八十出版在上海。」19從統計上 看來,一九二六、七年間,中國出版的圖書當中,上海便佔了總數的65.2%;而 全中國出版的中譯西書也有80%是在上海出版的。20 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末的這十年間,開放多元的上海文化界,以及相對來 14唐振常,《近代上海繁華錄序》(臺北:商務,1993),頁 1。 15陳伯海,《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頁 2。 16相關研究請見葉曉青,《上海洋場文人的格調》,收入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 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 127-132。 17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頁 106-107。 18熊月之,〈上海租界與文化融合〉《租界裡的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院出版社,2003),頁41-55。 張敏,〈晚清上海租界文人職業生活〉,《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頁 56-71。Catherine V. Yeh, “ 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Ching 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2(1997): 419-470.

19請見唐振常,《近代上海繁華錄》(香港:商務印書館,1993),頁 190。 20茅盾,〈所謂「雜誌年」〉,《文學》1934 年 8 月 1 日。

(13)

6 講寬鬆的政治環境與言論空間,21吸引了許多中國文人紛紛來到,使上海取代北 京成為中國新文學的中心。一九二六年前後,大批文人紛紛離開北京,南下上海, 魯迅以外、也包括了《現代評論》、《語絲》文人群體如胡適、徐志摩、林語堂等 人。他們與一九二七年前後從日本、廣東紛紛抵滬的創造社前期成員,如郁達夫、 田漢、成仿吾;從歐美歸國的留學生如邵洵美、徐悲鴻、李金髮等;以及先後來 到上海的左派文學青年茅盾、瞿秋白、丁玲、胡也頻,差不多同時期雲集上海, 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文學活動。22京派作家重聚上海,繼《現代評論》後重組新月 書店,發行雜誌,提倡自由主義;一九三O 年,上海的左翼作家則成立了「左 翼作家聯盟」,先後出版了《北斗》、《文學》、《文藝新聞》等多種刊物,提倡革 命文學;他們與上海本來就存在的海上才子、以及從歐美留學歸國的文藝人士, 一同創造出了三十年代上海文學場域的多元風貌。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文藝人士 群集,上海灘逐漸形成了一片繁盛的文藝空氣。 以往研究上海文學的學者,長期以來傾向於將它涵蓋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 討論一時一地文學特質與表現、文學修辭風格與代表作家,較少將文學與文化聯 繫起來,探討文學如何表現現代中國人在東西方碰撞的時代生活的日常經驗、感 受、人際與社會關係;或者文學活動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實踐,介入或形塑觀念、 文化。然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學者關注三十年代上海獨特的文學樣貌與上海都 會文化的關係。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的興起1930-1945》 一書,23成功地將文本及史料巧妙融合,呈現出上海作家作品中的現代性想像, 並透過對敘事的對比研究,挖掘中國現代文化形式。吳福輝的《都市漩流中的海 派小說》24將上海現代文化界定為都會文化,提出「海派」概念,對上海現代作 家的文學風格及作品做出評價,也將海派文化其傳統與現代特質做出了歸納。李 今的《海派小說論》25則從西方思潮與電影敘事對海派小說在形式、修辭、文風 的表達上所產生的影響來論述,引人入勝。彭小妍從《海上說情欲:從張資平到 劉呐鷗》26一書開始,陸續從文化翻譯的角度,對都市與新感覺派提出研究,也 211926 年爆發的「一二八」慘案便是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奉軍入關後又更加嚴厲地控制出版, 《現代評論》、《語絲》都接連停刊。 22朱曉進,《政治文化與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從左右翼對立 的角度討論現代派的文化選擇。 23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2000)。 24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5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2005)。 26彭小妍,《海上說情欲:從張資平到劉呐鷗》(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

(14)

7 帶來了許多具啟發性的意見。史書美《摩登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 義》27的研究從多重殖民、文化相遇的角度,結合了文本、歷史與理論的探索, 討論上海的現代主義文學,收穫頗豐。 本論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巴黎情調與三十年代上海都會文化,目標並 不只在於探討異國想像和都會本身,而在於透過考察更多以往少人留意的文學活 動,舉出更多例子,進一步追究現代上海的文學形式、內容、異國文化影響與本 地社會實踐之間的互動,並將文學視為文化之一部份,從都會與文化的角度,考 察上海都會環境如何影響及促進文學發展,其文學生產如何彰顯都會文化特徵, 以擴展我們對於上海現代文學與都會文化的認識。 然而,我們如何可以從文學書寫出發論及一地之文化?文學活動如何可能形 塑社會現實?若我們借助文化地理學的概念,不將都會僅看成是一個由地形、人 口、產業等數據形成的空間,而是一個在具體的資料以外,由人的情感意念描繪 出來的產物,那麼都會就不只可以被看作是孕育文藝作品的土壤,也可以是與人 相互定義的文本脈絡。28也就是說,若我們將上海看作是一個社會空間(social space),29那麼組成都會的數據資料或歷史事件,經過文學的洗禮之後,也會與 人的內在意識產生互動,成為某種意象化的文學形式,以及一個展現文化價值與 社會關係的場域。而人們亦能透過對這個空間意象的分享,發展出對於一個空間 特殊的認同或感知。30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上海都會文化與文學。一,上海 作為繁華熱鬧的東方巴黎此一都會形象,是在各種不同的社會互動經驗所生產出 來,可以從各式各樣的文本線索中拼湊出其樣貌的。二,文學家的文學創作與活 動,其所體現的上海都會想像,可看成是他們反映、實踐、介入上海都會文化的 一種嘗試。 本篇論文從拼湊線索開始。上海人的巴黎想像,是什麼樣貌?怎麼傳播的? 事實上,「到巴黎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成為世界各地的知識份子實現

27Shu-mei Shih,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28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29從現代社會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空間也可以被視作是一個由社會關係組成的產物。請見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 30將一個空間看作是一個經過主體情感轉化而成的,具有意義的地方,由情景交融的書寫活動, 自我與空間相互定義的研究,請見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 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2000),頁 169-188。

