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快樂的概念、理論及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探討快樂的概念,其次探討快樂理論的各種不同觀點,

最後就針對快樂的活動的觀點做深入的探討。

壹、 快樂的概念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卻不一定都能得到快樂,但是我們每個人都 或多或少曾經體驗過快樂,但是對於「快樂是什麼?」這個問題,卻 是有千萬種的答案。

最早的中國哲學家們留下許多有關於快樂的事例,如「學而時習 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篇);「益者 三樂,樂節禮樂,樂到人之善,樂多賢友」(論語季氏篇);孟子說:

「萬物皆被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道家莊子所言「古枝得 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禪家則認為快樂即是生活 本身。所以「快樂」,沒有絕對的條件、絕對的理由或者是情境。「快 樂」它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受。

在當代心理學研究中,一般認為快樂是個人根據自己所選擇的標 準,在對自己的整個生活品質所做的評估,亦即將快樂作為研究個人 生活品質的指標(郭俊賢,1994)。然而用來表示這樣的個人主觀感受 的用語除了快樂(happiness)之外,尚有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psychological well-being)、生活滿意

(life satisfaction)、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士氣(morale)、

心情(mood)、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等等用語,要如何分辨這 些名詞的不同,這些這些用語彼此間的相關,則是本研究領域一個很 大的挑戰(郭俊賢,1994;涂秀文,1999)。

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一書提到,亞里斯多德認為「快樂」是自 然品質的實現活動,具有完整性、能夠不在時間之列成就其自身、能 夠在任何時間中成就自己。同時,快樂具有無限持續的可能,並以其 自身為目的。而針對「幸福」一詞,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幸福是一種 靈魂遵循完滿德行的實現活動」(張勻翔,2002)。

Diener(1984)認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一種 對整體生活的評估,包括情感反應(正向和負向的情感反應)和認知評 斷。R. S. Lazarus 認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比快樂更能貼切的描述正向的情緒反應(引自鄭芬蘭,2001)。Fromm 認為「快樂是來自建設性的生活經驗」(陳琍華譯,1975)。快樂是人 生最重要的價值(吳靜吉,1990)。S. Barbara 認為快樂就是找到自 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熱情過活(李月華譯,1997)。鍾思嘉(2000)認為 快樂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或價值的,快樂就是快樂!快樂是一個很單 純的感覺。根據郭俊賢(1994)的研究顯示,快樂是一種較感性、興奮、

短暫的正面情感,幸福則是一種較理性、寧靜、長期的正面情感。

Csikszentmihalyi 指出在二十世紀中期之前,心理學家多半不 願研究快樂,因為當時行為科學主流觀點認為,主觀情緒不宜成為科 學研究的對象。直到經驗論在學術界有一席之地後,主觀經驗的重要 性才再獲得彰顯,對於快樂的研究也更行熱絡(張定綺譯,1993)。

Csikszentmihalyi 認為快樂是一種個人主觀的經驗。根據研究發現,

只要不是太貧窮,再多的金銀珠寶,也不見得會提高人們快樂的程

度。(陳秀娟譯,1998)。

綜合上述學者的意見,可知道對於快樂的概念成分有不同的看 法、解釋或者是用詞不同,Stones 和 Kozmab 認為在這些用法中一就 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具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意義,那就是「快 樂」,並且將它界定為「個人對自己生活品質的一種主觀的正面感受」

(引自郭俊賢,1994)。本研究對於「快樂」也是採取此種觀點。

貳、 快樂的理論

一、目的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目的理論」認為快樂發生是因為需求得到了滿足或者是目標的 達成。因此,在目的理論中共區分為二(Omodei & Wearing, 1990;

Diener,1984):

(一)需求取向:快樂是因為需求達到了滿足,快樂是伴隨需求滿足而 產生的。所以,如果需求一直無法實現,就會導致不快樂的情緒。本 取向的立論依據在於:

1.人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求,有與生俱來的,也有後天學習來的。

2.有普遍的需求及個殊的需求。

不管先天或是後天學習的,普遍的或是個殊的,只要需求滿足,

就會產生快樂。

(二)目標取向:這裡所指的目標,是指個體主觀所意識到的特殊需 求,個體有意是有目標的追求,而快樂便是產生在目標達成之時。

從「目的理論」的內涵而言,快樂是「絕對的」,是取決於生活 的客觀環境。亦即快樂與否並不能完全取決於比較,真實的客觀環境 也是很重要的(Veenhovern,1991)。楊國樞(1990)認為快樂是自己主 觀認知的問題,當我們覺得應該是快樂的時候,我們就會快樂。快樂

可 以 是 來自 相對的 比 較 結果 ,也可 以 是 絕對 的需求 滿 足 的結 果 (Veenhovern,1991)。

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又稱為「自有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Omodei &

wearing,1990),其主要的觀點在於「快樂」是活動伴隨的產物,快 樂來自於活動本身。快樂是活動進行的過程,並不是活動進行的結果。

「心理的享樂主義」主張「快樂」是人類行為唯一的目的,心理 的享樂主義當然遭受嚴厲的批評,而反對心理的享樂主義的「倫理學 理論」反對將「快樂」視為人類行為的目的,認為「快樂」是活動目 的外的一種附加結果。但是無論是「心理的享樂主義」或者是其他倫 理學者皆承認「快樂」與行為活動具有密切的關係(張勻翔,2002)。

