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特質、關係他人-自我取向與關係滿意度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性別特質、關係他人-自我取向與關係滿意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好的關係滿意度。Kalin 與 Lloyd(1985)亦發現夫妻的婚姻適應程度取決於自 己感受到伴侶具備多高的女性化特質程度,其研究結果指出,無論丈夫或妻子,

當個人覺察到另一半有高度女性化特質時,自己的婚姻適應狀況也會較佳。

三、性別特質對關係品質的影響可能始於戀愛交往階段

即使個人選擇理想愛情伴侶時,常受到社會期許性別特質的影響,然而在實 際的婚姻關係中,女性化特質才是影響雙方關係品質和婚姻適應的穩定因素。由 於戀愛交往是決定情侶是否走入婚姻的重要關鍵,因此我們嘗試推論女性化特質 對於關係品質的正面影響,可能在未婚交往時就已發揮作用。

婚前的愛情關係的進展,可以大致分為交往前的兩人互相吸引,以及戀愛交 往時期等兩大階段,而戀愛時期進展的順遂與否,會影響雙方走入婚姻的可能性。

Murstein(1970)在探討愛情關係進展時,指出戀愛交往是雙方互動與接觸較為 頻繁的時期,透過自我揭露與實際相處,涉及個性或價值觀等內在條件的訊息也 逐漸顯現出來,雙方在此時除了充分瞭解彼此的習性,也經常在摸索彼此價值觀 的過程中發生爭執,衝突若能解決將可以延續關係,否則關係品質將會惡化或導 致關係中止。

一段完整的愛情是由戀愛延伸到婚姻,雙方在初始戀愛交往中了解彼此的習 性,建立一套兩人都認可的相處模式,待交往關係通過時間與環境的考驗方能走 入婚姻關係,因此夫妻婚前的互動模式可能從延續到婚後(Huston, 1994)。我們 據此假設女性化特質對關係滿意度的預測力可能在戀愛時期即已萌現。為了檢驗 此推論的真確性,本研究將聚焦於未婚情侶的交往關係,探究女性化特質在戀愛 階段對關係滿意度的影響。

第三節、性別特質、關係他人-自我取向與關係滿意度

前一節文獻提到,女性化特質能夠正面預測自己和伴侶的婚姻關係品質和婚 姻適應程度,說明了它對婚姻的正向影響,也呼應了先前提及女性化特質有利建 立與維繫人際關係的論點。由於戀愛交往是婚姻的前身,因此女性化特質可能在 戀愛交往階段就對關係品質產生正向預測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體在社會化歷程中,潛移默化的習得兩性被期許展現的行為舉止等性別特 質,並影響個人的態度、感受與外在行為表現。女性化特質高的人可能展現出特 定的人際行為與互動信念,或培養出特定的關係互動模式,讓自己和伴侶對關係 較為滿意。而愛情關係滿意度是雙方針對彼此關係互動的評價,除了來自個人對 理想伴侶的期許,也涉及實際互動帶來的正負面感受(Hendrick, 1988)。比起 一般人際網絡,兩人在愛情關係中的接觸更加頻繁,這些密切往來的互動行為會 決定彼此對交往關係的看法,因此關係互動被認為是影響戀愛交往的最重要因素

(張思嘉、李雅雯,2009)。基於關係互動對於關係滿意度的重要影響,我們認 為女性化特質可能影響了個體與伴侶往來的行為,並透過這些關係中的互動行為 進一步提升對關係的評價。因此,本節試圖探討女性化特質對關係品質的影響歷 程,並假設女性化特質是透過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的行為之中介來影響關係滿意 度。

一、關係的維繫和關係互動

個體從單身走入愛情關係,逐漸增加兩人互動的深度與廣度,透過一起從事 活動、談話間單方或雙方的自我揭露、肢體上的接觸等互動方式,雙方的生活與 情緒產生高度交疊,像是在互動中分享彼此的私密資訊、探索對方的興趣和價值 觀是否和自己契合,也透過親密行為來增加兩人的親近程度與信任感。因此關係 互動是戀愛交往過程的重要經驗,交往中的男女也經常根據關係中的事件進行對 兩人交往關係的澄清與評估,以作為雙方關係是否持續發展的標準,張思嘉與李 雅雯(2009)指出關係互動是決定戀愛關係進展是否順遂的最重要因素,比個人 期許、家人或朋友評價、環境外力等其它因素有更深厚的影響。

關係互動對於人際關係發展的影響可以從個人付出與獲益的比例來檢視。

Homans(1958)從經濟交易的角度說明一般人際關係的維繫,是個人以自己在 關係中的情感或物質上的付出來換取對方給予的回饋,爾後Berscheid 與 Lopes