(15)

8 文藝理想的同義詞。31 不論是美國、歐洲、亞洲的文藝人士,都以到巴黎去尋找 創作的靈感及自由為樂。此外,因為西方強國文化的快速流動,許多國家的都會 也多有「某地的巴黎」之稱。上海三十年代也曾經形成過類似的文藝氣氛。本文 將在第二章討論巴黎文藝、浪漫的形象,是怎麼在中文脈絡中建立起來的?上海 文人怎麼以此自況,而這個都會形象又如何被中國文人複製、援用來想像現代上 海? 除了文藝報刊的流傳,上海法租界的都會景觀、文化氛圍,也促成了這類形 象的建立。其中,一群活躍於法租界的文藝人士為這類印象深入人心,居功不少。 當時在上海,以書店、沙龍及咖啡店等都會空間為中心,集結了一批以曾樸、邵 洵美、張若谷、劉吶鷗為代表的作家與美學家。他們並未公開結成團體,但不時 集會,時常往來,辦刊寫作,有著相似的文藝意見及審美風格,一度引起注意。 32 他們如何在上海進行文化活動?怎麼中介國際文藝訊息及文化流動?怎麼盡力 在法租界營造一種法國氣氛?重要的是,這種情調的塑造,究竟有什麼意涵?這 是本文第三章論述的主要問題意識。 除了都會景觀引人遐想、全球文化流動刺激、帶動上海的國際化氛圍,文學 翻譯、創作與他的出版、接受,更對形成讀者某種文化想像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本文第四章將重點放回上海三十年代的現代文學作品,從文學語言、主題及意涵 入手分析,探討其中他者文化翻譯與自我身份認同問題。 總之,本文所謂的上海都會文化,是指一種自上海開埠發展以來,逐漸形成 的一種融合中西、開放多元的現代都會文化,包含了文學和藝術中許多不同的層 次,也隨著不同的時代變化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本文整體希望指出,上海三十年 代的都會文化,其摩登與多元,不但刺激著現代作家發揮文藝才華;而都會生活 的種種面貌也開始成為作家書寫的主題,除此之外,上海相對較獨立的都會環境, 也提供了中國現代文學作家相對自由與開放的文化空間,使他們得以建立文化網 311874 年的印象派興起開始,在蒙馬特(Montmartre)與蒙帕那斯(Montpanasse),來自世界各 地的文藝工作者聚集在巴黎街道邊遍布的各式小酒館當中,比如莫迪格里安尼(Modigliani)、蘇 汀(Soutine)、藤田嗣治(Foujita)、夏卡爾(Chagal)等,他們帶著來自本身文化源頭的美學風 格,融合了法國繪畫的傳統,形成了一種風靡一時的「巴黎畫派」(L’Ecole de Paris)。André Kaspi, Antoine Marès, Le Paris des étrangers (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 1990), p.20. Robert Mcalmon, Kay Boyle, Being geniuses together,1920-1930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Hugh Ford, Four Lives in Paris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 1987).等書中,對於二十世紀初美 國作家在巴黎文化圈闖盪的生活有著精彩的描述與細膩的回顧。

32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2000),

(16)

9 絡,參與文化建構。33 由此,本文將文學家視作社會進程的主動參與者,不只被 動地觀看、反映,並在文化生產裡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林蔭道、總會、小洋房

在上海各租界中,大約再現今一帶的法租界,因為空間規畫獨樹一格,可說 是當時上海最具異國色彩的地區。原來一片田園景色的霞飛路,經過法租界工部 局的治理後,仿效首都巴黎,鋪上柏油路,遍植梧桐,並沿路建起餐館、咖啡館、 影院等等。法租界大道上林蔭扶疏、公園內綠意盎然,邊上林立著許多由俄人開 設的餐館、酒吧與咖啡館。公園、百貨公司沿街林立,頗讓人以為自己身處國外。 這寬廣的生活空間,也吸引了許多上海市民、近郊遊客。當時上海的中產市民最 流行到法租界的靜安寺一帶去野餐,逛街;或是上法租界裡的館子吃一頓羅宋大 餐、然後到法國公園散步。34 此外,法租界工部局也規定在法租界的霞飛路、辣斐德路、金神父路、呂班 路上,只能建造西式房屋,房屋樣式還必須符合規定,兼有衛生和暖氣等設備。 35

如建立在一九二O 年代的法國總會(le cercle sportif ),外部設計採用了法國磚

石鄉村別墅的式樣,內部裝修則為洛可可式風格,宏偉壯麗,與其他西式建築林 立法租界一帶。再加上法國工部局堅持在法租界的都會公共設施如路牌、招牌及 廣告上皆標示法文,36姚主教路、古神父路、金神父路(趙主教、姚主教、古神 33在出版發達、信息增多的現代都會中,書店、咖啡店、電影院等都可視為是提供都會人資源的 文化空間,從此角度出發,都會不應只被視為是文學敘事的背景架構,也可被看作是與文本互 相激盪和生發的詮釋空間。請見Mike Crang 的研究。他認為文學家主觀的描述都市的方式不應 被視為是有缺陷的,不同的書寫都市的文學類型反而都表達出了不同的都會生活樣態—也反映 了作家不同的體驗世界與組織相關知識的方式,文本將都會變成一個詮釋空間。Mike Crang 著,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4)。 34請見姚克明,《海上洋涇濱》(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頁 260-262。 35三十年代有不少西方、中國人士在法租界裡興建花園別墅,法租界也漸漸發展成上海的高級住 宅區。請見梅朋、傅立德著,倪靜蘭譯,《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 曾樸及邵洵美在馬斯南路及靜安路的家、以及他們聚會的沙龍書店便是在這種花園小洋房中。不 過二十年代一般小市民則多居住在里弄的石庫門當中。據統計,花園住宅大約佔當時上海住宅民 居的9%、新舊里弄大約佔 72.5%。請見羅蘇文,《石庫門:尋常人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頁 22。 36法租界裡的路名是中法文並列的,中文路名是音譯。如姚主教路、古神父路、金神父路(趙主 教、姚主教、古神父、金神父都是法國神父);霞飛路、貝當路(霞飛、貝當都是第一次世界大 戰時的法國將領)等。這些路牌上繞口的外文單詞,憑添了不少上海租界內的法國情調。上海路 名在1943 年由汪政府進行過一次重新命名的活動,消除了殖民意涵的命名邏輯,代之以中正、 其美、林森等民國功臣之名。1950 年中共又重新命名上海路名。百年之間的發生過三次變化的