亞里斯多德是最早從活動歷程來討論快樂的哲學家之一,他認為

「快樂」是一種自然品質的實現活動,是伴隨活動而產生的。它具有 完整性、它能夠不在時間之列成就其自身,能夠在任何時間中成就自 己。同時地,就邏輯上來說,它具有無線持續的可能,並以其自身為 目的(張勻翔,2002)。

三、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理論認為快樂和痛苦其實是來自同一根源,因此無所匱乏的人 就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Houston,1981)。簡言之,快樂與不快樂 是伴隨在一起。長期來看,這種擺盪對兩造是中立的即其總合為零。

因為長期處於不幸福的狀態下,才能凸顯幸福的強烈。正如拉長拉高 正向的擺盪,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更強的反彈 (Veenhoven,1991) 。 若個人長期陷於需求被剝奪的不幸福感受之中,一旦需求滿足後,所

獲得的幸福感將越來越強烈。

四、判斷理論(judgemnet theory)

判斷理論認為快樂是一種相對、比較之後的結果,其基本假設有 三點(Veenhoven,1989;Diener,1993):

1.快樂是來自比較後所得的結果;

2.比較的標準會隨情境而改變;

3.此標準是由個體所自己選取建構的。

判斷理論因在判斷過程中參照標準的不同,產生了不同派別,其 中較重要的理論有下列三種:

(一)社會比較論(Social Comparision Theory):

本理論認為快樂來自與他人比較結果,參照的標準是他人。一般 而言,在選擇參照標準時往往會以社經地位近為原則(Argyle,1987)。

(二)適應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支持本理論的學者認為就像感官知覺一樣,個體判斷現在是否快 樂是拿所有過去的經驗來參照,也就是跟自己比較,如果目前的實際 情形比期望好比過去好,個體感覺幸福、快樂;反之,則個體會覺得 不快樂(郭俊賢,1994 ; 陸洛,1996)。

(三)多重差異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Michalos指出一個人對某個生活方面(例如整體生活或人際關係) 的幸福或快樂感主要取決於個人在心理上對數個不同差距的信息總 結,而差距是指個人認為自己目前所具有的一切與自己所欲求的期望 之間的差距。而人們通常選擇比較的標準有下列六項 :(1)有關他人 所具有的;(2)過去擁有過最好的東西;(3)現在希望得到的;(4)期 望將來獲有的;(5)值得得到的;(6)認為自己需要的(引自楊中方,

1997)。

基於上述的快樂理論,快樂究竟是來自於活動的結果還是活動本 身?目的理論認為快樂來自於活動的結果,是絕對的快樂;而活動理 論認為快樂是來自於活動本身,強調活動的過程。本研究在理論上採 取活動理論的觀點。以下針對快樂的活動理論做進一步的探討。

參、快樂的活動理論

「快樂」是活動的伴隨的產物,快樂是蘊藏在活動之中,是活動理 論最基本的觀點。不過在實證的研究上,一直到 Csikszentmihaly 的「心 流理論」才比較有系統性的研究方向(Diener,1984)。

Csikszentmihaly 在 1990 年指出心流是一種主觀、意識和諧的心理 狀態,發生於當人們全心全意、心甘情願,無視於其他事物的存在,而 沉浸於一個活動之中(張定綺譯,1993)。在 1997 年 Csikszentmihaly 補充道:心流所隱含的意義,就像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最傑出時那份 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陳秀娟譯,1998)。這種經驗本身帶 來莫大的喜悅,使人願意付出龐大的代價。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覺得 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動、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牽 著走。在這難能可貴的時刻,我們會感到無比的欣喜,這也就是所謂 的「心流經驗」又稱為「最優經驗」(optimal experience)(張定綺 譯,1993)。換言之,心流經驗是一種自成目標的過程,這種過程具 歡樂性,以致於個體本身會想一再的重複的經歷這樣的歷程(引自郭 肇元,2003)。心流經驗不僅令人快樂,它也會增加個人的能力,提 升個人的自尊和內涵(Csikszentmihaly,1975)。論語一書記載顏回:

「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為 什麼顏回住不好、吃不飽、穿不暖,卻可以渾然忘我,樂而忘憂?有

的人即使在集中營也能滿心歡喜?有的人到度假勝地遊覽,去感到單 調乏味?愛斯基摩人在荒漠的冰原上,學會了唱歌、跳舞,還有一套 自己的語言系統。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Logan 的結論是:他 們都因為能把悲慘的客觀條件,轉變成可以控制的主觀經驗,才得以 繼續生存。他們正是依據心流的藍圖行事(引自張定綺譯,1993)。

Moneta 和 Csikszentmihaly(1996)指出,心流理論是一個整合動 機、人格與主觀經驗成為一統性架構的理論。人類自我生存的需求對 個體自我意識下命令,將心理的能量集中於協助個體的成長,而這種 的需求是直接藉由投入活動來滿足的。

(Csikszentmihaly,1988)提出人類尋求心流經驗的兩個動力來 源:

(一)當知覺到本身的技巧低於工作的難度時,個體會感覺到憂慮,因 此個體會設法學習新的技巧來降低憂慮的感覺。

(二)當知覺到本身的技巧已經優於工作的難度時,個體會感覺到乏 味,並且會設法找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來降低乏味感。

心流經驗會促使人們將自身的能力發揮到頂端,並且會使個體隨

心流經驗會促使人們將自身的能力發揮到頂端,並且會使個體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