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綜合討論

八、 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路模型更能顯現出變項之間的關聯性,這也是本研究的優勢所在。

八、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

1. 樣本取樣限制

本研究收集的樣本多為台灣北部地區公立大學的學生,教育程度集中在大專 水準,平均年齡亦屬年輕。雖然區域、年齡和教育水平具有高度同質性,讓本研 究可以萃取出單純較少雜音的研究結果,卻也使得足以推論的族群落於狹隘。如 果在地域上能夠收集中南部等其他地區的情侶,於樣本的教育背景上拓展至私立 大專院校和技職體系的學校,並使樣本的年齡層延伸到已就業的上班族群等,相 信可以讓女性化特質對於愛情互動的影響在更多元的族群中得到驗證,提升研究 結果的可信度。

2.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的動機可能影響關係品質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行為表現,它除了總體描述一個人 在關係中為對方考量的行為程度,其背後的行為動機或目的亦可能影響關係互動 的歷程和雙方感受。雖然女性化特質中的人際共和(communion)特性,或自我 概念中有高度的關係相依性(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Cross et al., 2000)會讓個人積極建立且經營人際關係、努力回應對方的需求(Cross et al., 2002),可惜較少有研究審視這些行為的動機。

由於一個人在愛情關係中考量對方需求時,除了單純透過滿足對方來滿足自 己,也可能是正向的想藉此建立親近關係,或是負向的擔心失去一段關係而想為 對方作點事情來挽回(Impett et al., 2005)。不同的動機除了帶來關係衝突的不 同處理方式,也可能影響個人在關係中的心理適應以及對關係的評價,因此未來 研究若能嘗試了解一個人在關係中考量伴侶的行為動機,將有助於釐清關係品質 的影響因素。

3.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的其他成因

一個人在人際互動中願意考量他人的行為程度高低,可能受到其親子依附型 態(attachment styles; Ainsworth, 1989)的影響。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styl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個體自小接受來自父母等照顧者的穩定回應,塑造出對人際關係的信任感,因 此較願意與他人培養親近的關係,甚至對於關係衝突的處理也較為妥善(Feeney

& Kirkpatrick, 1996)。Klohnen 與 Bera(1998)則發現焦慮矛盾型依附的人因為 幼年時期接收到的關懷冷熱不一,長大後開始害怕自己的人際付出得不到回饋,

因此較常引發佔有欲和嫉妒感;逃避型依附者不希望自己兒時經常被冷落的劇情 重演,是故在往後的人際關係中有最低的信任感,雖然渴望與他人親近,卻常以 冷漠態度來保護自己不受到拒絕。由此可以推論,安全型依附的個體最容易與人 建立親密關係,在關係中也感受到最多快樂(Senchak & Leonard, 1992)。

既然依附型態會影響個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意願,它可能也會預測本研究所探 討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程度。根據 Feeney 與 Kirkpatrick(1996)指出安全型依 附者會以同理與耐心等建設性的溝通技巧來處理關係衝突,我們可以推估安全型 依附者在人際互動中,可能願意考量較多有關伴侶的因素來滿足其需求,因此對 關係有較高的評價。

4. 女性化特質和關係滿意度之間的其他影響歷程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在本研究中僅被發現是女性化特質和關係滿意度的部分 中介變項,並且在徑路模式中放入了關係他人-自我取向之後,女性化對於關係 滿意度的剩餘預測力還大過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的中介效果,可見女性化特質尚 透過本研究未探測到的潛在因素來提升愛情關係品質,這是未來研究可以致力的 地方。

針對女性化特質和關係滿意度之間的其他影響歷程,我們提出一個可能的研 究方向,即女性化特質可能透過自我揭露造成的親密感來增加關係滿意度。女性 化特質高的人在人際關係中願意透露較多和自己有關的資訊、個人期望或情緒感 受,也因此和互動對象建立情緒上的依賴(Cross et al., 2000),是故在愛情關係 中會產生較高的親密感與承諾感(Sternberg, 1986)。透過承諾和親密這兩個重 要的愛情元素,雙方得以了解彼此的需求與喜好,尋得契合處以加深認同現階段 的關係,這種相知相惜的感覺比充滿激情的愛情更加持久且穩定(Hatfield, 19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prencher, 1999),也由於對彼此有深刻的了解,雙方可以建立如親密好友般的 情誼,提升彼此對關係的滿意程度。

雖然本研究沒有測量情侶之間的親密感與承諾感,無從了解這兩個重要的愛 情元素在女性化特質預測愛情關係品質的途徑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然而我們可以 預期女性化特質會帶來較高的親密感與承諾感,這兩個元素亦可能是女性化特質 和關係滿意度之間的中介變項。