(17)

10 父、金神父都是法國神父);霞飛路、貝當路(兩位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法 國將領),使當地景觀一變,儼然如法國。張若谷在〈初見東亞病夫〉一文中提 到他首次拜訪曾樸在法租界的住家時,便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那「迥異於上海其他 地區」,「平坦幽靜」、「點綴都會藝術文化」的道路。他描述曾家住宅是一排西式 小洋房中的一戶,清潔安靜,「看不出是中國人所住的。」37 可以看出當時上海法 租界精心設計的街道景觀、以及熱鬧繁榮的娛樂生活風尚,相當具有巴黎情調, 且與當時上海其他地區景觀迥異之一斑。 小洋房、梧桐樹、法文店招與路名,構建出了一個符號化的都會空間,建立 起某種體系秩序。當然,識者都能從地圖設置、空間規劃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探討 上海租界的都會治理,並論述其中強國文化霸權與殖民佔領的關係,38如史書美 談論三十年代上海,旨在「從理論上探索了中國的半殖民主義如何表現了一套不 同於正式殖民主義的文化政治與實踐」。39然在此以外。本文想從觀看、被觀看、 乃至於自我凝視的角度,提出一個論點:在這個充滿異國標示的法租界中,行走 其中的作家不但可以在這建立在本地之上的異國中浮想連翩,想像他者,如熱愛 在他住家附近閒逛的曾樸;而閱讀報刊、小說、導覽的眾多其他讀者,也同時透 過分享文人的想像,為自己構建出了一幅上海的心靈文化地圖。在《異國情調:

殖民地文學》(L’Exotisme : la littérature coloniale)一書中,40作者引用了文學批

評家Ernest Babut(1878-1962)的話說,異國情調文學的特殊性,便在於他鼓舞 人對於外國的浪漫想像、激發好奇心、帶來各種新的感覺。41然我認為更值得注 意的是,生活在一九三十年代法租界的中國作家在凝視異國身影、探尋新感覺的 同時,其最耽於流連回望的,恐怕還是自身之倒影。這提醒了我們,自我身份的 建構與他者文化的互動,其中的是是非非恐遠比我們意料的更細緻複雜;中國的 上海路名,其中隱含了二十世紀上海史的變遷。見〈路名溯緣知滄桑—上海馬路地名趣談〉,朱 華等著,《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頁 252-257。 37張若谷,〈初見東亞病夫〉,《異國情調》(上海:世界書局,1928),頁 4、5。

38地圖、地景規劃與權力分配息息相關,主要研究可見Denis Wood, John Fels, The Power of Map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1992).

39Shu-mei Shih,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p. 6.

40Louis Cario et Charles Regismanset, L’Exotisme: la littérature coloniale (Paris:Mercure de France,

1911). 法國在 1870 年代第三共和政府將擴大殖民地當作是主要政策起的數十年間,已逐步擴張 成為擁有許多殖民地的國家,以異國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也開始增多,除了相應出現的「殖民地文 學獎」外;文學評論界也產生了將異國情調文學概念釐清,並與帝國書寫、殖民地文學並列,進 行系統化考察的研究,比如這本討論異國情調與殖民地文學的專著,其他代表研究還 Roland Lebel, Études de Littérature Coloniale (Paris: J. Peyronet et Cie, 1928).

41 Louis Cario et Charles Regismanset, L’Exotisme: la littérature coloniale (Paris: Mercure de

(18)

11 現代性狀況,牽涉到文化流動、權力制衡等面向,更展現出比西方現代性更為複 雜的面貌。因此,本文不將重點設定在討論上海政治情勢與所謂的殖民性概念, 而是將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化中的巴黎情調視為一個話語實踐的過程,探討它的 性質與流變。本文將會在以下章節中更細緻地處理這個論點。

三、咖啡館、沙龍、外文書店

上海法租界不只在都會景觀設計上與上海其他地區不同,在法租界中蓬勃的 文化及娛樂活動,更使法租界洋溢著文藝氣息,而為文人、藝術家所喜愛,時常 於此群集。比如當時人們可以在法國總會裡讀到舶來的法文報刊如《兩個世界》

(Revue Des Deux Mondes)、《時間》(Le Temps)。一九二O 年成立的法文協會,

也設有圖書館、法文班,並時常舉辦音樂會及晚會,42邀請旅經中國的法國文學 家、或社會名流到法國文化協會座談,一時頗受上海人喜愛。 因為法人特別重視文化,因此當時的上海法租界裡不但有酒館、商肆,還林 立著天文台、博物院、出版社、雕塑繪畫場等等具有濃厚歐陸氣息的文化空間; 圍繞徐家匯教堂,還設有聖依納爵公學(即徐匯中學)和震旦大學等法國教會學 校。張若谷在《文學生活》一書中便詳細回憶了他在上海的教會中學學習法國文 學的過程,他自陳關於法國文學的了解都奠基於此。43此外,劉吶鷗、施蟄存、 戴望舒等人也都是震旦大學法文班的同學。據施蟄存回憶,他們在震旦學校法文 班學習時,跟隨神父日日讀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和法郎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自己卻又私下接觸了韓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魏爾崙(Paul Verlaine,1844-1896)

