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 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

在領導的研究中,性別差異是廣受討論的一個議題。性(sex)指的是從內生殖器 和外生殖器來看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生理結構是男是女。性別(gender)則是社會對男女 所持的期待或一個人在內心對於自己性別的認同(gender identity),或是對性的對象的 喜好。不同社會文化對男女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否符合其性別的看法不盡相同,性別 角色(gender role)指的即是個人對不同性別者所應具有的行為特徵期待,或社會對男 性和女性所應表現出的適當行為的一套見解。例如一般對女性的期待是要照顧子女,

而對男性的期待則是經濟、生活上所需的供給者。性別角色的形成有幾種可能性:(1) 生理的基礎。性別是因為生理結構而定的,並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外貌或行為舉止而改 變,如頭髮的長度或是溫柔的個性等,(2)情境的影響。透過了與環境的互動,或是 與人接觸的經驗等等,產生了對性別的知識,(3)文化的要求。經由觀察別人的行為 或是被告知該如何表現而形成對性別的認識。生物學家傾向於將性別差異和性別發展 歸因於男女生物結構上的根本差異(Buss, 1995; Trivers, 1972)。從生物學來看,性別 是先天染色體或是外在性器官的差別,遺傳的基因決定了性別差異的傳達媒介 (Rowe,1994)。心理學則強調性別差異來自學習與認知,例如 Freud 的理論強調性別 角色的採納是家庭中認定的過程;另外,行為學派的心理學者主張父母是孩子有關性 別的表現的塑造及控制者,例如,父母親通常會允許男生有某種程度的攻擊性,如果

有人打他,父親通常會鼓勵他回手,可是對女生就不會(Sears, Maccoby & Levin, 1957)。社會學習的理論則強調性別角色主要建構在社會的公共團體階層(Lorber, 1994);而社會認知理論則結合了心理和社會的因素,認為性別角色的發展與建構基於 心理和社會兩者並重(Bandura, 1986, 1997; Bussey & Bandura, 1999)。

目前的研究大都承認,性別差異即使有一些是源於生物基礎,大部分與性別相關 生(tomboy),而不會遭到非議,可是男生如果是娘娘腔就會被人譏笑(Langlois &

Downs, 1980)。

性別角色認同(sex-role identity)即是指一個人在某些舉止或是習慣上採取和顯出

Helson(1999)探討女性的創造力特質,以加州一所大學高年級女學生為對象,持 續追蹤這些女性 30 年間的創造力發展與表現。首先,他從 1957-1958 和 1959-1960 兩屆的女學生中蒐集了141 份她們兒時的興趣、家庭背景、大學生活,以及未來的規

43 歲(1981)以及 52 歲(1989)時再做進一步的問卷,調查她們的人格量表和生活的情 況,如,在離開學校後到27 歲之間她們做了些什麼,在 43 歲時這些女生的工作地位

Sinangil(2003)對針對外派人員的研究,利用目前在土耳其工作但來自 36 個不同 國家的193 人,由他們在土耳其的同事來進行下面十項績效的評量:(1)建立和維持 商業接觸;(2)技術能力;(3)和別人一起工作;(4)溝通與說服;(5)進取和努力;(6) 個人紀律;(7)人際關係;(8)生產力;(9)在國外工作的適應力;(10)整體工作績效,

結果發現其中除了技術能力和在國外工作的適應力是男性外派員得分較高之外,其餘

的皆為女性外派員較高分,但差距不大。因此,男、女外派人員在工作績效的表現可 說是大致相同。而跨文化的研究也支持了多元化群體參與的意義,女性在多國企業中 工作會使的企業工作力的品質更趨向多元化。如,Randel(2002)以問卷的方式測量美 國七家高科技公司中電腦工程師認為自己在團體當中面臨到的人際衝突。在他所蒐集 的37 個團體中,有 22 個團體屬於男性較多的,10 個團體中女性較多,5 個團體的男 女比例接近 1:1,結果發現組織中男女的比例在接近相同的時候最不容易起衝突,

有衝突時也較容易解決。很多文獻甚至推崇女性的工作表現。Holt(1998)就曾提出,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納他人且可以更有效率的建立一套社交網絡,女性也容易建立調 和的人際關係。由此判斷,對女性的性別角色的刻板模式將某些特定特質視為是一個 性別單獨擁有的,同時排斥與其性別分類不同的或互斥的特質,實有擴大和扭曲性別 間真實的差異(Cook, 1985)。

然而,目前實際上的就業情況顯示,一般女性的社會地位仍低於男性。男女在工 作中的社會地位不同,且一個職業的地位也會因為從事的人是男是女而待遇不同。

如,Touhey(1974a, 1974b)要受試者針對幾種傳統的男性化職業如醫生、建築師、律 師等,來評定它們的社會尊嚴。他告訴其中一半的受試者,未來 25 年女性在這些職 位的人數會愈來愈多,另外一半受試者被告知未來此職業的男女比例不會改變。結果 發現,女性在這些職業的人數比例若將增加,則受試者對這個職業的社會評價有降低 的傾向。反之,傳統屬於女性的職業如幼稚園老師、護士等等,若有愈多男性加入,

受試者對其評價會顯著提高。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即在探討當領導者所表現出的行為完 全一樣時,部屬對領導者的評價是否會受主管的性別的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