5. 決策他人與自我取向的重新計分

樣本二的真實決策的自我和他人取向是分別作答的兩題,結果發現有超過三 分之一(36.58%)的事件數在此兩題的答案百分比總和超過 100%。這可能是因 為本研究施測時,未提醒受試者此兩題的百分比答案總和應當小於或等於100%。

爾後我們重新換算了這些答案分數,使其分數型態符合百分比假設以利分析,雖 然維持了決策自我與他人取向在換算前後的差異比例,然而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

應當以受試者原始作答的分數作分析,方可反映出其真實感受與行為。為減少這 樣的偏差,宜透過預試了解研究問卷和施測流程的可能缺失,加以修正,讓研究 過程及研究結果更臻完善。

以上,本研究藉由驗證過去發現女性化特質對於關係滿意度的預測力,點出 女性化特質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在預測效果的突破上,我們發現女性化特 質的正面影響不只存在於婚姻關係中,愛情初期的戀愛交往也是女性化特質開始 發揮效用的階段。同時,本研究雖然提供了社會期許的性別特質影響未婚男女擇 偶的支持證據,但是在關係品質裡,結果顯示女性化特質對於關係品質的預測效 果遠超過男性化特質,可見女性化特質對於關係的維繫與發展有較為長遠的效 益。

以女性化特質對關係品質的良性預測力為出發點,我們繼而發現高女性化特 質者的行為展現對關係品質有重要影響。一個人的女性化特質愈高時,在關係中 愈會表現出為對方設想,以及積極回應並滿足對方需求的行為,這對於兩人親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度甚高且互動頻繁的愛情關係來說,無疑是提升關係品質的重要因素。女性化 特質高的人經常展現照顧者的行為,將關係他人納入自我概念、考量他人需求與 感受、視之如己的善待與呵護等,在愛情中營造出共和關係。這除了讓伴侶感受 到自己的需求受到重視而對關係產生正向看法,也引發伴侶相對回應需求,個人 亦因滿足了對方形同滿足自己,感染對方的快樂而益加滿意這段關係。因此女性 化特質中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可以激發兩人在關係中的良性互動,讓彼此的需 求都受到對方的回應,繼而提升關係品質。

本研究的另一個貢獻,在於指出女性化特質對關係品質的正面效益不是只有 展現於女性身上,當男性的女性化特質愈高時,自己對關係也會有較正向的看法。

這顛覆了以往對性別特質的看法,呼籲人們不該以既有的性別刻板印象來規範社 會男女的行為舉止。同時,我們更應當正視女性化特質的行為意涵對於維繫人際 關係的重要性,讓社會大眾對於性別特質的印象不再拘泥於生理性別,以盡情展 現性別特質的優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制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 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23-37。

李美枝(1983)。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

25,121-135。

林仲瑩(2006)。「愛情關係的社會比較」。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旻、陳皎眉(1995)。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教育與 心理研究」,18,281-311。

徐美惠(1982)。社會變遷中女性角色期望研究。「輔導學報」,5,53-77。

張芳熒(2004)。「愛情關係中對方衝突管理方式與自身關係滿意度之關聯」。

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思嘉(2001)。擇偶過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期刊」,

14,1-29。

張思嘉、李雅雯(2009)。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 諮商學報」,25,179-212。

劉惠琴(2001)。大學生戀愛關係的維持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1-31。

Abbey, A., Andrews, F., & Halman, L. (1995). Provision and receipt of social support and disregard: What is their impact on the marital life quality of infertile and fertile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455-469.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709-716.

Antill, J. K. (1983). Sex role complementarity versus similarity in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145-155.

Arima A. N. (2003). Gender stereotypes in Japanese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Sex Roles, 49, 81-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Aron, A., Aron, E. N., & Smollan, D. (1992).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596-612.

Aron, A., Aron, E. N., Tudor, M., & Nelson, G. (1991). Close relationship as 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241-253.

Bakan, D. (1966). The duality of human existence: An essay on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Basow, S. A. (1992). 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3rd Edition). CA: Brooks/ Cole.

Baucom, D. H., & Aiken, P. A. (1984). Sex role identity,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response to behavioral marital 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2, 438-444.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Bem, S. L. (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 196-205.

Bem, S. L., & Lewis, S. A.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634–643.

Bem, S. L., Martyna, W., & Watson, C. (1976). Sex typing and androgyny: Further explorations of the expressive domai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 1016-1023.

Berscheid, E., & Lopes, J. (1997). A temporal model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stability. In R. J. Sternberg & M. Hojjat (Eds.),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 (pp. 129-159).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ianchi, S. M., Milkie, M. A., Sayer, L. C., & Robinson, J. P. (2000). Is anyone do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he housework? Trends in the gender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Social Forces, 79, 191-228.

Bradbury, T. N., & Fincham, F. D. (1988).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A contextual model of marriage as an integrative work. Journal of

Bradbury, T. N., & Fincham, F. D. (1988).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A contextual model of marriage as an integrative work. Journa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