等文學家的作品,培養了他們對法國文學的興趣和認識,不怪後來他們所創辦的

文學雜誌,也屢標有法文名。如《新文藝》(La Nouvelle Littérature);《現代雜誌》

(Les Contemporains)。 一九三三年,上海博物院和圖書館也陸續落腳法租界,提供了上海人文藝活 動展演的空間,吸引了許多歸國藝術家。其中包括了林風眠、徐悲鴻、孫福熙、 42他在三十年代任內大力推動了幾次文化交流的晚會以及法文課,而他每次舉辦的法國文化報告 會,參與人數都能達到二百人左右,學法文的學生則有三百人之多。請見熊月之、馬學強、晏 可佳選編,《上海的外國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 113。 43張若谷,《文學生活》(上海:金屋書店,1928)。

(19)

12 潘玉良、吳大羽、周碧初、龐薰琹等人。除了在美專教書,他們也在上海組成了 一些文藝小團體,創辦刊物,提倡融合異國情調與民族文化的現代藝術。44當時 只要翻開上海報刊(如《申報》)的文藝欄目,就可以看見各種流派的文藝繪畫 展覽會、外國文藝報導、藝術評論。上海一時猶如熙熙攘攘的文藝集市。 法租界裡也有一些法文書店,比如戴望舒時常造訪的紅鳥書店,45是當時上 海文藝人士接觸法國文學的去處;而他們與書店主人間的人際往來,也間接促成 了上海跟巴黎作家間的交流。這個文學交往對於刺激其中一些都會文藝人士的文 學靈感,影響是巨大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法國記者兼作家夏多內(Marc Chadourne, 1895-1975)與張若谷的會面。當時夏多內是受李石曾、鄭毓秀之邀,

為籌辦《新中國雜誌》(La Chine Nouvelle)來到上海,旅行中國,甚至拜訪了宋

美齡,寫成他著名的《中國》(La Chine)一書。46當時邵洵美跟張若谷是因為上 海紅鳥書店法國主人的介紹而與他相識,並因此讀到他所寫作的幾本作品。47他 們還曾經就法國文學等議題相聊甚歡。會後張若谷曾經記下了夏多內對他喜歡的 法國作品感到吃驚一事;48而夏多內也留下了他對當時上海的中國作家愛看法文 書的印象。49 Marc Chadourne 當然不是當時唯一來訪上海的法國作家。曾經在福州、天津

當過好多年的領事Paul Claudel(1868-1955),外交官兼法國都會作家Paul Morand

(1888-1976)、都會作家George Soulié de Morant(1878-1955)、被稱為是浪蕩子

44這裡指的是主要是以傅雷為主的《藝術旬刊》與曾掀起上海現代繪畫運動浪潮的決瀾社;以及 以從里昂歸國的曾仲鳴所創辦的嚶嚶書屋為中心的文學藝術家們,他們著手創辦的刊物有《貢 獻》、《藝風》、《南華文藝》等。《藝術旬刊》(上海摩社主編,1932~1933)是三十年代以介紹西 方藝術而聞名的刊物,該刊的主編倪貽德、傅雷、龐薰琹都是曾留學巴黎的。龐薰琹曾回憶留法 期間巴黎各流派的繪畫思潮帶給他的衝擊,並自陳道:「像我這樣一個學畫青年,不受當時潮流 影響是不可能的。」龐薰琹:《龐薰琹隨筆》,(四川:四川美術出版社,1997),頁132。除了對 後期印象派的關注以外,《藝術旬刊》上對於巴黎畫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各種在藝術之 都巴黎流行的前衛思想,都很留意。在《藝術旬刊》第一卷第一期(1932.9)〈編輯者言〉一文, 便出現這樣的文字:「現在的巴黎,正是國際間藝術的競爭場,有如奧林匹克,我們的藝術家有 沒有能傲視世界呢。」展現出一種嚮往國際大都會的世界主義精神。 45請見施蟄存,〈最後一個老朋友—馮雪峰〉,請見陳子善編,《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上海 文藝出版社,1996),頁 271。

46這指的應該是Marc Chadourne, La Chine (Paris: Plon, 1931).

47張若谷,〈新時代的中國〉,《時代畫報》3:3(1932.10),請見《時代畫報》(北京:全國圖書

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2007),頁 82。

48同上註。

49比方說Marc Chadourne 在 La Chine 一書中說「中國的外國書,太表面,這就是他們的缺點」(Trop

de surface et trop de “face”, tel est le handicap des oeuvres étrangères en Chine)他也提到當時上海年 青人回答他關於他們最喜歡的法國文學家,包含Rousseau、Montesquieu、Maupassant、Dekobra, 他說「全遠東都一樣」、「單一」(Monotype)。Marc Chadourne, “ Les oeuvres étrangères”, La Chine (Paris: Plon, 1931), pp. 131-157.

(20)

13

作家(le dandysme)的 Maurice Dekobra(1885-1973)等法國作家,都曾分別前 往中國,留下不少描寫上海印象為主的作品,且特別受到三十年代上海都會作家 的注意。 頗受中日新感覺派喜愛的法國作家保羅穆杭(Paul Morand),也是施蟄存等 上海作家最喜歡閱讀的浮華世界(Vanity Fair)的撰稿人,50曾在這本上海新感 覺派作家喜歡閱讀的英文雜誌中刊登許多他旅行各國的遊記和筆記,包括了「神 秘的中國」這一系列的文字。這些文字對於一向喜愛穆杭及仰慕他的上海作家來 說,無疑打開了一扇透過西人觀看自我的視窗。51穆杭在他 1926 年出版的《只

