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情節鋪設結構與敘事觀點

第三章 高僧小說的敘事手法

第一節 情節鋪設結構與敘事觀點

傳記小說作者在寫作前需要蒐集好材料,選擇如何安排組織情節,縱然有些 是史實,有些是融合了想像,如何將這些材料安排得恰如其分,首先看作者的傳 記結構模式。

董小英所著《超語言學—敘事學的學理及理解的原理》〈篇章結構〉中「序 列型的篇章結構」引傳記的寫作方式為例:

34

傳記就是一個人的一生的序列,成長過程或結束的狀態,它以幾件事來代 替一個人的一生。記事體是對一件事情的序列記錄。總而言之,這種以邏 輯鏈的思維方式為主導的作品樣式是時間性的,是用行為的序列性作為篇 章結構體31

傳記的書寫將傳主一生中的大事,以邏輯思考的方式敘寫,讓讀者積極參與 敘寫的事件,未書寫的部份讓讀者自己填補空白,以想像傳主的個性、志趣等等。

無論是順敘、倒敘、插敘,傳記均與時間有密切關聯。

筆者採用楊正潤學者在《現代傳記學》〈文本的完成〉中結構模式的定義和 分法:

傳記家在把大量傳材組織成文本的時候,他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各種傳 材放在什麼地方?按照怎樣的順序敘述?又怎樣把他們聯繫起來?這 就是傳記的結構問題。……主要有時序結構、場面結構、專題結構和複 合結構 32

人的一生自出生開始,歷經兒童期、青少年期、壯年期、老年期直至死亡,

這是一般人一生的歷程,一生所經歷的事件和人格的發展,也大都依照時間順序 來推展,因此傳記常使用的結構就是「時序結構」。

將傳主一生主要和重大事件組織成故事,敘述其原因、經過和結果,形成 傳記中的場面,傳記主要由若干場面組成,就是「場面結構」。

將傳主某一領域內的作為敘述或評論,就是「專題結構」,「專題結構」也需 遵守時序的原則。

31董小英,《超語言學—敘事學的學理及理解的原理》,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年 1 月,

541 頁。

32楊正潤著,《現代傳記學》,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5 月,頁 584。

35

敘事觀點又稱視角或視點,就是講故事的角度,帶領讀者閱讀作品的角度。

通常可分為:全知觀點、限知觀點。

全知觀點又稱萬能觀點,其敘述者有如上帝掌握著神一般的力量,是無所 不在的。全知觀點屬第三人稱的技巧,作者是以第三人稱的語法去表現人 物內、外在的全貌33。限知觀點受限於敘事人的角度,可分為第一人稱和 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的敘事者,是作者化身為小說中的主角或配角,用第 一人稱「我」的形式,親身去演述整個故事的進行,並參與小說人物的交 談、動作和對話34。……第三人稱從主角的角度敘事最常被採用,此觀點 不會太過主觀,結構也不易散漫,較能將一個人物完整而清楚地呈現35

小說最常使用全知觀點及第三人稱限知觀點,因為這是最容易將故事講清楚 的敘述方式,當然也有第二人稱敘事觀點,或是創新敘事觀點的作品,但在筆者 研究的文本中,並未出現這些觀點,因此不再詳述。

情節的設計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密切,人物造成情節,佛斯特說:「情 節也是事件的敘述,但重點在因果 36。」情節的因果關係呈現出人物的性格,在 每一個人生的抉擇點,做了不同的決定,自然呈現不同的人生。

高僧小說系列精選 20 冊中,共有 16 位兒童文學作家,其中林淑玟寫作三冊,

吳燈山、徐潔各寫作兩冊,其餘作家均寫一冊。同一位作家撰寫不同的高僧傳記 小說,因為傳主的生平事跡各有不同的風貌,所採用的敘事方式也不盡相同。林 淑玟寫《神秀禪師》、《道宣律師》、《寒山、拾得、豐干》,吳燈山寫《法顯大師》、

《智者大師》,徐潔寫《龍樹菩薩》、《鳩摩羅什》,筆者整理如下表:

33 陳碧月著,《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台北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頁 221。

34 同上,頁 232。

35 同上,頁 261。

36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頁 75。

36

表 3-1 筆者整理吳燈山寫《法顯大師》、《智者大師》技法比較整理

主角 結構 時序法 敘事觀點

法顯大師 專題結構 插敘法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 智者大師 場面結構 插敘法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

《大冒險家—法顯大師》屬於專題結構:法顯大師以六十四歲高齡前往天竺 取經,歷經種種艱辛,但到天竺發現戒律均是口口相授、代代相傳,於是以七十 歲高齡開始學習梵文,感動當地法師贈與經律四部,且日夜不停抄寫經論,又過 三年,法顯法師隻身由海路回國,海上狀況多而危險。法顯法師歷經十四年才重 新踏上祖國。

本書以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敘寫法顯大師取經的過程,以插敘回想的方式,

交代大師的出生和年輕時重要的事蹟,部份章節之間以製造懸念的方式結尾,吸 引讀者繼續閱讀。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冒險犯難、百折不撓、捨我其誰。

