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生命教育的意涵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內涵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的內涵有許多不同的取向與論述,筆者在緒論中所提的人生三問,

其所對應解決人生三問的思考範疇,正可以將生命教育分為:終極關懷與實踐、

倫理思考與反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三方面來探討。

孫效智教授擔任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介紹這三課題:

「終極關懷與實踐」探索必死的人生究竟有何意義、又如何去開創其意義 的人生哲學問題,也關心死亡的省思及相關的各種死亡教育課題,更包含 了有關存在與超越、永恆與神聖的世界觀或宗教教育課題。「倫理思考與 反省」則包含基本倫理學與各種應用倫理學;前者透過理性思維與人性經

18徐敏雄,《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 知識社會學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2007 年 5 月,頁 134。

25

驗來探索善惡的意義與特性,建構進行道德判斷及證成道德規範的方法理 論,後者則是前者在各個實踐領域的應用。「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關心 的是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內化,以促成知情意行的統整、生命境界的提升19

但這三個課題其實在探討時,會有重疊性,比如終極關懷和靈性發展都將會 探討宗教問題、生涯問題。如果依照吳庶深與黃麗花兩位學者所分五個生命教育 取向,較容易清楚區分生命教育的內涵,以下將依此來探討。

一、生死學取向

生」與「死」初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相反詞,但實際深思,其實是人一 生所要面對的一體兩面,只要人活著,就要面對自己的生活、生涯、生存、生計……

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生命要活下去,當基本的生存不成問題,進一步我們會希 望生命過得有意義、有價值,但是就像賽跑總有起點與終點,百米賽跑一下子就 到達終點,馬拉松賽儘管路途遙遠,也有它的終點站。所以當我們活著如盛開的 花朵,我們也會面臨周遭親友的凋零或意外,我們會想到「花無百日好」,我們 知道有一天自己也會凋零,那麼「死亡」究竟是什麼?我們如何去面對?就變成 生命中重要的課題。

教育部一開始即用「生命教育」一詞,但並不排除「死亡教育」的內容,一 方面是我國死亡學與死亡教育的引進比生命教育早:

我國死亡學與死亡教育的引進與倡議,已有 20 年左右的歷史,直到民國 79 年「安寧照顧基金會」、民國 83 年「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民國 84 年「中華安寧照顧協會」(民國 88 年更名為「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等 先後成立,推展安寧照顧(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與死亡教育,以及傅偉勳

19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簡介,查詢日期 101 年 3 月 15 日 http://homepage.ntu.edu.tw/~ntulec/introduction.htm

26

教授構思生死學之後,引起廣泛迴響。南華大學則於 86 學年度成立生死 學研究所,加上出版界出版了各種死亡相關主題的書籍,國內已較能接受

「生死學與生死教育」此一領域,其內涵係從各角度討論死亡與生命,最 終的目的也在於省察生命大義20

我國自古以來是很忌諱談論死亡的,死亡教育的引進,讓大家能坦然的談 生死,為自己即將到來的那一天預做準備,誠懇的面對親友死亡的課題,面對自 己的悲傷與失落。教育工作者也能敏察學生的需要,適時的指導學生面臨的死亡 課題。

張淑美教授綜合國內外各家學者說法,歸納出死亡教育與生死教育基本理 念與涵義在於:

探討死亡的本質以及各種濒死、喪慟之主題與現象,促使吾人深切省思 自己與他人、社會、自然乃至於宇宙的關係,從而能夠省察生命的終極 意義與價值,是面對死亡、克服死亡恐懼與焦慮、超克死亡、省思生命,

使吾人能體會謙卑與珍愛,展現人性光輝,活出生命意義的教育。21

從上述對死亡教育與生死教育基本理念與涵義的探討中,可發現探討死 亡,其實目標要省察生命的終極意義與價值,活出生命的意義,從自己與他人、

社會、自然乃至於宇宙等四方面的關係著手,從死論生,希望學生學會謙卑的面 對大千世界,更加珍愛自己與他人,乃至萬物之生命。

二、宗教教育取向

20 張淑美,<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 務》,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 年 11 月,頁 175.