有土地》(Rien que la terre)一書中,收有〈上海〉(”Shanghai”)、〈全世界最長

的酒吧〉(”Le plus grand bar du monde”)兩篇中國遊記,當時他還沒沒無名,但

到了1928 年他再次來訪這個被他視為魔術島的上海時,他的作品已經為上海新 感覺派作家所譯介,擁有不少讀者。52 除了書店,上海法租界的咖啡店、沙龍,更提供了中國現代文學作家相對自 由與開放的文化空間,聚集起了一批分享相同愛好的文人,使他們得以建立文化 網絡。自二十年代末起,以法租界裡幾個書店、出版社、咖啡館為中心,形成了 幾個類似文學沙龍的小團體,成為上海各談文論藝的獨特風景。有人這樣回憶「小 小的咖啡店充滿了玫瑰之色,芬馥而濃烈的咖啡之味博達四座,這種別緻的法國 藝術空氣,在上海已經漸漸地興起了」。53 在上海灘聚集起的文人圈中,除了上述的張若谷、傅彥長、徐志摩、郁達夫, 還包括邵洵美留法時期在巴黎畫院認識的畫家朋友如劉海粟、常玉;上海漫畫家 葉淺予、張光宇;獅吼社的章克標和滕固;綠社的朱芳信、朱維基;新感覺派的 劉吶鷗,穆時英;新月的徐志摩,及年輕作家黑嬰、徐遲等人。儘管當時上海瀰 漫著戰雲逼近的嚴肅氣氛,但當這些藝術家在法租界中具歐洲風情的咖啡館、沙 龍裡談文論藝,在租界中舉辦沙龍及文化活動之時,54上海彷彿成為了另一個左 50李歐梵在《上海摩登》中與施蟄存的訪談,請見氏著,《上海摩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頁 124。 51張若谷曾自述他的文字頗受穆杭風格影響。見張若谷,《都會交響曲》(上海:真美善書局,1929), 頁3。 52這裡指的就是劉吶鷗在《無軌列車》第3 期(1928)上的翻譯與介紹。 53 張若谷,《咖啡座談》(上海:真美善書店,1928),頁 7。 541932 年夏,以劉海粟、倪貽德、王濟遠、傅雷、龐薰琹、張若谷六人為主,宗旨為「發揚固有 文化,表現時代精神」的「摩社」宣告成立。「摩社」之名取Muse 的音譯,通常譯為繆司,是 希臘神話中司文藝的女神,按中文解釋,則寓有觀摩的意思。摩社是由於這群文藝人士想編輯刊 物而組織起來的,他們的計畫除了編輯《藝術旬刊》之外,還包括了召開美術展覽會、舉行公開

(21)

14 岸,當時不少人還以波西米亞(La bohème)55自況。56 上海租界的設置,的確是是中國戰敗蒙辱的結果,一地兩制、其中多貧富不 均,多年來亦有人稱它為罪惡的淵藪。然三十年代上海租界以其相對自由的移民 政策與五光十色的環境,逐漸成為各國各地人士旅居之地。其中龍蛇雜處、東西 混雜,與人文薈萃一般,怕是一體之兩面,這在西人、日人於上個世紀初完成的 關於上海的小說如《上海—冒險家之樂園》、《魔都》等作品中,多有刻畫。然而 對於這些三十年代上海法租界營造、並享受其中異國情調的文人來說,巴黎象徵 的是那個遙遠、與現實無涉的「都會西方」;而上海,他們的故鄉,既是東方的 巴黎,亦如此充滿情調,在他們的宏大想像中,它甚至即將不遜巴黎。

四、情調、都會文化人與上海文化場域

巴黎自十九世紀以來,便是世人心中的藝術之都,不斷召喚著世界各地的文 人藝術家來到。研究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巴黎與文學的學者,曾將巴黎比喻成一 個劇場舞台,作家和畫家就是其中的主角,帶著各式各樣的思潮在其中爭辯激盪, 他稱他們為「沙龍—雜誌」文人群體,是現代社會與文學發展中的特殊現象。57 曾經留學英法,既是唯美文學詩人,同時也是著名出版家的邵洵美,便是積極在 法租界舉辦沙龍、文化活動,並大手筆地出版文藝期刊、翻譯西洋作品,以一種 「浸透法國情調回憶」的方式,聚集起許多都會文化人,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如 同曾經旅居巴黎歸國的其他文藝作家,因熟稔外文書市,熟諳英法語,他也意圖 把在異地接受到的文化空氣,透過翻譯,帶回自己的文學土壤當中,以「從印好 的書頁當中解放被固定的形式」,58成為西方文學的代理人(agent)之一。 演講、成立研究所等。摩社成員包括劉海粟、王濟遠、張弦、王遠勃、關良、劉獅、傅雷、李寶 泉、黃瑩、倪貽德、吳弗之、張辰伯、周多、段平右、張若谷、潘玉良、周瘦鵑、龐薰琹等,他 們當中一部分人也是決瀾社的成員。 55請見張仲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頁 1062。 56比如《申報》副刊〈咖啡座〉專欄〈臘丁區〉一文中特別提到的「波希米亞生活成了上海的時 髦詞」,請見《申報》副刊《藝術界·咖啡座》,1928.08.06。 57《巴黎1900(歷史文化散論)》的作者波夏森(Christophe Prochasson),法國專研 20 世紀初的 巴黎都會歷史學家認為,這種具有沙龍聚會形式,以雜誌為出版舞臺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學圈,可 以用「沙龍—雜誌」文人圈來形容之。請見 Christophe Prochasson, Paris 1900:Essai d’histoire

culturelle (Paris: Calmann-Lévy, 1999).

