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99 情緒管理首先要能體悟自己當下的情緒感受,

瞭解為何會出現此情緒的原因,再找出合適的 方法表達情緒或是紓發情緒。

綜合歸納以上過內外研究者對情緒管理的意義、相關理論與策略 等文獻, 本研究將「情緒管理」的內涵分為情緒的覺察、情緒的表 達與情緒的調適三個向度(李慧芬,2007)。 茲分別說明如下:

1、情緒的覺察:

個體能透過心理或生理狀態來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以及認清情 緒對個人思考的影響,了解引發該情緒有關的原因或信念之能力。

2、情緒的表達:

個體能運用語言、非語言等媒介表達自己與他人心中真正感受的能 力, 及能同理關懷他人所顯現的情緒, 促進人與人情感連結之能力。

3、情緒的調適:

個體能採取某些心理或生理的調適策略來處理自己及他人激起的情 緒,以紓解或轉化情緒,維持身心平衡及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因此,以上三個面向若能兼顧,就能構築出良好的情緒管理。當 情緒出現時,若能充分地覺察自我及他人的情緒,並且進一步辦識情 緒發生的原因,適當地表達出自己情緒,並以生理調適、樂觀思考、

積極行動、尋求社會支援來調適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如此一來,便能 管理好自我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更能增進人際和諧。

(二二二二))))青少年的情緒狀況青少年的情緒狀況青少年的情緒狀況 青少年的情緒狀況

根據王淑俐(1985)的研究,我國青少年的情緒狀況如下:

1、情緒類型:

以快樂、煩惱、忿怒、焦慮、鬱悶及悲傷等六種較為常見,較少 出現的是恐懼、嫉妒、自卑、沮喪及罪惡感。

2、情緒原因:

在引發情緒的四類原因中,以學校因素與情緒的引發關係最為密 切,其次是個人因素及同儕因素,由家庭因素引起的情緒較少。

3、情緒反應:

感受到某種情緒時,最常見的反應是訴諸直接的情緒表達(60

%),其次為情緒的抑制及隱藏(50%),積極或消極的想要解除不當 情緒反應的較少(40%),向老師求助,接受老師指導最少(10%)。

4、情緒問題:

情緒困擾發生時,學生意圖解除情緒問題,卻很少採取實際行 動。他們也想積極的解除情緒困擾,但又沒有適當的辦法,甚至躲避 師長的協助,因此國中生情緒問題值得格外重視。

從上述的重點可以瞭解將近半數的國中學生當自己的情緒出現 時,會選擇抑制及隱藏,長久下來對其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都會有所 影響。

四 四 四

四、、、、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

以下便整理目前國內外在情緒管理方面的相關研究,目前國內與 情緒管理相關的研究,多以敎師與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國中學生為 研究對象之研究就相對略少。

(一)性別與情緒管理

就性別而言,有許多研究結果指出:男生、女生在情緒管理上有 顯著的差異,且是女生優於男生(王全益,2004;李玟儀,2003)根 據蘇蕙芳(2005)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童的情緒覺察、情緖表達、情緒 調適及整體情緒管理女生優於男生。亦有研究指出在性別上並無顯著 的差異(梁靜珊,1996;蘇逸珊,2002)。

(二)年級與情緒管理

根據蘇蕙芳(2005)的研究發現以年級而言,較高年級的情緒 管理高於較低年級的學生。在情緒覺察上高年級優於較低年級,但其 中在情緖表達、情緒調適、情緒效能及整體情緒管理則不因年級而有 顯著差異。同時蕭瑞玲(2002)、黃悅菁(2003)的研究結果發現,

不同年級對學生的情緒管理沒有顯著差異。

(三)家庭社經地位與情緒管理

就家庭社經地位來看,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整體情緒管理高於 中、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林淑華,2002;徐振坤,2001)。然而

也有研究發現,不同社經地位高中生在情緒管理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總結以上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同時也發現關於情緒管理相關之 研究多以國小學童與教師為研究對象,較少有國中生階段在情緒管理 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暸解國中學生不同的個人背景因 理、網路使用與情緒管理之間的關係及重要性為何。

四 四 四

四、、、、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根據林榮春(1998)的研究中指出,個人的情緒不僅僅會影響 到工作的效能及效率,更容易對個人的人際關係互動以及身心健康造 成影響。國中學生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透過與同儕團體的互動的過 程,建構個人的自我概念與增進自信,若擁有情緒管理的能力,將有 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在互動過程中也更佳順利。

打開電視機或翻開報章雜誌,映入眼簾的有很多是因缺乏情緒管 理而衍生的社會問題。許多人因為受不了生活中的課業壓力、感情挫 折或是不順遂的事,當這些負面的情緒、壓力出現時,若不懂得適時 紓解、管理,將會逼著自己走向絕路。因此,落實及加強國中學生的 情緒管理,是我們在教育現場所應該面對及解決的嚴肅課題。

學生的情緒若長時間沒有適當地紓發,對人際關係與學業都會有 負面的影響。例如: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容易暴躁、焦慮不安等情況。

如果在課業、人際互動或日常生活中所產生了負面情緒,而自己未能

有效察覺並且加以調適的話,反而任由負面情緒扭曲我們的想法與價 值觀,更容易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當中。一旦情緒爆發時,將會形成 更嚴重且難以收拾的傷害。甚至會使人畏縮退卻、喪失信心、懷疑自 我的存在價值。若能有良好的情緒管理,進而去體諒、同理對方情緒。

自然就會在人際關係上,獲得圓融的互動關係(游福生,

1997

)。因此,

如何讓學生能察覺自己的情緒,並且適切地表達,尋求適合的管道來 調適,是刻不容緩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