21 張淑美,<中小學生死教育課程之規畫與實施>,(高雄師大主辦: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 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2 月 16-18 日)。

27

生命教育如果視為一個全人的教育或是一生終身學習的教育,在這段生命旅 程中,個體由幼稚驅向於成熟的過程,也由於個體特質不同,發展出截然不同的 生命特色。宗教對人們而言,縱有不同的信仰,甚至也有無神論者,但如果我們 將之視為安身立命或潛能發揮的極至,豈非人人均有他的依歸處?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提到諸佛來到世間為的只有一件大事: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 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 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22

所有諸佛來到世間,為的是將佛陀的知見讓大眾了解、開悟,幫助眾生成就 像佛一樣究竟圓滿、沒有任何煩惱執著的智慧。

所謂「一件特別的大事」就是為幫助眾生斷除一切煩惱、了脫一切生死和 獲得一切智慧。這是佛陀教育目標最獨特的地方23

佛陀的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均是為了善巧譬喻解說,讓人們能夠了 解佛所要教導我們的道理。

在經典中,佛陀被稱為人天師範或人天導師,用現代的語言來說,佛陀是 一位偉大的宗教家暨教育家,其施教的對象涵蓋世出世間一切眾生24

佛教信徒將佛陀視為終生的老師,將佛陀的教導奉為終身行持的準則,期望

22 鳩摩羅什奉詔譯,《妙法蓮華經》(臺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0),頁 22。

23 陳柏達著,《佛陀的人格與教育》,臺北市: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161。

24 釋慧開著,《儒佛生死學與哲學論文集》,臺北市:洪葉文化,頁 71。

28

自己有一天也像佛陀一樣圓滿。佛陀看待眾生也懷抱著無限的期盼,不棄捨眾 生。如在華嚴經中記載:

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 教以聖道,令其遠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25

眾生都有成佛的潛能,只是有許多愚癡迷惑、妄想執著,需要佛陀的開示教 導和啟發。在教育上一樣沒有不可教導的學生,只要有正確的方法開啟學生的良 知良能和悟性,自然能啟發學生走向光明大道。

神學教義側重於人與神的關係,那麼這些道德的教導就是側重於人與人的 關係。……基督教認為愛來於神,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榮耀神,善行需要出 於真心的愛26

基督教的教義重視愛,信仰神,感受神對人的愛,也鼓勵人們付出愛心,去 幫助比自己更弱小者。

三、倫理教育取向

倫理學探討做人的學問,一個人如何生存在天地之間,如何生活在人與人 之間,如何使他人和自己都能安身立命,不但要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要 去實賤,這是最先將倫理學編成體系的亞理士多德的思想基礎27

2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一,〈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大正藏》卷十,頁 272 下。

26 基督教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7%9d%a3%e6%95%99#.E5.9F.BA.E6.9C.AC.E4.BF.A1.E4.B B.B0,查詢日期 101 年 4 月 13 日

27 鄔昆如著,《倫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1993,緒論,頁 3。

29

一般倫理學討論「善」、「惡」、「良知」、「自由」和各種倫理學說,應用倫理 學則是在各種情境中,順應良知要求,符合自由原則,遵守道德規範,包括人與 自己、人與他人、群我關係、人與自然、天人關係的各種倫理規範。

四、生涯教育取向

美國加州「阿南達村」(Anaada Village)的創立者傑.唐納.華特士 (J.Donald Walters)認為要達到成熟的身心均衡狀態,必須在內心發展四項工具,以達到成 熟的境界:

(一)體能與身體的自我控制;(二)情緒的冷靜以及寬闊的情感;(三)活躍 堅持的意志力;(四)識見清明,同時可以應世的智能。每一層面的發展仰 賴另外三個層面的完美,而且上述工具最好是按照順序依次發展,首先是 身體的知覺,然後是情感的敏銳程度,再來是意志力,最後才是智能28

華特士將人生前 24 年依上述的四項內在工具的發展階段,每 6 年為一個階 段,頭 6 年是打地基的年紀,培養孩子有益身心健康的習慣、嗜好和態度;小學 階段重點應該透過情感與情緒來教學,培養出精緻的情感,開始能建設性的引導 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支配他;12~18 歲是有意識發展意志力,並且明智加以引導 的最佳時期,意志是邁向真正成熟的踏腳石;19~24 歲發展理性思考,願意重新 評估最初的想法,獻身於真理。成年後的歲月,下一個 24 年,將成長過程中所 得到的,以物質回饋給這個世界,第 3 個 24 年將離開職場,傳授年輕人他在人 生奮鬥中獲得的知識,72 歲後與他人分享他獲得的智慧,並應尋求途徑做好準 備,以通過人生「最後的考驗」,冥想和沉思永恆的真理。

五 、健康教育取向

28傑.唐納.華特士 (J.Donald Walters)著,林鶯譯,《生命教育-與孩子一起迎向人生挑戰》,臺 北市:張老師,1999,頁 122-123。

30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在父母的褓抱提攜、細心呵護下長大。從幼兒學步到學 童跑跑跳跳,逐漸成長,越來越能控制自己的身體,運動技能的運用,在學習指 導下,也越來越純熟。使生命存活的最基本條件:身心的健康成長,需要建立正 確的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穩定的情緒、生活在優質的環境中。

這些良好的生存條件,需要整體環境的營造、教育的學習和生活的實踐。因此:

健康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可包含:生理衛生、心理衛生、生態保育三方面,

健康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可包含:生理衛生、心理衛生、生態保育三方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