(1997)以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進一步說明一段人際關係是 否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乃取決於個人獲得的回饋多寡(reward)是否超過付出(cos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程度。社會交換理論假設人際關係中的個體隨時都在檢視自己和對方的實際付 出內容和付出多寡,當一個人在關係對象身上投注的心力與時間少於從對方身上 得到的回饋,是為一段獲益的人際關係,這時個體享受了超過自己付出的成果,

滿足了人類基本的享樂心態,也願意繼續留在這段關係中;相反的,當個人為對 方付出的成本大於從對方身上獲得的回饋,則形成一段利益虧損的人際關係,長 期以來個人因為付出的心力與時間大於得到的收益,對關係容易感到不滿足並給 予較低的評價,若個人的付出持續超過獲得的利益,關係亦可能隨時終止。

相較於一般人際關係的發展經常取決於酬賞和付出的比例,親密關係中的個 體由於視對方如自己,因此願意為對方付出更多並且不求同等回饋。親密關係常 見於親子、好友、愛情等關係,兩人時常分享自己內心鮮為人知的一面給對方知 道,這樣的彼此分享是親密關係的根本(McAdams, 1989),而個體也在分享的 過程中培養出對彼此的信任感,並且將關係對象納入自己的自我概念中,當自我 和他人的心理界線逐漸模糊,個人便開始認為對方感受的事物有如自己親身體驗 的一樣重要(Aron, Aron, & Smollan, 1992; Cross, Morris, & Gore, 2002)。這樣的 自我概念擴張現象(self expansion)反映在個人對親密對象的行為歸因與實際的 資源分配上,像是個人視關係對象的行為有如自己的舉止,而提升對其行為作外 歸因的程度(actor-observer effect; McCall, Reno, Jalbert, & West, 2000),也因為將 親密對象視作自己的一部分,比起疏遠的人際關係,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分配資 源時,比較不在意自己獲得的份量是否多於對方,甚至願意接受對方得到比自己 更多的資源(Aron, Aron, Tudor, & Nelson, 1991)。這雖然有違一般人際關係中所 使用的社會交換與公平交易法則,卻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特性之一。

二、親密關係與關係他人-自我取向

親密關係中個人願意持續考量並回應對方的需求,而不求同等或是立即的回 報,這種考量對方的關係互動行為,在他人取向和自我取向的兩端上係較偏重他 人取向(以下用「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稱之)。當一個人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 愈高,在關係中也愈重視對方的需求與期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lark 與 Mills(1979 & 1993)以共和關係(communal relationships)來說明 親密關係中一個人展現高度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或是願意多為對方付出的現 象,並嘗試區分共和關係與交換關係(exchange relationships)的差異。交換與 共和關係皆涉及個人在關係互動中的付出與回饋,然而交換關係講求的是任一方 付出之後另一方必須給予立即的回報,並且個人仔細審視自己在關係中的付出內 容與多寡和對方有何區別,希望各自付出和獲益的份量相當。與之相反的,共和 關係裡的兩人不太計較對彼此付出與獲益的內容和比例,反而積極的回應並滿足 對方的需求,以對方的福祉為主要考量,因此當其中一人為另一方付出,不會希 望對方馬上回報,甚至不要求任何回饋。這種不求回報的共和關係是親密關係中 常見的互動模式。例如父母親提供孩子源源不絕的情感支持和經濟援助、祖父母 疼愛家族內的大小兒孫、交情匪淺的朋友願意為彼此兩肋插刀、君臣等上下輩關 係中上位者努力提攜其鍾愛的下位者,或是情侶經常遷就對方作自己平常不會作 的事情等,在這些親密關係中常見人們展現高度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不僅為 對方提供豐富的資源,也充分考量對方的需求,努力滿足對方期望不求回報。

如果共和關係中的個體不是以計算成本和獲益的比例來評估關係繼續發展 的可能性,是怎樣的原因促使個人繼續留在關係中?如上段所述,一個人在共和 關係中經常考慮並滿足對方的期許,例如一起去看一場對方喜歡但自己不甚有興 趣的電影,來讓對方感到高興。當對方的需求被滿足,對方會比較滿意這段關係,

共和關係中的人們經常享受為對方付出後帶來的關係平順,作為自己在關係中付 出所獲得的另類酬賞(Clark & Grote, 1998),或是因為信任對方也有心維繫這段 關係,所以付出之後願意花較多時間等待對方的回饋,即使對方給予的回饋形式 不全完符合個人期待亦無妨(Clark, 1981)。共和關係是以彼此相互回應需求的 模式來經營,不像交換關係中的錙銖必較,因此比起交換關係,共和關係中有較 佳的關係滿意度(Clark, Graham, & Grote, 2002)。

滿足對方需求等他人取向的互動行為可以提升關係品質,乃是因為人際關係

滿足對方需求等他人取向的互動行為可以提升關係品質,乃是因為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