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想像力

什麼是「想像力」?想像力的定義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並沒有單一正確的定 義方式 (Finke, Ward & Smith, 1992)。提到想像,一般人大多聯想到幻想、直覺、

新奇、前所未有、天馬行空、跳躍思考等詞彙(邱發忠、陳學志、林耀南,2011)。

依據教育部國語辭典(2000)解釋:「想」是思考、打算、推測等,是一種心智 運作;而「像」即是指概念轉化的表徵方式,有成像、形貌、模樣、圖畫的意思。

以英文“imagination”來說,可拆解為“images in action”,意思是「活動中的 圖像/影像」。由字義看來,「想像」是一種產生圖像的心智運作活動。在心理 是前者著重想像的歷程或表徵(representation),後者著重在想像的能力。關於

“imagination” 一詞,本研究將以「想像」與「想像力」兩詞交互使用。本研究 針對「想像力」,進一步分析其內涵與特性。

11

想像本身為一認知性的動態運作歷程,可依據想像力的特性加以分類,如:

董奇(1995)認為想像可依其內容的獨立性、新穎性和創造性區分為兩種型態,

其一為「再造想像」,另一為「創造想像」。

再造想像主要與大腦提取過去的記憶有關。早在 1950 年代,Mckellar(1957)

即提出「回憶心像」(memory images)的說法,即指對既有記憶的提取,這些 心像的形成泰半來自學習、經驗或來自於生活週遭所得。張春興(1989)認為有 些想像活動是將以往經驗加以整理組織使之重現在記憶之中,因為它只限於記憶 活動,故也稱為「記憶想像」(memory imagination)。Vygotsky(2004)明確 地指出想像力若僅為個體過去經驗的重現,則無創造力內涵在內,其特點是不帶 創造性成份,不具有創新特質,屬於「有中生有」階段,為「再製性的想像力」

(reproductive imagination)。統整上述觀點,不論是回憶心像、記憶想像與再製 性的想像力,均指涉「以提取過去既有記憶,使心像原封不動地重現」,稱為「再 造想像」。

其二為「創造想像」,創造想像主要除了與過去的記憶經驗有關以外,更 與經歷創造的過程,創造出新奇、超越現實的產物有密切關係。張春興(1989)

認為創造想像是在意識中重組以往經驗,並企圖超越以往經驗以產生新的構想,

因它是對舊問題的新構想,故而也稱「建構性想像」 (constructive imagination),

此種想像帶有創造性的成份。李璞珉(1996)提到想像是人腦對已有的記憶改造 成新形象的過程;滕守堯(1997)也提到想像是透過感知作用,將已儲存或眼前 事物重新組合,創造出一個全新意象的過程;Vygotsky(2004)表示這類型的想 像,個體腦中能利用、連結記憶或經驗中元素的能力,有創造力內涵在內,屬於

「無中生有」階段,為創造性的想像力(creative imagination),因此想像被視 為是新奇事物的心理產物(McKellar, 1957; Murray, 1986),能針對不存在的心 像加以創造與想像(Mckellar, 1957),也就是創造想像出「實際不存在的新事 物」(Murray, 1986; Ward, 1994)。

12

思考不能只流於技巧(skills),也必須重視思考傾向(disposition)(Angelo, 1995; Ennis, 1985; Facione, Sanchez, Gainen, 1995; Gentner, Holyoak, Kokinov,2001; McPeck, 1990; Norris, 1995; Paul, 1993; Siegel, 1988)。「傾向」一 詞,包含了認知及情意兩個層面。就傾向的認知本質而言,Dewey(1922)提出 傾向是一種習慣,亦即個體於思考時的特定的方式。Perkins與Tishman(1993, 1998)

指出傾向是在某種特定情況下顯示出行為的偏好,運用認知能力有效率地思考事 情。Perkins與Ritchhart(2004)提出心智習慣是影響傾向的重要因素。就傾向的 情意本質而言, Costa(1991)指出思考的傾向為對內心想法的「熱情」,Cacioppo、

