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可預測決策事件中的考量他人程度

第五章 綜合討論

五、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可預測決策事件中的考量他人程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期是以滿足他人即滿足自己的共和關係來進行的。

徑路模型二中指出,無論男女,其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愈高者,自己和伴侶 的關係滿意度也愈高,顯示關係滿意度的來源有二,係為自己和對方的關係他人 -自我取向。我們進一步檢驗了這兩者的交互作用未果(ps >.30),可見自己和 對方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是關係滿意度的兩個獨立成因。因此,男女無論是自 己考量了伴侶需求,或是自己的需求被伴侶滿足,任一者皆可明顯提升自己的關 係滿意度,然而考量伴侶需求之後,若自己的需求再被對方滿足,此時滿意度的 提升量和「我未對伴侶設想,而伴侶有為我著想」所增加的滿意度差不多。

由此可見,自己需求被滿足和滿足伴侶需求,不見得要兩者同時成立才有最 佳的關係品質。這樣的結果一反常人認為滿足自己才能帶來最大關係滿足的現象,

也再次印證了戀愛男女係以共和關係為主要的互動模式。

五、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可預測決策事件中的考量他人程度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是個人在一段關係中注重對方需求與感受的行為程度,

本研究除了發現女性化特質透過關係他人-自我取向之部分中介來預測關係品質,

更進一步瞭解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的反映於哪些不同種類的生活事件中。我們先 說明它們的測量方式所探究到的內容,再逐一討論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在不同種 類決策事件上的發現。

1.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指涉考量伴侶而非考量自己的程度

樣本二分開測量了真實決策「他人」和「自我」取向,且發現真實決策自我 取向與關係他人-自我取向之間沒有明顯的正向或負向關聯,而關係他人-自我取 向和真實的決策他人取向之間則存有正相關。由此可知,個人自陳在關係中整體 考量伴侶的行為,係純粹反映出作決定時站在伴侶立場設想的程度,而非摻雜了 考量自己需求的成份。

2.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和預期的決策他人取向

本研究在兩個樣本中分別測量了預期(標準化)和真實(回憶)決策事件的 決策他人取向,結果發現,當個人自陳在愛情關係中有高度的關係他人-自我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向,也就是注重伴侶的感受與需求時,這樣的個體會預期自己在關乎情侶兩人的 決策事件,以及和異性有關的事件中,考量較多有關伴侶的意見以作為最後決定 的依據。例如在兩人約會時,傾向選擇伴侶想去的餐館或想看的電影,甚至在一 起到公共場所念書時也可能讓伴侶先選喜歡的座位;在異性往來上,則會尊重伴 侶的異性交友意願和想法,讓伴侶自由經營異性交友圈。而論及兩人的共同朋友,

例如為朋友挑選禮物時,個體自陳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則未能反映出自己預期 願意考量伴侶意見的程度。

3. 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和真實的決策他人取向

雖然在預期的兩人事件和異性事件中,個人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能夠顯示 出作決定時重視伴侶意見的程度,但是在真實的決策情境裡,只有關乎情侶兩人 的事件印證了個人預期的決策行為。這表示當個人自陳在愛情關係中注重伴侶的 感受與需求時,在關乎自己跟伴侶兩人的實際決策事件中,如約會出遊、溝通聯 繫、課業學習、金錢往來,以及親密關係等,個人也的確以伴侶的意見作為決定 的依據。

4. 比較預期與真實的決策他人取向之異同

綜合上面第2、3 點中預期和真實的決策事件的結果來看,本研究發現以下 三個男女皆同的事實。首先,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均能夠反映出只關乎情侶兩人 的決策事件內個人考量伴侶的程度高低。其次,對於涉及第三人的事件,如朋友 和家人等,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對於決策他人取向則無明顯的預測力。最後,關 係他人-自我取向對於異性事件中的預期和真實決策他人取向,具有不同的預測 效果。接下來我們說明這些結果背後的意義。

由於本研究所探討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係指個體在自己和伴侶需求之間 所做的抉擇,而在只涉及情侶兩人的互動經驗中,通常只有純粹關於自己或伴侶 雙方的意見在決定事件的結果,這說明為何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比較能夠反映出 只單純關於情侶兩人的事件。從這樣的結果我們也可以得知,當個人自陳在關係 中經常考量伴侶需求時,多半是回想出單純涉及自己和伴侶兩人的情境當作回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依據。

