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

壹、 憂鬱傾向之定義

憂鬱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喪的綜合情緒,嚴重 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如失眠、無動力、絕望、自責、自殺等負向影響(張 春興,2000);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DSM-IV-TR])中,將憂鬱定義為一種 徵候群,為多種症狀的複合體,包含憂鬱情緒、失去活力與興趣、體重改變、

失眠或嗜睡、精神活動激躁或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罪惡感、

專注力降低、猶豫不決、反覆想到死亡等(引自孔繁鐘譯,2009)。研究者 整理余民寧、陳柏霖與許嘉家(2010)、林佩諭(2012)、郭育志(2004)、

張春興(2000)、Cantwell 與 Baker(1991)等國內外研究者對憂鬱之定義,

茲整理於表 2-6。

表 2-6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Beck 1967 憂鬱為一種思考障礙,個體會對自己的生活、

世界及未來抱持負向期待。

Powell 1983 憂鬱為一種複雜感受,包括低自尊、無助感與 內心時常感到有不好的事將發生。

Cantwell 與 Baker 1991 憂鬱一種情緒困擾,包含心情不好、沮喪、悲 傷等症狀。

(續下頁)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張春興 2000 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 喪的綜合情緒,嚴重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如 失眠、無動力、絕望、自責、自殺等負向影響。

董氏基金會心理 健康促進諮詢委 員會

2001 憂 鬱 是 指 由 各 式 各 樣 情 境 所 引 發 的 心 情 沉 悶、低落、興趣減少。

Jantz 與 Mcmurray

2003 憂鬱為長期的憂傷、焦慮、羞愧、罪惡、沒有 希望、憤怒和沮喪的情緒。

郭育志 2004 憂鬱為一種因無法紓解長期的挫折、壓力、憤 怒、悲傷等負面情緒,所引發的情緒反應。會 使人有情緒低落、喪失信心、失眠、食慾不振 等狀況。

楊延光與鄭淑惠 2006 憂鬱為一種長期、無力抵抗沮喪或低落情緒,

干擾個體的家庭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

余民寧等人 2010 憂鬱為一情緒現象,或是生理與心理上的一種 偏差或是心理疾病。

林佩諭 2012 憂鬱為個體處於負向、低落、不愉快情緒中的 心理狀態,個體會感到明顯心情沮喪,並伴隨 著生理上的徵狀,包括無力、退縮、自我貶抑 及失去興趣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綜上所述可知,研究者認為憂鬱為一種負向情緒狀態,並持續一段時間 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悲傷、失去動力等心理狀態,並合併失眠、注意力不 集中、食慾降低等生理症狀,而憂鬱傾向則為個體經驗到憂鬱的頻率與程 度。

貳、 憂鬱之相關理論

憂鬱之成因涉及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因素,不同領域與學派學者提出 各種理論以解釋憂鬱之形成,從生物學、精神分析、社會因素與認知等不同 理論皆有不同觀點,研究者茲將其整理如下:

一、 生物學理論

憂鬱的生物學理論是認為憂鬱為腦中神經傳導物(neurotransmitters)失 調所引起,會造成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降 低(Kring, Davison, Neale & Johnson, 2007)。另一個憂鬱的生物學理論認為 腦 中 的 丘 腦 下 部— 腦 下 垂 體 — 腎 上 腺 軸 (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 axis])為影響憂鬱的原因,HPA 軸主要為人體對外界刺激反應的 部分,當人體感受到壓力或威脅時,訊號會傳達給身體,HPA 軸會分泌化 學物質,使人體停止對食物、睡眠等的需求,以增加警覺性來因應壓力狀況,

而身體長期或重複的進入這樣的狀態,就會造成食慾、睡眠需求、性慾的下 降,警覺性與退縮性增加,即為憂鬱之症狀(廣梅芳譯,2001)。

二、 精神分析論

Freud 認為憂鬱是始於兒童時早期口腔期之需求被忽略或過度滿足,因 此會造成發展停滯固著於口腔期,變得過度依賴他人以維持自尊。當經驗到 所愛的人離開,當事人會以內攝(introjection)的防衛機轉,將外在悲傷、

難過的情緒內化到自身中,以避免他人拋棄的失落與憤怒,形成對自我的憤 怒,因此造成各種憂鬱症狀(引自修慧蘭等人譯,2009)。

三、 社會因素論

憂鬱被認為與生活中的負面生活事件有關。Paykel 探討憂鬱症患者與正 常者在生活事件上的差異,發現與配偶爭吵次數增加、離婚、改變或從事不 同性質的新工作、家人死亡、家人生重病、家人離家、自己生重病與工作環 境明顯改變等八個事件上,憂鬱症患者的經驗次數顯著高於一般人,認為憂 鬱症與患者經驗較多的失落、分離事件有關(引自柯慧貞,2002)。Kendler、

Hettema、Butera、Gardner 與 Prescott(2003)根據 7,322 位成人雙胞胎的研 究,發現與失落相關的死亡或分離事件,以及伴隨恥辱的事件(例如:離婚、

背叛)會引發憂鬱症。Robinson、Garber 與 Hilsman(1995)整理有關壓力 與憂鬱的研究,發現負向事件所造成的生活壓力是憂鬱的預測因子,但壓力 與憂鬱的相關程度只有中等,推論壓力雖然可以推論憂鬱的發生,但仍有其 他的調節變項。

