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樣本

本研究包含兩個獨立的樣本,施測時間先後有別,並分別測量了標準化的決 策事件題組(樣本一)和回憶現實生活的決策事件題組(樣本二)。

樣本一為台灣地區交往中的異性戀情侶 74 對,施測時間為 2008 年 5 到 6 月,以及2010 年 3 月,男性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 21.57 歲,女性 21.07 歲,平均 交往時間為一年四個月。樣本二為台灣地區交往中的異性戀情侶75 對,施測時 間為2010 年 4 到 5 月。男性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 21.56 歲,女性 20.94 歲,平均 交往時間為一年七個月(表1)。

第二節、研究工具

兩個樣本均採問卷調查方式,有三份共同的研究量表,分別是李氏性別特質 量表、愛情關係的他人-自我取向量表,以及愛情關係評估量表(關係滿意度)。

除此之外,樣本一加測了八個標準化的假想決策事件題組,用以了解預期的決策 他人取向程度;樣本二加測了八個回憶過往的決策題組,藉此了解生活中真實的 決策他人取向程度。以下針對各量表作說明。

一、李氏性別特質量表

李美枝在 1981 年改編自 Bem(1974)的性別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 BSRI),編制出李氏性別特質量表,內容項目較符合華人的男女性別 特質。量表內容包含20 個男性化特質(如獨立的、競爭的、支配的、有主見的)、

20 個女性化特質(如文雅的、親切的、慈善的、富同情心的)、20 個中性化特質

(如誠實的、愛國的、偏心的、多疑的)。作答採用李克氏6 點量尺,用以評定 該特質足以描述自己的程度,評 1 表示「非常不符合」,評 6 代表「非常符合」

(附錄一第三大題)。

本研究顯示此量表的信度稱佳,綜合兩個樣本來看,男性化特質的內部一致 性信度Cronbach’s α 為 .86(N = 298),女性化特質 α 值是 .88(N = 298),中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化特質只在樣本一中施測,α 值為 .76(N = 148)。其中 20 個中性化特質因與本 研究旨趣無關,故不納入分析。在計分方法上,本研究將性別特質當作連續性的 指標分析,理由說明如下。

過往研究對於性別特質的計分方法常因研究旨趣而異,或採類別計分,或視 其為連續性指標。過去採用的絕對計分法,係以中位數為切分點,簡明的將個體 區分成男性化、女性化、兩性化,以及未分化者等四種類型。但是對於特質分數 介於切分點之前與之後的個體而言,彼此程度可能差距些微,只因跨越切分點就 被分成不同類型。這樣的類別區分可能忽略連續分數的真實意義,同時切分點的 選擇該以常模樣本,或是具體研究樣本的中位數為準則,目前仍未有一致的結果

(Baucom, 1980, 1983; Bem, 1977; Spence & Helmreich, 1980)。

除了絕對計分法,單一性別特質亦常被當作連續變項,檢視與其他變項的關 聯程度(Antill, 1983; Bradbury & Fincham; 1988; Frank & Brandstatter, 2002; Gattis, Berns, Simpson, & Christensen, 2004; Gonzaga, Cappos, & Bradbury, 2007)。連續變 項的優點在於可看出該特質高低程度如何預測其他指標,例如前述文獻中提到 Bradbury 與 Fincham(1988)發現夫妻的女性化特質愈高,婚姻滿意度也愈高,

而近年來探討性別特質之相似性的研究者,也常將性別特質當成連續向度,檢驗 夫妻兩人在特質上的相似程度對婚姻品質的影響(Frank & Brandstatter, 2002;

Gattis, Berns, Simpson, & Christensen, 2004; Gonzaga et al., 2007)。

本研究關心女性化特質如何透過關係的他人-自我取向來預測愛情關係滿意 度,焦點著重於單一特質的程度高低,因此將性別特質當作連續性的指標,檢視 其對關係滿意度的預測力。

二、關係他人-自我取向量表

本研究根據Harter, Waters, Pettitt, Whitesell, Kofkin 與 Jordan(1997)所編制 的關係型態區分表(Relationship style cameos),改編成中文的「關係他人-自我 取向量表」十題(表 2、附錄一第二大題)。並進行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確定 該量表有良好信度以及存在共同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Harter 等人(1997)探討在情侶的愛情互動模式時,透過「滿足自己或伴侶 需求」、「考量雙方的關係」、「與他人的界線」等向度來區分自我取向(self-focused)

及他人取向(other-focused)兩種不同的愛情關係型態。他們發現在愛情關係中 他人取向較高的個體,經常滿足伴侶需求、將雙方的關係納入決策考量,亦喜歡 和伴侶分享情緒感受,這些個體也擁有比較好的關係品質。

由於Harter 等人(1997)的研究中測量關係型態的方式偏於籠統,因此本研 究改寫成條列式題目,其理由與改寫過程說明如下。Harter 等人(1997)並未測 量個體在「滿足自己或伴侶需求」、「考量雙方的關係」、「與他人的界線」等單一 向度中的傾向高低,取而代之的,他們將各向度的極端值合併成同一段文字敘述 的區塊(cameo),用以描繪他人或自我取向的關係型態,例如選擇「在愛情關 係中我經常滿足伴侶需求,也常常考量雙方的關係,並且喜歡和對方分享情緒感 受。」此區塊者來描述自己者,被認為有「他人取向」的愛情關係型態;相對的,