58 “We were going to imbue the language of our forebears with a fresh spirit,to realease it from the

shapes and forms in which it had solidified on the printed pages.” in Robert Mcalmon, Kay Boyle,

(22)

15 然而,什麼是這些都會文化人所謂的「情調」呢?為何我們特定要談情調? 這就要從情調的來源說起了。「情調」一詞源自大正時期的日本,先由一群喜歡 描寫長崎港邊特殊的「異域情調」的詩人帶動。「情調」指的是一種情緒、感覺, 尤其意指見了異國風光與事物後的心情與美感體會,其概念與西方語言中的 「exoticism」、「exotisme」已不相同,更帶有美感意涵。此外,它也可以說是一 種品味(taste)。品味,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稱之為文化的產 物。他認為,通過欣賞不同的品味,甚至通過不同的文化消費,群體之間得以彼 此區分。此外,在文學場域中,每個位置都具有某種特殊屬性,我們依據這些特 性來界定他和場域中其它位置的相對關係,因此,每個位置都依賴其他位置相互 存在。文學場域之間的動力來自這些位置之間的競爭;不同的文學活動參與者透 過彼此競爭來奪得在場域中的主導權。59以上海現代文化場域為例,這些在法租 界品味巴黎情調的文藝人士,與熱愛英美文學、或從日本文壇吸取文學養份的文 學作家,與其說他們之間分屬不同的文學流派,不如說因文學品味之異同,這些 文人間逐漸分化出不同的群體。擁有能欣賞巴黎情調的品味,懂得消費具某些特 定品味的文化生產,能說英法文的,無疑能為自己爭取不少文化資本,60並進一 步合理化了這份特定的品味,既形成了自己與其他文學群體不同的位置,也在社 會形塑了某種文化想像。 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本文將這些上海文藝人士嚮往巴黎的情調,看作是當 時上海現代文人面對政治氣氛嚴峻、情勢複雜多變、市場競爭激烈的上海文壇時, 介入文壇的文化策略和手段,並由此,亦將文學活動與社會、文化脈絡聯繫起來, 通過文化場域的觀點,考察其文學活動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實踐,參與現代上海都 會文化的構成。也就是說,通過思考不同「情調」的文藝群體與上海文壇之關係,

家與Harry Crosby、Eugene and Maria Jolas 等作家在巴黎時期參與了許多文學雜誌,如 The Quarter,

Bloom 等。

59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建構的理論,他指出,社會是由在社會場域中生活和

行動著的個體或群體,在一定的社會制約條件的客觀社會環境和狀態中,憑著各個行動者的特定 的「習尚」(habitues),不斷地創造和建構的。Pierre Bourdieu,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0文化資本(le capital culturel)指的是一種知識或技能,可以使人在社會上享有成功的較高優勢。

而一群掌握文化資本的精英,它可以透過文化優勢來合理化特定的文化品味和走向,通常是透過 教育。在廣告學領域則將它延伸到從廣告、媒體開始的對於某種品味的塑造過程,強調在消費社 會裡,文化與經濟資本的交錯性結構。這個思考路線對於理解商業導向的上海出版市場不無幫助。 Pierre Bourdieu and Jean Claude Passeron,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ed. Richard K. Brown (London: Tavistock, 1971), pp.

71-112.

60請 見 Michel Hockx, 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23)

16 本文指出,透過消費特定的「品味」、欣賞特定的「情調」,文學、藝術的實踐於 是一方面形塑了差異,一方面介入了文化的構成,這就是本文主要的理論架構。

五、文化流動與異類現代性

晚清時節,法京巴黎的眾生相已是外交官使洋筆記裡念茲在茲的主題,巴黎 的一切,透過他們的妙筆生花,飄洋過海來到中國讀者眼前,大開時人眼界。61 二十世紀初,拜國際航線溝通之賜,異國摩登文化、流行風尚更快速直接地抵達 中國,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歐風美雨下浸潤已久的上海。上海既位於中西交流的交 通樞鈕,又具相對自由的言論環境,在西風東漸之下,一時商業、金融業與娛樂 業蓬勃發展、報刊市場一片景氣,成為各式傳播媒體與文人雲集的現代文化中心; 同時也是中國現代文學與各種新興異國思潮碰撞遇合、生發種種變化的地方。隨 著都會景觀、商業生活各方面的發展成熟,上海以其中西合璧、蓬勃發展、與廣 大內陸殊異的都會文明景觀,發展成世界第六大都會,享有「東方明珠」、「東方 巴黎」之美名。 一位曾經在三十年代旅居上海的日本人曾這樣回憶:「上海是一個開放的城 市,那裡可以讀到反映西方文化的最新著作,可以了解到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動態。 那裡可以看到當時日本看不到的好萊塢電影。」62張若谷說:「上海,可以說是 東亞有數的一個大都會了,我們若跑到南京路、外灘、虹口那一帶去,則各種奇 特刺眼的色彩,真使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為一般守株祖國沒有跋涉過異國山水 的同胞,在上海,也可以多少享受到一點異國情調的生活。63」在租界文化的帶 動下,各種最新思潮、時尚流行,在上海都能先睹為快。好萊塢明星、歐陸新潮 電影、美國爵士舞、法國咖啡館,都可以在上海找到知音。 關於西方文化的衝擊、租界生活的影響與上海現代化之間的關連,陸續有學 者從「殖民地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角度出發探討,將租界裡多元的種族 人口、官僚制度與生活型態,視為促進上海在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繁榮的重要因 61相關研究如呂文翠,〈晚清上海的跨文化行旅:談王韜與袁祖志的泰西遊記〉,《中外文學》第 34 卷第 9 期(2006.2),頁 5-47。靳劍,〈王韜筆下的法國形象〉,孟華等著,《中國文學中的西 方人形象》(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頁 117-167。 62唐振常,《近代上海繁華錄》(香港:商務印書館,1993),頁 191 63張若谷,〈都會的誘惑〉,《異國情調》(上海:世界書局,1929),頁 13。

(24)

