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差距為何與如何影響政黨認同之相關研究文獻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性別差距為何與如何影響政黨認同之相關研究文獻 性別差距為何與如何影響政黨認同之相關研究文獻 性別差距為何與如何影響政黨認同之相關研究文獻 性別差距為何與如何影響政黨認同之相關研究文獻

兩性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後天社會化的歷程所造成,而非先天的生理遺傳 因素,即意謂著這種差異可因文化的變遷、社會經濟結構及社會化代理人觀 念的改變而發生變化。1960 年代心理學大師 Freud 的精神分析理論在歐美社 會及學術界盛行,傳統理論認為女性是卑弱、被動、道德無力的人格及女人 天生在生理結構上差異,因此,對女性産生一股強大的壓制思潮。傳統的女 性須三從四德,傳統女性的人格特質是謙卑、柔順、忍讓、自制、利他、愛 小孩、無我。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有些女性逐漸捨棄了傳統社會的人格特 質,而代之以較能配合現代社會的人格特質。愈現代化的女性愈強調個人的 自我發展。從 Maslow 的心理需求層階論來看,這些女性不像傳統女性一樣滯 留於情感歸屬需求及家庭內自我尊嚴需求的滿足,而進一步追求事業上之自 我尊嚴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能應付這類需求的主要人格特質是堅 強、獨立、自主、主動、積極、穩健、善謀、競爭等現代化的人格特質(李 美枝 1984,1-15)。

美國「性別差距」這概念首先在 1981 年由婦運團體主席 Eleanor Smeal 所提出 (Bonk,1988),後為美國媒體學界廣泛引用美國女性較支持民主黨,

反之男性則較為支持共和黨。1996 年美國總統選舉性別差距達到 14%,婦女 選票受到主要政黨重視,為爭取女性選票提出更多婦女政策的議題,美國婦 女團體往往用以施壓兩大政黨在婦女與墮胎等議題上的表態。Norris(2003) 提出:國家發展依不同程度其性別差距亦有所不同的「發展中的性別差距」

論,後物質主義國家,女性出現支持左翼政黨的現代化性別差距;開發中國

家,女性則仍為傳統的性別差距,較為支持右翼政黨(Norris 2003)。Campbell 等人觀察分析女性政治參與政治行為認為,女性政治興趣較低且冷漠,參與 投票率較低,女性政治知識與政治效能感較低,政治參與易受到先生的影響,

且較為個人化不具議題取向(Campbell et al. 1960)。

傳統政治研究中將女性視為隱性或非政治性,將婦女排除政治活動外,

性別差距發展受到婦女團體的重視,性別差距可以使得女性選民的政治主體 性容易被顯現出來並受重視,不再以刻板印象來解讀女性的政治態度與行 為,將兩性差異視為女性次等化的結果。(楊婉瑩、劉嘉薇 2006,116-118)。

楊婉瑩與劉嘉薇研究分析性別是否存在差異,以及此差異如何影響或是 轉化為政黨認同的差異其重要關鍵的解釋可分為內在心理學與外在社會結構 兩種解釋。內在心理學的解釋:強調男女之間存在差異且具穩定性,認為性 別差異為內在心理因素所致。導致議題態度與政黨認同的差異,不受社會結 構文化的影響。從社會心理學途徑,性別社會化的觀點來看,男女在幼兒時 期的社會化,發展出不同的心理特質與性別角色,女性較為強調道德、責任、

人際連結、關懷、合作、歸屬感等,男性則較為強調個人自由、競爭、獨立 自主、法律、權利等價值;成人在社會化時期,女性由於母親角色及私領域 的關懷,漸進發展異於男性角色行為。此種歸因於幼兒與成年性別角色分化 的觀點,強調兩性因不同的社會化過程與性別角色,發展出不同的心理特質,

因此,産生男性與女性不同的值觀與態度。外在社會結構的解釋:認為男女 之間並不存在根本的議題態度與政黨認同的差異,而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的 結果,此外也有性別與其它變項交互的綜合性解釋與相關研究。相對於將性 別差異視為內生性的,許多研究則將性別差異視為是外在性的。女性的團體 利益與意識,受到其社會經濟地位或是情境因素的影響調節,並進而對其態

度行為產生影響(楊婉瑩、劉嘉薇 2006,121-127)。

國內研究黃秀端與趙湘瓊研究 1983 至 1992 年台灣婦女政治態度發現,

1983 年男女具政黨認同差距為 15.8%到 1992 年此差距縮小為 6.9%,婦女不再 非政治化(黃秀端、趙湘瓊 1996,80-81)。許詩嫺研究政黨認同與性別差距發 現 1996 年總統大選無性別差距現象,2000 年女性較男性偏向泛藍,性別差距 微小,2004 年則出現較大變化,女性較男性偏向泛綠,性別差距值達到 4(許 詩嫺 2006,35)

楊婉瑩與劉嘉薇研究指出男女選民政黨認同的原因,在「統 獨議題」上男性愈偏向統一,愈認同親民黨,女性則無此特質;在「環保經 濟議題」,男性愈重視經濟發展,愈傾向支持國民黨,女性無此特質;在「改 革安定」上,女性愈偏向安定,則愈偏向國民黨,但男性無發現。相對男性 愈偏向安定,則愈偏向親民黨,女性則無此現象;男性愈偏向安定,則愈不 認同民進黨,女性則無此現象(楊婉瑩、劉嘉薇 20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