Petty、Feinstein與Jarvis(1996)亦指出傾向是個人對想法的熱情,是個人追求、

13

投入、享受認知性的活動。且傾向還具有「信念」的特徵(Facione, Sanchez, Facione& Gainen, 1995),屬於預期成份的動機(Pintrich, 1989, 2003),會影響 個體思想與技能的習得,個體認為自己具有思考能力可完成任務。而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1989)將傾向定義為「價值」,

會影響行為與學習;可引導追隨特定的選擇或經驗,對「我們是誰」與「我們成 為誰」有重要的影響力(Damon, 2005)。許多學者指出傾向是一種「動機」的 問題(Perkins, Jay, & Tishman, 1993; Perkins & Tishman, 2001; Perkins, Tishman, Ritchhart, Donis, & Andrade, 2000; Ritchhart, 2002; Tishman & Perkins, 1997;

Tishman, Jay, & Perkins, 1993; Tishman, Perkins, & Jay, 1995),是引導個人朝向 活動的一種驅力,並促使個人想要投入該活動之中的一種內在歷程(Ryan & Deci, 2000; Sternberg, 1995)。

想像為「一種心理動態歷程,以既往經驗為骨架,運用可能性的擴散思考,

14

之外,其構想通常能超越時間、空間、知識與現實界限,稱為「超越現實特性」

(許芳彬,2012)。

二、想像傾向之情意因素

Munn 及 Fernald(1969)指出動機是一種個體的內在動力;動機乃指引導個 人朝向活動的一種驅力,並促使個人想要投入該活動之中的一種內在歷程

(Sternberg , 1995; Ryan & Deci, 2000)。Clark(1992)所提出個體對於創造力 活動,抱有某種態度、價值觀、興趣與動機等情意特質,乃為創造潛能發揮成功 的重要因素。個體對於想像活動所具有的情意特質,包含個體的謹慎(Seibt &

Förster, 2004)、努力及渴望程度(Amabile, 1996)等,可能會影響個體的想像 力表現(邱發忠、林耀南、陳學志,2009),可能成為想像力的正向動力因素,

且此內在動機可能會影響想像的促發與運作(Garcia, McCann, Turner, & Roska, 1998; Pezzulo & Castelfranchi, 2009)。而個體在特定情境或特定任務中,對自己 的能力是否具備完成特定任務的主觀判斷(巫博瀚,2005;巫博瀚、王淑玲,2004;

Bandura, 1982, 1997),是對於自己表現能力的信念(Wigfield & Eccles,2000),

屬於預期成份的動機(Pintrich, 1989, 2003)。價值則是指個體對任務的成就價 值、興趣、效用的觀感,以及對工作知覺重要性的理由(Pintrich, 2003)。

本研究的想像定義為對過去舊有經驗的重組或整合,產生新的表徵的一種心 (verification) 四個階段;Parnes、Noller 及 Biondi (1977) 提出的創造性問題解決

15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乃結合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的歷程;Finke、

Ward 及 Smith (1992) 提出了「生產探索模式」 (Geneplore model),對於創造歷 程有具體的論述,也提出想像提升技巧的重要性。國內邱發忠、陳學志、林耀南 (2011) 提出「多成份想像力模式」(The Model of Multi-Components Imagination),

有較完整的將提升想像力的技巧納入,其將想像思考區分成兩種類型,其一為想 像的產生可以經由個體非經想像技巧的方式,而由直覺、無意識的聯結方式來產 生超越現存知識的點子;其二為可以由意識性的運用想像產生技巧來生產具想像 力的點子。想像力提升技巧是影響想像力發揮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然這是較人工 化的部分。也就是說個體有意識的運用想像產生技巧來生產具有想像力的點子,

則可由經由學習而獲得(邱發忠等人,2011)。而邱發忠等人(2011)同時指出 過去所研究的創造力產生技巧,也適合提升想像力,因此歸納整理出各創造力發 展取向的想像力技巧,如下表 2-1:

16

SCAMPER

3.類比

SCAMPER

8.模式、典

17

結合而形成新的事物、或是作本質上的改造等,而產生許多種創新的結果。想像 力技巧當中的結合、取代等技巧都有助於得出多種概念與構想,並設計出具有新 穎性與價值性之產品之能力。因此,本研究設計課程,希望藉由想像力與生活科 技課程的結合,能夠正向的提升學生的想像力與科技創造力。

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