17 素。64也有學者將現代中國的文化生產視為在類似殖民地的上海,伴隨帝國主義 文化擴張而來的文化形式。65以上論點都頗具創見,引起很大迴響。 此外,誠如一些學者早已指出的,晚清以來,面臨著西方強權入侵、西潮東 漸的時代變局,中國文人賴以維繫的傳統價值與倫理綱常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般 的轉變,他們因應困局所提出的「中體西用」或「全盤西化」論述,將「現代」 與「西化」勾連,欲別求「新聲」於「異邦」,其實內含著重新建構自我身份認 同的欲望;他們希求現代中國年復一年日益繁榮強盛,更體現出其直線進化的時 間觀及思考模式,有學者更指出,這使得他們在接受所謂的「西方」時,區別出 所謂想像中的都會西方(metropolitan west),與實質上在上海存在的殖民地西方 (colonial west)兩種概念。66前者既被視為仿效的對象,因此,本應作為批判對 象的後者也常常被忽略了。這一論述從殖民現代性的角度再次深入詮釋文學與上 海複雜的租界治理、文化政治之間的關係,的確十分發人深省。 的確,自薩依德提出「東方主義」,普拉特談「帝國之眼」67以來,異國情 調作為象徵西方帝國主義者透過帝國之眼,矮化、建構他者的論述,在近幾年的 學術討論中已引發熱潮,開啟了重讀19 世紀帝國年代文學作品的視角。在《十 九世紀文學的宏觀政治:國族主義、異國情調、帝國主義》(Macropolitics of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Nationalism, Exoticism, Imperialism)這本研究異國

情調文學的代表著作中,編者特別從傅柯的「宏觀政治」(Macropolitics)概念、 與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1936-)的想像的共同體的觀念出發,討論十九世 紀以來的西歐文學史中的國族想像、異國形象之間的關係。不過,本文所感興趣 的不是西方他者如何將上海異國情調化,或者中國作家如何建立出一套關於它者 的論述;而是想從較寬廣的定義,在文本及歷史材料的細讀間,重新考掘吾人在 上海談論異國的意義。甚至本文想提出一個將看與被看、主客間易位的觀察角度, 反過來思考在被觀看的客體身上,細密的觀看,有感於被觀看,到對觀看作出回 應,甚至於反過來觀看,是否也會形成某種思考位置,影響到我們所認為的被注 視者自身的變化與重構?亦即,上海都會文化如何在中西交流間展現豐富、多樣 64「殖民現代性」之概念建議挑戰傳統帝國主義論及現代化論的教條,並重新檢視現代性之內涵。

請見Tani Barlow, ed.,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392.

65Ackbar Abbas, “Cosmopolitan De-scriptions: Shanghai and Hong Kong”, Public Culture 12:3(2000):

769-786.

66Shih Shumei,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rnia Press, 2001), p. 36.

(25)

18 的風貌?而上海都會文藝人士如何接受、援用、呈現所謂的西方文藝,想像都會 西方,並如同韋努帝(Lawrence Vennuti, 1953-)所言,在翻譯、呈現異國文化 之同時,建構了自我身份認同,68也是本篇論文想進一步追問的。就如同上海三 十年代的音樂,融合中國小調、西方爵士樂、大樂隊編制,形成了特有的上海流 行音樂風格,上海的文學與文化產出自然也有其獨特、複雜的面貌,值得從跨文 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本文關注的這群文藝人士,是身處在大變化的時代裡,在逐漸邁向國際都會 的上海,熱衷新興、嚮往前衛的一群人,對於上海快速的國際文化流通抱持著相 當開放的態度,然而最後他們的考量還是為了更新自身的文化,如曾樸這樣說: …我和若谷,都沒有出過洋,沒進過什麼大學,得過什麼博士…我讀了許 多異國的草裝書…看了不少關著外國文學的筆記和書翰,我們並沒有什麼 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只覺得我們的文學爬不上世界的文壇,想把 外來的潮流,衝激起些浪花。69 透過翻譯、出版刊物、寫作、集會等活動,這些文人不但形塑了當時本地讀 者對異國文化的認識,他們的實踐,還進一步介入、影響、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文 化主體。 的確,二十世紀初是人口文化流動迅速的世紀。在上海以外,東京、印度、 新加坡、馬來亞,許多國際都會也面臨著類似的跨文化流動,並承受著類似的西 方強權文化的衝擊,形成所謂的國際都會主義(cosmopolitanism)氣氛,其中的 現代文化發展,本文稱之為「異類現代性」。如同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在《現代主義與政治》一書當中所提出的:「在幾個不同的首都和國 家之中,快速的轉化正在發生,而整個運動的深層式樣,就如同現代主義,是跨 越邊境的流動性。」70 它的面貌與西方現代性有異,而是不斷的跨越、轉化或融

68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in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eds. Schäffner, C. and H. Kelly-Holmes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5), pp. 9-25.

69曾樸序,見張若谷,《異國情調》(上海:世界書局,1929),頁 1。

70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大都會概念與現代主義的出現〉中曾經提出對現代性與

都會研究的相關性的意見。他認為都會的出現,超出了國家的意義,他把文化(包括文學)的現 代性與大都市的出現聯繫起來,這種觀點現在已經得到了西方學術界廣泛的認同。在此書中他便 特別提到,與現代文化密切相關的最為重要的大都會,首先便是巴黎。Raymond Williams, The

(26)