四、 素質壓力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

Zubin 與 Spring(1977)提出素質壓力模式來解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認為疾病的發生為結合生理、心理、環境因素,而不能僅以單一面向來解釋。

Mann、Christine、Waternaux、Gretchen 與 Kevin(1999)運用此概念整合生 理與心理因素,來解釋憂鬱與自殺行為的發生,認為當個體有造成憂鬱的特 質時,若再遭遇壓力事件,則很有可能引發憂鬱;但若個體引起憂鬱的特質 不高,即便遭遇較高的壓力,也不一定會引起憂鬱。

五、 認知理論 (一) 習得無助理論

Seligman(1975)以狗為實驗對象,提出習得無助理論,指出當個體發 現行為與反應無法控制或避免嫌惡刺激出現時,會對行為反映與結果做出非 關聯性的預期(expectancy of future noncontingency),認為自己的行為與結 果無關,此種預期會使個體產生無助感,無助感為一種心理狀態,經常發生

於事件無法控制時,習得無助則是長時間在無法控制的環境中,產生的一種 無助的認知想法與無助的情緒感受,而無助的認知則是在先前的經驗中學習 而來,因此稱之為習得無助。習得無助的發生,會使個體在動機、認知、情 緒三部分受到影響。在動機方面,個體會失去主動學習的動機,即使有主動 學習行為,持續度也很短暫;認知方面,個體會對未來不抱持希望,認為自 身的行為反應無法影響結果;情緒方面,個體會有低自尊與憂鬱的傾向。

Abramson 等人(1978)將習得無助推論至人類,認為人類在無法控制 嫌惡刺激或挫折事件時,同樣會習得無助,但人類習得無助的過程更為複雜。

因此提出習得無助的修正模式,認為人們覺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的原因 做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預測,進而影響習得無助感。

當人對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穩定發生、與自我內在有關、事件影響 是普遍的時候,此種解釋風格即造成無助感,進而形成憂鬱症狀,如圖 2-1。

圖 2-1 解釋風格影響憂鬱症狀

資料來源:”Caus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theory and evidence,”by C. Peterson & M. E. P. Seligman, 1984, Psychological Review, 91(3),350.

由圖 2-1 可知個體的解釋風格與憂鬱症狀之關係,當個體遇到無法控制 的負向事件時,若預期沒有任何的行為或是方法可以控制其發生,且認為此 無法控制的情況是無論時間、情境皆會發生時,會影響個體對未來的預期,

進而產生憂鬱相關的生理、情緒、行為、認知等症狀。若對事件發生原因解 釋為內在因素,則會直接造成個體的自我效能降低。

(二) 憂鬱認知模式(The Cognitive Model of Depression)

憂鬱認知模式由 Beck 所提出,認為人的行為反應與情緒會受到其對事 件觀點的影響,而非事件本身(引自梁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文煜譯,

2003)。Beck 認為人在接受刺激事件到引起憂鬱情緒和行為之間,受到認 知變項的影響,認知變項包含:負向基模(schema)、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和負向認知三角(negative cognitive triad),這三項負向的認知變項,

使個體產生憂鬱的情緒與行為(引自 Beck, Rush, Shaw, & Emery, 1979)。

Kring、Davison、Neale 與 Johnson(2007)將此三項認知變項與憂鬱之關係 以圖表示,見圖 2-2。

圖 2-2 不同認知變項與憂鬱之相互關聯

資料來源:“Abnormal Psychology,” by A. M. Kring, G. C. Davison, J. M. Neale, S. L. Johnson, 2007, Abnormal Psychology, 247.

負向基模 認知偏差

負向認知三角

憂鬱

(1)負向基模

Beck 等人(1979)指出負向基模會影響人如何解讀外界訊息,以及影 響其如何反應。憂鬱者具有負向的基模,傾向將外界訊息解讀成失落或威脅,

亦會選擇性的注意或記憶負面訊息,形成負向認知引發憂鬱情緒(劉毅興、

柯慧貞、林彥鴻,2007)。

(2)認知偏差

Beck 認為固有的負向基模會影響人對事件的想法,形成自動化思考

(automatic thoughts),自動化思考會受到特殊刺激影響而勾起個人獨特的 想法,這種想法會導致負向的情緒反應(引自修慧蘭等人譯,2009)。若個 體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事件時皆有自己是無能、糟糕的認知基模,當再次 遇到挫折事件時,就容易以此種負向的認知去解釋事件的發生,而造成沮喪、

挫折、憂鬱的情緒感受。但此種推論過程是用不適當與不正確的資訊來做推 論,Beck 稱此為認知偏差或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並提出七種 常見的認知偏差:1.無根據而做的負向推論;2.以偏概全,常注意事情失敗 的部分而全盤否定所有事情;3.將經驗中一兩次挫折的事件過度的類化至其 他事件;4.誇大事件的嚴重程度與重要性;5.將所有事件做個人化的解釋,

認為自己必須對所有事情負責;6.對事件採二分法或錯誤的標籤;7.常有不 合理的信念要求自己或極端化的思考(引自柯慧貞,2002)。認知偏差會使 人以過去錯誤的認知來解釋當下所遇到的事件,此種認知方式多為不合理與 錯誤的推論,並造成憂鬱的情緒與行為反應。

(3)負向認知三角

Beck 認為引 起 憂鬱有三 種主要 的 認知因素 : 1 對 自 我的負向 觀點

Beck 認為引 起 憂鬱有三 種主要 的 認知因素 : 1 對 自 我的負向 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