《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屬於場面結構:由陳王道剃度出家的場景開始,

多位法師均將他視為樸玉,用心栽培,師承「法華第一」的法脈,開拓天台宗思 想體系的新格局。

此書以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插敘法書寫智者大師出生家世和出家因緣,終獲 得傳承和弘法,是把佛學中國化的第一人。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精進求法、辯 才無礙、悲智雙運。

表 3-2 筆者整理徐潔寫《龍樹菩薩》、《鳩摩羅什》技法比較整理

主角 結構 時序法 敘事觀點

龍樹菩薩 場面結構 順敘法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 鳩摩羅什 場面+時序結構 順敘法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

37

《大乘傳法人—龍樹菩薩》屬於場面結構:龍樹菩薩少時聰明,家境富有,

學習運用隱身術滿足欲望而鑄下大錯,幸遇善知識引導,深入佛法,跳脫無明,

瞭解自己的苦樂與眾生的苦樂密不可分,大力推展大乘佛教。

本書以第三人稱全知觀點,藉著老少比丘穿插全書,代表一種傳承,以及心 靈世界的追尋。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悔過自新、捨己為人、奉行中道。

《萬世譯經師—鳩摩羅什》屬於場面結構兼時序結構:由鳩摩羅什的父母親 結合的因緣敘述起,直到鳩摩羅什圓寂,全書依時序結構進行。每一個時期的場 景,描述生動,讓人體會到鳩摩羅什為眾生弘揚大乘佛法的悲心,以及在戰亂時 期他忍辱破戒的無奈。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順敘法描述鳩摩羅什的一生,以出水青蓮比喻自己在現 實環境不退轉的菩提心,希望弟子不為表相所迷惑。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聰慧 過人、辯才無礙、忍辱負重。

表:3-3 林淑玟寫《神秀禪師》、《道宣律師》、《寒山、拾得、豐干》比較整理

主角 結構 時序法 敘事觀點

神秀禪師 場面+時序結構 順敘法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 道宣律師 場面結構 插敘法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 寒山、拾得、豐干 專題+場面結構 插敘法 第三人稱限知觀點

《兩京大法王—神秀禪師》屬於場面結構兼時序結構:神秀禪師到弘忍法師 座下學習,獲得大家的尊崇。神秀禪師在弘忍師父圓寂後到玉泉寺修行,許多弟 子追隨。受到皇帝的尊崇,因此被推為「兩京法王,三帝國師」。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敘述,以順敘的方式敘述神秀禪師跟隨弘忍師父之後,後 半生的經歷。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努力精進、恭敬謙虛、胸襟寬大。

38

《南山大律師—道宣律師》屬於場面結構:道宣律師與孫思邈為忘年好友,

道宣律師在終南山修學,感得龍蛇來參拜,專弘四分律,建立我國中心律法,並 撰寫《續高僧傳》,參與玄奘大師譯經工作,成為一代祖師。

本書以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依道宣律師一生重要的事蹟,使用插敘法敘寫,

常藉弟子的問答,描述他傳奇的事蹟。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嚴謹持律、見賢思 齊、精進修學。

《風狂三聖僧—寒山、拾得、豐干》屬於專題結構兼場面結構:本書以台州 刺史閭丘胤上天台山國清寺尋找三位菩薩,遍尋不得,但發現到處都留下詩偈,

將之蒐集匯集成冊,再補充數則三位聖僧的小故事,讓我們略為了解這三位菩薩 化身的聖僧。

寒山、拾得、豐干被稱為「國清三隱」,他們的身世歷史記載模糊,因此本 書以第三人稱限知觀點書寫,有許多地方以懸念設計法,留下讀者想像的空間。

三者故事穿插,插敘書寫。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灑脫自在、不為世俗所縛、靈 性清明。

作者每寫一位高僧,必得先瞭解其生平事蹟,再從史實中找出重要的、有趣 的故事來撰寫,撰寫時史實空白之處,再填入作者的想像。底下文本作家各寫一 冊筆者依文本順序排列,試分析各文本的結構、敘事觀點手法及所呈現的傳主性 格特質如下:

陳月文寫《頓悟南蠻子—六祖惠能》屬於場面結構兼時序結構:惠能被人稱 為南蠻子,神秀的偈子引發惠能的偈子,讓弘忍法師夜傳衣缽給惠能,落腳在曹 溪,重建寶林寺,但師兄弟為了衣缽追趕而來,他只好藏身獵人隊十五年,抵達 廣州法性寺弘法,然後再重返曹溪寶林寺弘法度眾,從此「南頓北漸」形成兩大 教派,神秀大師特別舉薦,但惠能辭卻朝廷供養,直至圓寂。

全書由一個個的場面、故事,依著時間順序連綴而成,採用第三人稱全知視

39

角。從惠能偶然聽到誦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使惠能生起求法的心,從 南方蠻夷之地前往中原五祖弘忍和尚處求法。所呈現的傳主性格是:堅毅、盡責、

不攀炎附勢。

劉台痕寫《神秘苦行僧—密勒日巴》屬於場面結構:虛構神秘的時光怪石,

帶領讀者進入密勒日巴閉關修行的山洞。再倒轉回顧向馬爾巴上師學法時的密勒

帶領讀者進入密勒日巴閉關修行的山洞。再倒轉回顧向馬爾巴上師學法時的密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