19

合,他很另類(alternative modernity),他也很本土(alter-native modernity)。71

不論是從中國現代文學面對西方文化衝擊所做出的回應此一角度來看;72或 從中國現代文學如何面對西方文學進行創造性的轉化此一立場來討論,73「異邦」 與「新聲」,都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當中不能迴避的關鍵議題。本論文也在前人 的研究基礎上,企圖在跨文化流動與異地現代性的思考脈絡下,從殖民地現代性 以外的角度,梳理三十年代上海文化論述中的「都會西方」--應該說是從上海被 想像作東方巴黎的考察開始。 在這篇論文中,我試圖以話語的實踐取代對概念的考掘,來進行巴黎情調與 上海都會文化之研究。概念的說法,傾向於將某文化中的特有的觀念看成是既定 的思想,成長在特定的傳統當中,屬於某種語境的產物。而話語實踐的意義則在 於把一個觀念看成是一系列的思考和文化形態,它會因應不同的時代、環境、情 境,重構成不同的體系。本文從源流、文學活動,及文學表現等方面開展論題, 因此以主要論點的推進,而非以歷史分期作為組織架構論文的原則,從巴黎情調 溯源談起,再論巴黎、東京、上海各地現代文學中巴黎情調的追求,進而論述上 海都會文化場域及文藝群體,最後分析上海現代文學作品中的巴黎影響與上海身 影及其互文,以下簡述各章重點。 本文第二章主要對上海三十年代嚮往巴黎,將上海與巴黎相提並論之風潮的 來龍去脈,進行脈絡化的考察。先縱向梳理巴黎的都會文化及其形象,再旁及這 種巴黎形象在東亞的流傳,及它如何從日本渡海到上海。接著本文梳理法國文學 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及近現代旅法文人的遊記及作品,如何為讀者形塑出一種巴 黎形象。本文發現,「巴黎情調」,特別表現為一種浪漫化的文學品味。上海現代 文人透過帶有想像力的誤讀,將西歐幾個世紀以來的浪漫文學傳統、與現在的新 興都會文化結合起來,並在心中想像一幅巴黎的心靈文化地圖。 本文第三章通過對於三十年代雲集上海,因具有共同的情調品味,而逐漸成

71這是王德威教授提到的「alternative modernity」與「alter-native modernity」概念。請見王德威,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頁 93。

72在美國漢學研究中,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 倡導的「衝擊—回應」模式,

一度形成了當代美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要理論體系之一。這種論說認為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 結構,中華文明缺乏內在動力去突破傳統框架,它只能在西方的巨大衝擊下,被迫對西方作出回 應。這種論述近年來也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了他的學生保羅柯文(Paul Cohen)為代表的「中 國中心觀」。 73林毓生早年曾提出過以創造性的轉化(creative transformation)來討論中國現代文化轉型議題, 也就是認為中國現代文化是在西方的存在下進行自我轉化的。請見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 轉化》(北京:三聯書店,1988)。

(27)

20 形的幾個文學小團體的之文化活動、文學出版進行研究。本章主要梳理了曾樸的 法式文化沙龍、邵洵美的文化班底、《申報》上的〈咖啡座〉專欄、《文藝茶話》 茶會等文學報刊及活動。透過對這些文學社團及其活動方式的挖掘,探討模仿巴 黎文藝小團體的上海「都會文化人」如何將巴黎情調變成認同某種文化品味的符 號,在競爭激烈的上海三十年代文學生產市場中區分你我。本文發現,對當時的 文學家來說,想像巴黎情調的重點不在於複製巴黎,反而在於挖掘情調。巴黎所 象徵的都會文化空間,對他們來說不只是欲望的客體、相對於自身的它者,同時 也是刺激其自身美學體驗、促進他表達感覺的媒介。 本文第四章主要探討以上這些文藝作家論述中的理想都會與理想現代人形 象。比如具有文藝氣息的西化都會空間,以及與洋派時髦的摩登女性、男性,時 常是其報刊文字的主題。在象徵意義的層次上,都會文化及現代時髦的市民,成 為當時文人想像現代的化身;他們更進一步認為,只有推廣這種現代的都會文化, 方能有助於孕育出嶄新的國民與國族文化,為國家做出貢獻。其本地都會想像與 國族文化,至此終於融於一爐。 另外,最後本文將回到「巴黎情調」與都會文學的架構下,細讀三十年代上 海都會作家張若谷、章克標、劉吶鷗、穆時英等人的作品。不論而今我們稱乎這 批作家為唯美派、新感覺派、現代派,本文指出,這些上海都會作家的共通點, 在於他們作品中的「都會國際主義」(cosmopolitanism)與「異國情調」。本文借 用西班牙詩人貝德羅‧薩里那斯(Pedro Salinas,1891-1951)在評論拉美現代主 義宗師魯本‧達里歐魯本·達里歐(Ruben Dario,1867-1916),詩作裡的「異國 情調」(lo exótico)主題時對「異國情調」所下的定義,將上海都會作家的書寫

分為「空間的異國情調」(L’exotisme dans l’espace)與「時間的異國情調」

(l’exotisme dans le temps);74探討他們如何描寫異地、時間,及其中的文化內涵。

75不同於詩人所指出的:異國情調書寫源於對現狀的不滿;身處在國際大都會上

海,三十年代上海文化人的異國情調書寫更像是對現代生活所思所感的回應。這 是東亞大都會異國書寫的特殊性,也是本文最後在第五章主要關注的議題。

上海都會文化與異國想像,固然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話題,但或許就是因為

74Pierre Jourda, L'exotisme dans la littérature francaise depuis Chataubriand (Paris: Boivin, 1938),

p. 12.

75請參見張淑英,「扭斷天鵝的脖子」:異國情調與本土化─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

義」的轉折〉,《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 年度研究成果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2005),頁115-143。 以及氏著,〈拉丁美洲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中國〉,《中外文學》29:2 (2000.10):153-189 。

(28)

21

仍不乏一些新鮮活潑的研究使它常新。本論文探討巴黎情調與上海都會文化,意 不在翻盤,目的是在對照閱讀中,對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書寫當中的幾個論題,例 如都會文化與文本的互文性、文化場域與時代脈絡,國族文化想像與生活現代性 等議題提出解讀。

數據

圖 5                                                                            圖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快的時 候,像我的女兒一樣,每 件事情都只會抱怨,只會 羡慕其他人,希望她看過

我最害怕做生活與 社會科的功課,因 此,我常常都拖延 到深夜非做不可時 才做,但那時候可 以幫忙我的人都睡 了,那種無助的感

 把有着相同符號的圖畫書編 成小單元,歸類施教,引導 學生認識符號的共通點,辨 別其中的細微差異,建構文 學鑑賞能力.

當然,在此所指的南傾,並非意味著唐代北方,尤其泛指江北一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並養成自 律精神,以應付日常生活中,個人 衞生、個人安全及情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