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主要針對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名詞釋義以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全文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 節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憂鬱(depression)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喪的 綜合情緒,嚴重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張春興,2000),若是上述狀況長時 間發生,且頻率過高則為憂鬱症,憂鬱症為一種情感性疾患,症狀包含憂鬱 情緒、缺乏興趣與動力、失眠、無價值感、有自殺意念等,是一種長期且無 力抵抗的低落情緒經驗,此經驗會造成個體情緒的沮喪,也會影響其生活、

工作與人際關係,甚至嚴重干擾其思考、行為(楊延光、鄭淑惠,2006)。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2)亦指出憂鬱 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在全球,超過 3 億的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為對 個人及社會具有重大衝擊之慢性病,會造成患者沮喪、低落、低自我價值、

生活功能降低、工作損失、嚴重者亦會因自殺行為減少壽命。美國精神病學 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 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DSM-IV-TR])中,將憂鬱症的標準定為具有五種以上的憂鬱症狀,

且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引自孔繁鐘譯,2009),也就是說,在憂鬱症發生之 前,個體會先經歷一段時間生理、心理、行為、認知等相關的憂鬱症狀,而 個體所表現的憂鬱症狀頻率與程度則為憂鬱傾向,當憂鬱傾向到達一定程度 時,才會診斷為憂鬱症,若沒有在憂鬱傾向惡化為憂鬱症前做調適與處遇,

則容易造成生理、心理以及生命的危害。葉雅馨與林家興(2006)調查臺灣

臺北、臺中、高雄、花東地區 18 歲以上之成年人之憂鬱狀況,則發現 7,888 位研究對象中,11.7%已達嚴重憂鬱程度。衛生署(2012)統計 2011 年國人 死因中,自殺死亡人數為 3,507 人,居國人主要死因之第十二名,而在 15-24 歲之青少年中,自殺死亡為該年齡層之死因第二名,情緒困擾與憂鬱為主要 的自殺原因。董氏基金會(2008)針對臺灣大學生(college student)調查其 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狀況,發現 22.20%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也就是 說約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憂鬱困擾。柯慧貞等人(2003)以南部 4,163 位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之憂鬱盛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具有輕度以 上憂鬱症狀之大學生為 53.00%,中重度憂鬱症狀者有 13.00%,而重度憂鬱 症狀之大學生則約 5.00%。從以上研究可知,國內憂鬱困擾並非只出現在成 年人,正處於青少年過渡至成人階段的大學生,同樣受到憂鬱的威脅。憂鬱 的症狀不但造成了個體生理與心理的不適,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憂鬱症,危急 生命的安全。而大學生正是經歷人生最精華時期的階段,若是以自殺結束自 己的生命,將會是令所有人感到惋惜的一件事。因此,研究者認為預防大學 生憂鬱症的發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而在憂鬱症的預防上,應先從個 體的憂鬱傾向著手,探討影響的相關因素,做有效的預防與處遇,並在出現 憂鬱傾向時就能做出適當的調適,如此才能更有效的預防憂鬱症的發生。

在影響憂鬱之相關因素的研究中,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個 體對事件的解釋方式會影響其憂鬱情緒,並將此解釋方式稱之為解釋風格

(explanatory style),解釋風格係指個體對所經驗到的正向或負向事件,所 做習慣性的解釋傾向。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ale(1978)認為人們覺 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原因做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 預測,進而造成個體之憂鬱,其將此解釋方式稱之為解釋風格。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當人將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以穩定、內在與全面性 的解釋方式;對正向事件採外在、暫時、特定的解釋方式者,易導致悲觀解

釋風格,增加憂鬱的可能性。國內外研究也證實解釋風格與憂鬱有相關(黃 慧貞,1980;葉真秀,2004;Fresco, Ally,& Reilly-Harrington,2006; Peterson &

Seligman, 1984; Peterson & Villanove, 1988)。Sanjuán 與 Magallares(2009)

研究發現對負向事件的悲觀解釋風格為產生憂鬱傾向的主要因素。可知不同 的解釋風格會影響個體對事件的歸因,進而影響其憂鬱傾向。但何種解釋方 式較影響個體之憂鬱傾向,個體解釋風格與其環境因素對憂鬱傾向之影響何 者為重,此部分仍須進一步探討。

徐于婷(2008)研究指出影響憂鬱之因素除了個體的自我概念、問題解 決 、 認 知 等 外 , 家 庭 中 親 子 的 關 係 亦 為 憂 鬱 之 影 響 因 子 。 親 子 關 係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係指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心 理交互作用(蔡漢賢,2000)。O'Connor、Dunn、Jenkins、Jennifer 與 Rasbash