選擇「在愛情關係中我經常滿足自己需求,不常考量雙方的關係,並且不太喜歡 和對方分享情緒感受。」此區塊者來形容自己者,被認為有「自我取向」的愛情 關係型態。然而一個經常滿足伴侶需求,卻不見得喜歡和對方分享情緒感受的人,

則無法在此測量方式中被區分出來。這是因為各區塊文字中包含兩個以上的行為 向度,未能反映出個人於單一向度上的程度高低。

有鑑於Harter 等人(1997)原始測量方式的不足,本研究參考其研究中他人 取向和自我取向的關係型態內容,編製成條列式題目十題(正反向題數各半,見 表2),用以測量個體在愛情關係中的他人-自我取向,正向題如「比起我的需求 及目標,我以情人的需求跟目標為優先考量」,反向題如「我會忽略對方的感受 及需求,以自己的為重」。以李克氏6 點量尺計分,請受試者回答題目符合自己 目前愛情關係的程度,評1 代表「非常不符合」,6 表示「非常符合」。經過反向 題計分後,平均分數愈高,表示愛情關係中的他人取向愈高。

施測後經由項目分析(item analysis),將各題得分與該量表總分進行相關顯 著性考驗,篩選出較佳的 5 題(原題號 3、6、7、9、10,其中 3、6、7 題為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向題,見表2),內部一致性信度為 .74,屬於可接受範圍。接著將這 5 題以主軸 因子方法進行因素分析,得出一共同因子,命名為「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其因 素分析的取樣適合性KMO 指標值為 .68,Bartlett’s 球型檢定的 χ2 值為 380.68,

達到顯著水準(p < .001),顯示該量表中有共同因素存在。

三、愛情關係滿意度-關係評估量表

以往測量關係滿意度的量表,多以夫妻的婚姻適應或婚姻品質為研究焦點

(Locke & Wallace, 1959, Snyder, 1979 & 1997; Spanier, 1976),較少以未婚情侶 為問卷設計對象,而本研究旨在探討戀愛情侶的關係品質,因此選擇以 Hendrick

(1988)所編制的「關係評估量表(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 RAS)」來測 量情侶的關係滿意度(表3),其理由有二。第一,本研究欲探討愛情初期的關 係品質,這些情侶仍處於交往狀態,尚未有正式承諾或與雙方家人建立姻親關係,

因此不適合用以婚姻滿意度為測量標準。第二,本研究關心的是當下單一時間點 的個人關係滿意度,不涉及情侶交往的時間長短。而本研究採用的關係評估量表,

可以測得特定時間下的主觀個人滿意度,而非兩人往來關係中的調適程度等長期 動態歷程(Spanier, 1976),較符合本研究所關注的議題。

關係評估量表的特色是題目內容簡潔,適用對象為一般未婚情侶,且建構效 度、預測效度均佳(Hendrick, 1988),目前國內已有不少研究採用此方法測量 情侶的愛情關係滿意度(林仲瑩,2006;林宜旻、陳皎眉,1995;張芳熒,2004),

均有不錯的信度(Cronbach’s αs > .80),在本研究中信度亦佳(α = .86)。該量 表共計七題,包含兩題反向題。正向題如「一般來說,對方能夠滿足我的需求」、

「我很愛對方」等,反向題如「我們的關係其實存有很多問題」。計分採用李克 氏6點量尺,用以評定自己同意該題敘述的程度,評1表示「非常不同意」,評6 表示「非常同意」。經過反向題計分後,七題的平均分數愈高,表示其關係滿意 度愈高。

四、愛情關係的標準化決策題組-預期的決策他人取向

樣本一測量了八個標準化的假想決策事件題組,初步了解情侶自陳的關係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自我取向,將如何預期自己在日常生活決策事件中考量他人的行為程度(以 下簡稱「預期決策他人取向」)。研究者參考了認識友人與同儕情侶的經驗,與 兩位協助本研究的大學生一起設計出八個標準化的愛情生活決策情境(表4、附 錄一第四大題),並依據事件涉及的人際關係分為三類,包含兩人事件(如一起 吃飯、看電影、出遊、選課、時間利用、唸書共6 個事件)、朋友事件(如挑選 給共同朋友的禮物共1 個事件),以及異性事件(權衡伴侶和異性朋友的交往關 係共1 個事件)。

上述每個情境故事中的男女雙方持有不同的意見,最後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因此可以測量出情侶作決定時參考自己或伴侶的意見程度多寡。受試者依指示勾 選出重視自己或伴侶的意見的程度,此即為「預期決策他人取向」(附錄一第四 大題(2)小題),其量尺為畫有百分比的一橫線量尺,左端為百分之百重視自己 意見,右端為百分之百重視對方意見。

由於假想的情境可能因未曾發生而影響答案的效度,因此我們加測了事件重 要性作為加權使用(附錄一第四大題(4)小題),並且測量了該決定的「過程」

及「結果」兩階段中的預期決策他人取向(附錄一第四大題(1)、(2)小題),以 讓受試者在仔細思考中融入各故事情境,提升答案的真實可靠性。以下說明情境 重要性的加權需求與計分方式。

及「結果」兩階段中的預期決策他人取向(附錄一第四大題(1)、(2)小題),以 讓受試者在仔細思考中融入各故事情境,提升答案的真實可靠性。以下說明情境 重要性的加權需求與計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