至於涉及任一方朋友或家人的決策事件,例如一起出席朋友的聚會,或是去 見其中一方的父母時,由於事件牽涉的人際關係超出情侶兩人之外,容易降低個 體考量伴侶因素的比重,或是左右個人考量自己或伴侶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個體 自陳的關係他人-自我取向無法表現出此類事件的互動。關於這樣的結果,本研 究提出兩個可能解釋。第一,這些決策事件中的第三人和個體之間有一定的感情,

不容易受愛情關係的牽制,例如為了保持和舊識的友誼,個體選擇放棄和伴侶的 約會,或折衷要求伴侶一同參加該朋友的聚會,又例如個體為了將自己的交往對 象介紹給朋友認識,以揭露自己的近況來增加友誼親密感,於是要求伴侶一起出 席與友人見面等,是故在朋友事件裡,個人常考量的因素還包含愛情關係之外的 友誼,因此個人自陳考量伴侶的程度未能表現於有關朋友的決策事件中。第二,

本研究收集的樣本皆為交往階段的情侶,在戀愛維持歷程中經常參考父母等家人 的意見,以求現階段感情獲得家人的認同(劉惠琴,2001),本研究資料中常見 男女其中一方的父母尚未完全知情或認同兩人交往的事實,因此個人面對和家人 有關的事件時,考量父母的比重往往勝過考量伴侶,例如個體積極說服交往對象 來見自己的父母,除了因應父母要求,也是希望透過將交往對象介紹給自己的父 母認識,讓父母支持這段戀愛關係,因此個人自陳考量伴侶的程度尚未能完全反 映在有關家人的決策事件上,這也顯示家人對於戀愛交往中的情侶仍有相當程度 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在異性事件的預期和真實決策他人取向上有 不同的預測效果。樣本一結果顯示,當一個人自陳其關係他人-自我取向愈高,

即在關係中經常考量伴侶的需求與感受時,確實會預期自己在異性事件中尊重伴 侶的異性交友意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見得履行這樣的想法。樣本二即指出 個人自陳在關係中多方考量伴侶時,面對真實的異性關係事件未必如預期的比較 採納伴侶意見當作決策依據。因此結合兩個樣本的結果發現,個人在異性關係中 經常高估了自己願意為伴侶設想或尊重伴侶意見的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段敘述的現象可以從異性對象和個體之間的關係來解釋,當事件對象是自 己的異性友人時,個體可能為了維持既有的異性友誼而較不重視伴侶的感受,而 當事件對象是伴侶的異性友人時,個人又可能因為產生嫉妒情緒而企圖維持自尊,

或是感受到既有的愛情關係出現危機,以致未能充分考慮伴侶的感受與需求來作 決定(Shettel-Neuber, Bryson, & Yong, 1978)。因此,自陳經常為伴侶設想的個 體縱然預期自己接納伴侶擁有個人的異性交友圈,但在現實生活的異性往來事件 可能由於威脅到個人自尊和愛情關係的維繫,致使個體無法如預期般的在異性事 件中多方考慮伴侶的意見來決定和該異性友人的關係進展。

六、從決策行為到關係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指出關係他人-自我取向對於關係品質有正向預測力,且關係他 人-自我取向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在決策事件中採納伴侶意見的程度高低。同時我 們在後續分析發現,男性在兩人事件中的真實決策他人取向,可以預測自己的關 係滿意度(r = .34,p < .01),同樣的兩人事件在女性身上也有正向預測自己 關係品質的趨勢(r = .22,p = .06),然而對於伴侶的關係滿意度尚未有明顯的 預測效果(ps > .23)。

從此結果得知,戀愛情侶在實際的兩人決策事件中若能尊重且採納伴侶的意 見,自己對於關係會有較高的評價。這除了在真實的關係互動中進一步印證關係 他人-自我取向可以提升自己關係滿意度的固有假設,也告訴我們考量對方需求 等行為表現,在涉及情侶兩人的決策事件中會影響男女自己對交往關係的看法。

這可能是個人在作決定時,認為滿足對方的需求即是滿足自己,因此決策他人取 向愈高,即愈採納對方意見者,滿足自己的程度也愈高。而我們的結果顯示女性 的決策他人取向對自己滿意度的預測力不若男性,有可能是因為比起男性,女性 在社會中經常被賦予照顧者的角色,被期待展現較多關懷他人需求的舉止,因此 女性在關係互動中表現出考量對方需求感受的行為時,除了來自個人意願,更可 能是為了符合社會規範。當一個人的行為動機不完全始於自由意志,而是混和了 外在環境的期許,此時個體可能在實際展現的行為中隱含了負面情緒,間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