(2006)認為親子關係中包含衝突與溫暖支持兩向度。Zhang 與 Chen(2010)

將親子關係分為親密、衝突、依賴三個向度。王如芬(2005)認為親子關係 包含知心感、負向情感、敬佩感、依附感、缺乏自主感、被重視感六向度。

可知,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正向與負向的關係內涵。林米庭(2007)研究指出 與母親之親子關係會影響青少年焦慮與憂鬱。Morgan、Brugha、Fryers 與 Stewart-Brown(2012)探討親子關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發現親子關係愈好,

憂鬱傾向愈低。多數研究亦支持親子關係與憂鬱情緒具有負相關(林米庭,

2007;蘇吉禾,2009;Branje, Hale, Frijns & Meeus, 2010)。但國內親子關 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多以兒童或國高中青少年為對象(王琤惠,2010;陳文 夏,2007;張高賓,2004;簡毓怡,2006),而大學生正處於自我認同與發 展獨立的階段,離開父母家庭外出就學,除了本身開始發展自我價值觀與覺 知世界的方式外,也開始與父母脫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親子關係對其憂鬱傾 向之影響以及大學生與父母間關係是否與兒童青少年時期有所差異,此部分

仍須進一步探討。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及憂 鬱傾向之相關,檢視大學生之親子關係是否能夠預測憂鬱情緒。

在性別的相關研究方面,修慧蘭(2006)研究發現男性與母親親子關係 較與父親親子關係為佳。王如芬(2005)研究則指出女性之親子關係優於男 性。然而,張高賓(2004)與張惠琴(2009)研究發現親子關係無性別差異。

黃鈴淯(2009)的研究發現女生解釋風格較男生為悲觀。Martinez 與 Sewell

(2000)的研究則發現相反的結果,指出女生解釋風格較樂觀。但 Bunce 與 Peterson(1997)發現解釋風格沒有性別差異。黃于芬(2007)以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在輕度、中度及重度憂鬱的百分比皆高於男性,且女 性之整體憂鬱傾向顯著高於男性。劉嘉年(2009)調查 23,466 位 20 歲以上 臺灣成年人之憂鬱現況,研究發現女性憂鬱較男性高。然而,許雅惠與辛宜 津(2006)研究發現大學生憂鬱狀況無性別差異。亦有部分研究支持憂鬱無 性別差異存在(朱育萱,2011;吳元蓉,2006;林佩諭,2012)。綜上所述 可知,在性別上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是否具有差異並沒有一致的研究 發現,因此希望藉由此研究加以探討。

在年級方面,葉純旭(2012)研究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 沒有顯著差異。楊晴如(2009)研究指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解釋風格在大一 與大四上具有差異。憂鬱與年級的相關研究方面,部份研究指出不同年級之 大學生憂鬱狀況有差異(黃韞臻、林淑惠,2009);黃于芬(2007)研究則 指出大學生憂鬱狀況沒有年級上的差異。綜上所述可知,憂鬱在大學生族群 是否有年級上差異,仍未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親子狀況方面,父母婚姻關係完整與否會影響整體之親子關係,父母維 持婚姻關係者其親子關係較父母離異者佳(陳淑芬,2009);然而對父母個 別之親子關係有不同的研究發現,Riggio(2004)研究發現若父母離婚,則 子女和母親之親子關係會提高,但與父親之親子關係品質會降低。而解釋風

格與親子狀況之相關研究上,Nolen-Hoeksema、Girgus 與 Seligman(1986)

指出父母離異者易有較悲觀的解釋風格。而父母離異之子女其憂鬱程度也較 高(李仁宏,2004;蘇吉禾,2009;Peretti & DiVitorrio, 1992)。綜上所述 可知,父母離異之子女憂鬱程度較高,父母離異亦會影響整體親子關係,但 對父親與母親之個別親子關係有不同之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研究者在研究所就學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諮商倫理、人格 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法、心理測驗與衡鑑等專業課程,並於 碩三在大專院校全職實習一年,在全職諮商心理師實習一年中,曾與多位大 學生晤談與進行團體諮商。在過程中,發現同樣遭遇挫折事件,但並非每位 學生都感到沮喪,進一步探討原因,發現每個人對事件解讀的方法不同,情 緒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再者,與學生會談時發現家庭關係,尤其是與父母間 之互動關係會影響到其情緒狀態。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 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希望能透過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與輔導人員實務工 作之參考。

貳、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為了能深入瞭解大學生憂鬱傾向現況,以及親子關 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供學校與輔導實務工作之參考,茲將研究 目的列述如下:

一、 了解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差異 情形。

三、 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

四、 了解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預測情形。

五、 歸納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單位、學校、輔導人 員與研究上之參考。